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r) 清谈(tn) 实践(jin) 格物致知(zh)B埋没(m) 检讨(to) 彷徨(fng) 一帆风顺(fn)C探讨(tn) 哲理(zh) 遵照(zn) 袖手旁观(xi)D领悟(w) 测量(c) 恐慌(hung) 不知所措(cu)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B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C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D.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3对现代汉语中的近义词,我们不但要能辨析其不同意义,还要会运用它们。
2、请你辨析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的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_(探寻 探讨 探询 探问)自己。(2)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_(探索 探察 探究 探求),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_(实验 实践 实习 试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4)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_(领会 领略 领悟 领取)的。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作者_是美籍华裔_家,_奖获得者。 “格物” “致知”出自儒家经典_中的_篇。宋代朱熹抽取_中的_ 中庸两篇,和_ _编在一起,称为“四书”
3、。整体感知5课文的标题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格物致知”是_的意思。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_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要培养_精神。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一个事实论据,并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作用。_中考链接2018眉山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做大学问真学问王子墨知识分子要具备恢宏格局与长远志向,在旧学与新知中寻找答案,做大学问、真学问,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司马迁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被捕入狱,惨遭宫刑。出狱后发愤著书,终成史记 。支撑他矢志不渝的动力,便是其“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2的长远志向。把司马迁的志向转译一下,
4、亦即做大学问、真学问。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也成了无数有担当的知识分子的期许与自勉。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历史的评价标准却贯穿古今。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要秉持“做大学问、真学问”的学术风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底线,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 ”这是对中国传承数千年之久学术传统的再一次重申,为广大知识分子指明了立志求学的方向。知识分子,当有所“求” 。今天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中国的学术探索,也当紧贴于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中
5、寻求学术研究的立足点。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学术成果,必须从实践中来,并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知识分子,也必须对国情有深邃细密的考量,对历史有拨云见日的洞察,对专业有韦编三绝的钻研,才能拿出与实践相吻合、切中时代脉搏的学术成果,才能成就学问的大与真。知识分子,也当有所“拒” 。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学术界存在不少乱象,学术腐败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急功近利、东拼西凑,有的剽窃他人成果甚至篡改文献、捏造数据。正如有人所说,现在是著作等“身”者不少、著作等“心”者不多。清除乱象,需要知识分子以学者风骨自我勉励,在如乱花过眼的种种诱惑面前保持定力,校准人生价值的度量衡,把对物
6、质享受的关注,转移到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知识分子专注于学术正道的上下求索,而非在利禄之途上奔竞游走,是做出真正的大学问、真学问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国学术历经千载而斯文不坠的关键所在。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的知识分子,也要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争当时代弄潮儿。(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7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0 字以内)(2 分)_8第段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_9请简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 分)_10学校文学社团征集关于宣传读书的广告,某同学设计的下面这幅图画获得一等奖,请品析其妙处
7、。_3_11现在,很多学生存在着高分低能的问题,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写一个 200 字左右的片段。_详解详析1解析 D A 项, “儒”应读“r” ;B 项, “彷”应读“png” ;C 项, “袖”应读“xi”。2解析 A “查”应为“察” 。3(1)探讨 (2)探察 (3)实验 (4)领悟4丁肇中 物理学 诺贝尔物理学 礼记 大学礼记 大学 论语 孟子5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 实验6(示例一)论据:王阳明“格”竹子。作用:作为论据直接证明前文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一观点,同时又从反面证明了真正意义上的格物致知的重要性。(示例二)论据:“我”(
8、作者)在美国大学学习的“遭遇”(经历)。作用:论证文中提出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观点,突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7知识分子要做大学问、真学问。8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本段概述了司马迁创作的经历,所以是举例论证。事例与论点之间总是密切相关的,分析作用时,将论点结合起来表达即可。答案 举例论证。举司马迁矢志不渝创作史记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知识分子要做大学问、真学问”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9首先提出分论点“知识分子,也当有所拒 ”;然后从反面举当今学术界存在乱象的事例进行论证,再从正面进行道理论证(或“然后从反正两方面分别举例和讲道理”);最后得出“专注于学术正道求索是知识分子做真正大学问、真学问的关键”的结论。10运用对比,形象地表现了读书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这一道理。(意近即可)11示例: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因为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 “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因此考试能得高分,一旦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我们要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