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浩然,本名浩,字浩然,襄阳 人,世称孟襄阳。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 要作家之一。与王维齐名, 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 越俗,清闲浅淡中,自有泉 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有孟浩然集。,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隐逸之地,鹿
2、门山,山水田园诗的祖宗:陶渊明东晋 山水田园诗的继承者:谢灵运南朝宋 盛唐山水田园诗主力阵容:王维、孟浩然、裴迪、储光羲、常建等。,释 题,鹿门,即鹿门山,在湖北襄阳,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数年后返乡,决心追随先贤庞德公的行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题曰“夜归鹿门”,意在表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这首诗是孟浩然决心隐居远离仕途时写的。,孟浩然的雕像,孟浩然的雕像,孟浩然的雕像,孟浩然故居鹿门山,复习旧知,置身诗境:过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
3、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得到审美的享受。,缘景明情:读者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在想象中勾勒出诗人描绘的意境, 去体会处于这样的意境中诗人寄托的情感。,鉴赏方法:,吟诵 感悟,把握意象,联想想象,品味意境 把握诗情,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 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 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悠然的钟声-山寺的超然和僻静 尘杂的人声-世俗的杂乱和喧嚣,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
4、渔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渡回家的人。,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 思的神情隐然可见。,悠然的钟声-山寺的超然和僻静 尘杂的人声-世俗的杂乱和喧嚣,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沿著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 我也乘坐着船儿,要回到我隐居的鹿门。,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沿著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 我也乘坐着船儿,要回到我隐居的鹿门。,世人返家,自去鹿门, 殊途异志,两样心情对隐逸 生活的向往。,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沿著水边的沙岸,人们走向江畔的乡村。 我也乘坐着船儿,要回到我隐居的鹿门。,世人返家,自去鹿门, 殊途
5、异志,两样心情对隐逸 生活的向往。,怡然自得的心情,悠然的钟声-山寺的超然和僻静 尘杂的人声-世俗的杂乱和喧嚣,两相对照,唤起联想:诗人在船上闲望沉 思的神情隐然可见。,世人返家 自去鹿门,殊途异志,两种选择两样心情, 抒发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是乘舟,两个方向,孤高的隐者,潇洒超脱 恬淡自得,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 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庞公的隐居旧地。,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绕。 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庞公的隐居旧地。,夜登鹿门山,到庞公 栖隐处,感受隐逸之妙。,岩扉松
6、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岩石上的门和松林间的小路,长期寂寥。 只有庞德公和我这样的隐士,独来独去。,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岩石上的门和松林间的小路,长期寂寥。 只有庞德公和我这样的隐士,独来独去。,隐居鹿门,心慕先辈,“幽人”,既指庞德公, 也是自况。,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 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的道路和归宿。,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 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 与尘世隔绝,惟山林 是伴,只有他孤独一 人寂寞地生活着。,夜归鹿门歌,山寺
7、钟鸣昼已昏,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渔梁争渡,动,热闹喧哗,尘世生活,鹿门隐居,静,宁静寂寥,隐居生活,两个场景,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 的隐逸道路。诗人是洒脱的 但同时也带有隐隐的失落、 无奈和惆怅。,孟浩然的“隐逸”,孟浩然的“隐逸”,隐逸有他的传统,一般地说是消极出世。 但孟浩然的隐逸,除了为应试做准备外,本身 也有积极入世的意义。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方 式。这种隐逸可以造成声誉,于进、于退都有 利,跟求仕进的打算是不矛盾的。这
8、种隐逸, 心情幽雅,充满了幻想和期望,一、把握意象作者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请找出两个场景中的意象。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这两个场景。,山寺、鸣钟、渡头、江村夜月、烟树、岩扉、松径,黄昏江景图,月夜山景图,意象的特点?,山寺的超然僻静 渡头的杂乱喧嚣,二、联想与想象诗歌的前两句,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怎样图画?描绘了一幅黄昏江景图,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景象,诗人却乘着船儿,超然洒脱的驶向隐居的鹿门。,将两种归途 、两种选择进行对比 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以及怡然自得的心情,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三、品味意境,把握诗情,世人回家的热闹喧嚣,我归鹿门的超然洒脱
9、,四、整合答案,诗的前两联,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黄昏江景图,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景象,诗人却乘着船儿,超然洒脱的驶向隐居的鹿门。作者将两种归途、两种选择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怡然自得的心情。,这首诗写“夜归”的“归”途,实际上是从世俗到隐逸的道路,作者以清淡干净的笔墨,构造了一种平淡自然,优美恬淡的意境,抒写了归隐的情怀志趣。,小 结,“诗眼”题型,、对“渔梁渡头争渡喧”中的“争”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答:()表明“好”或“不好”。,“争”字写得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争”为“争夺”之意。,()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描摹图景),“争”字描写了诗
10、人听到山寺传来黄昏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回家的喧闹场面。,()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怎样的意境。,与诗人潇洒超脱的襟怀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表现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中的“惟”字可否换成“还”字?请简述理由。,答:()表明哪一个更好。,()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怎样的意境。,”惟“字不能换成”还“字。,“惟”为“单单;只”之意。,用“惟”字描绘了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独来独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隐逸超脱的情趣。,()点出换成字的不好。,用“还”字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11、山中有悠然的钟声; 山中有朦胧的月光; 山中有烟云缭绕的树木; 山中有开在岩石上的门; 山中有松林间的小路; 山中有远离红尘的隐士,1、江边有人来人往的喧嚣; 2、江边有小贩的叫卖; 3、江边有讨价还价的争执; 4、江边有红尘的离愁别恨; 5、江边有,江边景,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读 懂 诗 歌,清澈溪流两岸林木枝茂叶繁, 我乘着车马安闲地归隐嵩山。 流水有意与我同去永不回返, 暮鸟有心跟我一起倦飞知还。 荒凉的城郭紧挨着古老渡口, 夕阳的余辉映着经秋的重山。 远远地来到嵩山下安家落户, 决心归隐谢绝来客把门闭关
12、。,清川带长薄, 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 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 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 归来且闭关。,归 嵩 山 作,王 维,王维的生平,王维的生平,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太 原,唐朝诗人,外号“诗佛”。,王维精通佛学,佛教 有一部维摩诘经,是 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 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 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 诘。,王维的生平,苏轼评价王维的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至今这个评价都受到了学者 的肯定。王维以五言律诗和 绝句著称。王维的诗有两种 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 实,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 水,王维最擅长的也是田园 诗。,清
13、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这次的归隐,似乎是他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景象。诗人并不是被逼出走,落荒而逃,也不是愤然离去。正是这种从容的心境,才使诗人在出发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平和清静之景。,车马“闲闲”从容的心情,河水长流、草木繁生平和清静之景。,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流水”、“暮禽”都被拟人化了,仿佛它们也有人的感情:怕诗人路上孤单,与诗人结伴同归。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流水好像懂得“我”的心意,缓缓地流淌着,陪“我”前行;黄昏中的鸟儿飞回草木茂盛的沼泽,伴“我”一道回家栖息,有流水和鸟儿的陪伴,诗人悠然自得。但归途漫漫,仍不免孤单。渐渐地,他的心绪开始低沉,这时的他看到:,荒城临古
14、渡,落日满秋山,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归途中会遇到很多东西,诗人独独选择了这些。一切景语皆情语,当归隐之地嵩山渐渐就在眼前,诗人心中开始生出一股抑制不住的悲凉。,充满凄凉色彩的景物,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且含有闭门谢客之意。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感情趋向冲淡平和,事实上,王维隐居嵩山的时间并不长。次年,他即在张九龄的荐举下出任右拾遗,结束了这次短暂的隐居生活。,比较夜归鹿门歌和归嵩山作在意境上的异同,同:意境优美恬淡,表达了对归隐的向往和闲适自得的心情。,异:夜归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等景物,
15、构成了诗境的平淡自然,优美恬淡,脱尽尘世烟火,但“惟”句也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归诗寓情于景,意境充满变化。清川,离归的车马,结伴而返的暮禽,这些景象构成了自然恬淡的意境,反映了归山之始的悠然自得;归隐途中荒城、古渡、落日、秋山这些景物,又使得诗歌意境带上黯淡凄凉色彩,从而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 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 不迫。,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清澈的河川环绕着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 草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
16、样从容 不迫。,望中景色和车马动 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 出发时安详闲适的心境。,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并非泛泛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 移情及物,把“流水”和“暮禽”都拟人 化了,仿佛它们也富有人的感情。,表面上是写“水”和 “鸟”有情好像在和 诗人结伴而归,其实还是 写作者自己有情。,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寓 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喻“一去不返”之意,表示自己归 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 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荒城临古渡,落日满
17、秋山,两句十个字,写了四种景物,构成了一幅 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图画傍晚野外的秋景图。,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 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 的动作,且含有闭门谢客之 意。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 过问社会人事感情趋向 冲淡平和 。,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通过描写途中所见 景色,抒写作者细微复杂的心情。退隐是一件闲适的事,流水、归鸟也同我回 来隐居的心情一样。回来了,闭门谢客,余生清闲,何等自在。 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决心归隐的悠然的心情,缘景明情,现景 呈现诗中所绘之景,析景 分析特点,摹形 描摹形象,溯情 推求感情,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18、,随着作者把归山途中的景色有层次地一一写来,诗人的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出发时安详从容,途中一度凄清悲苦,最后恬静淡泊。,比较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与王维归嵩山作异同。,都写归隐途中的景色和心境。 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契合,景 物和感受诗意地结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同:,2. 孟诗整个诗境显得平淡自然、优美 恬淡、脱尽尘世烟火。,异:,王诗意境充满变化:归山之始的悠然自得,归隐途中的黯淡凄凉,归到嵩山的恬静澹泊 。,1. 孟诗着墨轻淡,多用白描,比王诗更显淳朴;王诗“诗中有画”,色彩光泽更为丰富。,相同点:王孟的诗歌都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恬淡。,不同点:孟诗中夹杂了尘世的喧嚣突出自己的 超脱与潇洒,幻想和期望,王诗主要借助自然的景观,寄托归隐 的悠然自得,决心归隐的冲淡平和。,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