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 资本主义,-2-,命题特点,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经济危机的爆发与罗斯福的反危机措施上。备考时应以主干知识为依据,以经济危机的现象为切入点,关注罗斯福新政的具体措施和实质,归纳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从社会热点看,以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下行切入考查经济危机的教训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从和谐社会的角度认识罗斯福新政中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 3.从预测角度看,重点把握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和影响及其两种现代化模式的相互借鉴,关注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一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 1.(2018
2、课标全国,34)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据上表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答案,解析,-4-,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以“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为切入点,考查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掌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家不断压低工人工资,导致工人的处境日趋困难,工人工资收入降低,导致购买力下降,国内市场进一步缩小,使得工业发展更加困难,危机进一步加剧。解题时注意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3、5-,命题特点,考题扫描,2.(2014课标全国,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答案,解析,-6-,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二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2015课标全国,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 A.制订
4、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解析,-7-,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契合当今养老问题的热点,以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为切入点,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目是历史的主干知识,考生比较熟悉,只要对罗斯福新政掌握准确,就能选出正确答案。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可能有考生在D项上受到迷惑。罗斯福新政虽是主干知识,但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很少专门考查到,启示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主干知识上的冷点,注意高考有轮考的现象。,-8-,命题特点,考题扫描,考向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 4.(2017课
5、标全国,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解析,-9-,命题特点,考题扫描,名师点评高考选用的新材料往往“出人意料”,但综合探究分析材料得出的结论又会在“情理之中”。如尼克松总统试图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措施在教材中几乎是空白,但通过新材料的补充,弥补知识链条的空缺,形成
6、综合性的信息解读,体现了“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的命题立意。,-10-,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经济大危机 (1)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直接原因:生产相对过剩。 (2)开始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掀起了股票抛售风。 (3)特点 范围广:资本主义各国及其殖民地和附属国。 时间长: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破坏大:各国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农业遭受灭顶之灾。,-11-,(4)影响 破坏社会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 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 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间的矛盾。 原有的世界货币体系四分五裂,资本主义世界经
7、济秩序陷入混乱。,-12-,2.美国的危机 (1)原因 自由放任主义使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贫富悬殊、股票投机造成“生产过剩”危机的爆发。 (2)胡佛政府的对策 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政策,让经济进行“自我治疗”。 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 (3)影响 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和窒息境地。 美国资本主义制度被推到崩溃边缘。,-13-,图示解史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图1体现了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图2表明贫富分化严重是经济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图3告诉我们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14-,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民主党候选人罗斯
8、福当选为总统。 2.内容 (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2)恢复工农业生产:实施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促进了工农业的复苏。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4)保护劳工权利。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4.影响 (1)使美国渡过难关,缓解了危机。 (2)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15-,概念阐释蓝鹰计划 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即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16-,三、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国家垄断资本主
9、义 (1)表现 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2)作用 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黄金时代”。,-17-,2.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 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政策:把充分就业作为主要目标。 结果:对减轻经济危机有效,但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2)20世纪70年代 状况: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困境。 政策: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 结
10、果:只能一时见效,凯恩斯主义失灵。,-18-,(3)20世纪80年代 理论: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政策 a.抑制通货膨胀: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 b.医治生产停滞: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结果 a.经济开始回升和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得到缓解。 b.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 (4)20世纪90年代 政策:“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宗旨: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目标: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 结果:解决了赤字和失业问题。,-19-,3.美国的“新经济” (1)成果 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基本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2)表现 经济增长
11、率较高,通货膨胀被化解。 巨额财政赤字消失,失业率下降。 (3)评价 进步性:创造了经济扩张的奇迹,反映出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 局限性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 b.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 c.富裕与贫困人、竞争与垄断并存。,-20-,概念阐释“新经济”和知识经济 (1)“新经济”: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刻变化。 (2)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化是现代化发展的三个阶段。,-21-,四、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1.英国的混
12、合市场经济 (1)形成时期:1945年到1979年。 理论:凯恩斯主义。 政策:国家干预政策,即采用经济政策进行调控。 特征 a.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 b.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c.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2)初步发展:1979年到20世纪90年代,实行货币主义政策。 (3)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 政策:由国家过多干预向经济自由主义转变。 结果:“多市场、少政府”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22-,2.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加大。 (2)方针: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 (3)主旨: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全面指导和调节。
13、(4)方式: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 (5)手段:财政、税收和价格等。 (6)影响:法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 3.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 (2)特征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结果: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23-,4.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实行“统制经济体制”。 (2)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3)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 (4)结果:1987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
14、经济大国。,-24-,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末日来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大危机在美国之所以特别严重是由于处于相对稳定时期那些刺激生产迅速发展的因素已经消失: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的极盛时期已经结束,长期以来盲目投资造成的比例失调走向了反面;世界性危机和高关税保护政策使世界市场急剧缩小;严重的信贷危机使分期付款的办法开始失灵;农业的长期慢性危机又加深了工业危机;企业开工不足,大量失业的经常存在则使国内市场缩小;信用危机又进一步加重了工农业生产危机;更为重要的是胡佛政府在危机迅速蔓延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哲学和不强化干预的政策。 摘编自黄安年美
15、国三十年代经济大危机观述评,-25-,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读史攻略】 材料主要分析了导致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因素包括盲目投资造成比例失调,世界市场急剧缩小,严重的信贷危机,农业的长期慢性危机加深了工业危机,企业开工不足,大量失业存在等。作者重点强调了“胡佛政府在危机迅速蔓延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不合时宜的自由放任哲学和不强化干预的政策”。,-26-,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史论形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和启示 (1)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与时俱进。 (2)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适时调整生产关系,确保经
16、济的持续发展。 (3)发展经济与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4)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一旦危机发生,共同采取遏制危机的措施,防止危机的恶化。 (5)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密切相关,所以危机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27-,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对点训练 1.(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21)下表反映出( ) 19291933年世界贸易统计(单位:亿美元),A.各国生产力水平急剧下降 B.各国展开了激烈的贸易战 C.大国的经济实力严重衰落 D.经济危机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解析,
17、-28-,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走出梦魇”罗斯福新政 材料一 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政府一般对经济和社会生活持自由放任式的不干预态度,人们认为穷人应该对自己的贫困负责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人逐渐承认贫困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更多的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政府该介入社会福利事业。 摘编自牛文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材料二 (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和以后的美国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他操纵公众舆论,使得美国公民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停滞的同谋。 摘编自伯顿W.小福尔索姆罗斯福新政的“谎言”,-29-,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读史
18、攻略】,-30-,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史论形成】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 (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2)社会史观: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3)生态史观:罗斯福新政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罗斯福
19、新政、苏俄新经济政策、中国的改革开放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31-,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5)文明史观: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文明面临巨大危机时采取的重大举措,从某种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文明,而且其手段又有所借鉴,体现了文明的发展与交融。,-32-,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对点训练 2.(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23)1933年7月,罗斯福在致伦敦国际经济会议的电报中声明,反对恢复金本位,要求美元贬值。这遭到了与会各国的反对,却得到了凯恩斯的大力支持。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罗斯福新政危害了相关国家根本利益 B.罗斯福与凯
20、恩斯的经济主张有相似性 C.罗斯福新政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思想 D.凯恩斯的主张与美国的国情完全吻合,答案,解析,-33-,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改弦易调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 战后初期至60年代末,美国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充分发挥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大力刺激经济的增长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经济的机构,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争夺世界霸权,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庞大的军工生产和军事开支成了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的重要的经常化的手段之一。 摘编自陆月娟二战后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 历史演变,-34-,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读史攻略】 材料关键句“财
21、政赤字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立法手段将政府经济干预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府将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践行凯恩斯主义的基本措施,主要表现为财政赤字(扩大政府开支)、健全干预经济机制、经济与军事生产相结合三方面,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经济出现“黄金时期”与践行凯恩斯主义是密不可分的。,-35-,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史论形成】20世纪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 (1)自由放任:19291933年经济危机前,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主要依据市场来调节经济运行,政府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2)国家大规
22、模干预:罗斯福新政至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不断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3)减少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暴露了国家过分干预经济的弊端,为克服经济危机,缩减财政支出,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各国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6-,主题一,主题二,主题三,对点训练 3.(2018河南洛阳第一次统一考试,30)1946年法国实行了电力工业国有化,将1 390家私营电力企业收归国有,成立了法国电力公司(EDF),并被授权为半垄断式国营企业,在输电和电网方面享有垄断权;在发电方面,除工业企业自备电厂和罗讷河国家公司的水电站外,其余也都由EDF管理和经营。这一措施(
23、 ) A.表明法国放弃了市场的调节作用 B.适应了欧洲一体化的要求 C.推动了战后法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D.体现战后工党的经济主张,答案,解析,-37-,一、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及其教训 1.对策 (1)国内 开始时推行自由放任的较多,如美国、英国等。 后来基本上都转向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一种类型是保留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的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如美国罗斯福新政;另一种类型是对内专制独裁、对外侵略扩张的政府全面干预经济:如德日法西斯道路)。 (2)国际 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
24、加商品出口。,-38-,2.教训 (1)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眼前的直接利益,更要着眼于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 (2)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 (3)各国要注意协调国际经济关系,减少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世界,国际合作尤其重要。,-39-,对点训练 4.(2018河南豫南豫北名校精英联赛,28)1931年,英国退出金本位制。1932年2月,一向奉行“自由贸易”原则的英国宣布实行“紧急关税法”,1932年7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制
25、定了帝国特惠制。材料实质反映了英国( ) A.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B.推动世界贸易的发展 C.加强英联邦的凝聚力 D.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答案,解析,-40-,二、对罗斯福新政的新认识及从中得到的新启示,-41-,-42-,对点训练 5.(2018河南名校联盟第一次段考,21)罗斯福新政的第一步,就淘汰银行10 797家。公众舆论评价说这个行动犹如“黑沉沉的太空出现的一道闪电”。这一“闪电”的深远意义是( ) A.在整顿金融业方面成效显著 B.通过整顿银行克服了金融危机 C.加强国家对金融的全面控制 D.开启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模式,答案,解析,-43-,三、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表现及认识
26、 1.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危机的教训;社会危机的冲击,群众的长期斗争;对社会主义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有识之士的改革与探索。 2.表现:经济政策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上建立“福利国家”;经济结构上第三产业兴起;增长模式上“新经济”的出现。 3.认识 (1)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但调整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 (2)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可以相互借鉴,互为补充。人类社会发展有多样性和统一性,要吸收学习各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44-,对点训练 6.(2018湖南衡阳联考
27、,20)奥地利经济学家米瑟斯认为,由于“失业救济会推迟失业者再就业的速度”,所以“如果失业工人从福利国家或劳工联合组得到帮助救济,灾难可能会变得更大”。可见,米瑟斯实际上主张( ) A.强化政府的职能 B.废除社会保障体制 C.维持一定的失业率 D.反对降低福利水平,答案,解析,-45-,【典例剖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凯恩斯认为,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长期需要看,政府对经济一味采取自由放任的不干预政策,单纯依靠私人经济的市场自动调节,不可能做到使资本主义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持续增长。因此,凯恩斯大声疾呼要实行政府干预经济,并且凯恩斯在为政府设计干预经济的政策时,着眼点放在社会总需求
28、方面。为此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以需求管理为主,要以扩大政府开支、扩张政府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不足。凯恩斯的理论及其政策主张提出后,很快风靡于西方各国经济学界,成为居主流地位的一大经济学流派。 摘编自王东京凯恩斯“革命”与他的充分就业理论,-46-,材料二 罗斯福考虑到要维护失业者的尊严和身心健康,政府准备发动一系列大规模公共工程,以促进经济的恢复,扩大就业。1933年3月31日,成立“国内资源保护队”(CCC,亦叫民间资源保护队)。受雇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预防土壤侵蚀、修筑森林道路、植树、造林、美化公园之类的工作。每人每月工资30美元,其中22美元(亦说25美元)寄回其家中。四个月内共
29、招募了第一批约25万人,在大约1 500个营地劳动,遍及各州。“这是美国和平时期规模最大和最迅速的动员”。 摘编自浅析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凯恩斯的主要经济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凯恩斯理论很快风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就业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政策所产生的影响。,-47-,参考答案:(1)主张:政府要动用力量干预经济;要以充分就业拉动社会需求;要以政府的需求带动社会总需求。(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处于困境;旧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凯恩斯理论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言之成理即可
30、) (2)特点:将扩大就业与提高社会消费相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加深;扩大了社会救济群体;提高了青年人的自信心;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言之成理即可),-48-,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凯恩斯大声疾呼要实行政府干预经济”得出政府要动用力量干预经济;根据材料一“单纯依靠私人经济的市场自动调节,不可能做到使资本主义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持续增长”得出要以充分就业拉动社会需求;根据材料一“以扩大政府开支、扩张政府需求的方法来弥补私人有效需求的不足”得出要以政府的需求带动社会总需求。第二小问原因,结合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出现得出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
31、处于困境;结合胡佛政府坚持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缓解危机失败得出旧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凯恩斯主义是根据经济发展的新需求而出现的经济理论得出凯恩斯理论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49-,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扩大就业每人每月工资30美元,其中22美元(亦说25美元)寄回其家中”得出将扩大就业与提高社会消费相结合。第二小问影响,结合“以工代赈”的经济举措有效缓解了经济危机得出遏制了经济危机的加深;根据材料二“政府准备发动一系列大规模公共工程成立国内资源保护队(CCC,亦叫民间资源保护队)”得出扩大了社会救济群体;根据材料二“罗斯福考虑到要维护失业者的尊
32、严和身心健康”得出提高了青年人的自信心;根据材料二“这是美国和平时期规模最大和最迅速的动员”得出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50-,情怀链接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质及影响 (1)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实质: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3)影响 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经济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新政保存了美国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政策,成为资本主义特别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51-,新政仅仅是在解决引起经济危机的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上初见成效,并没有消除导致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