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释文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语出论语为政 ,意思是说,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的生存智慧,他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无知,要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孔子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庄子也是先秦时期的一位文化巨人。他曾经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对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事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一个人都注定要用有限的生命,来面对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相对于自己的无知而言,每一个人的知识都不过是沧海一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孔子告诫我们,一个人的聪明不
2、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从孔子的告诫中,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无知。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集中反映了孔子生存的大智慧,孔子的很多观点,诸如要正视自己的无知,并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无知;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地改正错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以诚信为本,取信于人;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节操,经得起各种考验;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等,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教会我们如何立身处世。1词语理解(1)通假字由,诲女知之乎 通“_” ,_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通“_” ,_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通“_” ,_无欲速,无见小利
3、 通“_” ,_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通“_” ,_2答案 汝 你 智 聪明 蚀 亏损 毋 不要 凋 衰落(2)一词多义信Error!过Error!舍Error!答案 名词,信用,诚信/动词,相信/副词,实在/名词,信物/通“伸” ,伸张/名词,使者,指媒人 动词,走过,经过/副词,过于/名词,过失,过错/动词,犯有过错/动词,责备/动词,拜访,探望/动词,超过 表数量,三十里为一舍/名词,房舍/动词,舍弃/动词,止,息(3)古今异义是知也古义:_今义:判断动词,表肯定。足食,足兵古义:_今义:军人,军队。答案 这。兵器,武器装备。(4)虚词归纳而Error!答案 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
4、折/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2词类活用(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2)足食,足兵,民信之矣:_(3)小人之过也必文:_答案 (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 (2)使动用法,使充足 (3)名词作动词,掩饰3特殊句式(1)是知也。(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其何以行之哉?(4)于斯三者何先?(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答:_答案 (1)(2)判断句,(3)(4)宾语前置句,(5)介宾短语后置句。34语句翻译(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_(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译文:_(3)小人之过也必文。译文:_(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
5、矣。译文:_(5)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译文:_答案 (1)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啊。(2)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见了;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慕他。(3)人格卑下的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掩饰。(4)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5)就好像大车没 ,小车没 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文本名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文外名句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
6、生。 2礼之用,和为贵。3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41.子 曰 : “由 , 诲 女 知 之 乎 ? 知 之 为 知孔 子 说 : “仲 由 , 我 教 给 你 的 , 你 明 白 了 吗 ? 懂 就 是 懂 ,(论语为政)之 , 不 知 为 不 知 , 是 知 也 。 ”不 懂 就 是 不 懂 , 这 就 是 聪 明 啊 。 ”2. (论语卫灵公子 曰 : “不 曰 如 之 何 , 如 之 何 者 , 吾 末 如 之 何孔 子 说 : “不 念 叨 怎 么 办 , 怎 么 办 的 人 , 我 对 他 也 也 已 矣 ! ”没 办 法 ! ”)3. (
7、论语卫灵公)子 曰 : “ 过 而 不 改 , 是 谓 过 矣 !孔 子 说 : “有 了 过 错 而 不 改 正 , 这 才 真 叫 错 误 ! ”4.子 贡 曰 : “君 子 之 过 也 , 如 日 月 之 食 焉 : 过 也 , 人 皆子 贡 说 : “君 子 的 过 错 好 比 日 蚀 月 蚀 : 他 犯 过 错 , 人 们 都(论语子张)见 之 ; 更 也 , 人 皆 仰 之 。 ”看 见 了 ; 他 改 正 过 错 , 人 们 都 仰 慕 他 。 ”5. (论语子张)子 夏 曰 : “小 人 之 过 也 必 文 。 ”子 夏 说 : “人 格 卑 下 的 人 犯 了 过 错 , 一
8、 定 会 掩 饰 。 ”6. (论语卫灵公)子 曰 : “人 能 弘 道 , 非 道 弘 人 。 ”孔 子 说 : “人 能 够 把 道 发 扬 光 大 , 不 是 道 使 人 显 扬 。 ”7.子 曰 : “躬 自 厚 而 薄 责 于 人 , 则 远孔 子 说 : “严 于 要 求 自 己 而 少 要 求 别 人 , 那 就 可 以 避 免 别 人(论语卫灵公)怨 矣 ! ”的 怨 恨 了 ! ”8.子 夏 为 莒 父 宰 , 问 政 。子 夏 做 了 莒 父 这 座 城 邑 的 长 官 , 向 孔 子 请 教 施 政 方 面子 曰 : “无 欲 速 , 无 见 小 利 。 欲 速 则 不的
9、 问 题 。 孔 子 说 : “做 事 情 不 要 贪 快 , 不 要 计 较 小 利 。 求 快 反 而(论语子路)达 , 见 小 利 则 大 事 不 成 。 ”达 不 到 目 的 , 贪 求 小 利 就 成 就 不 了 大 事 。 ”9.子 曰 : “ 人 而 无 信 , 不 知 其 可 也 。孔 子 说 : “做 人 如 果 没 有 信 用 , 我 不 知 道 他 该 怎 么 办 。(论语为政)大 车 无 , 小 车 无 , 其 何 以 行 之 哉 ? ”就 好 像 大 车 没 , 小 车 没 一 样 , 它 靠 什 么 行 走 呢 ? ”10.子 贡 问 政 。 子 曰 : “足 食
10、, 足子 贡 请 教 施 政 方 面 的 问 题 。 孔 子 说 : “使 粮 食 充 足 , 使兵 , 民 信 之 矣 。 ”武 器 装 备 充 足 , 让 老 百 姓 信 任 政 府 。 ”子 贡 曰 : “必 不 得 已 而 去 , 于 斯 三 者 何子 贡 说 : “如 果 不 得 已 一 定 要 去 掉 一 个 , 那 么 在 三 者 中先 ? ” 曰 : “去 兵 。 ”先 去 掉 哪 一 个 呢 ? ”孔 子 说 : “去 掉 充 足 的 武 器 装 备 。 ”子 贡 曰 : “必 不 得 已 而 去 , 于 斯 二 者子 贡 说 : “如 果 不 得 已 一 定 要 再 去 掉
11、 一 个 , 那 么 这 两 者 中5何 先 ? ” 曰 : “去 食 。 自 古 皆 有去 掉 哪 一 个 呢 ? ”孔 子 说 : “去 掉 充 足 的 粮 食 。 自 古 以 来 人 都 是(论语颜渊)死 , 民 无 信 不 立 。 ”要 死 的 , 但 假 如 人 民 不 信 任 政 府 , 那 么 政 府 就 不 可 能 站 得 住 脚 。 ”11. (论语子罕)子 曰 : “岁 寒 , 然 后 知 松 柏 之 后 彫 也 。 ”孔 子 说 : “到 了 寒 冷 的 季 节 , 才 知 道 松 柏 是 最 后 衰 落 的 。 ”12.子 在 川 上 曰 : “ 逝 者 如 斯 夫 ,
12、 不 舍孔 子 在 河 边 上 说 : “消 逝 的 时 光 就 像 这 河 水 一 样 啊 , 昼 夜(论语子罕)昼 夜 ! ”不 停 地 流 淌 ! ”61儒家认为该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呢?答:_答案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这句话是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掩饰。儒家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犯了错误是否能够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正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如何理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3、”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答:_答案 这句话是说,人能光大道义,而不是道义能弘扬人,即强调人对“道”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应该主动地去实施仁义、道德之事,不要坐等别人对自己实施仁德之事。其实,孔子在这里意在强调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性,反对以道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的行为。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答:_答案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句话对我们有以下启示:一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却要装知道就可能闹笑话;二是装知道就会关上学习求知的大门,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就有了求知的动
14、力;三是要分清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过分重复学习,不知道的才是学习研究的重点。闻吾过,心窃喜(1)三闾大夫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天地万物皆有其不足,人生在世,也难免有过失。就算是圣贤,也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那么,圣贤和庸人7的区别在哪里呢?其关键就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闻过则怒,是为庸人;闻过则喜,是为圣贤。孔老夫子说:“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我们且不说改正错误,单说知错,便已是不易。对于别人提出的批评,是恼羞成怒,还是虚心接受并对别人表示由衷的感激?闻过则喜,可以成就一个人的事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时,流言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这位年仅
15、 30 岁的年轻人,出身低微,阅历浅薄,顿时成为众矢之的。面对那些如山崩落石般打在他头上的批评,他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恼羞成怒,而是认真收集那些批评他的语言,反省自己,并一心扑在芝加哥大学的管理工作上,终成该校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试问,假如罗勃面对铺天盖地的批评退缩怯懦了,或是冲动恼怒了,那么他又如何能名垂青史,成为芝加哥大学的骄傲呢?面对批评,我们应有的不正是这样一种谦逊的低姿态吗? (2)闻过则喜,可以带领一个集体走向胜利。纵观历史风云,哪一次战役的作战计划不是经过了一次次的修改、审议,再修改、再审议才最终制定的?如果作战计划的制定者没有闻过则喜的胸怀,何来一次次战役的胜利?如果他一意
16、孤行,又会有多少士兵的生命白白葬送?又会有多少无谓的牺牲?(3)面对批评,我们要学会冷静,冷静地去思考,到底是不是我们的错,有则改之,并做出改进,为多数人的利益去奋斗。闻过则喜,可以兴盛一个王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对于魏征直截了当的批评,他没有以皇帝的威严震慑他,而是欣然接受。正是唐太宗这种闻过则喜的品质,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才有了仓廪富足、百姓安居乐业的空前盛况。闻过则喜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胸怀。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面对“咬文嚼字”的纠错所表现出的,不正是闻过则喜的胸怀吗?闻吾过,心
17、窃喜,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人所崇尚的道德修养。闻过则喜,助你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思悟亮点(1)这篇文章的标题有何特点?提示 题目用“闻吾过,心窃喜”一语,句式工整,既概括了文章主旨,又彰显了考生的文言文功底。(2)本段列举了事例后运用了哪种分析方法?有何作用?提示 运用了假设分析法。这样写,宕开一笔,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假设,自然得出结论,使论证更加有力。(3)连用多个反问句,有什么表达效果?提示 多个反问连用,增强了气势,大大增强了论证的效果。(4)本文运用了哪些名人名言?有什么作用?8提示 以三闾大夫的名言做开篇之句,引人入胜,用孔老夫子的名言过渡,承上启下,借唐太宗的话
18、收束全篇,这些名言的引用彰显了文章的厚度。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C由,诲女知之乎 D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答案 B解析 A 项第三个“知”通“智” 。C 项“女”通“汝” 。D 项“食”通“蚀”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更也,人皆仰之 更:改变、改正B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通“纹”C人能弘道 弘:扩大、光大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信:信用答案 B解析 文:动词,掩饰。3下列句子中, “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C知而不争,不可谓忠D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
19、不知二答案 B解析 B 项如果,其他三项均作“却”讲。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人能弘道,非道弘人B比及三年,可使足民C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D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答案 A解析 B 项“足”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丰足。C 项“厚” ,形容词作动词,严格要求;“远”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D 项“过” ,名词作动词,犯错误。5下列句式与“其何以行之哉”相同的一项是( )9A以吾一日长乎尔 B贤哉,回也C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D不吾知也答案 D解析 D 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
20、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邪?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邪?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
21、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 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 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
22、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B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C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D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答案 B解析 “君子能修其道”意思是“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 ,不能再分开,排除 A、D 两项。“赐”在这里是子贡的
23、字,应该单独断开,排除 C 项。10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夫,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B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C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D “庙号”是东亚地区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夏朝。如文中的“楚昭王” 。答案 D解析 庙号起源于商朝。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的大夫
24、的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己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B孔子一行被困在野外时,粮食断绝,随从一一饿倒,生命危在旦夕,就连被孔子称为最勇敢的子路这时也沉不住气了。而孔子临危不忘义,处惊而不变,用自己的行为为他所倡导的士节做了形象的注解。C子路、子贡对孔子“为什么受困在这里”的回答,子路认为,主张不被别人采纳,是由于自身在仁、智方面不到家,所以别人看不起。子贡认为,主张不被采纳,是由于老师把标准定得太高,别人接受不了,应该降低要求。虽然角度不同,但都对孔夫子之道表示怀疑,表现了二人“穷”境之中的信仰危机,所以遭到了孔
25、子的批评。D颜回认为正确的主张不被人家采纳,自己仍坚持下去,这才显出君子的修养。颜回对孔子的回答,做到审时知事而又笃信其道坚守操行,正符合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听了颜回的议论感到欣慰,并许诺将来让颜回拥有许多财产,自己愿给他当管家。答案 D解析 D 项后半句是对原文“使尔多财,吾为尔宰”的误解,其中“使”是“假使”的意思。全句意思是“如果将来你发了财,我愿给你当管家”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使知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译文:_(2)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译文:_(3)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译文:_11答案 (1)假如智者就必定
26、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2)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3)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参考译文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被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险了。 ”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
27、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弟子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困厄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困厄而不动摇,小人困厄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的。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弟子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也许我们还不够仁吧?人们不能相信我们;也许我们还不够有智慧吧?人们不肯去推行我
28、们的道。 ”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个比方给你听,假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假如智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孔子说:“赐啊, 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为什么不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为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
29、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为世人所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 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 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显现出君子的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宏大美好却不被采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显现出君子的本色。 ”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假使你12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
30、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三、语言表达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6 个字。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应顺应人的天性,这一理念被无数的教育家肯定。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就非常强调_,道家教育理念也注重_。教育应该考虑受教育者的性格和年龄特征,对他们区别对待,凡超出他们所理解范围的东西就不要让他们去学习了。答案 (示例)因材施教(或“分门别类”或“个性教育”)顺应自然(或“尊重自然”或“效法自然”)解析 此题考查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等,二是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和道家教育理念的理解等。从空格前的“教育应顺
31、应人的天性”和空格后的“考虑受教育者区别对待”等可以看出,空格的内容应该与因材施教、顺应自然等有关。11为号召学生阅读名著,某学生会将开展一次名著阅读讨论会,假如你将应邀参加这次活动并发言,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则简短的发言。要求:联系你阅读过的名著,谈谈阅读名著的好处;观点鲜明,并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60 个字。答:_答案 (示例)同学们,名著是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排比)我们可以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思考,从史记中学得严谨的态度。让我们在古今中外名著的海洋中遨游吧!(比喻)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注意:开头称呼;观点鲜明,能联系读过的名著,讲明阅读名著的好处;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明、生动,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