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89KB ,
资源ID:939699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396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3.doc)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二)新人教版必修3.doc

1、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2、 题 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0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3 分 , 共 6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商代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公提出“以德配天”,到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提出:“吉凶由人”。郑国子产提出:“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这表明春秋时期A民本思想强调民的作用B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变化C儒

3、家天命观影响很广泛D出现贵贱、主从的人伦关系2战国时期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后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这反映出A孟子在齐国遭受到排斥B齐国学术氛围日渐宽松C儒学无法迎合社会需要D士阶层的社会地位凸显3先秦某一学派从“存性葆真”出发,把礼看作束缚精神自由的咖锁,认为自从圣人“摘擗为礼”,才使“天下始分”,破坏了人类的纯真和朴实。据此判断,该派别是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4孔子“删诗书”,把周以前的很多礼法典籍等都烧了。而秦始皇“焚书”,六经皆毁。两者都A是专政的一种手段 B是破旧立新追求社会进步C是传播思想的手段 D代表不

4、同阶层的意识形态5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十指中提出:“天下之大,事变之博大略之要,有十指。强干弱枝,大本小末,一指也。”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这是因为它A契合统治阶级的意志B在根本上代表民众利益C吸收了法家等学派思想D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6汉武帝中期,董仲舒针对当时频繁发生的火灾,起草了一份奏章,用天人感应理论来批评汉武帝的过失。汉武帝大怒,欲将董仲舒斩首,旋又下诏赦免。这表明A统治者放弃儒家学说 B迷信思想已日渐式微C皇权受到儒学的影响 D皇权与相权继续冲突7有人说:“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下列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思想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天人感应

5、”“君权神授”2C实践德政,推行教化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8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可知,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A否定了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的理念B标志着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C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D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9钱穆先生在评论汉代的士人政府时认为,汉政府自武帝后,渐渐从宗室、军人、商人之组合,转变为士人参政的新局面。该局面A彻底结束了贵族政治B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高C实现了社会公平公正D开启官僚政治体制先河10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 140 年)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

6、,董仲舒取为上策。自此A儒家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主流B董仲舒进入最高统治层C官僚政治最终取代贵族政治D官僚队伍素质不断提高11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B宋代商业都市繁盛C南宋的统治者尊道礼佛D南宋社会相对稳定12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亦包括人们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道德观念。据此可知,王阳明的良知论A已经成为官方哲学B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C融合了佛道等理论D有助于提升人伦道德13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是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李贽14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

7、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其一致性表现在: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D将理学向下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15宋代学者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订为“四书”。朱熹写的四书集注在宋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明清时代,“四书”的影响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五经”。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五经内容艰涩难懂B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八股取士推波助澜D君主专制统治需要16下表为“宋代至清代我国不同性质书院比例表”,对其原因理解正确的是A理学取得正统地位B商品经济促进思想繁荣3C教育事业篷勃发展D思想控制日益强化17

8、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应予以改革,强调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广大百姓的快乐与否。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B儒学出现了趋时更新C正在酝酿着社会转型D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18“以史为鉴,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致力改革社会现实;有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广泛地进行社会调查和历史考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下列概念与此说法相匹配的是A格物致知 B经世致用 C知行合一 D与时俱进19王夫之 71 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他,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拒不接见,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下一副对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这表明王夫之A严格自律,注

9、重名节B坚持反清复明活动C学说得到清政府尊重D对政治腐败深恶痛绝20李贽宜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由此可知李贽A挑战封建正统思想B主张建立人人的平等社会C反对君主专制制度D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两 大 题 , 共 计 40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 分)材料一 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使这个从未亲身经历封建时代的新文人阶层相信,

10、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 400 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百家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的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说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

11、,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 ,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韩愈原道材料四 然以释氏所见,较之吾儒,彼不可谓无所见,但却只是从外面见得个影子,不曾见得里许真实道理,所以见处则尽高明脱洒,而用处七颠八倒,无有是处。朱熹答陈卫道(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儒学为支持中央集权提供的理论主张。这些理论主张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积极影响?(8 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儒家思想取得的胜利”。(6 分)(3)材料三,“火于秦;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4 分)4(4)据材料四,指出朱熹对佛学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对他的思想产生的

12、影响。(4 分)22黄宗羲继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 分)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材料二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夫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 (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代表二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

13、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 17 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韦政通中国思想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黄宗羲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二者相同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3)根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 17 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12018-2019 学 年 高 二 上 学 期 第 一 单 元 训 练 卷历 史 ( 二 ) 答 案第 卷1【解析】商朝注重神,周朝注重德,春秋时期注重人,说明古代天人关系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故

14、B 项正确;民本思想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故 A 项错误;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产生,不能涵盖材料的主旨思想,故 C 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天人关系,不是贵贱等级的人伦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B2【解析】“齐宣王多次向孟子问政,甚至像齐伐燕这样的重大决策,也向孟子征求意见”说明齐宣王重视孟子,“因彼此政见不合,孟子要离开齐国,齐宣王还尽量挽留他”更说明齐宣王重视孟子,这反映了战国时期士阶层地位提高,故选 D;与题意相反,故排除 A;题干反映的是齐国对士的重视,不是因为其学术,而是因为其政治思想,故排除 B;C 的说法本身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答案】D3【解析】道家主张“道法自然”

15、,从材料中的主张“存性葆真”和抨击“破坏了人类的纯真和朴实”来看,该派别应当是道家。故答案为 A 项。儒家推崇礼乐制度,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严刑峻法,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C、D 项。【答案】A4【解析】孔子“删诗书”是为了宣传儒家思想,秦始皇“焚书”是为了厉行法家思想,因此两者都是传播思想的手段,故 C 项正确;孔子时期还没有专制,故 A 项错误;“删诗书”“焚书”不意味着社会进步,故 B 项错误;两者都代表统治阶层的利益,故 D 项错误。【答案】C5【解析】董仲舒的“强干弱枝,大本小末”思想,主张加强中央权力,削弱地方势力,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从而被统治者认为是有建

16、设性的,故答案为 D 项。A、C 项不是“这种思想被认为是有建设性的”原因,均排除;B 项说法错误,这种主张在根本上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排除。【答案】D6【解析】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得以大兴,统治者并没有放弃儒家学说。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之所以赦免董仲舒,是受到了“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并不是迷信思想日渐式微。故 B 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学说,“天人感应”思想的内容是: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分析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赦免董仲舒是受此学说的影响。故 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皇权与相权冲突的相关内容。故 D 项错误

17、。【答案】C7【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神学”等字眼就可以看出董仲舒是在神化封建统治,即强调“君权神授”,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不能体现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C 是孔子的思想而非董仲舒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D 是朱熹而非董仲舒的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答案】B8【解析】结合所学,汉代法律儒家化,以德教为主,兴办学校,提倡儒家教育,以教育和法律的手段相互补充,减少肉刑,给犯罪者以改过机会,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正是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故 D 正确;A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

18、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B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汉朝重视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并没有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C 错误。【答案】D29【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生,形成了士人参政的新局面,从而促进了儒学地位的提升,故 B 项正确;A 项错在“彻底”,故错误;士人参政不一定意味着社会的公平公正,故 C 项错误;秦朝的郡县制开启了官僚政治的先河,故 D 项错误。【答案】B10【解析】根据“下诏举士,规定非治儒术者不取”,结合所学,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用儒学人才做官,儒家思想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自此儒家逐渐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想,A

19、 正确;B 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朝推行郡县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 错误;重用儒学人才做官,与官僚队伍素质提高没有必然联系,排除 D。【答案】A11【解析】理学直接承继孔子到孟子的先秦儒家,同时也有选择性的吸收扬弃了道家、玄学、道教以及一些佛教的思想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理学由北宋程颢、程颐建立,南宋朱熹集其大成,他集孔子之后历代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受到朝廷的推崇,被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成中国宋末至清代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所以对佛道二教激烈的批判到南宋时期就没有那么强烈了。故 A 项正确,B、C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 表述错误,南宋社会不稳

20、定。【答案】A12【解析】根据“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亦包括人们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道德观念”,结合所学,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强调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据此可知,王阳明的良知论有助于提升人伦道德,故 D 正确;南宋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A 错误;B 表述正确,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答案】D13【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故 A 项正确;BC项是心学的代表人物,排除;D 项是明末进步思想的代表人物,排除。【答案】A14【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

21、约束社会,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维护统治秩序,A 项正确。宋明理学融合释、道、儒观念,是思想融合的体现,而不是三教一统,B 项错误。明清进步思潮强调经世致用,但没有致力于政治改革,C 项错误。理学的世俗化,有利于借儒学思想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觉醒庶民大众,D 项错误。【答案】A15【解析】根据“朱熹写的四书集注在宋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结合所学,南宋理学家朱熹写的四书集注在宋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南宋时期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故 B 正确;“四书”“五经”都是儒家经典,并非五经内容艰涩难懂,四书不存在艰涩难懂问题,排除 A;八股取士以四书集注为标准,还是理学的官方哲学的地

22、位决定的,故排除 C;朱熹写的四书集注在宋以后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材,说明“四书”的影响扩大主要和政府的重视有关,是由理学的官方哲学的地位决定的,而不是君主专制统治需要,故排除 D。【答案】B16【解析】材料数据表明,明清时期官办书院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明清时期的思想控制日益强化,故 D 项正确;材料和理学取得正统地位无关,故 A 项错误;官办书院占据主导地位无法体现出思想繁荣,故 B 项错误;官办书院占据主导地位意味着思想控制加强,体现不出教育事业篷勃发展,故 C 项错误。【答案】D17【解析】儒学统治地位动摇于新文化运动时,故 A 与史实不符,故排除;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应该予以改革,应以百

23、姓的快乐与否作为成功治理天下的标准,这是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故选 B;黄宗羲的观点在当时君主专制强化的背景下属于非主流思想,不能仅凭他的一个主张就推论出中国当3时正酝酿着社会转型,故排除 C;D 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君主专制是被强化的状态,故排除 D。【答案】B18【解析】根据材料“致力改革社会现实;有求实精神,注重实践和实证”可以看出是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故 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C 项是心学代表王阳明的思想主张。D 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故 ACD 三项排除。【答案】B19【解析】根据“王夫之拒不接见,也不接受礼物”“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表明王

24、夫之严格自律,注重名节,故 A 正确;B 不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得出;C 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C;材料只是反映王夫之个人严格自律,注重名节,无法体现王夫之对政治腐败深恶痛绝,排除 D。【答案】A20【解析】材料体现出李贽的男女平等的思想,这体现了李贽反对“三从四德”的封建正统思想,故 A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人平等”和反对君主专制,故 BC 项错误;李贽是地主阶级代表,此时中国还没有资产阶级,故 D 项错误。【答案】A第 II 卷21(22 分)【答案】(1)主张:君主受命于天(君权神授),大一统思想。(4 分)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中国的“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儒学地位上升,成为占

25、统治地位的思想;汉王朝开始重视思想、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4 分)(2)胜利: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奠定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五行、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思想,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县学校,儒家经典成为学校的重要教科书,儒学得以独尊。(6 分)(3)历史现象:秦朝:焚书坑儒;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盛行,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4 分)(4)态度:朱熹认为佛学也有合理的地方,但不能指导实际,因此不如儒学。(2 分)影响:朱熹吸收佛学的部分内容,形成新的儒学体系理学,推动了儒学的复兴。(2 分)22(18 分)【答案】(1)主张:民贵君轻;天下为主君为客。(4 分)相同点:以民为本。(2 分)(2)标准:是否以天下为主。(2 分)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2 分)(3)进步性:带有民主色彩,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条件。(2 分)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束缚。(6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