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一九一零年秋,欣赏,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欣赏,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欣赏,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欣赏,毛泽东,中国现代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湖南省湘潭韶冲人,生于1893年12月26日,逝世于1976年9月9日.,诗人介绍,(一)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始称“曲子”或“曲子词”,因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二)词的基本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文体知识,(三)词的组成: 1.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2.词牌 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决定着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以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及以下)、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及以上)。 (四)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文体知识,北国
3、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
4、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预习作业检测,给下面加线字注音 (1)沁园春( ) (2)峥嵘岁月( (3)百舸争流( ) (4)怅寥廓( )( )(5)挥斥方遒( ) (6)浪遏飞舟(),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1)漫江碧透 (2)百舸争流 (3)万类霜天竞自由 (4)怅寥廓 (5)峥嵘岁月稠 (6)挥斥方遒 (7)激扬文字 (8)粪土当年万户侯 (9)到中流击水 (10)浪遏飞舟,有几幅画面?取个小标题,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一、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在欣赏诗歌作品的时候,应该深入探
5、究诗人的生平和性格特点,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即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知识)。也要明确作品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心境。 意:读者的思维情感。逆:接受,探究、考证。志:作品或者作者要表达的原意。以意逆志的前提是读懂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方法点拨:,二、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缘景明情,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物、人、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方法点拨:,三、品味意象、创设意境:,方
6、法点拨:,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意”和“象”的统一 。 欣赏一首诗,外行人眼中只是词语与词语的组合连接,内行眼中却是意象与意象的组合,这些组合担负着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任务。,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方法点拨:,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是物与我、情与景、形与神、情与理相互交融、相互统一所达到的艺术境界。简言之,就是一系列意
7、象构成的艺术境界。,方法点拨:,知人论世:,一、时代背景: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当时中国阶级斗争异常激烈。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农民运动也势如破竹,迅猛异常,在全国十几个省蔓延开来。毛泽东同志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村运动。先后在韶山等地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并创立了湖南农村的第一个党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各党派对革命领导权进行激烈的争夺。国民党右派势力妄想篡夺权利,而党内,陈独秀又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国民党”的错误主张。,毛泽东等同志同国民党右派势力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针
8、锋相对的斗争。军阀阎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同志,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了韶山,前往广东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他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知人论世:,自读诗文思考下列问题:,1.在上、下两阙中,各有一个词,统领下文,这个关键的词又叫“一字逗”。试从词中找这两个字找出来,2.词的上下阕主要侧重于写什么?,3上阕中,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多彩的秋色图的?,4看到这幅秋景图,作者想到了什么?,5下阕中,诗人是如何解答上阕的问题的?从中能够看出毛泽东是怎么样的人?,看,1、万山红遍 2、层林尽染 3、漫江碧透 4、百舸
9、争流 5、鹰击长空 6、鱼翔浅底 7、万类霜天竞自由,恰,1、同学少年 2、风华正茂 3、书生意气 4、挥斥方遒 5、指点江山 6、激扬文字 7、粪土当年万户侯,“意象”简释,意,创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诗中有哪些意象?,象(客观事物)山林江舸鹰鱼,意象(带有诗人情感的事物),红遍的万山,尽染的层林,碧透的整条江,争流的百舸,搏击长空的雄鹰,浅底轻翔的游鱼,时间、地点、特定的环境,寒秋、湘江、橘子洲头,写 景,万山 层林 漫江 百舸鹰鱼,遍染碧争击翔,湘江秋景图,静景动景,远
10、景近景,仰视俯视,独立寒秋图,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自读诗文思考下列问题:,1.在上、下两阙中,各有一个词,统领下文,这个关键的词又叫“一字逗”。试从词中找这两个字找出来,2.词的上下阕主要侧重于写什么?,3上阕中,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多彩的秋色图的?,4看到这幅秋景图,作者想到了什么?,5下阕中,诗人是如何解答上阕的问题的?从中能够看出毛泽东是怎么样的人?,抒 情,百侣曾游,忆往昔,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中流击水,下阙追忆往事,借事抒情,巧妙的回答了上阕的问题:,浪遏飞舟,主宰国家命
11、运的,应当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当时的毛泽东是有昂扬的革命斗志,坚定的革命信念,坚强的意志品质 和力挽狂澜的革命气魄的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敢于改造旧世界 的革命青年。,读 你 我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静静读你。你光芒四射,灿若星辰。,你的一生,可谓大开大合,历经沧桑,戎马生涯,闯过了枪林弹雨,九死一生,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波澜壮阔。你从湘江一路走来,明月如盘,披星戴月,南湖建党,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霹雳一声点燃燎原之火。 两袖清风,浩然正气,为了正义,甘愿做革命的先锋战士。朱毛会师,活捉张辉瓒,横扫千军显神威,你的运筹帷幄,神机妙算,
12、用兵如神,早已使敌军闻风丧胆。遵义会议,终究是众望所归,历史最终的选择是你,而不是别人。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你缔造了一个个中国的神话。是你,化险为夷,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是你,力挽狂澜,改变了世界的格局。,我敬仰你的军事才能,更爱你的诗词,钦慕你的才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将秋天南国的壮丽画卷展现在眼前,从山上到江里,再到天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提出反问,留下空间让读者思考。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男
13、儿铮铮铁骨,却也有侠骨柔情,离别之苦,相思之情。,“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展开浪漫主义情怀,从现实世界中进入幻想世界,恰当地运用美丽的神话传说。驰骋沙场的将才,难得有这么一种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这又是如何一种胸怀与气魄?“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诗人又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手法,新颖而又别致地反映出惊天动地的变化?“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将梅花的高洁作为先锋战士的化身,品格高尚,气度恢弘。,我喜欢听关于你的故事,敬佩你的胆魄,欣赏你的才情,爱念叨你的诗词,品你那飘逸的书法,在一个个如梦
14、的清晨和缠绵悱恻的静夜读你。 你是一代伟人,多少人为你的不同凡响写下了动人的诗篇,以及美丽的赞歌。今夜,我再一次读你,在你飘逸的书法旁凝视,在你深邃而富于魅力的诗词边沉醉,我仿佛听到了鸟语,闻到了花香,久久地,久久地不愿离去,赏析: 读罢此文,让人情思翻飞,欲罢不能。可以看出,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读毛泽东,读他的故事、他的诗篇、他的人。在作者娓娓道来的叙述、情真意切的表达中,毛泽东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一首动人的诗篇,一个智慧的背囊,一段神奇的传说。 让人钦佩的是,作者对毛泽东的诗词情有独钟,而且了如指掌,谙熟于心。在信手拈来中,毛泽东诗词的无穷魅力在作者的笔尖流淌。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广阔的阅读积淀、深沉的挚爱之情、良好的写作功底,是断难写出如此文情并茂、情真意切的文章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