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三大改造,农业生产合作社,考点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b),公私合营,(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_。 (4)结果:到1956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要点 三大改造史料,思考 两图反映了什么内容?实质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 内容: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建立。,1.(2018浙江杭州二中模拟)“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
2、国的主导地位,实现了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是(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改变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可知,这是指新中国成立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答案 A,2.(2018浙江绍兴鲁迅中学模拟)新中国成立时,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五星红旗是由创建于山东章丘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瑞蚨祥”绸布店供料制作的。当时该企业的性质是( )A.外商在华企业 B.洋务企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解析 新中国成立时,资本主义工商业尚未进行改造,因此“瑞蚨祥
3、”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答案 C,1.召开: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 2.内容,3.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考点二 中共八大的召开(b),工业国,经济文化,农业国,要点 中共八大的召开,史料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思考 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会议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提示 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任务:集中力量把
4、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2018浙江杭州模拟)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七大 B.中共一大C.中共八大 D.中共二大,解析 从材料“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可以判断是中共八大。中共八大在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任务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 答案 C,2.(2016年4月浙江学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6年9月,中国
5、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毛泽东指出大会的任务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对国内主要矛盾变化作出判断,并提出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陈云针对急切期望实现“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的想法,指出:“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这些报告和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561965)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召开这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背景,并概括大会所取得的“初步成
6、果”。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据所学可知,中共八大是在“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并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背景下召开的。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刘少奇作政治报告”可知,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明确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任务;据材料一“周恩来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可以得出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的成果;从材料“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中可以看出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答案 (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成果:正确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了把我国尽
7、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思考计划与市场的作用。,1.时间:1958年。 2.原因(1)根本原因: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左”倾思想的影响。(2)客观原因: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缺乏深刻的认识。 3.含义(1)“_”片面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尤其是追求重工业发展速度,突出表现为全民大炼钢铁)。(2) _片面追求生产关系变革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特点是一大二公,一是规模大,二是公有化程度高)。,考点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4.危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
8、指挥、浮夸风和“_”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同时也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尤其是农业遭到更大程度的破坏。 5.纠正:1960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_”的八字方针。 6.教训(1)从“大跃进”来看:经济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2)从人民公社化运动来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3)从总体看:一切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共产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史料 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全国几千万人上阵,大搞小(小高炉)、土(土法炼钢)、群(群众运动)。这是小、土、群在炼钢。,要点
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时的壁画:“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思考 以上史料反映了什么运动?它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有什么教训? 提示 运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结果:浪费了资源和民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19591961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教训:不能单纯按主观意愿办事,要尊重客观规律;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2017年6月浙江衢州高一期末)中国一位科学家曾在某特殊时期发表文章称:“如果把这个(太阳)光能换算农产品那
10、么稻麦每年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现在的2 000多斤或3 000多斤,而是2 000斤的20多倍!”该“特殊时期”是(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 三大改造是对农业生产关系的调整,不是农业产量的“浮夸风”,故A项错误;“大跃进”时期出现农业的浮夸风,故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是阶级斗争,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出现农业的“浮夸风”,故D项错误。 答案 B,2.(2018浙江柯桥中学模拟)“这一运动,首先从农村开始,小社并大社,自留地归集体,大搞公共食堂,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大协作。”“这一运动
11、”是( )A.土地革命 B.包产到户C.人民公社化 D.社会主义改造,解析 材料信息“小社并大社大搞公共食堂”说明追求大规模、公有化程度,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故选C项。 答案 C,1.原因:“文化大革命”爆发,“_”掀起狂潮。 2.表现(1)国民经济计划被废置,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2)全国_阻塞,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停产。(3)工矿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4) _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考点四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建设的破坏(b),全面夺权,交通运输,市场供应,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给中国的_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2)拉大了中国与_的差距,失去了一次极其宝
12、贵的发展机遇。(3)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经济建设,发达国家,要点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史料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思考 史料反映出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 提示 问题: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总收入连年大幅下降,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原因:“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带来了劫难。,(2018浙江绍兴模拟)顺口溜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承载着时代气息。以下某地曾流传的顺口溜出现于“文革”时期的是( )A.“踢得好,砸得对,一村一个革委会”B.“深翻二尺五,麦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麦秸做扁担”C.“吃有油,穿有绸,住有楼,还有余钱去旅游”D.“骑着
13、摩托满街跑,乐坏王庄小大嫂,联产计酬发了家,多卖粮食买手表”,解析 A项中“革委会”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B项与1958年的浮夸风有关系;C项是改革开放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现;D项中“联产计酬”表明是改革开放初期。 答案 A,【学习思考】 1.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教材第46页)提示 过渡时期总路线又被称为“一化三改”。“一化”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就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富强的客观要求,其核心是集中全国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在
14、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同时,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造。因此这是一条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并举的路线。,教材问题解答,2.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的标志?(教材第47页)提示 三大改造完成后,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已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从而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也随之逐步健全起来。因此,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确立,就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建立。,3.论十大关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进行了哪些重要探索?(教材
15、第48页)提示 它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并以苏联经验为鉴戒的基础上,讨论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等内容,提出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大力从事经济建设。从而提出了开辟一条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重大问题。,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教材第49页)提示 “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发动起来的,其主要特点或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5.1975年邓小平领导整顿的重点是什么?(教材第50页)提示 1975年邓小
16、平领导的整顿,其重点是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 6.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教材第51页)提示 在“文化大革命”的长时间社会动乱中,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文化大革命”从反面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极其沉痛的教训。,【自我测评】(教材第51页) 1.我国政府为实现从
17、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施了哪些重大的经济举措?提示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归国家所有;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结合史实,说明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曲折发展的十年。提示 从1956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十年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遭到严重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十年间,中国先后建成了武汉、包头两大内地钢铁基地;形成了冶金、采矿、电站、石化等工业设备制造以及飞机、汽车、工程机械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新修铁路8 000公里,全国除西藏以外
18、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这一时期,作为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石油已经全部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但是,这十年间,在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共党内在经济工作中的一些“左”的错误观点并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所发展。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等。十年中“左”倾错误的积累和发展,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第51页)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材料中所说的“十年中”经济建设遭遇的严重挫折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提示 这十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
19、成就表现在:全国工业固定资产获得了增长,发电、原煤生产、钢和机械设备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取得巨大增长。从1965年起,我国实现了石油全部自给,电子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等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建设起来,国家的工业布局有了改善。农业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逐渐收到成效。我国的科学技术工作也获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总之,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这一期间建立起来的。,这十年,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严重挫折是在总路线提出后,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使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