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50 ,大小:1.22MB ,
资源ID:946218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462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6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6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x

1、第6讲 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2-,命题特点,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是高考高频考点,往往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商品种类、商业区域专业化等方面考查,不同时期商业的发展,对封建统治理念、社会主流思想、科技文化及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对文学艺术世俗化的影响尤为重要,要注重从社会史观角度认识商业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社会风气、城市格局变化的影响。“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含义、实施过程、影响年年都会考查到,注意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分析明清经济政策对社会进步发展的影响,从全球史观角度理解明清时期东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 2.从社会热点看,古代商业的

2、发展应特别关注对古代商业发展的借鉴:既要繁荣市场经济,又要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经济与政治、思想、科技文化的关系的角度认识经济政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3-,命题特点,考题扫描,3.从预测角度看,备考时应注重从中外对比角度考查明清时期与同时期的西方社会发展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注意从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4-,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一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1.(2017课标全国,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

3、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解析,-5-,命题特点,考题扫描,2.(2017课标全国,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解析,-6-,命题特点,考题扫描,3.(2014课标全国,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4、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答案,解析,-7-,命题特点,考题扫描,4.(2015课标全国,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答案,解析,-8-,命题特点,考题扫描,5.(2018课标全国,27)右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5、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答案,解析,-9-,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落实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出高考考查“双基”的基本特点。“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转化为问题类意识,如本题材料可转化为“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国进献的长颈鹿当作麒麟?”这一方面说明了明朝君臣孤陋寡闻,另一方面说明“天朝上国”的心态,用中国文化解读外国贡品。,-10-,考向二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2014课标全国,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

6、,“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命题特点,考题扫描,答案,解析,-11-,命题特点,考题扫描,7.(2017课标全国,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解析,-12-,命题特

7、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和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新颖,从明代玉制器皿的使用入手,深入考查对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生活和等级秩序的理解和认识。全国卷试题在考查中国古代经济这类选择题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侧重考查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或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历史规律的理解和把握,提高概括总结能力等。,-13-,命题特点,考题扫描,8.(2016课标全国,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

8、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解析,-14-,一、商业活动 1.远古时代:出现早期的商业交换。 2.商周时期:商业由官府控制,西周骨贝和铜贝流通。 3.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4.汉代 (1)商运活跃,开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2)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5.唐代 (1)商船以规模宏大著称。 (2)陆路商运发达,客舍、邸店、车坊等场所生意兴隆。,-15-,6.宋元 (1)海外商运发展迅速,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2)随着商业的发展,北宋时的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9、“交子”。 7.明清 (1)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2)出现按地域结成的商帮,其中晋商和徽商势力最大。,-16-,二、“市”的发展 1.秦代:对“市”进行严格管理,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南北朝:“草市”出现,政府设“草市尉”对其实行行政管理。 4.唐朝:“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 5.宋朝 (1)“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2)“草市”已具备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已相当繁华。,-17-,概念阐释古代“市”“草市”“夜市”“晓市”的区

10、别 (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 (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草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 (3)“夜市”是在夜间进行买卖的市场。北宋时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 (4)“晓市”一般也称小市、早市,指在拂晓前进行交易的市场,至天明就散了。,-18-,三、商业都会的崛起 1.战国:有的城市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2.汉代: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形成。 3.唐代 (1)长安、洛阳的商业最为繁荣,扬州“雄富冠天下”。 (2)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杭

11、州、湖州商业发达。 4.宋代:都市商业繁盛,有夜市、晓市和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5.清代 (1)乾隆时期的苏州,财富“甲于天下”。 (2)盛泽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成为著名城镇。,-19-,图示解史唐宋时期城市的发展变化,-20-,这两座城市的政府所在地都在城市的中央,向南都有宽敞的大道与城外相连,这种建筑格局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从图1唐代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图2宋代市的时间、空间限制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商品经济发展迅速。,-21-,四、重农抑商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

12、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3.概况 (1)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2)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 (3)历代王朝大多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4.影响 (1)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 (2)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不能正常发育。,-22-,五、工商业的管理 1.特点:历代王朝对工商业始终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 2.表现 (1)秦政府颁行秦律,对经济管理的措施非常严密。 (2)汉初通过加重赋税来抑商;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盐铁官营的制度。 (3)唐代,市的设立和废止,都决定于朝廷的命令。 (4)古代王朝通过加重赋税征收的方式控制私营工商业。 3.影响 (1)抑制了新的

13、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出现和生长。 (2)明清抑商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3-,六、“海禁”政策 1.含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 2.沿革 (1)明太祖屡次宣布“通番禁令”,注重“朝贡”贸易体制。 (2)清朝继承并发展了闭关锁国政策。 (3)短暂的“开放”实质上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仍然禁止民间贸易往来。 3.影响 (1)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 (2)使中国社会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24-,七、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1.出现原因:明清以来,商品经济和雇佣劳动的发展。 2.出现标志:明代江南地区“机户出资、机

14、工出力”“计工受值”式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出现。 3.发展表现:清代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4.发展、特点:地区性、不平衡性突出,发展缓慢,甚至中断。 5.发展缓慢原因:明清王朝压制工商业以及“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6.影响:冲击并侵蚀传统的经济形态。,-25-,易错易混“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海禁”政策不是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贡赐贸易”。“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如清朝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6-,主题一,主题二,戴着镣铐跳舞古代中国商业的

15、发展 材料一 开封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果品、茶、书籍,还有日本的扇子、高丽的磨料、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名闻遐迩的东京相国寺的庙会集市,各地来的商品琳琅满目,大山门内出卖飞禽走兽;第二座山门内出卖各种杂货;广场上出卖家用器物近大殿处,出卖老字号名牌产品大殿后、资圣阁前出卖书籍、古玩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27-,主题一,主题二,材料二 明中后期,徽州“贾人几遍天下”,“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桔,“下吴越如流水”。景德

16、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以至于有“大抵日本所需,皆产自中国”之说。明后期付元初在论开洋禁书中说:“西洋”(今泰国、柬埔寨等地)的苏木、胡椒、犀角、象牙,“皆中国所需要”;占有吕宋(今菲律宾)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好中国绫缎杂缯”,湖州丝在原产地一斤值白银一两,“至彼得价二倍”。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 摘编自傅衣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28-,主题一,主题二,【读史攻略】,-29-,主题一,主题二,-30-,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其特点 (1)变化趋势 商业活动场所

17、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宋元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 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产品为主。,-31-,主题一,主题二,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再到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

18、。 流通领域的变化: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明清时出现逐渐与生产和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的现象。 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宗族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行会)的组织。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城市职能的变化: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32-,主题一,主题二,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扩展。 (2)特点 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 官营和专卖制度长期存在。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商业发展艰难曲折。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

19、渐减少,城市逐渐增多,且商业性与经济功能逐渐加强。 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互相促进。 国内贸易、民族政权间的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 古代金融业与商业互相促进。,-33-,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 1.(2018辽宁大连八中高三期末考试,3)庄季裕鸡肋编载:“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初数户,后繁之。市中茶坊林立,徽人、晋人荟萃,五音杂语。”材料反映当时( )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商业城镇逐渐兴起 D.出现了地域性商帮,答案,解析,-34-,主题一,主题二,“以末敛财、以本守之”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 材料一 帝王们

20、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帝,-35-,主题一,主题二,【读史攻略】,-36-,主题一,主题二,【史论形成】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主要表现、影响 (1)原因 根本原因:“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下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封建经

21、济以农业为本,农业直接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兴衰存亡。 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的流动性,与农耕经济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相矛盾。 法家强调抑商的主张。 “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37-,主题一,主题二,(2)主要表现 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38-,主题一,主题二,(3)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在后期则阻碍了工商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把农

22、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妨碍了自由劳动力的形成。 对民营工商业征收重税,限制其发展,妨碍了工商业资本的积累。 使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由于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兴衰,“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传统的治国主张,但“重农抑商”政策并不能完全限制商业的发展。,-39-,主题一,主题二,对点训练 2.(2018山东滨州期末,5)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疏通)。”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目的是提高商人地位 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意在推行“重农

23、抑商”政策 D.有效地抑制了土地兼并,答案,解析,-40-,一、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政局是否稳定。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反之,国家四分五裂,战乱不止,就会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农业发展带来农产品的增加和农民的富裕,手工业发展带来手工业产品的增加,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交换,这个过程就是通过商业的发展完成的。所以,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发展的基础。 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的状况。比如,秦朝修筑驰道、隋朝开通大运河和元朝疏浚大运河,都有利于国内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也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4.货币的发展

24、。货币的统一,纸币和柜坊、飞钱的出现,便利了商品的交换,促进了商业的发展。,-41-,5.政府采取的政策严重影响着商品交换的进行。在我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不同政策会对商业产生不同的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都严重阻碍了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南宋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带来了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兴盛。,-42-,对点训练 3.(2018河南洛阳二模,27)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工部移文地方官,要教民植棉法,额外“益种棉花,率蠲其税”。第二年,明太祖谕令户部,山东、河南农民在洪武二十六年后新种桑枣果树,一律不起科。并规定,不种桑者,交绢一匹;不种麻者,交麻布一匹;不种棉者,交棉布一匹。

25、明太祖的这些规定( ) A.说明当时的农业税繁重 B.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 C.推动了剩余劳动力转移 D.阻碍了传统农业的进步,答案,解析,-43-,二、比较“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44-,-45-,对点训练 4.(2018山东潍坊期中,15)汉文帝曾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之后汉代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 ( ) A.汉代实行盐铁官营与民争利政策 B.汉代重视商业并保护商人的利益 C.商人“子孙不得仕宦为吏”现状得以改变 D.封建社会的某些时期抑商和惠商政策并存,答案,解析,-46-,【典例剖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 材料一 晋商把经营过程中发生业务往来的商号之间的联系称为“相与”,这种“相与”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以信誉为基础的。大盛魁商号与天亨玉商号是“相与”,平时两家在生意上就互相扶持和关照。当天亨玉的东家将要破产时,便登门求大盛魁拉一把。作为“相与”,大盛魁慷慨借银数万两,帮助天亨玉改字号为天亨永后继续经营。后来,当大盛魁也面临困境时,天亨永也回报以鼎力支持。 闻名全国的渠家“旺财主”渠源浈是乔家的女婿,太谷“三多堂”曹克训娶的是乔景俨的二女儿乔湘,榆次“常家庄园”常赞春娶的是乔景俨的大女儿乔映漪,乔俊山的妻子则是当过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外甥女。乔家通过婚姻与其他家族组建了关系复杂的社会网络,他们在

27、政治上相互依存,在经济上相互支持,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摘编自路康晋商的群体精神及其启示,-47-,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兴起的“十大商帮”中,徽商以独特的“左儒右贾”风格区别于其他商帮。“躬虽服贾,有儒者风”是徽商鲜明的特色。徽商主张“以诚待人,以信处事,以义为利,仁心多质”,颂扬“以善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重”。所以人们又称徽商为“儒商”。 摘编自艾敏、赵国艮论徽商精神 价值取向的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商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徽商与晋商的共性,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对我们做人行事的启示。,-48-,参考答案:(1)讲诚信义利;团结互助;善

28、于利用政治等社会关系;发展姻亲关系,壮大实力。 (2)共性:诚实守信。启示:做人行事讲信誉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诚实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49-,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以信誉为基础的”得出讲求诚信;根据材料一中“两家在生意上就互相扶持和关照”得出生意上团结互助;根据材料一中“乔俊山的妻子则是当过民国代理大总统冯国璋的外甥女”得出善于利用政治等关系,根据材料一中“乔家通过婚姻与其他家族组建了关系复杂的社会网络”得出通过姻亲关系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第(2)问,第一小问“共性”,根据材料一中“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是以信誉为基础的”、材料二中

29、“以诚待人,以信处事,以义为利,仁心多质”,可知他们都注重道德和个人的诚信;第二小问“启示”,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可知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才能为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50-,情怀链接徽商精神的内涵 徽商精神指古代徽州商人在长期的经商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且为社会所普遍认可的思想意识、道德操守和价值取向。目前,对于徽商精神有多种概括,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有的认为是“徽骆驼”精神,有的认为是“绩溪牛”精神,但不论作何种比喻,就徽商精神的本质内涵,主要有: (1)勇于探索、敢为人先的奋斗精神。 (2)眼光向外、经营在外的开放精神。 (3)以德治商、讲求信誉的诚信精神。 (4)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5)同舟共济、相互扶植的和谐精神。 (6)崇文重教、乐善好施的感恩精神。,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