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22 ,大小:56.67KB ,
资源ID:94168      下载积分:5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41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DD 2003-01 青藏高原艰险区(B类区)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pdf)为本站会员(卡尔)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DD 2003-01 青藏高原艰险区(B类区)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pdf

1、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DD200301 青藏高原艰险区(B类区) 1:2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二00三年 四月 目 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1 2引用标准1 3定义1 4. 总则2 5野外路线调查4 6. 地层单位划分4 7. 沉积岩 5 8. 火山岩 6 9. 侵入岩 7 10. 变质岩8 11. 蛇绿岩 10 12. 混杂岩 10 13. 第四纪地质11 14. 地质构造12 15.青藏高原隆升调查13 16.生态环境变化及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调查14 17.矿产地质调查15 18.遥感技术应用15 19.野外验收16 20报告编写与图件编制17 附录20 前 言 本技

2、术要求附录A和B是规范性附录;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负责解释。 本技术要求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联合起草。 本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于庆文 张克信 庄育勋 翟刚毅 李长安 王义昭 刘鸿飞 张雪亭 王克卓 本技术要求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张洪涛、周家寰、王平、叶天竺、陈克强、潘桂棠及标准化中心等专家的指导和帮助。 引 言 青藏高原艰险区高寒缺氧、人迹罕至。它占居了素以“世界屋脊”著称的青藏高原的主体,具有非常丰富的地质现象和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宝库。复杂而漫长的地质演化和晚新生代以来高原的强烈隆升,对青藏高原及周

3、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及各种矿产的聚集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对青藏高原艰险区开展系统的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查明青藏高原地质特征及隆升过程与机制,对于青藏高原国土资源开发、环境预测以及发展地质科学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青藏高原艰险区(B类区)1:250000 技术要求是在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 (以下简称“原技术要求” )的基础上,充分依据了中国地质调查局1999-2001年度在青藏高原空白区开展的45幅1:250000图幅的初步成果,并结合青藏高原空白区地貌、地质结构、遥感地质解译程度分区和地面可穿越程度等特点,通过实地考察而制定的。是青藏高原艰险区开展1:25000

4、0区域地质调查设计编审、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工作程度、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编制、地质调查报告编写、质量监控和成果验收的主要依据。 青藏高原艰险区据地域范围等特点所划分的图幅类型详见附录A。原技术要求中已有的通用条文(如110、1218、附录AL中的全部或相关部分)均适宜于艰险区。 将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手册(中国地质调查局编,2001)作为本要求的资料性附录,目的是尽可能全面正确地对各种地质现象和地质体进行客观细致的观察和记录,取全、取准野外资料。 1. 范围 本要求对青藏高原艰险区(B类区)各岩类区、地质体、地域等的地质调查内容、地质调查精度和技术方法应用等作出了规定。 本要

5、求适用于青藏高原艰险区(B类区)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DZ/T0001-91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GB 958区域地质图图式图例 DZ/T 0179-1997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 DD 2001-02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 DD 2001-01 1:250000遥感地质调查技术规定 GB/T14158-93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 DZ/T 0191-199

6、71:2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197-1997 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工作指南(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全国地层委员会, 2001) 国际地层指南 地层分类、术语和程序(国际地层委员会,2000) 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全国地层委员会,2002)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青藏高原艰险区是特指我国西藏大部、青海西部和新疆西昆仑阿尔金地区未开展过中比例尺(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区。 3.2 B1区是指为控制青藏高原艰险区周边的重要地质走廊带,对青藏高原中比例尺地质填图中的

7、构造框架起总体控制作用的西昆仑阿尔金东昆仑东西向地质走廊带、可可西里羌塘冈底斯南北向地质走廊带、喜马拉雅冈底斯东西向地质走廊带和西昆仑西段喜马拉雅西段南北向地质走廊带的62幅1:250000图幅所在范围; B2区是指分布在青藏铁路沿线南北向地质走廊带,穿越条件相对较好的7幅1:250000图幅范围; B3区为海拔较高,高原夷平面、湖泊发育,穿越条件差的青藏高原腹地及国境线偏远地区的42幅1:250000图幅(除位于羌塘地块上石油部门已进行过大、中比例尺地质填图的4幅1:250000图幅)中的38幅;B4区为位于羌塘地块上石油部门已进行过大、中比例尺地质填图的4幅1:250000图幅。B1、B2

8、、 B3和B4区的具体范围详见附录A。 4.总则 4.1应用RS、GIS、GPS等高新技术,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艰险区填图工作中的先导与重要作用,提高区域地质调查的高科技含量和调查的质量与效率,在保证填图精度的前提下,减少艰险区野外实地地面路线调查工作量,提高图幅整体调查水平和专题研究效果,注重隐伏地质信息的提取。 4.2对B1、B2、 B3和B4区通行条件困难地段,如冰川覆盖区、雪线以上地区、大面积沙漠区、大面积湖沼区、国境线特殊区和其它无法穿越区,应以遥感地质解译为主,在此基础上,实测路线间距可适当放宽。 4.3各图幅路线间距、路线总长应在设计审查时,经专家与图幅承担人员共同研究确定,投入的

9、实测路线工作量以图幅设计批复意见书为准。 4.4野外路线调查以穿越路线为主,追索路线为辅。穿越路线的间距主要根据图幅内地质结构复杂程度、遥感地质解译程度及通行条件等因素而定。部署填图路线时,可打破点线密度,不平均使用工作量。尽量布置在露头好、遥感地质解译能明显反映出地质特点的关键地段。 4.5路线间距和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体、构造线、矿化带、蚀变带和地质界线等为原则。凡重要的地质界线和矿化(或蚀变)地段等均应有一定的点、线控制。对构造混杂岩带及其两侧、成矿有利地段、地质关键地带要适当加密路线。在穿越路线的基础上,对重要的地质现象进行适当的追索。 4.6对关键地段的重要地质现象、地质剖面

10、和地貌景观等应辅以数码录相记录、拍照或素描。所有的主干地质路线应作相应的解译路线记录描述并附解译图,详细记录地质解译标志有关的影像特征,并作地质信手剖面图。 4.7 B1、B2、 B3和B4区在剖面测制内容与精度要求等方面,均按原技术要求执行。若测区内测全某填图单位确有困难,以下情况可在邻幅相邻地段相同的地层或构造分区内进行测制,使其测区内所有的填图单位均有实测剖面控制。 a) 测区内某填图单元露头覆盖率大,且难以进行工程揭露,而在邻幅相同的地层或构造分区内出露良好; b) 测区内某填图单元,基本分布在人迹稀罕的无法穿越区,而在宜于穿越的邻幅相同的地层或构造分区内露头良好。 4.8 B1、B2

11、、 B3和B4区在样品采集与测试、岩矿与古生物鉴定等方面,均按原技术要求执行。单幅1:250000图幅的样品测试与鉴定费用,一般不低于单幅总费用的10%。 4.9为保证各类样品测试与分析质量,对不同地质体(侵入岩、中高级变质岩、第四纪地质体等)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数量,应在设计审查时,由专家与图幅承担人员依具体情况而初步确定,并在图幅设计审查意见中反映。最终以批复意见书为准。各类测试样品应送国家认证的权威机构或国家级、省部级开放实验室测试或鉴定。 4.10要处理好图幅专题研究与图幅调查内容之间的关系,专题设置应针对国家、社会以及地学界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并起到深入研究、详细解剖的作用。专题成果在图

12、幅最终报告中单列一章撰写,如果专题成果内容较多,涉及面较广,也可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单独提交。 5. 野外路线调查控制程度 工作精度要求:B1区单幅1:250000图幅有效实测路线的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3-5km, 单幅有效实测路线总长不低于3000km ; B2区单幅1:250000图幅有效实测路线的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4-6km, 单幅有效实测路线总长不低于2500km; B3区单幅1:250000图幅有效实测路线的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5-7km, 单幅有效实测路线总长不低于2000km; B4区1:250000图幅应在充分利用石油部门已完成的大、中比例尺地质填图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修测,单幅有

13、效实测路线平均间距一般控制在6-8km,单幅有效实测路线总长不低于1500km,单幅实测路线总长与利用前人的地质路线总长之和应控制在4000km以上。 6. 地层单位划分 6.1 以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划分为基础。青藏高原地层分区应以相关省地质志的划分为基础,其岩石地层序列以相关省岩石地层清理成果为基础,在区调填图过程中不断补充、完善、优化。 6.2在岩石、生物、年代地层单位划分、对比的基础上,视情况进行层序、事件、化学、磁性、构造地层单位等多重地层单位划分、对比,并且结合接触界面性质进行综合对比研究,为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有关年代地层格架和认识海(湖)平面变化规律,总结沉积岩岩性岩相变化

14、和盆地充填序列及形成演化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6.3 各图幅的年代地层格架均需按全国地层委员会(2001) 编制的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执行。 6.4要对艰险区所有正式命名的沉积岩石地层单位(群、组、段)进行地质时代归属确定, 凡显生宙以来未变质或低级变质的沉积地层或火山沉积地层,均应收集有关古生物化石(包括各类微体化石),利用化石带或化石组合进行定年; 对前显生宙或经中高级变质改造的“哑地层”,应尽可能利用同位素测年等方法确定其地质时代。对年代地层(地质年代)的确定须有充足的依据(古生物、同位素测年或古地磁证据)。 6.5第四纪地层填图单位划分,应以成因地层单位或岩石地层单位为基本单位

15、,系统建立测区第四纪地层层序格架。查明第四纪地层分布特点、沉积构造、古生物、厚度、产状、成因环境。视情况进行第四纪地层岩石学、地貌学、古生物学、古地磁学、气候学、年代地层学等综合地层调查,开展第四纪多重地层学填图。对重要剖面要开展高精度年代地层学研究。 6.6剖面测制的比例尺一般选择在1:1000-1:5000之间,但对不同特殊类型地质体地层剖面(如蛇绿混杂岩、第四纪地层体等),应选择更大比例尺(如1:100、1:50等)进行测制。对一些岩性简单、单调、沉积厚度巨大(厚达万米)的地层单位,可用较小比例尺(如1:10000等)进行测制。 6.7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层序地层、磁性地层 等

16、多重地层单位划分与命名术语等参照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全国地层委员会, 2001) 和国际地层指南 地层分类、术语和程序(A. 萨尔瓦多著,金玉干等译,2000) 执行。 7. 沉积岩 7.1查明各岩石地层单位主要岩性特征(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基本层序构成(内部结构、层厚、类型、数量等)、厚度、接触关系性质、叠覆特征及空间变化特点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并注意收集沉积相(原生及成岩构造特点,古生物化石、遗迹化石和古生态、古环境、古流向等)资料。 7.2对青藏高原造山带盆地形成发展中的沉积环境、沉积建造(如新生代盆地周缘的磨拉石建造)、古构造环境、盆地与山脉转变演化的综合关系进行调查,为

17、探讨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奠定基础。 7.3 对青藏高原造山带区出现的巨厚且广布的复理石沉积,除按上述的6.16.2有关要求执行外,对这类沉积岩分布区的调查需注意如下几点: a) 进行复理石基本层序(鲍玛序列)和基本层序组合的调查。根据造山带复理石发育特点,划分不同类型的基本层序组合。在野外工作中,应调查基本层序及其组合的垂、横向叠覆与变化特点,包括岩性组合、沉积构造、粒度变化、颜色变化、厚度变化、实体化石与遗迹化石、接触界面等内容,分析其沉积作用机制,为盆地分析提供依据。 b) 在调查复理石基本层序和基本层序组合的基础上,可对复理石沉积进行有关扇体(海底扇、斜坡扇)组构调查(包括扇体群恢复和扇

18、体群内单个扇体的解剖)。 c) 巨厚且广布的复理石沉积,应注意识别复理石沉积中的标志层,如较厚的砾岩层、远洋极细粒的凝缩沉积、火山岩夹层等, 借助标志层进行复理石岩石地层单位的细划与对比。 d)复理石沉积中所含的各种类型的岩块(片),如碳酸盐岩岩块、基性超基性岩岩块、变质岩岩块等,应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单独勾绘,尤其在剖面图中必须单独分层标绘,若复理石中所含岩块(片)类型多、数量大,应按混杂岩填图方法进行。 7.4赋存沉积矿产的岩石地层单位,除初步查明有关矿种的产状规模以外,还应注意收集有关沉积成矿作用的岩相古地理和构造等资料,为研究有关矿产的形成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7.5对具特殊意义,或对地质

19、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近代或现代沉积,应视情况重点开展以某专项内容为主的专项调查,有关要求参见本“技术要求” 的第12、14、15节。 8. 火山岩 8.1 火山岩区调查采用岩石地层火山岩相双重填图法。8.2参照沉积岩岩石地层工作方法,根据沉积或喷发叠复或横向变化关系、喷发旋回、喷发韵律、岩浆演化特点综合考虑,建立岩石地层层序,划分正式与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寻找沉积岩夹层中的化石,为地层时代对比提供依据,在无化石的情况下,应采集同位素年龄样品确定其喷发时代。 8.3查明火山岩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原生和次生构造)、矿化蚀变特征、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查明火山岩厚度、产状、空间分布及其

20、变化规律。注意观察火山岩中的各种接触关系和火山作用现象, 如火山通道、标志层、沉积夹层、岩流流动单元、冷却单元、流动方向标志、火山集块岩、角砾岩、火山断裂等,重要现象要在图上夸大表示,并进行必要的素描和照相。 8.4依据岩石矿物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岩地质体产出分布状态,划分火山岩相,调查原生和次生构造特点,查明火山构造特征等,调查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火山机构特点,研究火山机构的活动历史。 8.5根据火山岩岩石特征及产出分布特点,划分火山岩相及其组合类型,研究各种火山岩相组合类型和各种火山岩相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探讨火山作用的规律及历程。 8.6火山岩区应编制火山岩相构造图,图面主要表

21、示:岩性、岩相、岩层产状、流向、火山通道、火山断裂、潜火山岩、蚀变矿化、火山沉积夹层中古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值等,内容和原始资料应吻合。 8.7调查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质构造特征; 查明区内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岩浆活动相关的其它资料。揭示岩浆起源、演化和成岩的物理化学和构造条件。探讨火山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有关成矿作用。 8.8 收集青藏高原新生代岩浆活动的有关资料,特别是反映新生代高原岩石圈深部的岩浆活动的相关证据(如深源岩石包体、火山岩的同位素组成测试等),探讨新生代以来的岩浆活动与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深部信息过程。 9. 侵入岩 9.1

22、对花岗岩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详实的野外、室内工作,区分同源、异源、变位花岗岩类等类型,按时代+岩性的方法表示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并进行填图单元的划分和填绘。 9.2查明不同类型侵入岩体的产状、规模、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岩体原生和变形构造; 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与产状;复式岩基侵入体间以及不同单元间接触关系性质和产状; 脉岩和岩体中捕虏体、残留体及深源岩石包体(成分、形态、分布、含量等)特征。 9.3 查明不同类型侵入岩体形成的先后顺序和侵入时代。对侵入岩时代可按有关地层和岩体的相互关系加以确定,没有直接地质时代证据的岩体,应采集同位素测年样,测定其时代。

23、侵入岩体的各个填图单元必须有较确切的定年依据。 9.4 调查不同类型侵入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和剥蚀情况。调查岩体与区域构造的关系。在综合研究不同类型侵入岩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其就位机制。 9.5 调查侵入岩体的同化混染和分异作用、内外接触带的变质、蚀变及变形作用,以及岩体相带划分及其成矿作用特点等。 9.6在综合研究不同类型侵入体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其就位机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各类侵入岩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建立区域岩浆演化旋回或序列,探讨岩浆活动演化历史。 9.7对于基性和超基性岩(镁铁超镁铁岩)的调查研究,除按上述侵入岩调查的有关内容外,还应对岩体周围沉积岩的沉积岩相特征和岩体与其关系进行调查

24、,以便获取岩体形成环境和形成时代的某些证据。 10. 变质岩 10.1 区域变质岩区应采用构造地(岩)层事件或构造岩石事件法,建立变质岩构造地(岩)层或构造岩石填图单元,查明不同变质岩系的空间分布以及接触关系,建立序次关系;查明不同变质岩系的变质岩的原岩成分、建造类型及其后期变质、变形叠加改造的特点,单元间界面性质及叠置关系,变质作用类型,划分变质相带和相系,研究其期次、时代及其相互关系,探讨变质作用发生、发展的地质环境;建立地(岩)层序列以及变质岩层构造叠置序列,并研究其新老关系和岩石单位的热动力事件演化序列以及与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等,为建立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依据。 10.2低级

25、、极低级变质的沉积岩和火山沉积岩区原则上按本技术要求的第5和第6节的要求进行。注意调查变质变形作用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观察和总结变质带与地层、岩层界线、构造走向线的关系。 10.3对中高级变质岩系,要查明变质岩石(包括变质构造岩)的岩石类型、矿物组合、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主要变质岩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以及变形特征,恢复原岩;研究变质岩的原岩建造类型、探讨其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 10.4构造变形调查应先低级变质区后中高级变质区,先简后繁,先弱后强。选择变质岩区的标志层或标志的岩石组合,确定变质岩层展布标志,结合遥感资料的解释和应用追索法与穿越法,确立岩层客观空间展布特点和构造形态。查明不同变质、

26、变形阶段中产生的脉体矿物组合、组构、地球化学特点,作为野外划分变质变形期次、阶段的佐证。 10.5以主期构造变形产生的片理以及变质矿物组合为计时标,结合变质构造叠加关系的调查和显微组构的研究,确定变质、变形序列及其相应的变质带形成的时空变化关系。野外应注意采集不同幕次、同幕次不同阶段变质岩石样品,以备变质作用矿物对温压计研究。 10.6中高级变质岩区的调查中,需对混合岩化作用进行调查。本技术要求暂以局部熔融或部分熔融的混合岩成因观点为指导,开展混合岩区的调查工作。应查明混合岩化范围,基体与脉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合岩化结构构造特征,划分不同类型的混合岩化岩石,查明产生混合岩化的构造环境,收集有关

27、变质地质体的变质变形特点以及脉体流变特征,确定混合岩化范围所处的构造层次及形成深度的温压条件。 10.7同位素测年资料是地质事件研究中十分关键的数据,应保证测年样品的取样、测试的可靠性。 11. 蛇绿岩 11.1 蛇绿岩发育保存完好的地区,应查明蛇绿岩岩石类型、结构、矿物成分、规模、产状、原生和变形构造、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建立系统完整的“蛇绿岩”序列。注意将蛇绿岩与一般的镁铁超镁铁岩区分开来。 11.2调查蛇绿岩上覆沉积单元的沉积岩相特征,注意采集古生物化石,并结合蛇绿岩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蛇绿岩形成时代。 11.3 调查蛇绿岩与其它相关岩石(如蛇绿岩与蓝片岩、蛇绿岩与榴辉岩

28、等)的关系,应以造山带整体为研究对象, 查明各个蛇绿岩及其相关岩石的关系、时代、性质,探讨其成因、就位机制和演化模式。 11.4 注意蛇绿岩的多样性调查研究。视情况探讨蛇绿岩与板块运动学、动力学及其与地幔过程的关系。 11.5在“蛇绿混杂岩”地区,应着重查明有关岩浆岩组成的不同类型岩石的岩块规模、物质组成、产状、形态、相互接触关系,以及伴生沉积岩的沉积岩相和构造变形特征,寻找古生物化石。结合同位素年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资料提出对“蛇绿岩”形成环境和时代的认识。 12. 混杂岩 12.1对“混杂岩”或“蛇绿混杂岩”的调查和研究,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填图。 12.2在整体上查明“混杂岩”

29、或“蛇绿混杂岩”分布延伸范围的基础上,重点对内部构成进行观察记录,分别收集混杂岩的岩片(块)和基质两者各自的岩性、岩相和时代依据。要从构成混杂岩的基本构件之一各类岩块(片)的物态(物质组成)、时态(时代依据)、相态(岩相特征)、位态(原始生成部位)和变形、变质调查入手,追寻其原始生成环境、时空结构和变位、变形、变质历程,为恢复其造山带三维结构和揭示造山带形成机制及大地构造演化历程提供有关基础资料。 12.3对混杂岩岩块(片)赋存的“基质” 进行物质成分、时代、变形变质特点调查。 12.4 在混杂岩地层剖面或主干调查路线上要按基质和岩块(片)对内部物质组成进行详细描述,采集岩矿、古生物、岩相、构

30、造定向、岩石地球化学、粒度分析等样品,选择代表性岩块(片)采集同位素年龄测试样。特别要注意岩块(片)与基质之间、岩块(片)与岩块(片)之间接触关系特征性质的调查。 12.5对混杂岩中不同类型的岩块或岩片,需详细圈定和填制。在测区内的混杂岩区,应选择关键地段加密路线填绘大比例尺(1:50000或1:25000) 的混杂岩地质图,表达不同时空尺度的岩块(片)与岩块(片)之间,以及不同类型的岩块(片)与混杂岩基质之间的关系。 13. 第四纪地质 13.1 查明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岩性、物质成分、厚度、成因类型、接触关系及空间分布、岩相纵横变化。对于具有重要的构造意义、地层对比意义、环境意义的第四纪地质体

31、中的特殊夹层(如生物层、古土壤层、地球化学异常层、磁性层、风化层、含矿层、砾石层、古文化层、古地震层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采集必要的测试样品。 13.2 根据第四纪沉积物的动力学、地貌学和环境指示标志,开展沉积物的成因调查,划分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特别要加强对冰川堆积物、岩溶沉积物、湖积物、风积物、红土残积物的调查。 13.3查明区内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特征、描述地貌的形态要素,研究地貌的成因类型、形成时代与发展演化过程。特别注意调查与现代自然环境不协调的古地貌的调查,研究其形成时代。特别对外力作用形成地形地貌景观和堆积物特点(如滑坡、崩塌堆积、钙华堆积、泥石流、倒石堆、冻土层及分

32、布特点等)进行综合调查。注意对构造地貌(活断层、古地震等)、环境地貌(冰川、风沙、岩溶、夷平面等)、灾害地貌的调查。 13.4开展河流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调查。对测区河流阶地的发育情况进行系统调查,调查不同河段河流阶地级次、高程、形成时代,研究河流的溯源侵蚀过程与高原隆升的关系。 13.5 夷平面调查中,应查明存在的证据、级次、海拔高度、保存状况和堆积物的厚度、结构、物质成分与胶结程度等,视情况确定夷平面形成时代。 13.6调查冰川活动遗迹和冰川堆积物特征,古冰川活动的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分布高度,冰川堆积物分布特征和不同堆积物间的相互披盖或切割关系,并在有关堆积物中注意寻找古生物化石,采

33、集必要的测试样,尽量获取有关冰川活动的时代,划分冰期和间冰期,为第四纪新构造活动阶段的划分及隆升速率的确定提供依据。 13.7 对图幅内的常年冰雪覆盖区,通过遥感解译采用不同符号和颜色在实际材料图圈定表示出不同期次冰川界线、冰碛垄(丘)、冰斗、坡缘雪堤、雪蚀洼地等,并反映在地质图上。 13.8 调查区内冻土层分布范围,划分永冻层和季融层, 收集前人有关冻土厚度的资料, 调查冻土地貌、冻融堆积物、冻融构造和构造土, 为冻土区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探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13.9 调查区内沙漠的地貌形态特征,分析沙漠活动特点、分布规律及成因;查明对沙漠形成发展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预防建议。 13.

34、10 调查新生代盆地形态、盆地类型、物质来源、形成时代及演化。查明盆地充填序列,分析研究同沉积构造作用特点。调查盆地沉积与山体隆升剥蚀的关系。 13.11调查区内的古人类活动特点,加强古文化层的综合研究。 14. 地质构造 14.1 与变质岩有关构造的调查,按本技术要求的变质岩节有关要求进行。 14.2应用构造解析方法,对测区各种规模大小不等的构造变形形迹(包括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带以及各种面理、线理等)的产状、性质、规模、位态及有关运动学特征等资料进行详细收集,查明其区域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研究其构造层次及构造变形相,建立区域构造变形序列,为探讨认识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奠定基础。 14.3查清测

35、区造山带三维空间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征,研究造山带盆山形成与发展演化的地层层序构筑特征和物源成分特点。同时对各构造单元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各类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为建立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体制的演化转变,探讨造山作用产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提供依据。对造山带基底形成阶段、洋陆转化阶段、后碰撞阶段和造山后隆升-剥蚀阶段的物质建造、变形、变质特点进行研究,探讨其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14.4 调查测区盆地基底构造;调查测区盆山的分布格局与地貌特征,分析盆山组合的三维形态; 调查控盆构造的性质及特征,分析盆山组合的构造样式,研究盆山组合动力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 分析盆山耦合与高原隆

36、升作用关系,研究盆山耦合机制。据已有的资料,了解盆山的地球物理场及界面、地壳形变特征等。 14.5对测区内的活动构造进行调查,对活动性断裂应尽量查明其延伸、规模、性质、产状及运动学特征; 查明区内活动断裂、夷平面、多级河流阶地、岩溶、洪积扇和阶地的变形变位,山脊、水系错断及扭曲特征。广泛收集资料,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时期和类型。 14.6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应查明引起灾害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具体构造部位。地震发育地区,应收集有关地震方面的资料,为分析研究区域地质灾害规律和环境工程评价提供依据。 15. 青藏高原隆升调查 15.1高原隆升的地貌学调查。调查地貌类型、分布、空间组合及河流的发育形式、阶地类型

37、及堆积物特征,分析高原水系格局变化、地貌演化阶段与高原隆升的关系。通过对高原区夷平面、阶地、古岩溶面的级次、高度、形态、形成时代的调查,分析高原隆起的时代、隆升的速率和空间差异性。 15.2高原隆升的构造地质调查。调查与青藏高原隆升有关断裂系统的性质、产出状态、生成序次、组合特征。分析主断裂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系统调查新生代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的转变过程。 15.3高原隆升的沉积学调查。调查反映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重大环境转型变化的各种沉积现象,如高原内部及周边盆地形成的山麓堆积物(砾石层粗碎屑岩)、湖相沉积、红色风化壳、岩溶堆积物、区域不整合面等,查明其空间分布及原始高程、岩性及岩相组合、沉积韵

38、律及变化规律、地层时代及年龄,分析其成因、演化规律、构造意义及其与高原隆升的关系。 15.4高原隆升的岩石学调查。调查新生代以来的岩浆活动的岩石类型、时空分布、成因及构造环境。研究高原隆升与岩石剥蚀速率。 15.5高原隆升的古生物证据调查。在新生代不同时期不同成因的堆积物中注意寻找和采集动植物化石和孢粉,据由动植物化石和孢粉所提供的古环境、古海拔高度与古地貌特征,从而为分析新生代各时期高原大致的海拔高度和高原隆升提供依据。 15.6搜集已有的资料,分析青藏高原隆升的地球物理特征,综合各类相关研究成果,探讨青藏高原隆升机制。 16. 生态环境变化及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调查 16.1 调查区内荒漠的

39、分布状况,连片沙地的形成时代;第四纪时期荒漠的演化过程。研究3万年以来荒漠的扩大与缩小的范围及其控制因素。以及分布与特点,分析相互之间关系及内在的地质因素。 16.2调查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区的现状和历史演化。 16.3调查区内水资源的分布,分析水资源演化与气候、地貌、构造活动的关系,研究第四纪沉积物的岩性、成因与地下水赋存的关系。 16.4分析引起生态环境演变的各种地质因素,研究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地质背景与地学因素。 17. 矿产地质调查 17.1 充分收集分析区内已有矿产资料。 17.2加强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在系统分析区域资料基础上,注意收集找矿标志,总结分析区域成矿规律。 1

40、7.3对于新发现或前人研究程度较低矿点进行踏勘和追索,了解矿点(体)及含矿岩系(体)的地表分布范围和地质条件,并提供进一步工作的依据和意见。 18. 遥感技术应用 18.1要将艰险区遥感技术应用贯穿到整个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始终。从项目设计、野外工作、综合研究到编写报告各阶段,均应按DD 2001-02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18.2 1:250000区调中,主要使用以下几种遥感影像图: a) 标准1:250000地理分幅影像图; b) 1:100000区域镶嵌图像或1:250000图幅九等份影像图(1:100000)。 18.3 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和解

41、译标志的建立要贯穿区调工作的始终,遥感解译及其相应的信息提取应在区调项目的工作设计、野外扫面填图、室内综合研究与编图等几个主要工作阶段中密切结合。 18.4在填图期间,区调图幅人员应与有关遥感专业人员应在图像处理、信息提取、解译标志、遥感图像在剖面测制和实测填图中的使用方法等技术问题上广泛交换意见,并应在以下方面充分应用遥感图像资料: a) 新选路线和预选路线的前期技术准备,包括对地形地貌的了解、路线可能遇到的交通状况以及对地质问题的前期准备等,增强对野外路线地质现象及调查内容的预见、穿越条件的提示等; b) 帮助野外定点,特别是在GPS支持下,参照遥感图像更准确将地质点标绘在影像图或地形手图

42、上; c) 对比邻区、邻线进行地质接图、连图和地质现象、填图单元的追索,特别 是在路线间距跨度较大的区域,如山脉相隔的两个沿沟路线等,通过参照遥感图像连图确保填图质量; d) 对填图重点区段关键地质问题的调查,要充分挖掘遥感解译信息。如在第四系划分中,实测界线应充分与遥感影像信息相结合。 18.5 加强野外现场解译,不断丰富不同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解译标志。野外现场解译应要在初步掌握测区区域地质构造格架、各填图单元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解译标志的建立和地质解译必须由野外地质人员亲自完成,做到反复解译,反复验证,不断完善。随时利用新建影像标志和影像标志层,及时对遥感图像进行再解译,为室内波谱测试

43、与针对性的图像处理提供参考资料,及时更新地质内容和完善图面地质结构。 18.6用于建立解译标志的实测地质路线要有野外素描图或实地照片等,并描述与影像特征有关的内容。 18.7野外解译和调查观测点以及重要地质界线应刺点标定在影像图上,解译内容应在记录簿中有相应记录、描述(描述要求见附录B)。解译成果用相应符号转绘到1:100000实际材料图上。遥感地质解译记录的具体内容是:(1) 解译点号和解译区位置;航(卫)片号(或名称);所解译的地质体或地质界线及其两侧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地质解译插图和解译质量评述(描述要求见附录B)。 18.8区调报告内容要包括遥感图像资料应用情况、地质解译方法和成果、解

44、译质量的评述等。并附各有关地质体影像特征插图。 19. 野外验收 野外验收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9.1各分区单幅图幅必须达到规定的相应实测地质路线总长; 19.2完成规定的实测剖面工作量; 19.3全面完成规定的样品采集与全部样品的送样任务, 70的样品已完成测试和鉴定; 19.4遥感解译的应用状况,包括地质体解译记录和影像特征解译插图、解译质量评述等均为野外成果验收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19.5遵照原技术要求中提出的有关要求. 20. 报告编写与图件编制 20.1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的基本原则和要求a)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的编写应以现代地质理论为指导,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的基本内容,应根据各图幅的

45、具体任务要求和图幅丰富翔实的实际资料为基础,实事求是地总结客观地质规律。报告编写必须在各种资料高度综合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内容要求全面、重点突出,既不繁琐,又要避免简单化,既客观地反映图幅总体研究水平,又要敢于从地球科学国际先进领域的高度和深度揭示深层次问题。 b)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前,必须组织全体调查人员对图幅内主要地质构造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在统一观点、认识的基础上编制出详细编写提纲,并交西南、西北大区中心技术主管部门审查。然后遵照详细提纲所列内容,按项目技术人员各自业务特长分工负责进行编写。各图幅承担单位应加强对报告编写的指导。 c) 联测的1250000图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均按单幅编写

46、。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部分)可参照“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附录C中的提纲编写。报告编写要有综合性、逻辑性。应做到内容真实、文字通顺、主题突出、层次清晰、图文并茂、插图美观、图例齐全、各章节观点统一协调。 20.2 地质图编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a) 最终地质图件的编制,必须经过野外验收后按验收意见完成有关补充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所编制地质图所用资料必须与各项原始资料和基础图件吻合一致, 並正确处理好与周围邻幅的接图问题。 b)地质图的编制要严格遵循比例尺由大到小的原则,编制地质图最基础的原始资料,是已经编好并经整饰完善的实际材料图; 本阶段的编图和建库所依据的编稿原图为:1:100000或1:50000实际材料图。实际材料图可采用直接入机编绘。地质图件的微机编制过程及技术要点,严格遵照中国地质调查局制定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工作指南有关要求执行。 c) 地理底图采用国家地理信息中心所建1:250000地理底图空间数据库数据,并视工作区情况,补充公路、铁路等现势性资料; 地理底图的综合取舍参照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1996)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