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八 经济发展模式的调适与转型,ITEM,ITEM,ITEM,NO.2,NO.4,NO.3,高考命题热点化 历史考查由“考查知识”向 “考查智慧”转变,注重鉴古知今,选择题主观化复习内容由“教材知识”向 “课程知识”转变,拓展知识边界,非选择题自主化 答题方式由“固化思维”向 “多元思维”转变,立足唯物史观,专题跟踪检测,高考命题热点化历史考查由“考查知识”向“考查智慧”转变,注重鉴古知今,选择题主观化复习内容由“教材知识”向“课程知识”转变,拓展知识边界,新中国的工业化路径,考点一,高考真题聚焦,均考查历年高考的重点内容:“一五”计划。,高考热度 不减,均以漫画作为命题材料,人物形象生动
2、,信息更直观。,命题情境 鲜活,一是突出女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二是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价值观念 引领,国家独立富强的必要条件:工业化。,家国情怀,减少住宅建设、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的目的是处理好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即扩大积累率,为工业建设服务。,逆向思维,中、美、英三国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中外 关联,不要被数据所迷惑,要注意中国自身的纵向比较,高速度数值的前提是新中国的工业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展开的。,理性 认识,横展纵深提能,创新,借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
3、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社会经 济制度 建立,注意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经济 结构 与体制,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开展五年计划经济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来保证工业发展,工业化 建设,新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考点二,高考真题聚焦,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开展,使城镇和工矿区人口猛增,这急剧扩大了对粮食的需求量,粮食供给矛盾严重,粮食计划供给能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建立 历史联系,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把握 历史概念,“一五
4、”计划期间,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时期。,回归 历史现场,将农民的经济生活纳入国家的计划管理体制。,历史 解释,“统购统销”: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历史 概念,“一五”计划期间,随着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实施,粮食购销形势严峻,粮食市场开始动荡。,历史 背景,横展纵深提能,1952年11月成立了国家计划委员会。1954年我国制定和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计划经济体制成为我国法定的经济体制,基本形成阶段(1952年9月1956年12月),中央首先加强了对国营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计划管理。对农业、手工业加强计划领导。在调整私营工商业的基础上,要求私营工商业遵照执行政府制定的产销计划。在市场管理
5、方面,国家指令要求国营贸易公司正确地执行价格政策,初步形成阶段(1950年6月1952年8月),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的工业企业,建立国营工业,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久,对非公有制的私营工商业实行了调整,使私营企业初步纳入了计划生产的轨道,萌生阶段 (1949年10月1950年6月),渐进的经济体制改革,考点三,高考真题聚焦,分析表格中乡镇企业行业分布的变动,认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强调 历史解释,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隐含 社会热点,以1982年和1988年两个时期乡镇企业行业分布为切入点。,注重 时空观念,解放思想,打破思
6、想认识的束缚,厘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思想是 行动指南,以罗斯福新政为案例,为经济体制改革助力。,强调 以史为鉴,考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回归 基础知识,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1975年,“文化大革命”后期。,注重 时空观念,新的时代背景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何创新、与时俱进。,切合 史学前沿,不同时期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变化所反映的经济体制的不同。,强调 对比发现,横展纵深提能,人民教育的发展之路,考点四,高考真题聚焦,图片史料,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时代风貌和时代气息。,鲜活的 命题素材,以艺术作品为载体创设情境,再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的新气
7、象,即农民对知识的渴望。,独特的 命题视角,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任务,而科技又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最需要的是人才的助推,这就促使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注重 知识联系,1977年恢复高考,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隐含 社会热点,突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为巩固国家政权和经济建设的作用。,体现 国家意志,新中国成立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西方国家对新中国所采取的军事、经济上的封锁;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回归 历史现场,横展纵深提能,非选择题自主化答题方式由“固化思维”向“多元思维”转变,立足唯物史观,高考第41题增分策略,清政府采纳李
8、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19世纪70年代,允许部分地区开矿,雍正时期,禁止地方开矿,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回答此问时,考生一般只是答出清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的政策,而没有用概括性的语言归纳出政府(官府)在其中的作用,如果联系教材中古代和近代中国对待工商业的政策进行回答,则会使答案增色添彩,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不准洋人代办,获利多的矿产,由官府控制,他建议
9、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列强的经济侵略,“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多”,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政府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谋取矿利”“洋务运动的推动”这都是隐
10、性信息,是在材料现有信息的基础上归纳而出,考生在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发散思维,联系与材料相关的历史信息,全面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推动,“借用洋器洋法”,政府谋取矿利,重农抑商,“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严加控制”,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将矿产的普查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满足工业建设的需要,迁移教材中“一五”计划的意义,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
11、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高考第42题增分策略,小长假出现和增多,问题三,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问题二,法定假日有增多的趋势,问题一,从经济角度分析,2000年增加了劳动节和国庆节两个黄金周的小长假,2008年虽然将劳动节由3天缩减为1天,但却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节,虽然只有1天假期,但可与周六、周日连休形成3天的小长假,这方便和鼓励了人们外出旅游,从而拉动假日经济,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问 题 三,1950年至2000年,我国法定的传统节假日只有春节,2008年又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传统节假日增加的趋势,说明政府和人民更加重视对我国历史悠久、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问 题 二,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5年,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成为法定假日增加的基础和推动力。国家法定假日的增加,也表明我国政府十分关心和注重民生,使社会福利不断提高,问 题 一,谢 谢 观 看,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