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每周一测1公元前 6 世纪,希腊思想家泰勒斯把水当作万物的本原,公元前 5 世纪,智者学派将谈论的对象集中到人类社会政治伦理方面来。这反映出A城邦社会性质发性改变 B希腊城邦已完全统一C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D雅典民主政治开始确立2苏格拉底主张:“不论是真理的持有者,还是美德的富有者,最后却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柏拉图认为:“人们必须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否则,它们会无异于最野蛮的野兽。”这说明两人都A崇尚知识美德 B重视道德规范C尊崇法律权威 D追求政治民主3亚里士多德说:“个体只有在属于雅典时,其存在才有意义。不属于雅典的个体非鬼即兽。”据此判断亚里士多德A肯定人的价值和
2、尊严 B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C属于古希腊智者学派 D主张社会精英统治雅典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事实上,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相反,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表现的特别明显。”材料表明A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有明显区别 B文艺复兴是中世纪发展的延续C文艺复兴促进了古典文化再生 D古典文化在中世纪并没有中断5某一时期,意大利人对于那种表现追慕上帝的峭拔的建筑风格感到厌倦,便想起了古希腊罗马时代那些建筑,于是“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据此可知,当时的意大利A复古思想盛行 B宗教观念淡化C人性得到复苏 D生活方式单调6马丁路德指出,教士们和其他基督徒之间“并无不同之处,并
3、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这一观点A强调世俗权力应高于教权 B有利于冲击教会权威C确立上帝的最高权威地位 D推动民族意识的觉醒27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的先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与普罗泰格拉不同,苏格拉底认为:如果一个人自称知道一件事是善,但又不去实现这件事,这恰恰说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知道这件事的好处(善) ,他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知识。相反,一个人知道什么是善,必然会行善;知道善而又不实行善是自相矛盾的,因而是不可能的。苏格拉底相信,一切恶行都是在不知道善的情况之下做出的。摘编自西方科学的起源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结论,已经被时代证明是错误的。他认
4、为:“物体的运动需要有一个外在的作用力这样一直推导下去,就会发现,最初的推动者是依靠自身使某一外物运动起来的。 ”中世纪基督教说“最初的推动者”就是上帝,并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与基督教义结合,这样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成为权威学说。摘编自赵敦华西方人学观念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与普罗泰格拉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在中世纪成为学术权威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其学说的影响。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
5、都是人,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同样,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一般认为,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和指导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他们进而认为:佛教所谓升入涅槃境界,过于玄虚;为了获得成功的欢乐而奋斗,纯属虚荣;为了进步而去进步,则是毫无意义。中国人明确认为
6、:人生的真3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儿童入学伊始,第一首诗便是: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在中国人看来,这不仅代表片刻的诗意般的快乐心境,并且是追求人生幸福的目标。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之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摘编自林语堂:中国的人文主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对人文主义思想形成的促进作用。(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之处,并分别说明其成因。1【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希腊思想界的研究对象从自然物质世界转向人类社会,反映出人的地位的提高,故
7、C 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社会性质的变化,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城邦的统一问题,也无法体现民主政治的发展情况,故排除 B、D 两项。2【答案】C【解析】“必须是法律的服从者”“为他们自己制定法律并在生活中遵循它们”说明二人都主张尊崇法律权威,C 正确;A 和 B 是苏格拉底主张;D 是柏拉图主张。3【答案】B4【答案】D【解析】材料“事实上,中世纪人们对古典的兴趣并没有完全消失”表明古典文化在中世纪一直存在,即在宗教一统人们思想之时,古典文化并没有中断,故 D 项正确。材料“中世纪的某些特征在文艺复兴时期还表现的特别明显”强调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联系,而不是区别,故 A 项错误。B 项说法不符
8、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家4利用古典文化来表现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而不是文艺复兴促进了古典文化的再生,故 C 项错误。5【答案】C【解析】根据“意大利人对于那种表现追慕上帝的峭拔的建筑风格感到厌倦,便想起了古希腊罗马时代那些建筑”,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4、15 世纪,意大利掀起了以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的文艺复兴运动,否定上帝的禁欲主义,宣扬人文主义精神,使人性得到复苏,C 正确;A 只是文艺复兴的表面现象,不是实质,排除 A;文艺复兴不反对宗教信仰,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文艺复兴,D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6【答案】B【解析】材料“教士们和其他基督徒之间并无不同之
9、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反映了教士和普通基督徒都是平等的,这否定了教会教士的权威地位,故 B 正确;世俗权力指王权,材料未涉及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故 A 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上帝的最高权威,故 C 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体现民族意识,故 D 错误。故选 B。7 【答案】 (1)思想:美德即知识;无人有意作恶。相同点: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不同点:普罗泰格拉忽视道德、追求功利,而苏格拉底提倡道德哲学。(2)原因:其学说符合基督教的上帝创世说,被基督教利用。影响:亚里士多德对哲学的一些思考成为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他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但其思想也有错误之处,有些
10、学说客观上不利于后世的科学创新,不利于思想解放。8 【答案】 (1)文艺复兴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倡导世俗教育,以培养合格市民为目标;5体现了关注现实、现世、人性、享受为中心的价值观;冲破了封建神学束缚;推动了人性的复苏和精神解放。(2)不同之处:中国,凸显现实情怀;强调家庭幸福、社会关系和谐。西方,基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追求实现个人价值。成因:中国,长期以小农经济为主导;宗法观念及儒家思想的影响;长期君权神化,使中国缺乏宗教权威。西方,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传统人文精神的影响;市民阶层的兴起;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可以得出中国的人文精神的含义,西方的人文精神的内涵结合材料“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并结合文艺复兴的相关知识加以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当时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状况加以回答即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