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三部分 地理示意图的判读地理示意图能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结构或相互之间的联系,其特点是主题突出,清晰易懂。地理教学中最常见的有地理原理图、地理过程图、地理关联图、剖面示意图等。一、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1.地理原理示意图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2.解读该类示意图的方法例 5 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 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下图示意山谷
2、风的形成原理。据此回答下面三题。(1)(2018 山西太原期末)霜常出现在( )A.初春 B.初秋 C.春末 D.夏末(2)(2018 山西太原期末)图中( )A.表示夜晚山风 B.表示白天谷风C.表示夜晚谷风 D.表示白天山风(3)(2018 山西太原期末)图示气流可解释“霜打洼地”成因的是( )A. B. C. D.答案 (1)A (2)B (3)D解析 第(1)题,霜是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冷却降温到 0以下,水汽在地面或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初春气温较低,空气中水汽较多,易形成霜。第(2)题,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表示白天谷风,表示夜晚山风。第(3)题,“霜打洼地”成因是夜晚大气云
3、量少,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易达到冰点。夜里山顶的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滑,冷空气密度大,到达山谷或洼地后,空气层结稳定,于是洼地中的冷空气愈积愈多,气温便降得很低。一般洼地要比周围的平地气温低 45。因此,山坡和平地还没有霜时,谷地和低洼地中就会有霜。如果山坡和平地上有霜的话,那山谷和洼地中的霜就更重。图中表示夜晚山风,冷空气沿山坡往下沉,造成“霜打洼地”,故 D 项正确。2变式训练 7 下图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交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回答下面两题。(1)图中表示的是( )A.冬季白天 B.冬季夜晚C.夏季白天 D.
4、夏季夜晚(2)关于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充分利用了热力环流的原理B.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有利于空气的净化C.充分利用了温室效应的原理D.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变式训练 8 在我国某期电视节目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下图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和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1)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径流(2)据图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是( )A.日出前后 B.中午前后C.日落前后 D.午夜前后(3)目前沿海地区没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最主
5、要原因是( )3A.效率低 B.破坏环境C.成本高 D.技术不成熟二、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1.解读该类示意图的一般步骤2.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明确变化过程明确是哪种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变化过程,是按时间变化,还是按空间变化。(2)把握变化规律认真分析图像资料,掌握该地理事物或现象按时间的变化规律或按空间的递变规律,根据变化规律推断其发展或演化趋势。(3)解释变化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理事物或现象变化规律产生的原因,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影响。例 6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我国广西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1)(2018 天津文综,3,4 分)依据图中信息判断,造成甲、乙、
6、丙三地地貌类型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年降水量的差异 B.地质构造部位不同C.植被覆盖率不同 D.地表岩石种类不同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沉积物。(2)(2018 天津文综,4,4 分)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间歇性抬升 B.持续性抬升C.间歇性沉降 D.持续性沉降4答案 (1)D (2)A解析 (1)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由地质剖面图可知,该地区有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分布,在页岩、砂岩分布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侵蚀(下切)作用,形成河谷地貌;而在石灰岩地区,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
7、溶蚀作用,即水的溶解和冲刷,形成峰林等喀斯特地貌,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岩石种类不同,流水作用差异明显,D 项正确;该地区小范围内年降水量差异较小,A 项错误;由图中岩层弯曲状态可以判断,该地区为向斜构造,甲、乙两处均位于向斜的侧翼但地貌不同,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该区域植被状况,C 项错误。(2)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图示区域河流形成了两级阶地,阶地是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共同作用的产物,当地壳抬升时,河流下切作用明显,形成深切河谷;当地壳相对稳定时,流水下切作用减弱,堆积作用增强,形成河流阶地。由此可知,该地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A 项正确;持续抬升不会形成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
8、河床沉积物,B 项错误;地壳沉降,该地区河流下切作用较弱,图中古河床较现代河谷的位置明显偏高,说明有明显的下切作用,C、D 项错误。变式训练 9 图示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 1 年、第 6 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1)关于河流径流从第 1 年到第 6 年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径流峰值提高 B.洪峰期提前C.含沙量减小 D.径流总量增加(2)与图中径流差异关系最小的环节是( )A.地表径流 B.蒸腾C.下渗 D.地下径流(3)假设图中虚线表示第 1 年,实线表示第 6 年的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的河流流量过程线,则导致图中变化的人类活动可能为( )A.下游围
9、湖造田 B.上游退田还湖C.下游修建水库 D.上游修筑梯田变式训练 10 下图为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5(1)(2016 北京东城期末)湖泊演变为陆地的过程是( )A. B.C. D.(2)(2016 北京东城期末)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生物(3)(2016 北京东城期末)图示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区域性 B.整体性 C.差异性 D.开放性三、地理关联示意图1.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运用文字框图和箭头、线条等连接有关地理事物,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及演变规律的组合图形。地理关联示意图通常借助带箭头的线段将有
10、关地理事物的形成、内部结构、外部特征、发展趋势等要素联系起来。解读该类图的过程如下:(1)读图名,确定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程;(2)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3)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4)掌握模式图内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2.在地理关联示意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关键环节法和代入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1)关键环节法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和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
11、,理清逻辑关系;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2)代入法有些表示地理事物相互关系的选择题,可以使用直接代入法尝试求解。例 7 (2016 山东潍坊模拟)初步勘探表明,广西、安徽、辽宁、江西、湖北、江苏、内蒙古硅矿等资源丰富。通常把与太阳能发电系统构成链条关系的产业称为光伏产业。结合下图回答(1)(2)题。6太阳能光伏产业链示意图(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力发展光伏产业链上游和下游产业,主要优势有( )硅矿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科技水平高,人才优势显著土地面积广,地价便
12、宜硅晶体冶炼所需的水电充足太阳能丰富A. B.C. D.(2)江苏光伏产业发展居全国领先水平,江苏欲将光伏产业链的中游生产转移,下列省区承接该产业区位优势最佳的是( )A.广西 B.辽宁 C.安徽 D.湖北答案 (1)D (2)C解析 (1)由材料可知,内蒙古硅矿等资源丰富,生产原料充足;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地价便宜;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太阳能丰富;内蒙古经济落后、科技水平低,故选项 D 正确。(2)由产业链示意图可知,中游产业是光伏电池制造、光伏电池组件制作,该产业附加值低,主要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安徽与江苏相邻,距离近,经济较为落后,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13、,区位条件优越;而广西、辽宁、湖北距江苏较远,运输成本高,故选项 C 符合题意。变式训练 11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编制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对发展循环经济做出战略规划。读复合型循环经济基本模式图,回答下面两题。(1)图示经济模式适合大面积推广的省级行政区为( )A.黑 B.琼 C.鄂 D.新(2)推断图中 a、b、c、d 的含义,据此判断关于图示循环经济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7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降低了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生物质发电满足了工业生产用电需求提高了土壤肥力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A. B. C. D.8答案精解精析变式 7 答案 (1)
14、A (2)B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室内空气下沉,温度较低;冷空气进入空气间层后,被加热,上升后进入室内,形成局部热力环流,不断地向室内输入热空气,使得室内增温,故该图表示的最可能是冬季;结合题意可知,该房屋是节能房,故最可能利用太阳能供暖,该图表示的是冬季白天。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该节能房充分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和温室效应原理;读图可知,关闭玻璃盖板和窗户有利于热量的保存,而打开重质墙体的隔断是为了使室内空气与空气间层空气循环,有保温作用,如果要净化空气,还需要打开窗户。变式 8 答案 (1)C (2)B (3)A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有海水的蒸发,有塑料薄膜上的降水,塑
15、料薄膜上水的径流,没有水汽输送。第(2)题,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期是薄膜上气温和薄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水汽凝结最多。第(3)题,沿海地区没用此法建设海水淡化厂的原因是占地广,效率低,此种方法对环境破坏小,成本不高;此种方法没有太大技术难度。变式 9 答案 (1)C (2)B (3)B解析 第(1)题,森林火灾后第 1 年森林破坏严重,植被稀疏,河流的径流总量最大,峰值提前而且最高,含沙量最大。到第 6 年,森林逐渐恢复,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河流径流总量减小,峰值推后而且降低,含沙量减小。第(2)题,从第 1 年到第 6 年,径流差异显著,主要是植被覆盖率提高,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而地
16、表径流减少导致的,蒸腾对径流变化几乎没有影响。第(3)题,导致图中同一河流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流量不同的人类活动一定发生在测量河段的上游河段,A、C 错误。依题目假设可知,第 1 年径流峰值大,第 6 年径流峰值小,由此推测可能是上游河段蓄水能力增强,所以上游最可能是退田还湖而不是修筑梯田。变式 10 答案 (1)A (2)D (3)B 解析 (1)读图可知,已长出茂盛的植物,应该为后期。没有生物,应该为初期。长出藻类植物,应该在(长出草类植物)之前,A 项正确。(2)由上题分析可知,湖泊演变为陆地过程中的主导因素是生物。(3)图示演变过程是由生物因素发生的变化,导致水文、地形等因素改变,最终导
17、致整个环境整体发生变化,故演变过程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B 项正确。变式 11 答案 (1)C (2)C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发展棉花、花卉种植,说明热量条件较好,故排除热量条件不足以发展棉花生产的黑龙江,A 项错误;海南热量丰富,但阴雨天过多,也不适宜发展棉花种植,B 项错误;图示区域发展水产养殖等,应9该位于水热条件较好的区域,而不是位于内陆干旱缺水区域的新疆,C 项正确,D 项错误。第(2)题,图中 a 以棉花为原料,应为纺织工业;b 以纺织产品为原料,可能为印染业;c 是畜牧养殖产品的深加工,为食品工业;d对花卉、食品工业的下脚料进行加工,为饲料工业。图示循环经济模式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发展的是常规产业;生物质发电只是对工业生产用电起到补充作用。该循环经济有利于改变农田施肥结构,保护土地资源,可以使一、二、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正确,结合选项 C 项正确。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