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2.96MB ,
资源ID:949445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4944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21.docx)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21.docx

1、1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课程标准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学习目标1.对世界主要环境问题进行归纳,并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 2.能够结合材料分析出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重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 1 全球气候变暖阅读教材 P80P 82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表现过去的 100 多年中气温明显上升,到目前已升高了 0.30.6_。2.主要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3.影响(1)直接后果: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2)间接后果加剧风暴潮和洪涝灾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效。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

2、盐渍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气候异常现象与全球变暖有一定关系。【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 412 玻璃温室效应示意,据图分析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提示 这是一幅说明温室效应原理的示意图。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太阳辐射透过玻璃加热地面,地面放射出长波辐射。玻璃对地面长波辐射的阻拦能力较强,使地面热量不易散失,大多保留在温室内,使温室温度升高。大气的保温作用与玻璃温室的原理相同。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而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大量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归还给地面一部分,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这就是温室效应。大2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使全

3、球变暖,因为二氧化碳能大量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2.读教材图 413 全球气温变化曲线,据图分析:(1)图中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趋势是怎样的?原因是什么?(2)图中全球平均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怎样的?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有何关联性?为什么?提示 (1)呈波动上升趋势。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发展,矿物燃料的使用量增加,向大气中排放 CO2的量增加;二是森林破坏,导致对 CO2的消耗减少。(2)呈波动上升趋势。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因为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教材梳理 2 臭氧层的破坏阅读教材 P82P 83第一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

4、1.臭氧层的主要作用: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 。2.现状: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3.危害: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影响人类健康、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 417 臭氧层对地球大气的保护作用,据图分析:(1)臭氧层有什么作用?(2)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会带来什么影响?提示 (1)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防止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对人和生物造成伤害。(2)臭氧层空洞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紫外线辐射增强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教材梳理 3 大气污染与酸雨阅读教材 P83P 85第一自然段

5、,填写下列知识。1.大气污染污染源 燃 煤 硫 氧 化 物 、 烟 尘 等汽 车尾 气 CO、 氮 氧 化 物 和 铅 等 污 染 大 气2.酸雨(1)定义:pH 值小于 5.6 的降水。(2)成因: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从而使降水呈现出较强的酸性,落到地面即为酸雨。3(3)危害 毁 坏 森 林 , 使 湖 水 酸 化腐 蚀 建 筑 物 、 塑 料 和 金 属 设 施使 土 壤 酸 化 , 造 成 农 作 物 减 产 )(4)世界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预习效果自测1.正误判断:(1)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6、。( )(2)近现代,全球的平均气温持续上升。( )(3)全球气候变暖,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4)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5)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破坏。( )(6)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7)大气污染可能演化成酸雨。( )(8)随意丢弃废旧电池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有机物污染。( )(9)我国的酸雨主要属于硝酸型酸雨。( )提示 (1) 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可使 CO2浓度升高,加速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2) 近现代,全球的平均气温波动上升。(3) 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7、,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4) 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氟氯烃化合物所致。(5) 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平流层。(6) 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7) 酸雨是人们燃烧矿物燃料排放 SO2和 NOX形成的,属于大气污染。(8) 旧电池中含有大量重金属,易导致土壤污染。(9) 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图 1 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 2 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回答 23 题。图 14图 22.图 1 中的景观反映了图 2 中的环境问题是( )A. B.C. D.3.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 )A. B.C. D.解析 第 2

8、 题,图 1 景观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南北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图 2 中表示全球气候变暖,表示酸雨,表示南北两极冰川融化,表示土地荒漠化,表示臭氧层破坏。第 3 题,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可以有效减缓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导致的南北两极冰川融化的问题。答案 2.B 3.A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回答 45 题。4.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B.提高道路通行能力C.城市连片发展D.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5.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D.

9、城市大气质量下降解析 第 4 题,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人们去郊区居住,降低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往返市区、郊区车辆增多,加重道路交通压力;降低道路通行能力;与城市连片5发展关系不大。第 5 题,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排放尾气增多,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城市大气质量下降;形成臭氧空洞与汽车尾气无关;尾气不会产生大范围的水体污染;大规模的酸雨危害既要有酸性气体,也要有充足降水条件。答案 4.D 5.D6探究点一 全球气候变暖【案例探究】 材料一 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材料二 喜马拉雅地区总计有 1.5 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

10、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近 5 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 1990 年以来,已后退了近 800 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 2035 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结合材料探究:(1)材料二中,造成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中,冰川快速融化造成的后果有哪些?(3)为此,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上述现象发生?提示 (1)全球气候变暖。(2)一方面会引发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地和沿海大城市以及一些岛国。(3)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利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

11、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反思归纳】1.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危害72.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即时巩固】 2013 年 5 月 2 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 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 5 月初超过 400 ppm。下图是 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1)(2)题。8(1)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 CO2浓度变化呈(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2)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

12、的唯一因素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D.海拔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解析 第(1)题,图中的 CO2曲线与各地的气温曲线一同走高,显然不是负相关或者是反比的关系,据此排除 C、D 选项。如果是正比关系,二者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升高,图中没有显示出这种关系,因此只能是正相关关系,据此排除 A 项,确定 B 项正确。第(2)题,海拔、海陆位置、纬度因素都是影响不同地区气温的因素,因此影响不同地区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因素并不是只有 CO2浓度。因此,B、C、D 三项都是错误的。答案 (1)B (2)A探究点二 臭氧层的破坏【案

13、例探究】 近年来,科学家根据卫星资料发现,全球臭氧总量明显减少,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臭氧洞” 。结合材料探究:(1)南极臭氧空洞是怎么回事?臭氧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是什么?(2)臭氧层的破坏会带来什么危害?(3)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提示 (1)“南极臭氧空洞”指的是在南极上空出现了全球臭氧最低值。它在南极地区的春季(910 月)最明显,持续一个月左右。氟氯烃化合物是臭氧空洞形成的“罪魁祸首” 。9(2)其危害主要是大量紫外线会危害人体健康,还会影响农作物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3)减少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使用。开展全球协作,共同保护臭

14、氧层。在生活中,使用无氟冰箱,空调采用环保制冷剂,不用发胶、摩丝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并向自己周围的人宣传保护臭氧层的重要性等。【反思归纳】1.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2.保护臭氧层免遭破坏的措施(1)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2)参与国际合作。【即时巩固】 臭氧在大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对地球生命却至关重要。据此回答(1)(2)题。(1)臭氧层对地球生命起到保护作用,这是因为臭氧层能够( )A.降低大气温度 B.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C.促发光化学反应 D.分解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气(2)据观测,地球上空臭氧洞现象最为严重的地方出现在( )A.青藏高原上空 B.北极

15、附近上空C.南极附近上空 D.北美大陆上空解析 第(1)题,臭氧能够吸收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命起到保护作用。第(2)题,臭氧层的空洞主要出现在南北两极附近和青藏高原上空,南极上空最为严重。答案 (1)B (2)C探究点三 大气污染与酸雨【案例探究】10结合材料探究:(1)从图中可看出,酸雨主要集中分布在哪些地区?(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上述地区为什么酸雨严重?(3)20 世纪 50 年代初,北欧国家瑞典和挪威渔业减产,经查明渔业减产的元凶正是酸雨,并要求西欧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等赔偿,原因是什么?(4)为什么将大气污染和酸雨列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提示 (1)欧洲西部、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16、2)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硫氧化物等与大气中的水蒸汽结合成亚硫酸、硫酸并随雨雪降落到地表便形成酸雨。酸雨形成的基本条件,一要有大量酸性气体,二要有充足的降水。上述三个地区可从这两个条件入手分析。(3)欧洲地处中纬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风,西欧工业发达国家(如英、法、德等国)工业生产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远距离移动到欧洲北部,造成严重的酸雨污染。(4)大气污染和酸雨可以借助风行云移,远距离输送,影响范围广,危害大,并常常引起国家之间的纠纷,因此被列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反思归纳】1.酸雨的成因和危害112.酸雨的防治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是根本途径;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

17、用,如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等是有效途径。3.我国长江以南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1)我国长江以南各大城市中,燃烧的大多是含硫量高的煤,酸性气体排放量大;(2)南方土壤呈酸性,大气中灰尘颗粒均呈酸性,对大气和雨水中形成的酸缺少足够的中和;(3)南方多丘陵地形,且风速小于北方,酸性气体不易扩散,而北方地形平坦辽阔,风力强劲,易于酸性气体扩散;(4)南方气候湿润,降水多,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即时巩固】 读“我国酸雨分布图” ,完成(1)(3)题。(1)下列省市处于重酸雨区的是( )A.贵阳、河南 B.山东、河南C.上海、重庆 D.上海、山东(2)有关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18、 )A.雨水 pH 值小于 4.5 的地区为酸雨区12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硝酸型酸雨C.酸雨会使水、土壤酸化,危害生物,腐蚀建筑物,并危害人体健康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和氧化氮的排放(3)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有(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地形闭塞,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多云雾,易形成酸雨 气温高,不利于空气对流流动A. B.C. D.解析 酸雨是指 pH 值小于 5.6 的降水。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等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硫氧化物所致。我国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消耗的化石燃料多,排放的酸性气体多,当地多谷地,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而

19、且降水多,酸雨影响比较严重。答案 (1)C (2)C (3)A知识结构晨背索引1.说出全球变暖的原因。2.说出全球变暖的危害。3.说出全球变暖的解决措施。4.说出臭氧层破坏的原因。5.说出臭氧层破坏的危害。136.说出臭氧层破坏的解决措施。7.说出酸雨的原因。8.说出酸雨的危害。9.说出酸雨的解决措施。对点练一 全球气候变暖读图,完成 13 题。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前十位国家柱状图1.据图分析,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南美洲2.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多,会使全球气温显著增高。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

20、地区面积必然扩大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C.两极冰雪大量融化及海水膨胀,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D.气压梯度力减小,大气环流减弱3.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A. B. C. D.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二氧化碳总排放量最多的是美国,且北美洲人口较少,故人均二14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是北美洲。第 2 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第

21、 3 题,我国处于发展阶段,不应限制工业的发展,应当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还可以植树造林,加大碳的固定。答案 1.B 2.C 3.D对点练二 臭氧层的破坏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白内障,野兔和鸟类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大气层中臭氧层破坏而造成的。据此回答 45 题。4.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空洞出现在( )A.北极上空 B.南极上空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5.保护臭氧层的有效对策是( )A.建立大范围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B.各国共同行动,联合治理酸雨

22、和汽车尾气污染C.各国共同行动,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D.各国共同行动,禁止 CO2的排放解析 第 4 题,臭氧空洞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均有表现,尤以南极地区最为严重。图示信息表明该群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应该是受南极的臭氧空洞影响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第 5 题,臭氧层的破坏,主要是人们使用冰箱、空调等释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答案 4.B 5.C对点练三 大气污染与酸雨2016 年 12 月 12 日,湖北省多地空气质量急剧变差,遭遇雾霾锁城(如下表所示)。从 8 日开始,襄阳、随州、荆门、荆州、武汉、孝感等地区陆续出现中、重度污染天气。11 日,湖北省环保厅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

23、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完成 67 题。152016 年 12 月 12 日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 7 时和 14 时排名排名 城市 AQI 空气质量等级1 武汉 369 严重污染2 孝感 332 严重污染3 荆州 313 严重污染4 荆门 308 严重污染5 鄂州 304 严重污染6 随州 300 重度污染7 襄阳 279 重度污染8 长沙 263 重度污染9 南昌 262 重度污染10 石家庄 261 重度污染排名 城市 AQI 空气质量等级1 鞍山 327 严重污染2 荆州 318 严重污染3 武汉 311 严重污染4 鄂州 295 重度污染5 黄冈 264 重度污染6 孝感 259 重度污染

24、7 哈尔滨 253 重度污染8 长治 252 重度污染9 忻州 242 重度污染10 辽阳 232 重度污染AIQ:空气质量指数的简称,其数值越大,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越大。6.湖北此时所示天气状况可能是( )167.造成湖北省众多城市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是( )焚烧秸秆,区域传输 毁林开荒,植被锐减 机动车数量增长、尾气污染严重 冬季取暖,燃煤量增加A. B. C. D.解析 第 6 题,图示 A 图反映逆温天气,而逆温天气不利于近地面空气对流扩散,易出现雾霾现象,故此时天气状况是 A 图所示。B 图为大风天气,利于空气流动而不易出现雾霾现象;C 图为强降水天气,利于空气中

25、灰尘降落而不易出现雾霾;D 图为高压系统,湖北冬季一般不会出现此类强高压系统。第 7 题,雾霾主因是人为排放尘埃过多。湖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一般不会因毁林开荒而出现雾霾天气,故错误;湖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冬季取暖燃煤量不大,故错误;则正确。答案 6.A 7.C课后作业基础冲 A 练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 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有关升温 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17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

26、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2.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 3 ,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A.澳大利亚 B.西亚C.北非 D.中亚解析 从题图中“粮食增产”图例及在图中的分布可知,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040%或 40%以上,南半球则会出现减产。从题图中看出,西亚粮食增产大于40%,说明这里的雨水增加得最多。答案 1.B 2.B“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发出“保护臭氧层,从小事做起”的倡议。下图为南极上空臭氧总量变化的示意图,回答 35 题。3.世界上离南极空洞最近的大陆是( )A.非洲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C.南美洲大陆

27、 D.欧亚大陆4.下列有关臭氧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硫、氮氧化物,造成臭氧层空洞出现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易被破坏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将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办法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的物质5.当南极臭氧含量最低值出现时( )A.黄河可能出现凌汛B.华北平原的冬小麦返青C.冰岛昼长逐步变长D.北印度洋洋流流向开始由逆时针转为顺时针18解析 第 3 题,从南半球各大洲的最南端纬度位置可以判断出南美洲大陆与南极只隔德雷克海峡相望。第 4 题,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主要由冰箱、空调释放大量氟氯烃化合物破坏形成空洞。温室效应

28、将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第 5 题,南极臭氧含量最低值出现时间为 911 月。答案 3.C 4.D 5.A北极冰融是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21 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下图为北极年海冰范围(10 6 km2)与年平均 CO2浓度(PPM)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完成 67 题。6.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 )A.逐年减少B.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正相关C.减少速度不断加快D.与年平均二氧化碳浓度大体呈负相关7.“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海洋对太阳辐射的

29、反射增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减弱解析 第 6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海冰面积以减少趋势为主,但呈波动减少趋势,非逐渐减少,A 错;北极年海冰面积 20072012 年减少速度变慢,C 错;北极年海冰面积波动减少,年平均 CO2浓度呈增加趋势,大体成负相关,B 错,D 对。第 7 题,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主要原因是海冰减少可能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冰面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与大气作用关系不大,故选 A。答案 6.D 7.A19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1)图甲中 A、B 两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其原因是

30、_。(2)B 地区的酸雨污染向东北方向扩展,其原因是_。(3)D 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_,其成因中的人为因素是_。从自然因素分析,加速该地区这种环境恶化向南扩展的原因是_。(4)图乙中我国南方 C 地酸雨污染比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为严重的自然原因是_。解析 图中 A 地位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B 地位于西欧,两地经济发达,耗费的矿物燃料较20多,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西欧位于北半球西风带,受盛行西风(西南风)影响,酸雨向东北方向扩展。D 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其自然因素是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人为因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我国酸雨污染南方比北方严重主要可从地形、气候、土壤等

31、方面考虑。答案 (1)北美和西欧地区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遇水汽凝结形成酸雨(2)受西南风的吹送(3)土地荒漠化 过度放牧、滥垦草原 炎热干燥的东北信风使沙漠日益向南扩展(4)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湿度大,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且土壤呈酸性,无法中和酸雨能力达标练国际极地年秘书处执行秘书奥利夫奥尔海姆博士表示,由于全球变暖,北极冰盖融化速度加快。美国、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公司正在规划新航线。奥尔海姆说:“这种情况使我们深感忧虑” 。读图回答 12 题。1.西北航线兴起,下列航运要道受冲击最明显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C.直布罗陀海峡

32、D.霍尔木兹海峡2.奥尔海姆忧虑的原因是( )A.航线开通,危及北极生态B.一些国家海运地位下降C.冲突增加,引发区域动荡D.新航线的成本太高21解析 第 1 题,西北航线兴起,沟通了北美洲东西两岸的海上交通,大大缩短了北美洲北部与北欧和西欧的海上航程,受冲击最明显的是现在沟通北美洲东西两岸的唯一海上通道巴拿马运河。第 2 题,奥尔海姆忧虑的原因是随着西北航线开通兴起,北冰洋也将成为人类繁忙的海上通道,随着海上交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北冰洋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北极的生态环境濒临破坏。答案 1.B 2.A据中国环境报2017 年 4 月 22 日报道:在新西兰测得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比 10 年前

33、所测得的数据要大 12%。据此回答 34 题。3.数据表明( )A.大气比 10 年前清洁了,紫外线容易穿过大气B.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仍在扩大C.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减少,紫外线增多D.对流层中的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增强4.下列现象中与紫外线增多直接有关的是( )A.土壤酸性增强,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受腐蚀B.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C.患白内障和皮肤病的人数明显增加D.季风区的洪涝灾害增多解析 第 3 题,新西兰在南半球,靠近南极大陆,在新西兰测得的太阳紫外线辐射比 10 年前所测得的数据要大 12%,说明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仍在扩大。第 4 题,紫外线增多会使患白内障和皮肤病

34、的人数明显增加。答案 3.B 4.C工业化时代,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环境的变化影响人类的生活。据此完成56 题。5.我国云南某地的大理石雕像天长日久变得“面目残破” 。此现象的成因与下列哪一现象的成因相同( )A.瑞典的无鱼湖B.夏季购买防晒霜的人越来越多C.目前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D.城市正午空气质量好于清晨时的空气质量226.为保证城市拥有良好的大气环境,河北省某城市市长调整了下列工业部门,其中不恰当的是( )A.将化工厂迁至城市的东北远郊B.将钢铁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远郊C.将酿造厂迁至城市的东南近郊D.将火电厂迁至城市的西南近郊解析 第 5 题,云南某地大理石雕像“面目残破

35、”是酸雨造成的。瑞典的湖泊,鱼类死亡的原因也是由于酸雨造成的。第 6 题,河北省某城市夏季多吹东南风,把酿造厂迁到城市的东南近郊不合适。答案 5.A 6.C读下面漫画危险 ,回答 78 题。7.漫画中“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 )A.水资源短缺 B.全球变暖C.生物多样性减少 D.沙尘暴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环境问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突出B.造成这种危险的人为原因有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C.除中国外,这种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的地区还有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D.为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必须禁止人类的开发活动解析 本题组趣味性浓厚,漫画形象地展示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危

36、险” ,树没了、沙来了, “危险”所指的环境问题是沙尘暴。沙尘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十分突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易造成沙尘暴;北非、西亚、美国、澳大利亚也有比较严重的沙尘暴现象;为了避免该环境问题的恶化,应禁止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但不能禁止人类合理的开发活动。答案 7.D 8.D23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为期两天的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22 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开,出席会议的中国和印度代表指出,技术转让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应尽早在国际公约框架下确定适合的转让机制,并反映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成果中。材料二 下图为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1)

37、危及材料二中群岛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是_。(2)近年来,我国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建立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启示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好处有哪些?解析 第(1)题,世界上所有岛屿面临的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变暖。第(2)题,长三角地区能源的供需存在矛盾。第(3)题,要从减少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去回答。答案 (1)全球变暖(2)核电具有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的特点;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该地区缺少常规能源。(任意答出两点即可)(3)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