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 分)1.“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 5 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 秦都咸阳B. 唐都长安C. 宋代东京D. 明代苏州【答案】C【解析】宋代的城市打破了市坊分离的界限,展示了“城区即市区”的社会面貌,所以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都咸阳是政治、军事中心,属于“有城无市” ,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唐都
2、长安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属于“城中有市” ,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明代苏州是展现的是晚期而非早期的城市面貌,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2.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 ,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 。这一变化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
3、芽的发展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官营手工业的地位,与材料中“民间工匠” “匠籍”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工匠”表明是手工业而- 2 -非小农经济,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有利于手工业发展,而不会“限制了” ,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 “国家雇募人夫,原欲小民以为赡养身家”表明有利于民营手工业,故 D 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民营手工业3.1624 年英国制订垄断法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给发明专利予
4、以肯定。有学者指出,英国若无 1624 年的垄断法 ,那么“18 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专利制度推动了技术创新B. 政府利用法律保护个人的权益C. 垄断法利于资本主义发展D. 垄断法推动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答案】D【解析】据材料中“1624 年的垄断法 ”“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等信息可得出正是因为 1624 年英国制定的垄断法对专利的保护,才保护了个人的权益,推动了技术创新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 ABC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垄断资本主义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
5、D 项错误,符合题意。点睛:“1624 年的垄断法 ”“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出现”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4.16 世纪最后几十年,对于一名西班牙人来说似乎现在一磅羊肉的价格在以前几乎能买到一只羊。而在英格兰 15001600 年间,小麦价格上涨了 425%,法国涨了 650,波兰则是400。这种现象导致A. 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B. 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C. 封建领主的财富急剧增加D. 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答案】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 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物价上涨,封建领主- 3 -的财富缩水,工商业者的经济实力增强,B 项正确,C
6、项错误。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物价上涨的原因之一,不是后果,故 A 项错误;大西洋沿岸成为商路中心,属于商业革命,不是价格革命,故 D 项错误。故答案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题干的设问词“这种现象导致” ,据此可以分析题干的要求是回答结果或影响,而不是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发现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是价格革命的原因。5.近代民族实业家的代表之一“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股。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刘鸿生的话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A. 在一战以后遭受外国资本打压B. 在国共内战时期遭受
7、国民政府搜刮C. 在抗战时期遭受官僚资本排挤D. 在解放战争时期遭受美国资本排斥【答案】C【解析】【详解】刘鸿生的企业都有“官股” ,他“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这说明到了抗战时期,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挤压越来越严重,故 C 项正确;“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说明此时是抗战时期,故 AB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时间信息。本题的时间信息是“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 ,由此得出这是抗战时期。6.鸦片战争后,社会普遍把洋货视之为“奇技淫巧” ,认为这是导致财富外溢的原因;19 世纪 70 年代有些人士认为仿制洋货,大兴工商,以
8、自制洋货取代外来洋货以此来占领洋货消费市场,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影响。这种变化表明A.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了自然经济B. 传统手工业品市场日渐萎缩C. 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D. 追逐西方时尚成为社会主流【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但是在近- 4 -代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阐释传统手工业市场的发展情况,故 B 项排除;鸦片战争后,国人依然仇视外洋事物,还没有完全从“天朝大国”中解放出来,所以会出现“奇技淫巧”的认识,而19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中国民族资本
9、主义的出现及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应该依循市场规则与西方展开竞争,故 C 项正确;“追逐西方时尚”与材料主旨不合,故 D 项排除。7.“你是英雄咱好汉,高炉旁边比比看,你能炼一吨,咱炼一吨半;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闪闪,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 ”材料中反映的运动A. 提高广大人民生产积极性B. 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 片面强调了公有化的程度D. 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B【解析】“滴滴汗珠变钢水”可知民歌反映的是大跃进,大跃进运动违反了经济规律,最终打击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选 A;大跃进是片面追求高速度和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的左倾错误,与材料相符,故 B
10、 项正确;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的是人民公社化,故 C 项错误;大跃进运动违反了经济规律,不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化,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济体制探索大跃进运动8.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 1978 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 1984 年、1992 年和 2001 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 建立 4 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11、答案】B【解析】1984 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992 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01 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由此可知,B 符合题意;A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 1978 年,排除;开- 5 -发开放上海浦东是在 1990 年,排除 C;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 1980 年,排除 D。9.以下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长袍马褂 中山装、西装等中餐 西餐马车、轿子 人力
12、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新式婚礼A.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政治运动的推动B. 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C. 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的政策D.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工业文明对我国全方位的冲击造成的,实质上体现了西方生活方式、民主自由精神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人自己追求自由、民主、富裕的结果,从而引起了中国社会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但是根本原因应该从生产力的角度理解,故选 D。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 。10.1996 年美国通货膨胀率下降到 2
13、.1%,为 30 年来最低水平。1997 年 5 月,美国失业率已降到 4.8%,为 1973 年以来最低水平。1997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 3.2%,继续在西方国家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冷战结束,国防开支减少B. 政府压缩社会福利的开支C. 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D. 没有出现大规模经济危机【答案】C- 6 -【解析】材料反映美国的经济在 20 世纪 90 年代快速发展,处于领先地位。美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实现 10 年的持续增长,故 C 正确。冷战于 1991 年结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错误。压缩社会福利开支是 2
14、0 世纪 80 年代美、英、法等国家采取的政策,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B 错误。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不是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故 D 错误。11. 19291933 年,胡佛任总统的四年时间里,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 亿美元,修建了37000 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增长了 40%,森林面积扩大了 250 英亩,1930 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这说明面对危机胡佛总统A. 采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C. 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 D. 措施的实施成效显著【答案】C【解析】胡佛任职期间“美国政府公共工程开支达 7 亿美元,修建了 37 000 英里公路,国家公园面积增长了
15、40%,1930 年胡佛水坝开工兴建” ,这说明胡佛总统面对危机采取了政府干预政策,这为罗斯福新政提供借鉴,故 C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故 A 项错误;胡佛对经济是有限度的干预,不是全面干预,故 B 项错误;胡佛的反危机措施没有取得成效,故 D 项错误。12.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 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90 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B.
16、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C. 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D. 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答案】D【解析】三位伟人都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体现出人类共性问题,D 正确;A、B 和 C 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7 -13. 1921 年至 1922 年,苏联市场上纷纷涌现出一批私商,而且呈迅速发展之势。他们开始仅仅局限于市场和集市上的小宗交易,后来慢慢地经营范围也就扩大了。从事私商的人也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有工人、知识分子、退伍军人、旧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以及大量的家庭主妇。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流通B. 苏联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
17、. 国家放弃了对贸易的全部垄断D. 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公开的贸易【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1921 年至 1 922 年,苏联市场上纷纷涌现出一批私商,而且呈迅速发展之势。他们开始仅仅局限于市场和集市上的小宗交易,后来慢慢地经营范围也就扩大了”从恢复贸易这一点即可说明苏联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故此题应选 A 项,本题考查的是新经济政策而非战时共产主义等选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14.2017 年 2 月 1 日(当地时间) ,英国议会下议: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
18、”法案,授权首相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2017 年 3 月 29 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 “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 英国与欧盟其他成员国矛盾激化B.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断C. 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D.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欧洲一体化。英国退出欧盟,在短期内对英国无疑是有利的。 “2017 年 3 月 29 日英国政府正式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实质上反映了主权让渡与国家利益的冲突,故选 C;ABD材料未体现,排除。点睛:本题判定的关键是“本质” 。可以借助哲学思维。本质与现象相对应,凡为表面的、偶然的多变的联系必为现
19、象,故容易排除 ABD.- 8 -15.“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件早已作古的事件,是一部讲述美元与英镑决斗的著作。历史再次走到了一个特殊时刻:今天人民币有能力挑战美元的主导地位吗?世界如何重新建立一个国际货币新秩序?这些问题,人们阅读后都能找到答案。 ”这本书讲述的应该是A. 布雷顿森林体系B. 马歇尔计划C. 北美自由贸易区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中“美元与英镑决斗” ,得知考查的是二战后欧洲地位削弱,美国地位增强,最终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故 A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欧洲的援助计划,是美苏冷战的表现,与题意无关,故 B 项错误;北美自由贸易区是
20、美、加、墨三国建立的区域经济集团,是在 90 年代,与题意无关,故 C 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主要是为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而设立,与题意无关,故 D 项错误。16.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在此,荀子强调的是A. 废除严苛的法律,由国君以德治国B. 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C. 执法者素质是有效实施法治的关键D. 执法时应将君子与小人区别对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未涉及要求废除严苛的法律,主张国君以德治国,故 A 项错误;材料主张法律的实施
21、,不是强调法律应当由道德高尚的君子制定,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俱,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强调的是对法律执行者即执法者的素质对实施法治有着重要的意义,故 C 项正确;材料中的君子指的是执政者的素质,不是君子和小人之分,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的思想17.“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 9 -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 ”据此,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是A.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C. 促使君子
22、庶人日趋平等 D.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答案】ABC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礼乐制度。材料信息体现的就是: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A 项最能体现礼乐的主要社会功能;B 项只体现礼乐制度中的“乐” ,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君子庶人日趋平等”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排除 C。D 项只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礼”的思想,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礼乐制度【名师点睛】关于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要重点把握到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王位世袭制以及嫡长子继承制。要把握到这些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
23、对巩固统治以及对中国后世的影响。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领会这些制度的内涵。关于“礼乐制” ,要分“礼”和“乐”两个方面来把握,领会到规范“和而不同”的社会秩序。18. “因念圣人此处更有何道?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说明王阳明A. 认为天理就在每个人心中B. 主张圣人之道就是天理C. 继承了朱熹格物致知思想D. 提出致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即是理”的思想,认为事理无穷无尽,故应从自己内心去寻找“理” ,认为“理”全在人“心” ,故答案为 A 项。由材料信息可知王阳明强调的是寻找“理”的方法
24、,B 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B 项;王阳明反对朱熹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排除 C 项;材料没有反映“致良知”的内容,排除 D 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心学【名师点睛】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南宋时期的心学代表陆九渊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心就是天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天地万物都在心中;认为穷理不必- 10 -外求,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即“发明本心” ,反对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外无理;人人都有良知,只要识得此理,则“满街都是圣人” ;认为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强调知行合一。陆王认为世
25、界的本原在心,心即是理,故这一学派被称为心学。陆王心学强调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实行。陆王心学属于理学,是对程朱理学的新发展,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19.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到:“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 ”这一主张A. 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 B. 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 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 D. 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答案】C【解析】材料提到,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非绝世之贵,非无事之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26、,顾炎武的主张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爵禄制度的合理性,故 A 项排除。当时西方启蒙思想没有在中国传播,故 B 项排除。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故 D 项排除。点睛: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主要表现在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三大进步思想家的学说和主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指出工商业和农业一样,都是“民生之本”,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思想上,还批判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躬自实践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以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0.关于中
27、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 、 “家长制” 、 “官僚政治” 、 “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 11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 、 “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等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古
28、代中国政治制度和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相关内容。据此,结合所学可知,比较、分析选项,可知:“有权就有一切” ,即指皇权制;“蒙昧主义” ,即指儒家思想(儒家封建伦理纲常) ,D 项正确;道家思想不符合天命观,故 A 和 B 错误;三公不是专制制度,C 错误。所以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皇权制度21. 公元前 5 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 4 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
29、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A. 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B. 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C. 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D. 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据材料中“公元前 5 世纪” “到公元前4 世纪”等信息可判断出当时雅典民主发展时期,又结合“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 “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显然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关注,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故 A 项正确;“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是材料现象的阐释,与题目要求不合,故 B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公民对待文化与认知能力进行阐释,故 CD 项排除。【名师点晴】
30、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历程: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兴中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封建教会的虚伪和腐败,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人文主义”旗帜高高飘扬;16 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是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12 -启蒙运动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封建制度和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主张人权神圣不可侵犯,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文艺复
31、兴22. 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典政治领袖,雅典陪审法庭通过民主程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临刑前,苏格拉底说:“我是被国家判决有罪的,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效率和权威。 ”材料最能说明A. 公民普遍参与政治导致权力泛滥B. 苏格拉底的反叛精神和蔑视法律的态度C. 雅典政治民主是法律公正的保障D. 苏格拉底的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的局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如果我逃走了,法律得不到遵守,就会失去应有的效率和权威。 ”苏格拉底看到了公民意识和民主政治的局限,故选 D;材料表明法律公正是民主政治
32、的保障,排除 C;C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A;材料表明苏格拉底尊重法律的态度,排除 B。故选 D。考点: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的民主政治的缺陷23. 一历史故事中的主人公猗思梦达(郡主)恋上了自家仆人,其父发现后暴跳如雷。猗思梦达却宁死不屈,愤然驳斥:“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这段话主要体现了( )A. 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观点B.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主张C. 宗教改革王权至上的思想D.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精神【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文主义,旨
33、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根据题干中“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强调的是人性的平等,是对人性的尊重,- 13 -这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主张,正确的选项是 B 项,排除 ACD 项。24.宗教改革早期,路德不赞成在学校中教授德语。但此后,他一改原有的主张,积极推行用德语传教,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这一变化A. 彰显反专制和求民主的时代精神B. 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C. 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D. 消除教会神权对世俗领域的禁锢【答案】B【解析】路德主张“因信称义” ,直接阅读圣经 ,用德语(或民族语言)传教。客观上促进民族语言的发展。主观上传播了新教,解放
34、了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从而激起德意志民族反天主教会风潮,故 B 项正确;A 是启蒙运动的思想;路德没有否定圣经地位和上帝的存在,排除 C;D 中消除说法绝对,排除。25.鲁滨逊漂流记是 l8 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A. 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B. 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C. 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D. 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的时间信息“l8 世纪上半叶”可知,这是启蒙运动时期,而 A 项是文艺复兴时期,故错误;C 项是新航路开辟时期
35、,错误;D 项是工业革命时期,故错误;材料中“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反对天主教会和专制统治的思想,故B 项正确。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26.工业革命,一方面创造很多奇迹,一方面带来很多问题,如环境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 14 -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材料二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固然是开天辟地的,政治上和经济上都得到空前的变革和发展,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 (这
36、个) “自由国度”的环境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汤艳梅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城市环境观念及其影响材料三1848 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 ,1878 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 ,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
37、污染和治理(1)据材料一,分析引起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 19 世纪的伦敦成为“雾都”的原因。(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并指出英国政府治污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答案】 (1)市场的不断扩大。(2)原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破坏环境。(3)措施:英国政府通过立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参与和斗争促进了环境的治理和改善。启示:依法治污;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解析】【详解】第(1)问, “
38、直接原因” ,依据材料一信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得出:市场的不断扩大。第(2)问, “原因” ,依据材料二信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动了城市化。英国城市人口飞速增长,随之而来的还有英国城市环境的恶化。 (这个) “自由国度”的环境- 15 -观念普遍歪曲甚至空白。中等阶层不顾城市环境和大众的生存,盲目放肆地开发,贪婪地消耗着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和人们宝贵的生命”概括得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危害、环保观念缺乏、资产阶级盲目开发等。第(3)问, “措施” ,根据材料三信息“1848 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 ,1878 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 ,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
39、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从国家立法和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两个角度概括。 “启示” ,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依法治污、培养环保意识、加强政府监管、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角度分析。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 6 世纪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到 16 世纪西方人开始由海上侵入中国,这 1000 年是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的时期。然而,似乎有悖常理的是。这种稳定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比较起世界上其他任何社会。中国社会在这 1000 年中向更多的人提供了更多的物质利益和心理安全感。说
40、它是坏事,是因为中国是如此成功和舒适,以致它虽未完全停滞不前,但却相应地保持不变。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稳定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论题一:中国的空前稳定促进社会繁盛。论述:政治上,中央集权加强,战乱较少。经济上,农业经济发达,农业产量和农产品的商品率提高;传统手工业技术先进,产品大量投入市场;城市发展,工商业市镇大量出现,商品经济繁荣,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思想文化上,儒学复兴,理学兴盛,科举制度富有活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
41、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综上所述,稳定促进农耕文明高度繁荣,国力强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论题二:中国的空前稳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论述:政治上,皇权不断加强,专制统治强化导致富有活力的制度走向僵化,如科举制度。经济上,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仅在江南地区稀疏出现;明清时期闭关自守,对外贸易得不到发展。文化上,八股取士相大兴文字狱束缚人们的思想,科技大多停留- 16 -在前人经验的总结,缺乏创新,没有起到促进中国社会形态发生质变的作用。综上所述,稳定导致固守农耕文明,缺乏创新,导致近代礼会发展落后。论题三:变与不变是中西方国力易位的关键。论述:明朝
42、中后期,中国仍同守农耕文明,强化君主专制,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思想文化专制进一步加强、科技缺乏创新,推行“海禁”政策,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制约了新经济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衰弱。而同时期的西方国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冲破了教会神学的束缚,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西方列强国力日益强大。综上所述,固守农耕文明,缺乏创新,终究抵挡不住新兴工业文明的冲击,导致中西方国力易位。论题四:中国的空前稳定一方面促进社会繁,另一方面导致社会停滞不前。论述:综合第一、第二两个史实史实进行论证即可。【解析】
43、本题结合材料“从 6 世纪隋朝重新统一中国,到 16 世纪西方人开始由海上侵入中国,这1000 年是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空前稳定的时期这种稳定既是好事,又是坏事”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即可围绕“稳定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例如:中国的空前稳定促进社会繁盛。可以从政治上的中央集权加强;经济上农业经济发达、手工业技术先进、商品经济繁荣;思想文化上儒学复兴,理学兴盛,科举制度富有活力、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等方面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28.中国梦民主路解说词中说:“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已超越了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思想,开始走向民主、民治的
44、新民本思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所谓民本思想,就是指中国古代历史上将民众视为安邦治国根本的政治学说,是一种关注、重视人民利益的政治学说。它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民本思想不但没有撼动专制政治,反而加固了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天爱民,并把履行爱民的任务交给了地上的君王;君王是天的代表,是“天子”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君主要实现对全民的统治,就必须建立严密的等级制。君本民末是实实在在的,民贵君贱则是虚幻缥缈的。摘编自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启示等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积极评议时政,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使其- 17 -达到了
45、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摘编自民本与民主的比较研究材料三“16 至 17 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补救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 18 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中国文化概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体现。(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末清初思想家
46、对传统民本思想做出“升华”的表现,分析“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是中世纪末期产物”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的本质区别。【答案】 (1)孔子的“仁” (或“德治” ) ;孟子的“仁政” “君轻民贵” ;荀子的“君舟民水” 。(2)表现: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限制君主权力;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原因:经济上,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理论上: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3)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解析】【详解】第(1)问, “体现” ,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秦时期儒家“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孔子的“仁” 、孟子的“仁政” “君轻民贵” 、荀子的“君舟民水”等思想上。第(2)问,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限制君主权力、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提出“众治”等思想方面归纳。 “原因” ,依据所学知识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等角度分析。第(3)问, “本质区别”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的民本思想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而民主思想则是否定君主专制。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