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59 ,大小:2.44MB ,
资源ID:940162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401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outsidejudge26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pptx

1、专题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演讲人:,目 录 CONTENTS,600基础 考点&考法,背景(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是古代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势力崛起;各国变法 经济:铁犁牛耕促进生产力发展,井田制崩溃 阶级:士阶层崛起和受重用 文化教育:“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考法1 “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影响,影响 各学派相互吸收融合,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

2、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考法2 诸子百家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例题课标全国201524,【解析】材料中儒者“批评现实政治”“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体现了儒者理想化的政治诉求,呼吁明君治国,故选C项;批评现实政治不代表不能适应,A项错误;B项

3、与材料无关;儒者称颂“三代”、渴求明君并非主张复古,D项错误,C,例2海南单科2016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解析】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孟子这些言论所提及的是一种品德修养,对很多人来说都适用,并非“个人独特性格”,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并非“突破礼制束缚”,故A项正确,C项错误;涵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完善个人品德

4、,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与反抗专制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A,2.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地位,代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商鞅等 韩非子的思想 (1)以法治国,变法革新 (2)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强调中央集权 影响:适应了建立统一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3.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思想及影响,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解析】本题考查法家思想。 题干所述意思是君主对民众,危难时就要他们拼死作战,安定时

5、就要他们尽力耕作,属于法家主张的君主集权和严刑峻法,因此不是强调君主无为而治,故A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血缘等级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有难则用其死”说明君主不是推行礼乐仁政,故C项错误,例题海南单科20141 ,D,代表人物:墨子 思想 (1)兼爱(“兼相爱,交相利”) (2)非攻 (3)尚贤 (4)节俭,【重要提示】墨子是小生产者(或下层平民利益)的代表,明刻本墨子,4.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与思想,考点10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考法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汉初的“无为而治” 背景: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破坏严重。 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 表现:与民休息(措施:萧规曹随

6、) 影响 积极影响: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国力日盛,儒学复苏。 消极影响: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汉画像砖讲经图,1.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背景,(2)汉武帝的“有为” 背景 a.经济恢复和增强; b.危机加剧,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匈奴为患; c.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不适应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需要 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形势,代表作:天人三策春秋繁露 思想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 (2)为了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3)提出的伦理观点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作为为人处世和持家治国的标准

7、特点: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独尊,思想专制;带有神学倾向,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推广 (1)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太学(官方教育系统),并下令设立郡国学校(地方教育系统),大力宣传儒学思想 (2)起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儒学成为选官时的重要标准 (3)士人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儒学思想广为传播 影响 维护了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神化了君权,使儒学成为此后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促进了古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思想专制容易扼杀其他学派思想;使此后中国政治具有了浓厚的神学迷信色彩,【考法提示】 高考全国卷曾考查董仲舒儒学思想与孔孟思想的对比。因此,复习时注意梳理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家思想的关系。

8、【重要提示】 汉代董仲舒发展的新儒学思想是将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而形成的。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是礼法并用。,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解析】本题考查先秦和秦汉时期儒家思想的演变。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的合称,这些书在孔子之前就存在,不是为阐发儒学而作,排除A项;汉代儒学对孔子的思想既有继承,也有发展,排除B

9、项;儒家五经在孔子之前的较长历史时期便存在,经孔子编订,成为儒家经典,说明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选C项;儒学传统并没有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D项错误,例题课标全国201624 ,C,例2海南单科2014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 A.礼制观念淡化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法并用。解答本题需联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实行礼法并用的相关历史。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

10、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加强,不是动摇,故D项错误。,B,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2)有助于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 (3)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5)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 (6)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儒家思想的世界影响 (1)中国文化的象征 (2)东亚文化圈的主体 (3)影响范围广,“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 ) 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

11、法并用。解答本题需联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实行礼法并用的相关历史。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加强,不是动摇,故D项错误,例题海南单科20142 ,B,考点11 宋明理学,考法1 魏晋至隋唐时的三教合流 考法2 程朱理学 考法3 陆王心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教合流 (1)原因 佛教盛行(西汉末年传入中原) 原因:统治阶级的扶持;动荡、战乱,社会矛盾尖锐,人民寻求寄托;本身具有欺骗性,宣扬来生幸福;经济利益驱使;自我改造 危害:

12、消磨斗志,安于现状;耗费财物;占田夺人,寺院经济恶性膨胀,争夺劳动力 道教在民间的传播(东汉形成)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理论相对于佛道的落后(重伦理、缺乏思辨、理论化),考法1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三教合流,时代背景: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士人觉得自己仁不足以救世,义不足以卫己,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不发生极大的变化。同时随着九品中正制的逐渐确立,门阀士族垄断仕途,学习经学在政治上已经失去意义,学术研究遭到打击 (2)结果:儒学吸收佛、道精神,充实、丰富了自身的思想内容。经过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儒学不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北魏孝文帝改革),隋朝“三教合归儒”(

13、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1)三教并行:即尊道、礼佛、崇儒(2)影响佛、道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唐代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三教并行,有利于保持各自独立的形态,相互融合,并促进学术文化自由发展,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解析】材料显示唐高祖认为自己是老子后裔,于是规定道教第一、儒学第二、佛教第

14、三;武则天为打击李唐势力,令佛教地位高于道教;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灭佛”。在此过程中,只有儒学的地位没有重大变动,最为稳固。故答案选C项,例题课标全国201425,C,1.概念: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2.兴起背景 (1)政治:重建伦理纲常的需要 (2)经济、文化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科学文化进步(引起了理学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思考) (3)思想史自身进程:理学是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果实 (4)宽松的文化政策:宋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涉,学术活跃,考法2 程朱理学,3.程颢、程颐的主要思想 (1)“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理后物)

15、 (核心) (2)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 “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天理”在自然界表现为自然规律,在社会关系上是儒家伦理;在自身表现为道德修养即人性) (3)认识论:提出“格物致知” ,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把握“理”的方法,接触、探究万事万物才能明“理”,4.朱熹的主要思想 (1)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2)“存天理、灭人欲”: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应“存天理,灭人欲” (3)认识论:“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5.特点 (1)客观唯心主义 (2)以

16、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 (3)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使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6.影响 (1)适应统治需要,理学成为南宋后官方哲学,维护了专制统治 (2)纲常名教束缚人们思想,扼杀人的自然需求 (3)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编),成为后世科举考试教科书,对此后中国的文化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4)影响海外:朱熹的学术思想传及日本、朝鲜(“朱子学”)乃至欧洲,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 A.本质是善 B. 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 本善习远,【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宋明理学。

1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主张的“天理”指的是善,是人的仁爱之心,而“人欲”指的是恶,是人的自私之情。“存天理,灭人欲”就是指人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因此他们认为人性本善习远,故D项正确。“本质为善”“本质为恶”“非善非恶”均不能同时概括宋明理学家主张的“存天理”和“灭人欲”,故A、B、C三项与题意不符,例题2014课标全国26,D,考法3 陆王心学,2.特点 (1)主观唯心主义 (2)进一步发挥儒家“仁”的思想,更多地吸收佛教禅宗思想3.影响 (1)明朝中期以后,成为君主专制统治的精神工具 (2)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深远影响,1

18、.代表人物及思想,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解析】本题考查王阳明的心学。材料中王阳明认为虽然“四民”从事不同的职业,但“四民”所持的“道”是相同的,就是“求尽其心”,重在“有益生人(民)之道”,说明王阳明重视对“心”的涵养,故选D项,例题课标全国201227,D,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

19、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例题课标全国201325,【解析】 A项明显违背历史事实,中国的宗法血缘关系在整个封建社会都是维系统治的主要纽带,而不是逐渐瓦解仁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只能说明儒学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而不能说明它的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孟子思想中的道德观(人性观)被程、朱演绎成“天理”而大加推崇,从而使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成为统治思想,故C项正确陆九渊的心学形成于南宋时期,陆王心学作为一个学派兴起于明代,所以D项晚于这一变化,排除,C,考点12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法 明清之际活

20、跃的儒家思想,(1)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腐朽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市民阶层力量壮大;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3)阶级:工商业阶层扩大 (4)思想:宋明理学日益僵化,“三纲五常”扼杀人性 (5)教育:八股取士使思想界因循守旧,1.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2.李贽的思想主张,(1)认为不能以孔子的是非标准来判断是非 (2)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3)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提倡男女平等 (4)代表作:藏书焚书,3.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及其影响,顾炎武的思想 思想经世致用后人概括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代表作日知录天下

21、郡国利病书,思想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化发展且有规律的(唯物论)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辩证法) 代表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王夫之的思想,三大思想家的共同思想 (1)政治: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2)经济: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3)思想:批判三纲五常,倡导个性解放,继承民本思想 (4)文化:反对理学的空谈,主张经世致用,评价 (1)积极 他们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诸多弊病的根源在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对近代民主革命产生了一定影响经世致用的学风与实践,有利于后世学术的发展,(2)局限 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

22、体系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没有动摇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认识 (1)明清之际的思想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不是从根本上否定儒学,三大思想家的思想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 (2)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使他们并未建立起完整的思想体系,只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没有上升到批判制度的层次;他们所提出的为君之道与治国之道,仍然没有跳出封建传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 A.天下

23、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题干主张建立专门机构限制君权,实行开明君主统治,具有鲜明的民主启蒙色彩,“天下为公”也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例题课标全国201126,C,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

24、进步思想家的共同点。抓住关键词“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所以B符合题意,例题海南单科20117 ,B,600分易混 概念&考点,易混1 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不同,易混2 比轿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易混3 全面理解古代儒家思想的地位演变,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

25、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定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

26、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综合考练课标全国201540,(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答案 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答案 回归原典、回归孔孟,否定后人的附会、杜撰之说,主张探寻儒学的精神实质,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答案 应历史地看待孔子与儒学,不应盲目地肯定或否定;将真实的孔子与神圣化的孔子区别开来;借鉴其精华,摒弃其糟粕。,敬请期待下一专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