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教材分析本文出自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三单元。本单元内容只有一节,主要是涉及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翻译比较难,但课文下注释比较全面,学生能够借助注释通译全篇。整体内容总结如下:荀子认为,天地四时对人世间的安定与混乱没有决定作用,星坠木鸣之类的天地之变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人祆,也就是由君上昏乱、政治险恶等人事导致的种种反常现象;文章反复论证了人通过一定努力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观点,一味地迷信上天、屈从于自然,不如把它当成物来蓄养而控制它,顺应它而利用它。该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大量运用了排比,节奏鲜明,气势磅礴,说理缜密,富有感染力。这是本文在写作方
2、面最突出的方面,对我们的习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当然也有其重复啰嗦的缺点,可以辩证看待。学情分析1、在必修二模块,学生学习了劝学 ,对荀子和他的文章风格有所了解。高二学段的学生对古文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借助于课下注释可以基本理解本文的大体意思。但还需要继续在古文词汇和句式方面的学习和积累。3、高二段的学生无论是在历史学科或是政治学科,对荀子的哲学观点是有所了解的,对于天与人的关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本课还显繁杂,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目标一共同探究选文第一段第七段第八段。其间涉及词汇、排比手法以及思想内容等各个方面。二帮助学生通过学习选文,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三引导学生从中找到立身
3、处世的借鉴,现代社会中对天人关系的重新思考。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我们在必修二中学习了荀子的劝学,请大家一起背诵一段吧。你知道荀子留给我们哪些传世名言吗?请同学自由发言,出示 PPT1(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2(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荀子对天人关系思考的文章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请大家翻译这句话,看他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设想: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你觉得应该给本句末加上什么标点符号呢?句号
4、?问号?还是感叹号呢?(是掷地有声的自信宣言,还是模棱两可的试问探寻,还是正能量满满的抒情感叹呢?)二荀子其人 出示 PPT2中文名称: 荀况别名: 荀子、荀卿、孙卿、字卿出生地: 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弟子: 李斯、韩非、张苍生卒日期: 公元前 313 年-公元前 238 年主要成就: 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职业: 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出示 PPT3对荀子做简要介绍,他的两张名片。一是性恶论,二是天人观。他的观点可细分为四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天道自然的思想天行有常的思想天人相分的思想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今天,我们就选择最具华彩的段落来体会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三文本研习。(请学生对照注释自
5、行完成,展示成果。)第一段:治乱天邪(耶)繁启、蕃长于春夏,畜积、收藏于秋冬(状语后置)大王荒之(太)3文王康之(形容词使动)此之谓也(宾语前置)小结:排比 先反后正提出论点:治乱(天邪,时邪,地邪)非诗曰由人第七段: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于礼义(状语后置)则光晖不赫(辉)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使动;名作动)小结:排比 类比的手法提出:国之命在礼(义)隆礼尊贤 王;重法爱民 霸;好利多诈 危第八段:大天而思之(形容词意动)孰与物畜而制之(名作状)因物而多之(形容词使动)孰与骋能而化之(施展,动词使动)思物而物之(名词使动)小结:排比手法作出结论:不能错人而思天,要骋能而化之,制天命而
6、用之。四鉴赏评价(1)就说理文的文法略做点拨。从学过的劝学 ,我们可以发现荀子之文思理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明观点,层层论述,首尾贯串,一气呵成。本文就是典型的一篇。从所选的三段就可见一斑。(2)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运用大量排比手法的好处。以这三段为例,体会排比的气势。辨析:排比句要三句以上,语义相关,句式相仿。 。谈谈运用排比句的好处。作者大量运用了排比,使文章具有鲜明的节奏、强烈的气势、明晰的层次以及条分缕析的缜密,同时更加富有抒情色彩和感染力。(3)评价和感悟。以下两个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或评价:4荀子所说的“天”的内涵是什么?人要做哪些努力?(仅从选文看)你是怎样理解文中提出的“制天命而用之”
7、的观点?指导学生善于联系实例说明,比如环保、时代、出身、家庭、高考、汶川地震等,这样才能有切身体会。荀子所说的“天”是自然之天,为自然的运行。在荀子那里, “天”已不是有人格有意志的神,而是无预于人事的自然。 “天”既不能主宰人的命运,人也不能依赖或抱怨天。人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去顺应和利用“天”的规律而生存发展。在荀子看来,我们应该慎重对待那些取决于自己的事情,在天面前不“错人而思天” 。五当堂训练:荀子说:“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希腊悲剧大师埃斯库罗斯说:“非但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中国古代的道家学派也持与此相近的观点。到了近代,西哲黑格尔说:“当
8、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那么,你怎么看待他们的观点?请深入的谈谈。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呢?就此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做两分钟演讲,要求要有具体的实例,最好能用上排比的句式。资料链接:1 恩格斯更明确的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次胜利,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比如,过度开采造成塌陷区,狼图腾中打狼造成黄鼠成灾,开垦草原导致黄沙肆虐等等。太湖蓝藻,昆明湖水葫芦,化学物质过多导致的人类多种疾病,为追求 JDP
9、导致的环境恶化等等。2 从“北大仓”到“北大荒” 。黑龙江省广袤的黑土地上正在经历又一次历史巨变。到2010 年,这里将有三千万亩耕地和荒山重新变成茫茫林海,而这恰好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昔日“北大荒”上开垦出的三千万亩耕地面积相吻合。 20 世纪 50 年代,这里是荒原茫茫,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沼泽遍布,野兽出没林间,百鸟低空飞翔。 “棒打5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曾是这里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 4 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国家先后组织了十几万部队转业官兵和 50 余万城市青年来此开发,累计开垦出 3000 万亩耕地,每年可生产商品粮 70 亿公斤, “北大荒”因此被人们称为
10、“北大仓” 。在一阵改造大自然、誓把荒原变良田的热浪过后, “北大荒”的林地面积和湿地减少了一半多,原始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一个巨额“罚单”:旱涝灾害频繁、江河泛滥、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严重,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面对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和大自然开出的巨额“罚单” ,北大荒人明白了一个早该明白的道理:大自然的赐予不是取之不尽的。欲取之,必予之。森林和人类唇齿相依,要尽快改善“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停止开荒,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已别无选择。3 超级杂交水稻是农业部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的成果,该计划于 1996 提出,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主持培育计划。
11、2000 年,超级杂交水稻品种达到了第一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标准即每公顷产量超过了 10.5 吨;2004 年超级杂交水稻达到第二期产量指标;2012 年 9月 24 日,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 900 公斤攻关的圆满实现。4 宇宙飞船,登月工程,人工造雨,温室孵化,生态保护区。5 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 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对采煤塌陷区的改造利用就颇受好评。六结束语:集体读最后一段。在荀子的时代,人类在大自然面前还很渺小,“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展示了人们要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豪迈的勇气;时至今天,我更想说”“物畜而制之,孰与和谐共处之”。我们也是
12、大自然的一部分,敬畏自然,万不可凌驾于自然之上,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我们最佳的选择。七作业布置:在当今时代,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怎样相处呢?请以此为话题,根据课堂发言的情况,整理材料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6八课后配套练习:一 推荐阅读: 鲍鹏山风流去中荀子:养在深闺人未识二. 课文阅读,字词积累1.给下列字注音。蕃长于春夏 ( ) 辍广 ( ) 啜菽 ( ) 籴贵民( ) 礼义之不愆兮( )雩而雨 ( ) 卜筮然后决大事 ( ) 楛耕伤稼 ( )2指出下列各句加点通假字的意义,并理解句子的意义。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 君子小人之所以相县者,在此耳星队、
13、木鸣,国人皆恐 其说甚尔,其灾甚惨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3指出下列各句中黑体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 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4.特殊句式,请指出下列句式是那种特殊句式。(1) 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 (2) 禹以治,桀以乱 (3) 礼义之不愆 (4)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5) 物之已至者 答案:一,略 二 错措:废弃 县悬:悬殊 队坠:坠落 尔迩:浅近 知智:智慧 三上天造就了高山,太王垦辟它。百姓在这里建新房,文王使他们得到安乐。7与其盼望、等待天时,哪里比得上适应天时而役使它呢?与其依顺万物的自然繁殖而求它增多,哪里比得上施展人的才能而使它按着人的需要有所变化呢?四(1)判断句(2)省略句(3)宾语前置句(4)状语后置句(5)定语后置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