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584.50KB ,
资源ID:93920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392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案.doc)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6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学案.doc

1、1专题 16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热点题型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分析及自由组合定律 例 1、 (2018 天津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 A1A2,A 1和 A2的表达产物 N1和 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 N1N1、N 1N2、N 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 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 A1的 2 倍,则由 A1和 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 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9【答案】D【变式探究】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 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2。下列

2、表述正确的是 ( )AF 1产生 4 个配子,比例为 1:1:1:1BF 1产生基因型 YR 的卵细胞和基因型 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 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产生的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DF 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 yr 的比例为 1:1 【答案】D【解析】F 1产生雌、雄配子各 4 种,比例均为 1:1:1:1;F 1产生基因型 YR 的卵细胞少于基因型 YR 的精子数量;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提分秘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1)实质: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3、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适用条件2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两对或两对以上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3)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特别提醒】(1)明确重组类型的含义:重组类型是指 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2)含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 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并不都是(33)/16: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F 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33)/16。当亲本基因型为 YYrr 和 yyRR 时,F 2中重组性状所占比例是 1/169/1610/16。不要

4、机械地认为只有一种亲本组合方式,重组性状只能是(33)/16。【举一反三】 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分别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类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 ( )A. 或 B. 或78 58 916 516C. 或 D.38 58 38【答案】C【方法技巧】(1)亲本型和重组型:亲本型指的是 F2中与亲本性状相同的个体;重组型指的是 F2中相对于亲本重组性状的个体;由于亲代可以有两种情况,即 AABBaabb 或 AAbbaaBB,因此 F2中重组型可占到 6/16 或 10/16。(2)对 9:3:

5、3:1 的理解:9 指的是 F2中 A_B_个体,具体包括 4AaBb:2AABb:2AaBB:1AABB;3 指的是 F2中 aaB_个体,具有包括 2aaBb:1aaBB;33 指的是 F2中 A_bb 个体,具体包括 2Aabb:1AAbb;1 指的是 F2中 aabb 个体。在涉及 9:3:3:1 的试题中,可尝试用分数解题。(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验证方法 结论自交法 若 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 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测交法 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 1:1:1:1,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花粉

6、 鉴定法 花粉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 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单倍体 育种法 取花药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若植株性状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热点题型二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例 2、 (2017 年新课标卷,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 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均为黄色,F 2中

7、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答案】D 【解析】由题可以直接看出 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F 2为 52+3+9=64 份,可以推出 F1产生雌雄配子各 8 种,即 F1的基因型为三杂 AaBbDd,只有 D 选项符合。或者由黑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A_B_dd,占 9/64=3/43/41/4,可推出 F1的基因

8、组成为 AaBbDd;或者由褐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A_bbdd,占 3/64=3/41/41/4,也可推出 F1基因组成为 AaBbDd,进而推出 D 选项正确。【变式探究】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基因型 AA 的植株表 现为大花瓣,Aa 的植株表4现为小花瓣,aa 的植株表现为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 R、r 控制,基因型为 RR 和 Rr 的花瓣是红色,rr 的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 AaRr 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子代共有 9 种基因型B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 所占的比例为 1/3C子代共有 6 种表现型D子代的红花植

9、株中,R 的基因频率为 2/3【答案】C【提分秘籍】 1基本方法:分解组合法(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1)原理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2)思路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 AaBbAabb 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然后按照数学上的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2基本题型(1)配子类型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数等于 2n种( n 为等位基因对数)。(2)配子间结合方式规律: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杂交,配子间结合方式种类数等于各亲本产生配子种类数的乘积。(3)已知

10、双亲基因型,求双亲杂交后所产生子代的基因型种类数与表现型种类数规律:两基因型已知的双亲杂交,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等于将各性状分别拆开后,各自按分离定律求出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数的乘积。(4)已知双亲基因型,求子代中某一具体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的概率规律:某一具体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比例应等于按分离定律拆分,将各种性状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求出后,再组合并乘积。5(5)已知双亲类型,求子代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规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1亲本类型。【特别提醒】(1)基因连锁与互换现象若基因型为 AaBb 自交后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为两多两少(如 42%:42%:8%

11、:8%)若测交后代表现两种表现型,比例为 1:1,则说明基因 A、B 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 a、b 位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如图所示。(2)自由组合定律常用解题技巧根据后代分离比解题。在基因的分离定律中,不同基因型之间交配,后代在性状上往往有一些规律性的分离比。如杂种 F1(一对杂合基因,有显隐性关系)自交,后代分离比为 3:1,测交比是 1:1;亲本之一为显性纯合子,其后代只有显性性状的个体。利用这些规律性的分离比是解自由组合题目的技巧之一。运用隐性纯合突破法解题。隐性性状的个体可直接写出其基因型,显性性状可写出部分基因型,再结合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能够推出亲代的基因型。

12、运用综合分析法解题。如已知一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BbCc,另一个为 bbC_。后代中四种表现型个体比近似于 3:1:3:1,即总份数为 8。根据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规律可断定一个亲本可产生两种配子,另一个亲本能产生四种配子,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可能性有 8 种,可推知另一个体基因型为 bbCc。【举一反三】某种蛙眼色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表现型 蓝眼 绿眼 紫眼基因型 A_B_ A_bb、aabb aaB_现有蓝眼蛙与紫眼蛙杂交,F 1仅有蓝眼和绿眼两种表现型,理论上 F1中蓝眼蛙:绿眼蛙为 ( )A3:1 B3:2 C9:7 D13:3【答案】A 【解析】依题

13、意,亲代蓝眼蛙与紫眼蛙的基因型为 AABb 和 aaBb,故理论上 F1中蓝眼蛙:绿眼蛙为 3:1。6热点题型三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特殊分离比成因 例 3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1/6【答案】D【提分秘籍】若存在“致死”现象,则可导致子代比例偏离“16”的“失真”现象,如

14、 A 基因中两显性基因纯合致死时可导致子代基因型为 AA_ _的个体致死,此比例占 ,从而导致子代成活个体组合方式由“16”变成“12” 。14同理,因其他致死类型的存在, “16”也可能变身为“15” 、 “14”等,但解题时仍需按“16”模式推导,找出后代的组合比“16”种少了哪种特定的类型,再舍弃“致死”类型。 【举一反三】 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 1为蓝色。若让 F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 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 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 ( )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C蓝色:鲜红

15、色9:7 D蓝色:鲜红色15:1【答案】D【解析】纯合蓝色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F 1均为蓝色,可知蓝色为显性性状,鲜红色为隐性性状。F 1与鲜红色杂交,即测交,子代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为蓝色,无显性基因则为鲜红色。假设花色由 Aa、Bb 控制,则 F1的基因型为AaBb,F 1自交,F 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 A_B_(蓝色):A_bb(蓝色):aaB_(蓝色):aabb(鲜红色)9:3:3:1,故蓝色:鲜红色15:1,故 D 正确。 71 (2018 天津卷,6)某生物基因型为 A1A2,A 1和 A2的表达产物

16、N1和 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 1N2、N 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 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 A1的 2 倍,则由 A1和 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 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9【答案】D【解析】基因 A1、A 2的表达产物 N1、N 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 N1N1、N 1N2、N 2N2,若该生物体内 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 A1的 2 倍,则 N1占 1/3,N 2占 2/3,由于 N1和 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 N1N1占 1/31/3=1/9,D 正确。2 (2018 浙江卷,5

17、)一对 A 血型和 B 血型的夫妇,生了 AB 血型的孩子。AB 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 )A完全显性 B不完全显性 C共显性 D性状分离【答案】C1.(2017 年新课标卷,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 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 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均为黄色,F 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

18、,或 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 AABBDDaabbdd【答案】D 【解析】由题可以直接看出 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F 2为 52+3+9=64 份,可以推出 F1产生雌雄配子各 8 种,即 F1的基因型为三杂 AaBbDd,只有 D 选项符合。或者由黑色个体的基因组成为 A_B_dd,占 9/64=3/43/41/4,可推出 F1的基因组成为 AaBbDd;或者由褐色个体的基因组成8为 A_bbdd,占 3/64=3/41/4

19、1/4,也可推出 F1基因组成为 AaBbDd,进而推出 D 选项正确。1.(2016 上海卷.25)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 A/a、B/b、C/c 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 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 2 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 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 厘米 B.616 厘米 C.814 厘米 D.816 厘米【答 案】C【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2.(2016 新课标卷.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 1全部表现为红花。

20、若 F1自交,得到的 F2植株中,红花为 272 株,白花为 212 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 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 101 株,白花为 302 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2 种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 型比红花植株的多【答案】D【解析】用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 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 F1自交,得到的 F2植株中,红花为 272 株,白花为 212 株,即红花白花97,是 9331 的变式,而且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 F1红

21、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 101 株,白花为 302 株,即红花白花13,由此可推知该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为 A、a 和 B、b) ,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故 C 项错误;F 1的基因型为 AaBb,F 1自交得到的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A_bb、aaB_和 aabb,所以 F2中白花植株不都是纯合体,A 项错误;F2中红花植株(A_B_)的基因型有 4 种,而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945 种,故 B 项错误,D 项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2016新课标2卷.32)(12分

2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9回答下列问题:(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5)实验2中得到 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答案】 (1)有毛 黄肉 (2)DDf

23、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5)ddFF、ddFf(3)无毛黄肉 B 的基因型为 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ddFF:ddFf:ddff1:2:1,所以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综上分析可推知:实验 3 中的子代的基因型均为 DdFf,理论上其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黄肉(D_F_):有毛白肉(D_ff):无毛黄肉(ddF_):无毛白肉(ddff)9:3:3:1。(5)实验 2 中的无毛黄肉 B(ddFf)和无毛黄肉 C(ddFF)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

24、ddFf 和 ddFF 两种,均表现为无毛黄肉。【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05 年江苏卷.30) (7 分)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氨酸代谢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称为苯丙酮尿症(PKU),正常人群中每 70 人有 1 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A、a 表示)。 图 1 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1、2、3 及胎儿1(羊水细胞)的 DNA 经限制酶 10Msp 玉消化,产生不同的片段(kb 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 cDNA 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1)1、1 的基因型分别为 。(2)依据 cDNA 探针杂交结果,

25、胎儿1 的基因型是 。 1 长大后,若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3)若2 和3 生的第 2 个孩子表型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概率 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 PKU 患者的 倍。(4)已知人类红绿色盲症是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 b 表示),2 和3 色觉正常,1 是红绿色盲患者,则1 两对基因的基因型是 。 若2 和3 再生一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 PKU 患者的概率为 。【答案】 (1)Aa、aa (2)Aa 279/280 (3)46.67 (4)AaX bY 1/3360则 2、 3基因型分别是 XBY

26、和 XBXb,则 1基因型是 XbY,综合1 基因型是 AaXbY, 2、 3基因型分别是 AaXBY 和 AaXBXb,再生一正常女孩,基因型是(1/3AA、2/3Aa) (1/2X BXB、1/2X BXb)与一正常男性(69/70AA、1/70Aa)X BY婚配,后代患两种病(aaX bY)的概率是 2/31/701/41/21/41/3360。(2005 年福建卷.28) (14 分)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11(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

27、性状是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 F2还应该出现 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 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 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则该推测成立。(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 。

28、由于三倍体鳟鱼 ,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答案】 (1)黄体(或黄色) aaBB (2)红眼黑体 aabb (3)全部为红眼黄体 (4)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2005 年山东卷.28) (14 分)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12(1)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 A、a 位于 染色体上;等位基因 B、b 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 (填“常” “X”“Y”或“X”和“Y” )(2

29、)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 ;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性状,在 F2的长翅果蝇中,纯合体所占比例为 。(3)用某基因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 F2中,符合上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 F2中所占比例分别为 和 。(4)另用野生型灰体果蝇培育成两个果蝇突变品系。两个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体上基因隐性突变所致,产生相似的体色表现型黑体。它们控制体色性状的基因组成可能是:两品系分别是由于 D 基因突变为d 和 d1基因所致,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一个品系是由于 D 基因突变为 d 基因所致,另一个品系是由于 E 基因突变成 e 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即为

30、黑体,它们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或图丙所示,为探究这两个品系的基因组成,请完成实验设计及结果预测。 (注:不考虑交叉互换).用_为亲本进行杂交,如果 F1表现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甲所示;否则,再用 F1个体相互交配,获得 F2;.如果 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如果 F2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答案】 (1)常 X X 和 Y(注:两空可颠倒) (2)AAX BYB、aaX bXb(注:顺序可颠倒) 1/3 (3)0 1/2 (4).品系 1 和品系 2(或两个品系) 黑体 .灰体黑体97 . 灰体黑体11【解析】 【解析】 (1)若实

31、验一为正交,则实验二为反交。统计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无论正交和反交,F1都表现为长翅和刚毛,说明双亲都是纯合子。若只研究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无论正交和反交,在F2中,雌果蝇和雄果蝇中的数量比都是 31,据此可推断出等位基因 A、a 位于常染色体上;在实验一中,F2的雌果蝇都表现为刚毛,雄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 11,表现出与性别相关联,据此可推断等位13基因 B、b 可能位于 X 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 X 和 Y 染色体上。在实验二中,F 2的雌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 11,雄果蝇的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是 31,如果等位基因 B、b 只位于 X 染色体上,理论上实验二的亲本基因型应分

32、别为 XBY、X bXb,F 1的基因型为 XBXb、X bY,进而推出在 F2中,刚毛与截毛的数量比在雌果蝇和雄果蝇中都是 11,理论值与实验结果不符,说明等位基因 B、b 位于 X 和 Y 染色体上。 则品系 1 黑体的基因型为 dd,品系 2 黑体的基因型为 d1d1。用品系 1 和品系 2 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基因型为 dd1,表现型为黑体。 .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乙所示,则品系 1 黑体的基因型为 ddEE,品系 2 黑体的基因型为 DDee。用品系 1 和品系 2 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基因型为 DdEe,F 1个体相互交配,F 2的表现型为灰体(9 D_E_)黑体(3 ddE_

33、3D_ee1ddee)97。 .若两品系的基因组成如图丙所示,则品系 1 黑体的基因型为 ddEE,品系 2 黑体的基因型为 DDee。用品系 1 和品系 2 为亲本进行杂交,F 1基因型为 DdEe,因 d 和 E 连锁,D 和 e 连锁,所以 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 2 种:dE、De,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11,F 1个体相互交配,F 2的表现型为灰体(2EeDd)黑体(1ddEE1DDee)11。 (2005 年上海卷.综合题六)分析有关猫毛色遗传的资料,回答问题。 (12 分)猫的毛皮有的呈纯色(如白色、黄色、黑色等) ,有的呈色斑,两者合称为毛色性状,其控制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

34、律,决定毛色的一组复等位基因及其拉制性状如图 24。(1)将不同毛色的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2(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换) 。据表 2 分析,控制毛色这一14组复等位基因的显性顺序是_。猫的毛色性状由毛色基因 W 和色素淡化基因 C 共同决定,两者相互不连锁,色素淡化基因 C 包括 C (原有毛色) 、C b(奶白色) 、C s(纯白色) 、c(白化) 。其中,C b 和 Cs对 C 呈隐性,对 c 呈显性,且基因 C 对基因 W 有抑制作用(C 除外) 。 (2)基因型分别为 Cbc 和 Csc 的两只猫交配,F 1出现四种颜色不同的猫,其中与 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两种颜色的猫交配,它们生育的

35、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3)考虑基因 W 与基因 C 的共同作用,若一只黑尾白猫没有白化基因且两对基因都杂合,则此猫的基因型是_。(4)基因型分别为 WlW C+Cs与 WTW Csc 的两只猫交配,生育出白色小猫的可能性是_. 【答案】 (1)W T、W h、W I、W +(2)奶白色:纯白色=1:1(3)W hWIC+Cb WhW+C+Cb WhWIC+CS WhW+C+CS(4 )3/4(3)根据题意,该黑尾白猫没有白化基因且两对基因都杂合,则该白猫的基因型一定为 Wh_C+_,根据题意和前面分析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可以推知可能的基因型有 WhWIC+Cb、W hW+C+Cb、W hW

36、IC+CS、W hW+C+CS四种情况。(4)W lW C+Cs与 WTW Csc 交配,生育出的白色小猫的基因型为 WT_ C+_,有四种情况:WhWIC+Cb、W hW+C+Cb、W hWIC+CS、W hW+C+CS。1 (2014安徽卷)鸟类的性别决定为 ZW 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团(A、a 和 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 1 的亲本基因型是( )15A甲为 AAbb,乙为 aaBB B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C甲为 AAZbZb,乙为 aaZBW D甲为 AAZbW,乙为 aaZBZB【答案】B 2 (20

37、14海南卷)基因型为 AaBbDdEeGgHhKk 的个体自交,假定这 7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关其子代的叙述,正确的是( )A1 对等位基因杂合、6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5/64B3 对等位基因杂合、4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35/128C5 对等位基因杂合、2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67/256D7 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与 7 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答案】B 【解析】一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包括显性纯合与隐性纯合,杂合子自交后代中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概率都是1/2,故 1 对等位基因杂合、6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概率为1/21/2

38、1/21/21/21/21/277/128,A 项错误。3 对等位基因杂合、4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概率为 1/81/16(765)/(321) 35/128,B 项 正确。5 对等位基因杂合、2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概率为 1/321/4(76)/(21)21/128,C 项错误。7 对等位基因纯合个体与 7 对等位基因杂合个体出现的概率相等,为 1/21/21/21/21/21/21/21/128,D 项错误。3 (2014全国卷)现有 4 个小麦纯合品种,即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和感锈病有芒。已知抗锈病对感锈病为显性,无芒对有芒为显性,且这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

39、控制。若用上述 4 个品种组成两个杂交组合,使其 F1均为抗锈病无芒,且这两个杂交组合的 F2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完全一致。回答问题:16(1)为实现上述目的,理论上,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在亲本中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必须位于_上,在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要_,在受精时雌雄配子要_,而且每种合子(受精卵)的存活率也要_。那么,这两个杂交组合分别是_ _和_。(2)上述两个杂交组合的全部 F2植株自交得到 F3种子,1 个 F2植株上 所结的全部 F3种子种在一起,长成的植株称为 1 个 F3株系。理论上,在所有 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有 4 种,那么,在这 4种株系中,每种

40、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_、_、_和_。【答案】(1)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随机结合 相等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2)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 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 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 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无芒31(2)假设抗锈病和感锈病受 A、a 控制,无芒和有芒受 B、b 控制,则 F3株系中只表现出一对性状分离的株系的基因型为 AABb、AaBB、aaBb、Aabb,每种株系植株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分别是抗锈病无芒抗锈病有芒31、抗锈病无芒感锈病无芒31、感锈病无芒感锈病有芒31、抗锈病有芒感锈病有芒31。4 (2014四川卷)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

41、上的两对基因控制,其中 A/a 控制灰色物质合成,B/b 控制黑色物质合成。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白 色 前 体 物 质 基 因 有 色 物 质 1 基 因 有 色 物 质 2(1)选取三只不同颜色的纯合小鼠(甲灰鼠,乙白鼠,丙黑鼠)进行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 F1 F217实验一 甲乙 全为灰鼠 9 灰鼠3 黑鼠4 白鼠实验二 乙丙 全为黑鼠 3 黑鼠1 白鼠两对基因(A/a 和 B/b)位于_对染色体上,小鼠乙的基因型为_。实验一的 F2中,白鼠共有_种基因型,灰鼠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图中有色物质 1 代表_色物质,实验二的 F2中黑鼠的基因型为_。(2)在纯合灰鼠群体

42、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丁),让丁与纯合黑鼠杂交,结果如下:亲本组合 F1 F2F1黄鼠随机交配:3 黄鼠1 黑鼠实验三丁纯合黑鼠 1 黄鼠1 灰鼠 F1灰鼠随机交配:3 灰鼠1 黑鼠据此推测:小鼠丁的黄色性状 是由基因_突变产生的,该突变属于_性突变。为验证上述推测,可用实验三 F1的黄鼠与灰鼠杂交。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则上述推测正确。用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分别标记小鼠丁精原细胞的基因 A、B 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观察其分裂过程,发现某个次级精母细胞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光点,其原因是_。【答案】(1)2 aabb 3 8/9 黑 aaBB、aaBb(2)A 显 黄鼠

43、灰鼠黑鼠211 基因 A 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2)纯合灰鼠(AABB)突变为黄色鼠(_)与纯合黑鼠(aaBB)(产生的配子为 aB)杂交,F 1为 1 黄鼠(_aB_)1 灰鼠(AaB_),F 1黄鼠(_aB_)随机交配,F 2为 3 黄鼠(_)1 黑鼠(aaB_),没有出现灰鼠(AaB_)和白鼠18(_bb),可推知 F1黄鼠没有基因 A,原因是 A 基因发生了突变,且相对于 a 基因为显性,假设突变形成的新基因为 X(控制黄色),则 F1黄鼠的基因型为 XaBB;F 1灰鼠随机交配,其 F2为 3 灰鼠(A_B_)1 黑鼠(aaB_),没有出现白鼠,可

44、推知 F1灰鼠的基因型为 AaBB(不可能为 AaBb);可推知突变产生的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 XABB,新基因 X 相对于 A 基因也为显性。如果上述推测正确,F 1:黄鼠(XaBB)灰鼠(AaBB),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XABBXaBBAaBBaaBB1111,由于 X 对 A 和 a 都为显性,则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灰色黑色211 。小鼠丁的基因型为 XABB,用 3 种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精原细胞的基因 A、B 及突变产生的新基因,次级精母细胞有 3 种不同颜色的 4 个荧光点,说明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同时有 A、B 及新基因,A 与新基因为等位基因,虽然次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但

45、在分开之前可发生基因 A 与新基因所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这样在次级精母细胞中既有基因A 也有新基因,还有两个基因 B。5 (2014福建卷)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 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进一步研究发现 r 基因的碱基序列比 R 基因多了 800 个碱基对,但 r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 R 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 61 个氨基酸,推测 r 基因转录的 mRNA 提前出现_。试从基因表达的角度,解释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46、实验”中,所观察的 7 种性状的 F1中显性性状得以体现,隐性性状不体现的原因是_。(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 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 11 11,说明 F1中雌果蝇产生了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这一基本条件。(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 型菌有 S、S、S等多种类型,R 型菌是由 S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 S与 R 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 S 型菌。有人认为 S 型菌出现是由于 R 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 S 型菌全为_,否定了这种说法。(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解释 DNA 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 DNA 遗传信息稳定传递。【答案】(1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