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007KB ,
资源ID:94212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421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6列强的侵华战争教学案.doc)为本站会员(ideacase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解密专题16列强的侵华战争教学案.doc

1、1专题 16 列强的侵华战争高考试题 考查内容 命题角度 难度2018 新课标,28题近代不平等条约 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切入考查对不平等条约的理解中等2018 天津卷,5 题 鸦片战争的背景从清政府官员对外商的具结承诺切入,考查政府对禁烟的态度中等2017 天津卷,5 题 近代中国的海军状况以近代中国海军状况切入,考查近代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较难2016 江苏卷,9 题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以表格图片切入,考查马关条约签订后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中等2015 江苏卷,22 题 甲午中日战争 以史料文件切入考查甲午中日战争较难2015 安徽卷,15 题 北京条约 以传教士的言论为切入,考查对不平等

2、条约的认识中等2015 四川卷,5 题 辛丑条约 以图片切入,考查八国联军侵华中等2015 上海卷,20 题 天津条约 以李鸿章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经历,考查天津条约中等2012 北京卷,12 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以学者的言论为切入,考查 中等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分析解读这一部分内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从近几年高考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考查和命题角度看,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也有所涉及。复习备考时,明确近代四次重要战争(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并将其放到国际大背景下去分析、认识,将世界近代史与中国近代史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贯通古今、关联中外” 。考点一 近

3、代四大侵华战争的背景(2018 年天津卷)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 ”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解题思路】【要点解密】具结是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的文件,即对自己的行为愿意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示。鸦片战争前夕,林则3徐在广州采取了“缴烟、具结”的外贸政策,旨在断绝外来鸦片,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于禁烟态度的坚决,究其原因是清政府为了统治的长治久安。因此在解

4、题的过程中通过题干中的具结分析当时政府官员的态度,即可获取答案。 3影响(1)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2)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2017 年天津卷)19 世纪后,许多国家尤其沿海国家无可选择地与海洋联系在一起。但近代中国发展海军并未真正认识这一世界大潮,而始终局限于对西方列强炮舰政策的本能反应,呈现出“海患紧则海军兴,海患缓则海军弛”的状态。这体现出近代中国A自觉意识到发展海军的重要性B主动与世界联系在一起C发展海军呈现被动和短视现象D发展海军顺应历史大潮【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本题

5、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文字史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本题近代中国海军的发展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的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读的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考点二 侵略战争的过程(2015 年江苏卷)甲午之役,民族之殇。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 ”阅读下列材料:4材料一 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

6、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

7、失败的主观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结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相关史实,对“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参考答案】(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 ;海陆交织。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2)危害: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民族危机的加深) ;刺激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野心。(3)说明:甲午战争客观上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激发了政治变革思潮;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解题思路】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二“当中国盛时,日本

8、不敢与抗(甲午战争)后,日人培力既厚”即可得出“刺激了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的结论;第二小问,据材料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5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 、 “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可以得出“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 、 “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可以得出“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的答案。 【要点解密】本题以曾国藩在前线接到某合约条款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天津条约的认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 天津条约是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定的,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而辛丑

9、条约是在 1901 年签订。 “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是全国各地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因此需要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加强以重视。(2016 年上海卷)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光绪皇帝发出“台湾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籍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条约应是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解题思路】【要点解密】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230 年。当时三国吴王孙权派官兵到达“夷洲” (台湾) ,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留下了世界上对台湾最早的记述。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 ,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到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

10、。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16 世纪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郑成功带领中国军民收复台湾,成为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受到广大人民的敬仰。1684 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2015 年四川卷)下图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的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6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国西南门户被迫打开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 辛丑条约签订【解题思路】【要点解密】本题以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相关内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素材,旨在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

11、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属于高考重要考向。审题时候抓住“美国国旗” ,这是关键所在。再结合“他国国旗”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即可得出答案。本题实际上考查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和总体认知能力。着眼点在于把握“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 。(2016 年江苏卷)下表是 18941914 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年份 英国 日本 其他国家1894 6949 626 24251900 6299 1120 25811905 5571 1404 30251910 5089 1614 32971914 4831 2039 31307对表

12、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 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解题思路】【要点解密】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的区别商品输出,主要是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各种特权,掠夺原料和向中国倾销商品,或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资本输出:是列强用过剩资本对其他国家进行投资或贷款,在中国具体表现为争做中国债主,抢夺修筑铁路权,争夺路矿和办厂权。如图所示: 2清道光末年梁廷枏(楠)撰写的夷氛闻记描述了英国议会决议出兵中国的场景:“顾通国商民皆不欲

13、启衅东粤,且用兵势将加税也,议数日不决。终以众喙汹汹,人持一见,随以求和争战两事,诣其所事罗占土神祠阄卜,将决焉,得战阄三,于是专意称兵。 ”该记述反映出作者对A英国政治体制已经有相当了解B场景的描述与事实相一致C鸦片战争的原因缺乏深刻认识D英国社情民意有清醒认识【答案】C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材料一该图片 1894 年登载于英国杂志PUNCH之上,标题是“文明的进化”。图片配有说明文字:张牙舞爪的日本小龙手拿来复枪,尾巴卷着鱼雷挑战手执双管火枪的中国巨龙,而既文明又爱好和平、头戴橄榄枝的西方人背靠重机枪和大炮,优雅地隔岸观火。材料二 李鸿章的外交有本身的局限性,他过分相信那种“以夷制夷

14、”的老策略李鸿章的外交是一次彻底的失败,因为他不懂现代国际政治的实质,过高地估计他个人的说服本领。当他最终意识到外交努力归于无益时,军事准备工作已被大大耽搁了。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分析图片中西方人持此态度的原因,并分析图片作者对西方人的这一态度所持的立场。(2)依据材料二,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外交转型的角度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答案】 (1)原因:此时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西方列强正在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急需对外资本输出,故对日本的对华侵略采取纵容和“隔岸观火”的态度。立场:讽刺(否定) 。(2)原因:李鸿章外交策略的失误

15、;中方战备迟缓。影响:传统朝贡外交体系遭到进一步破坏;中国外交被迫进一步向近代条约外交体系转变。考点二 近代四大侵华战争的过程及影响94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中外交涉剧增。 “五口”成为外国人从事各种活动的法定地点,也成为中外交涉的法定地点。列强不同意与理藩院或礼部打交道,于是清政府于 1844 年设置了五口通商大臣。这表明清政府A仍坚持天朝上国传统体制B谋求与列强进行长期交涉C接受了西方现代外交的观念D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多角度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1861 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意味着清政府

16、建立了统一的常设外交机构,D 项错误。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的目的是将对外交涉局限在“五口” ,不让外国人进京,这符合中国传统体制,从观念上说,这样会使清政府仍有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即中国仍是“天朝上国” ,那些“蛮夷之邦”只能与中国的地方政府打交道,而不能与中国的中央政府打交道;也表明清政府认为与西方列强的交涉只是临时性的,故 B 项错误,A 项正确。C 项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5陈独秀在说国家中指出:我十年以前哪知道国家是什么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到了庚子年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原来是分做一国一国的我生长到二十多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

17、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这表明A民族国家意识觉醒于外来侵略B闭关锁国造成国民意识的落后C晚清时期的中国落后于日本D国人学习日本开始于甲午战后【答案】A6清朝建都北京后,清廷对东北地区实施军事化管辖,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入,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而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1911 年,清政府制定了东北三省移民章程。这说明10A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B政策逐步调整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C政府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辖D向东北移民完全由政府主导【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东北移民政策。材料反映了 19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清政府对东北采取

18、了禁止关内人口迁入的军事管理化的管辖政策,而 19 世纪中期至 1911 年随着俄、日加强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清政府开放了东北部分地区进而制定了东北三省的移民章程,这表明移民政策的变化受外来侵略的影响,故选A。B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 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向东北移民有官方组织和民间自发的两种形式,D 项说法不符史实。7下面是 20 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有关中国的漫画。漫画中,站在中国长城外的美国、英国、俄国和德国等国正想象着中国政府从长城上摔下而四分五裂的情景。该漫画反映的事件A是清政府甲午战败所引发的结果B说明列强灭亡中国的罪恶企图C导致了义和团反帝运动全面爆发D使中国丧失了众

19、多的领土主权【答案】B1181896 年,李鸿章曾受命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三、向维多利亚女王和美国总统递送问候信。四、向西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清帝国的财政陷入困境D各国面临贸易壁垒提升的风险【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从材料信息“1896 年” “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可知,清政府出使欧美的主要目的是修订税则,提高关税

20、,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探究其背景应是 1895 年马关条约的签订,大量的赔款导致清政府出现了财政危机。A、B、D 三项均与材料无关,可排除;故答案为 C。 9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皇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该现象发生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答案】B10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认为 1840 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越孤独。但战争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

21、而开始。这里的“战争”指的应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D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救亡运动高涨, “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与材料史实不符,故排除。11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清政府进行“新政”

22、改革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答案】B12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据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前,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都曾对外宣战进行抵抗;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这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丧失,故 D 项正确;A、B、C

23、 三项错误。考点三 不平等条约1313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向例全归额设行商,亦称公行者承办,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贸易者,勿论与何商交易,均听其便。”这一规定A事实上宣告了“海禁”政策的破产B适应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C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D体现中英贸易平等互惠的性质【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公行制度是清朝“海禁”政策的重要内容,清政府通过行商控制中外贸易,条约中的规定实质上是对清朝“海禁”政策的否定,事实上宣告了“海禁”政策的破产,故选 A。 南京条约适应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B

24、错误。此时中国关税主权遭到严重破坏,但并未“丧失” ,排除 C。鸦片战争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平等互惠”表述错误,故 D 错误。 14 南京条约规定,中英两国大臣及属员文书往来,俱用平行照会。 望厦条约等亦有类似的规定。这些规定A打破了传统外交中的不对等规则B表明中国摒弃了传统的驭夷之道C创设了近代国际交往的惯例D标志着中外近代外交关系的建立【答案】A15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

25、国政策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答案】C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甲午中日战争。材料“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是指有“东南藩篱,五省锁钥”之称的台湾,可知该“新约”是马关条约 , “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是南京条约 ,排除 A 项;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B 项;“设机造货”反映了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在华设厂的内容,这是资本输出的方式,故 C 正确;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排除 D 项。16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

26、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答案】B17史论结合、依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评价问题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表为两位历史学家对清朝与列强签订条约的看法。徐中约 费正清英法联军之役后西方国家通过建立条约口岸和扩展商务,争夺贸易利益和经济特权,俄国人则既强调贸易收益也强调取得领土。从南、北而来的这两股推进势力,构成了一种钳形活动,掐住满清王朝。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西方和俄国是影响中国的两个主要根源。中国近代史到了 1860 年代初期,外国商人与外国势力因各种有利条件使中国

27、的贸易与世界市场的关系更密切,也随世界市场的荣枯兴衰而起伏。外国人因为有治外法权的保护,得以跻身这个帝国的统治阶层。若说这样的结果是把中国当殖民地来剥削,不如说外国人有幸参加了中国企图西化的过程。剑桥晚清史15两位史学家各以什么角度来研究我国条约体系的?试对两种观点进行分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角度:徐中约是民族主义(革命史观)角度;费正清是全球化角度。徐中约的观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和西方国家通过攫取在华特权和割占中国领土,破坏中国主权,扩大经济侵略,加深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费正清的观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西方国家在入侵中国的同时,既推动中国融入世界,也传播了工业文明,加速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