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308.50KB ,
资源ID:953674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536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boatfragile1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含解析).doc

1、1陕西省黄陵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普通班,含解析)试题说明:试题考察范围为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相关内容,题型为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其中单选题 30 道,每题 2 分,共 60 分;材料解析题 3 道,共 40 分。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A. 中书省和门下省B. 门下省和尚书省C. 政事堂和门下省D. 中书省和尚书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根据所学

2、知识可知,唐代三省六部体制中中书省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及其统属的六部负责具体执行政令,所以答案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体制2.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 1840 年B. 1860 年C. 1895 年D. 1901 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 1895 年马关条约中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内容,因此题干中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1895年,故 C 项正确,AB 项错误;D 项与题干“最早”的要求不符,排除。考点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马关条约23.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 ,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是A. 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 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 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D.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表述,题中的这一做法是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废除丞相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丞相的废除使皇权得到空前的提高。故选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除丞相4.新中国建立后和苏联签订中苏友

4、好同盟互助条约 ,同波兰、罗马尼亚等国建交,反映的是对外政策的哪一基本方针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答案】C【解析】【详解】一边倒就是导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波兰和罗马尼亚都是社会主义国家,C 正确;“另起炉灶”宣布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A 错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取消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B 错误;D 不是新中国初期外交方针,排除。【点睛】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最终目

5、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5.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时,会场一片沸腾。此项决议的内容是A. 求同存异方针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C.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D.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答案】D【解析】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 2758 号决议,同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故选 D;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1955 年万隆会议由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 1953 年首次由周恩来提出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是新中国成立时

6、由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的,故 ABC 均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理与外国的关系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的准则,在对外交往中A. 坚持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原则B. 继续“一边倒”C. 大力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D. 倡导建立反对美国的国际统一战线【答案】A【解析】【详解】新时期外交中国处理与外国的关系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的准则仍然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 正确;新时期外交实行不结盟原则,不是“一边倒” ,B 错误;大力推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外交方针,C 错误;倡导建立反对美国的国际统一战线不符合新时期外交原则内容,D 错误。【点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新中国成立初的“

7、三大政策”都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但两者又有很大不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束缚,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7.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B. 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C. 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 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4次取得伟大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深远的影响,A B D 三项表述正确,C 项表述错误,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因此答案选

8、 C 项。考点:俄国十月革命点评: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深远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查,如可以从革命对俄国本身和世界影响的角度进行考查:毛泽东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对第一个“新纪元”的准确理解是 ( B )A推翻了沙皇的统治B在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人类社会进入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D不再参加帝国主义战争8.古希腊城邦中最流行的政体是A. 贵族制和民主制B. 贵族制和平民制C. 君主制和寡头制D. 寡头制和僭主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古希腊是一个地理概念而非统一国家,它包括众多的

9、城邦国家,最著名的为雅典和斯巴达,城邦国家绝大多数实行直接选举的民主政体,所以答案选 A 项,B C D 三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考点:古希腊民主政治点评:高考改革中高度关注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有关内容,就本题而言主要考察古希腊民主政治发生过程中两次重大改革的比较:梭伦改革奠定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伯利克里时期古希腊民主达到顶峰。9. 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 )A. 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瓦解B. 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C. 美国的经济政治力量下降D. 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答案】B5【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

10、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70 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所以答案选 B。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10. 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最初是从习惯法发展而来,但罗马法更重要的是成文法。要研究罗马习惯法首选的历史文献是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自然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故选 A。公民法、万民法、自然法不是具体的历史文献,不选 BC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十二铜表法11. 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 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11、 B.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C. 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D. 宣告废除了君主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D 不对,英国仍然保留君主制,君主世袭产生;C 不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英国权利法案公布标志英国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因此选 B。考点:权利法案点评: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影响:否定了君权神授,君主权力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12.美国 1787 年宪法体现的原则,不包括A. 中央集权原则B. 分权制约原则C. 民主原则6D. 民族平等原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

12、的识记能力,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的权力高于地方各州,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原则,美国 1787 年宪法确定的三权分立的政体模式体现了分权制约原则和民主原则,所以 A B C 三项均符合 1787 年美国宪法的精神和原则,但 1787 年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和对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没有体现民族平等的原则,故答案选 D 项。考点:美国 1787 年宪法点评:美国 1787 年宪法是美国联邦共和政体建立的标志。高考对此问题的考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联邦宪法的内容;联邦宪法确立的几项重大原则;联邦宪法的影响,本题的考察角度是。13.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 铁幕演说发表 B. 杜

13、鲁门主义提出C. 马歇尔计划提出 D. 北约成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得知“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提出。选项中 B 项符合题意。A 项是揭开了冷战的序幕。C 项是冷战在经济方面的表现。D 项是冷战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所以选 B。14. 1971 年 7 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尼克松后来回忆说,宣读公告只用了三分钟, “但却成了 20 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 )A. 继日本之后,美国也结束了对中国的敌对态度B. 它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并影响世界格局的

14、调整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影响到中美关系的改善D. 不同意识形态的两个大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7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1971 年,尼克松” 、 “20 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等,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改善相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 项表述本身错误,尼克松访华(1972 年)过后,日本首相才访华的;B 项表述本身不符合史实,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是 1972 年尼克松访华过后,题干所属时尼克松并没有访华(即将访华) 。C 项“恢

15、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是在 1971 年 10 月的第 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与题干时间“1971 年 7 月”不相符合。题干材料的核心,即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即将开启,这对国际关系的改善产生了重大影响,D 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及其影响15.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中国同盟会【答案】A【解析】【详解】兴中会是孙中山与赞同其主张的进步华侨于 1894 年 11 月 24 日在美国檀香山创建的中国近代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宗旨是驱

16、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故 A 项正确;华兴会建立于 1904 年;光复会建立于 1903 年;同盟会建立于 1905 年。故排除 BCD 三项。16.“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 “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 、 “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A. 国民革命时期B. 五四运动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抗日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是五四运动时期反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口号,B 正确;国民革命时期主要是“打倒军阀,除列强” ,A 错误;辛亥革命时期主要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 错误;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D 错误。17

17、.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恩8格斯的这句话最适合于对下列哪一项的评价( )A. 法国的启蒙思想 B. 空想社会主义C. 英国的宪章运动 D. 巴黎公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空想社会主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它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不认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以他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空想。C 英国的宪章运动;D 巴黎公社都不是理论,更谈不上不成熟的理论。所以答案选 B。考点:科学社会

18、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评价18.十月革命的意义不包括A.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胜的社会主义革命B. 为俄国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C. 为世界无产阶级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D. 未影响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故 ABC 正确,但不符合设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先进中国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中国

19、共产党,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D 错误,符合设问,所以选D。19.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是A. 临时约法B. 中华民国宪法C. 共同纲领D.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D9【解析】【详解】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出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D 错误;临时约法是近代第一部资本主义类型宪法,A 错误;中华民国宪法是国民政府颁布宪法,不是新中国宪法,B 错误;共同纲领是 1949 年 9月颁布代行宪法作用文献,C 错误。20.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 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A. 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B. 真正触及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C.

20、 体现了当时农民阶级的愿望D.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实际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比较太平天国的两个纲领。A 项共同点;B 项资政新篇未有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内容;C 项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农民所渴望的土地问题;D 项资政新篇反映了中国人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故选 D 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 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资政新篇【名师点睛】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不同项目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背景 颁布于太平天国强盛时期 提出于太平天国衰落时期经济主张 消灭剥削,平均分配土地和财物 主张学习西方,发

21、展资本主义群众基础满足了农民的利益要求,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反映农民的土地要求,得不到农民的拥护10作用 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 没能实施特点 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21.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导致这一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不包括A. 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 B.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C. 美、日、西欧经济三足鼎立 D. 第三世界崛起【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两极格局结束后” 、 “ 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

22、格局的演变相关内容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 项表述本身错误,苏联解体,并不代表社会主义阵营就瓦解了。其余 BCD 三项的表述均符合史实,均属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的因素。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A。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影响因素22. 马克思主义诞生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A. 工业革命的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B. 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C. 马克思 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 英国的古典政

23、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 马克思 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阶级密切联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A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基础,B 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C 是其诞生的理论基础,D 是其诞生的实践基础,在所有的条件中经济基础是最基本的前提,答案选 A 项。考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1点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是高考中的常考点,对此应该予以关注和系统总结:(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固有基本矛盾的逐渐暴露。(2)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3)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理论来

24、源。(4)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人工人群众,总结工运经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汲取优秀思想成果。23.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号称“贪污之王” ,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A. 发生在顺治时期B. 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程度D. 限制了皇帝的权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设军需房,后改名为军机处,A 项错误;军机大臣跪受笔录,传达皇帝诏令。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D 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5、是在秦始皇时期,B 项不符合史实。故选 C。考点:军机处的设置。点评:本题考查军机处设置的时间和影响。军机处产生后,原来的议政王大臣形同虚设,内阁也成为处理一般事务的机构。军机处虽然总辖军国政务,但它本身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军机大臣无专职,亦无定员。军机处不设官署,除了奉命办事之外,自己不能作出任何决定,也无权对外发出任何指示,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其官员互不统属,皆直隶于皇帝,军机大臣的罢置也听命于皇帝,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它的设立是清代统治者在中央行政制度方面的重大变革。皇帝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实现了“乾纲独揽”的绝对君权。24. 俄国十月

26、社会主义革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农村包围城市,造成这种不同原因之一是:A. 俄国是工业国,中国是农业过B. 俄国城市人口占多数,中国农村人口占多数C. 二月革命以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中国大城市反动势力异常强大12D. 俄国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根深蒂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辨析能力,应结合所学知识辩析。A、B 两项是说明人口因素,D 项主要说明两国的社会性质的差异,但影响革命的因素是来自社会的阻力,故 A、B、D 三项排除,C 项正确。点评 :造成这两者不同的原因是由于两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事实上中国也曾经试图走

27、过城市包围农村的路线,除了俄国的十月革命,早期的法国巴黎公社起义,走的也是城市包围农村的路线。但这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我国当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三座大山的势力都在城市中,在城市中反对势力过于强大,尚处于弱小的共产党根本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而农村恰恰是他们的薄弱环节。农村包围城市是马克思主义在的中国化的运用,他和城市包围农村相比,首先成功地解决了依托根据地积累、发展革命力量的问题。随着根据地的发展、扩建,革命力量不断得以发展、壮大。25.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 国民党的灭亡 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答案】B【解析

28、】试题分析:CD 是为新中国建立奠定了基础;A 是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奠定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选 B。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点评:1954 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律保障。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注重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最主要是为了:A. 维护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B. 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C. 推动国际经济合作 D. 赢得相对稳

29、定的和平环境【答案】A【解析】1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注重同外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A 项符合题意,B C D 三项是方式和措施而非目的。考点: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点评:材料考查了新时期我国发展外交事业是重要意义和目的,一国的外交说到底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这一点是政治常识,有关政治学常识和原理运用也是我们觉得历史理论问题必备的能力。27.1787 年美国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其中最高立法权属于A. 国会B. 各州政府C. 总统D. 最高法院【

30、答案】A【解析】【详解】1787 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负责行政权、国会负责立法权、最高法院负责司法权,故 A 项正确;各州政府负责地方行政权,B 错误;总统负责行政权,C 错误;最高法院负责司法权,D 错误。28.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B. 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C. 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D. 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答案】B【解析】【详解】一国两制下台湾可以拥有军队和行政等独立权,但是外交上对外必须是“一个中国”

31、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 错误,符合题意;“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议”说明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A 正确;“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说明国民党不以地方性代表参谈,C正确;“实行第三次合作”说明统一后仍然继续合作,D 正确。1429.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 ,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协约国集团的成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图片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32、求同存异的方针,正好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一致,所以本题选 C,A、B、D 不符合题意。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万隆会议。30.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主要是因为A. 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 B. 各国经济联系日趋紧密C. 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 D. 联合国的作用不断加强【答案】A【解析】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出现,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是美苏的衰落和若干政治力量的壮大(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 ,故 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是原因,应排除。二、材料解析题(共 3 题,31 题 16 分,32 题 12 分,33 题 1

33、2 分。 )31.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材料一:图一毛泽东与斯大林在一起图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材料二: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 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5材料三:邓小平在 1984 年 5 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外交政策?(2

34、)材料二反映出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答案】 (1)外交政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原因: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政策。(2)变化:中美两国结束长期对立,开始走向正常化。原因: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苏关系恶化。 (3)政策:独立自主;不结盟。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解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 “图片一毛泽东与斯大林在一起

35、以及图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可以得出是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第二小问依据新中国成立之初国际格局以及形式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可以得出中美两国结束长期对立,开始走向正常化。第二小问原因依据所学从美国方面以及中国方面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真正的不结盟”可知新时期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赢得了有利的发展环境以及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32.近代以来,欧洲许多国家确立了各具特色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

36、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摘自世界文明史材料二: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16的国家”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2)根据材料概括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指出德、法两国政府与议会之间的关系有何不同?(3)结合对英、美、法、德近代政体的分析,你认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答案】 (1)英国:君主立

37、宪制政体。美国: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政体。(2)特点: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德国政府不是议会选举的,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法国政府是议会选举产生的,对议会负责。(3)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议会至上原则) ;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代议制民主;法治原则【解析】【详解】 (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可知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政体。第二小问依据所学1787 年美国宪法从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共和制政体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可以得出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第二小问依

38、据所学德国和法国代议制可知德国政府不是议会选举的,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以及法国政府是议会选举产生的,对议会负责。(3)依据所学四国代议制特点可知议会至上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以及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等。33.新世纪,国际格局从结构到组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地缘格局、战略关系和政治关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7材料二 1951 年 4

39、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宣布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1 年 12 月,欧共体 12 国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 ,希望将欧共体由一个经贸集团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并执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政治实体。1993 年, 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历史必修一 (人民版 2000 年)材料三 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

40、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请回答:(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列举欧洲走向联合过程的重大史实;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 (1)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力量增强)和美苏自身力量削弱。(2)史实:1951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诞生;1967 年,欧共体成立;1992 年, 欧洲联盟条约签订,1993 年,欧盟正式成立(只要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特征:由经

41、济实体(经贸集团)发展到经济、政治实体。(3)观点一:同意。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明显;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如材料三中列举的经济衰退、陷入伊拉克战争泥潭、恐怖主义的威胁等。观点二:不同意。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无人能比。【解析】【详解】 (1)依据所学 20 世纪 60-70 年代世界新兴力量崛起从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的振兴以及美苏自身力量削弱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信息从 1951 年、1967 年、1992 年以及 1993 年欧洲走向联合具体事例回答。第二小问特征依据欧盟性质可知由经济实体发展到经济、政治实体。18(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同意材料观点可以依据当今世界呈现多个力量中心,多极化趋势明显以及当今美国面临很多严重问题回答。如果不同意材料观点可以结合所学从虽然美国面临着诸多问题,但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依然十分强大,无人能比回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