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09 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一、从诗经到唐诗1 诗经(1)内容: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诗歌,分 三部分。(2)特点: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3)地位:出现于春秋末年,是中国第一部 ;奠定了古典文学 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2楚辞(1)含义: 以南方民歌为基础创作的新的诗歌体裁。(2)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感情。(3)代表: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长诗 。3汉赋(1)含义:以楚辞为基础创造的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2)特点: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表现 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3)代表: 的子虚赋 上林赋 ,张衡的二京赋 。4唐诗(1)原因:唐朝开放与
2、繁荣的社会环境; 以诗赋为主。(2)代表初唐:著名诗人 、陈子昂等。盛唐:高适、岑参的边塞诗;孟浩然、王维的 ;“诗仙” 的浪漫主义创作;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 ,被誉为“ ” 。 中唐:白居易的讽喻诗。二、宋词和元曲1宋词(1)原因: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增加,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2)特点:句子 ,更便于抒发感情。2(3)代表:婉约派的柳永、 ;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2元曲(1)宋代:散曲是民间兴起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2)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 。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成就最高。三、明清小说1原因(1) 进入强化阶段。(2)经济领域出现新气象, 出现。(3)市民阶层扩
3、大。2特点(1)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2)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方面,超过前代。3代表(1)珍品:三国演义 、 水浒传 、 西游记 、 。(2)名作: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K 知识参考答案3长短不齐 李清照 元曲 专制中央集权 资本主义萌芽 红楼梦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主流形式及其特点1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2特点(1)先秦:诗经质朴典雅,具有现实主义风格,以民歌为基础的“楚辞” ,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诗经和“楚辞”正好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风格。(2)汉赋:华丽而夸张,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
4、3)唐诗风格多样,千古传诵,以五言诗和七言诗为主,把诗歌推向顶峰。(4)宋词是诗歌的另一种形式,句式灵活,句子长短不一,适于和乐歌唱,具有强烈的音乐节奏之美。(5)元曲是民间兴起的新的诗歌形式,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抒情叙事兼长。(6)明清小说将广阔的社会生活纳入了文学的视野,艺术而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将古典小说创作推向繁盛阶段,并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学呈现了多元兼容、雅俗共赏和发展趋势的逐渐平民化等特征。(20172018 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唐代诗人白居易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 ,强调诗歌
5、在社会生活中应发挥“补察时政” “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他的这一思想继承了4A 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B楚辞的浪漫主义风格C汉赋的慷慨激昂、文采华丽D魏晋文学的抑郁隐逸【答案】A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辉煌繁盛的原因1唐诗( 1) 唐 代 开 放 的 社 会 、 繁 荣 的 经 济 , 以 及 兼 容 并 包 、 三 教 并 行 的 文 化 政 策 促 进 了 诗歌 创 作 进 入 黄 金 时 期。(2)科举“以诗取士” ,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3)中外之间和民族之间频繁的文化交流。(4)文学自身发展和帝王的提倡、爱好等也是推动唐诗辉煌发展的原因。2宋词(1)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奠定物质基础
6、。(2)市民阶层扩大,思想感情更丰富,词更能适应市井生活需要。(3)两宋阶级、民族矛盾尖锐,词便于抒发感情,反映现实。3明清小说(1)明代中叶以后,手工业和商业繁盛,商品流通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市民阶层的文化心理需求,呼唤出一个中国古典小说的黄金时代。(2)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凸现,不少文人开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3) 小 说 体 例 到 明 清 时 期 已 非 常 成 熟 , 本 身 具 有 反 映 社 会 生 活 的 深 度 和 广 度 的 优 势 ,与 时 代 具 有 契 合 性。(4)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小说繁荣。5因此,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学的
7、发展和繁荣又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状况为基础的。(20172018 学年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有清代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小说教化功能的推广C市民阶层的壮大D贵族奢侈生活的影响【答案】A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1唐朝诗歌的繁荣,是建立在唐朝开放的社会与繁荣的经济基础之上的,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也促进了诗歌繁荣。2词的出现,是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市民数量的扩大而出现的。3明清时
8、期,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另一方面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文学是特定时代政治、经济的产物。(20172018 学年海南省文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初步呈现出雅俗共存的局面。连宋朝皇帝都愿意听“话说赵宋某年”的话本小说。对此现象的合理解读是A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的发展B君主好恶决定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6C通俗文学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D文言文体受到严重冲击并开始衰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中“宋代的各种说唱艺术、话本小说、戏
9、曲、语录等文艺形式的发展扩大了通俗文学的势力范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学得到了发展,故 A 项正确;B 项说法错误,故排除;通俗文学并未冲击封建等级观念,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文言文体的衰落,故 D 项错误。故选 A。1 论语为政中记载:“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想纯正) 。 ”这说明A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B 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C 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 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2古代中国的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某种文学形式有较为灵活的句式,多具有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往往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
10、采华美。该文学形式的代表作家是A屈原 B李白C杜甫 D辛弃疾3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这反映出唐诗A是研究唐朝政治的主要史料 B适应了市民阶层生活的需要C促进了文化逐渐向平民转移 D是中华文化辉煌的重要象征4宋朝瓦舍是重要的游乐场所,内有勾栏,专供大众娱乐。东京的瓦舍见于东京梦华录的就有十座。临安的瓦舍见于武林旧事的有廿三座。在宋朝瓦舍会出现的现象有7A叫卖京剧脸谱 B表演关汉卿窦娥冤C评说小说三国演义 D吟唱柳永新词雨霖铃5请阅读下面精美的文字,其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长
11、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A BC D6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 。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 ,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A封建制度日益衰落 B社会风气渐趋败坏C市民价值观
12、念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1汉武帝时期,政府设立了乐府机构,并加强了对民间信息的采集。故十五从军征病妇行等反映民间疾苦的乐府作品得以上达天听。这表明乐府诗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B助推了汉赋的兴起与发展C成为官府体察民情的主要渠道D对缓和社会矛盾具有一定意义2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人用诗歌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用诗歌吟咏王朝兴替、世事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唐)李白估客乐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时会琴客8材料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
13、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唐)张籍野老歌材料三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宋)王安石商感(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商业发展的基本情况。(2)根据材料二,指出该诗所记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实。(3)根据材料三你能看出哪些历史信息?面对商品经济发展的状况,宋代政府实行什么经济政策?1 (2018 年江苏卷)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 ”“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 ”这说明,元曲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
14、山水,意境悠远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2 (2017 年北京卷)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3 (2016 年北京卷)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下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9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D政烦方改篆,愚
15、俗乃焚书1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依据材料“诗三百曰思无邪 (思想纯正) ”可知, 诗经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故选 B。A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诗经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故 C 项错误;诗经反映的是西周至春秋中期的社会风貌,与秦汉时期大一统的恢弘气度不同,故 D 项错误。2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文学。据材料信息“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 “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可知是指楚辞,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作家,故 A 正确。3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辉煌灿烂的文学。根据材料“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可知,A
16、 项说法不全面,故排除;唐朝时,市民阶层还未兴起,故 B 项错误;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根据材料“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可知,唐诗是中华文化辉10煌的重要象征,故 D 项正确。4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的市民文化。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期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娱乐场所瓦舍,在瓦舍中会出现吟唱宋初词人柳永的新词雨霖铃的场景,故选 D。京剧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关汉卿窦娥冤属于元曲的代表作品,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的作品,均不可能出现于宋代瓦舍中,故 A、B、C 三项错误。5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辉煌灿烂的文
17、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是楚辞的代表作离骚 ,出自唐朝杜牧的江南春 ,出自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出自宋词代表作家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所以先后顺序是,故 A 项正确。6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成就,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文信息“许仙与白蛇的故事” 、 “明末时” 、 “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 “主人公身份”变为“生药铺主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变化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领域的影响。A、B、D 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C 项表述符合题意。1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学成就,旨
18、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题文信息“反映民间疾苦的乐府作品得以上达天听”可知,材料表明乐府诗对缓和社会矛盾具有一定意义。A 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 项表述中“汉赋”与题文信息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C 项表述中“主要渠道”不符合题意,排除;D 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2 【答案】 (1)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海上贸易发达。出现喧闹夜市;酒店和娱乐业兴旺。(2)赋税负担沉重,贫富分化加剧;农民险入困境,纷纷逃入山区,垦山为田;富商财富汇集,生活奢靡。(3)信息: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政策:重农抑商。11第(3)问,
19、第一小问,据材料“今朝半醉归草市”可以看出商业发展深入农村,出现草市。而从材料“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则可以看出富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却得不到任何保障。第二小问,直接迁移北宋政府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即可。1 【答案】A【解析】 “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说明元曲风格以俗为尚,具有口语化的特点,比较接近民众,贴近生活,人们容易接受,故 A 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属于山水画的特点,故 B 项错误;元曲的句式灵活多变、伸缩自如, “句式整齐,语言精炼”是唐诗的特色,故 C 项错误;“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明清小说的特点,故 D 项错误。【名师点睛】优秀传统文化中,常体现出明显
20、的民族性、地理性、时代性等特征,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只有具备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下去,本题契合弘扬古代传统文化的热点,考查考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知识层面上考查到了唐诗、文人画、元曲、明清小说等;能力层面考查到了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少引圣籍,多发天然” “雅俗共赏”等信息。2 【答案】C12【名师点睛】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封建社会贯彻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过程,明朝比唐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更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同思想文化政策受不同的政治制度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程度越深,思想文化领域受控越严。3 【答案】A【解析】结
21、合图片可知此作品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再结合图片中各个封国的名称可以判断出来是西周时期的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答案选 A 项,因为 A 项出自于诗经,其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产生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中心,与图片所含信息吻合,故本题答案选 A 项。 “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指的是东晋时期,B 错误;“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说明是汉代,C 错误;“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说的秦朝史实,D 错误。【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地图的形式来考查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题干中有干扰信息“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 ,初看好像要从空间角度分析试题,实际上此题我们首先要通过图片中的封国形势判断出此作品的时间是在西周时期,然后结合所学判断每个选项的时间是否与图片隐含的时间相符。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