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板块 2 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对应学生用书第 7 页)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 (220589 年) 隋唐时期(581907 年) 宋元时期(9601368 年)政治国家分裂,出现民族大融合;中央集权遭到破坏,三省制雏形出现;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结束分裂,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形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宋代二府三司制、元朝一省制,皇权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经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得到开发,北魏均田制形成,草市产生江南经济进一步
2、发展;农耕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瓷器出口;商品经济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在城市里突破了市、坊界限,农村形成大量草市;交子的使用;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宋代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租佃关系发展;瓷器生产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特征思想文化三教并行,儒学危机;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形成,深刻影响了书法、绘画、文学等艺术的发展方向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科技领先世界,文化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儒学处于转型时期,出现理学和心学;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使用取得突破性进展;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应学生用书第
3、78 页)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发展1.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从三省六部制到一省制(1)萌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机构已经出现,但是职责尚未定型,也不是正式的国家权力机关。(2)形成: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和完善。内容: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执行政令。运作程序: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3)演变:宋代形成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元代设中书省替代三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一省制提高了效率,但是威胁
4、了皇权。2.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1)唐朝: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2)宋代:军权和财权都收归中央,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3)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平衡了中央与地方,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这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3.选官制度的变革(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按照门第选拔官吏的制度,使世家大族长期垄断官僚职位。(2)科举制:隋唐时期开始实行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宋代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主导地位完全2确立。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相连,提
5、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知识分子地位提高,以史官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对皇权在舆论上和道义上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标志着我国选官制度的成熟。二、农耕经济的继续发展与繁荣1.农业(1)生产工具: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2)土地制度: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3)租佃关系: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普遍化。订立契约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4)经济重心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农耕经济一度遭到破坏,江南得到初步开发;南宋时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文化重心
6、的南移,南方经济文化的影响力上升。2.手工业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2)隋唐: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体系。(3)宋朝:景德镇成为瓷都,出现五大名窑。(4)元朝:进入彩瓷时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3.商业的繁荣(1)魏晋南北朝:北方商业一度遭到严重破坏,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2)隋唐:商业贸易蓬勃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长安、洛阳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出现柜坊及飞钱。(3)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出现纸币交子;市民阶层兴起;海外贸易兴盛,东南沿海经济影响力上升。(4)元朝:政治统一,交通发达,商业繁荣。4.商业政策: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
7、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如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凭证,商人地位得以提高。5.城市的发展(1)严格限制阶段(宋以前):市的经营时间及地点有严格限制,受官府严格控制。城市的主要职能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南北朝时期,草市形成。唐代夜市繁荣,草市功能显著。(2)放松限制阶段(宋以后):市打破了时空限制,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三、儒学的成熟和科技文化的繁荣1.理学形成(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地位受到冲击。(2)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宋代: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为核
8、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强调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用“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2.科技:宋元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三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服务于农耕文明的天文、历法、医药等实用科技因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3.文学(1)唐诗:唐朝开放与繁荣的社会环境,科举考试以诗赋为主,促进了诗歌的繁荣,既有盛唐时期的浪漫情怀,如李白;也有中唐以后国家衰落,人民困苦的现实批判,如杜甫。(2)宋词: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
9、文人用词抒发对国家分裂的悲愤,如辛弃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3)元曲:元朝主要的文学形式。如关汉卿的窦娥冤 。34.书画艺术(1)魏晋:书法进入自觉阶段,士大夫文人画出现。(2)唐代:书法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绘画艺术进入繁盛时期。(3)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对应学生用书第 918 页)中国古代中枢行政体制的嬗变角度 1 内阁下的权臣【典例 1】 (2014全国卷,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10、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B 内阁作为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题干谈到的若干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不是来自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与前代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明代废丞相、设内阁以及后期内阁地位的上升,内阁首辅可以操纵朝政等都是皇帝意志的反映,是皇帝权力的延伸,是君主集权加强的表现。B 项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制度演进的基本趋势。其他选项都不符合当时史实。角度 2 明朝宦官制度的变化【典例 2】 (2017全国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
11、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求明确明初与中后期中央权力变化和转移的脉络。前期,宦官不得干政,禁其读书是最直接的方法。明中后期,出于对外廷官员的不信任,皇帝便利用宦官对其实行制衡,而这也对宦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间接促进了宫廷中宦官教育的发展。宦官识字的情况逐渐制度化,他们干政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的存在,只能说明这一时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了异变,即由原来的皇帝与外廷直接发生关系
12、,转变到宦官可以票拟,进而再转入外廷,因此 A 项是正确的。虽然宦官有票拟权,但是并不能代替皇帝进行决策,B 项不正确。同时内阁依然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议政机构,宦官并未真正掌握决策权力,C、D 两项均不正确。角度 3 中枢权力机构调整【典例 3】 (2014海南卷,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解析:D 清代虽然承袭明制,设立内阁,但是前期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后期有军机处等机构,所以,内阁的实权被大大削弱了,故 D 项“新的
13、权力机构出现”为正确选项。A 项“清朝前期以武立国”,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来,也与所学知识不符,故可排除。清代六部各有职掌,但是军政大事、主要行政权力还是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等机构手中,所以,清代的六部相比明代,权力是被削弱了,且由“六部分掌行政权力”也推不出内阁权力削弱,并不构4成因果关系,故 B 项可排除。C 项“贵族特权不断削弱”与内阁权力削弱不构成因果关系,且与所学知识不符,故 C 项亦可排除。【思维深化】一、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官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1.原因(1)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
14、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2)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3)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4)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2.表现: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行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
15、节气,养好士风。 “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3.评价(1)积极: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2)局限: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二、古代中国中枢权力体制的异化1.外戚干政:外戚指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中国尤以汉朝为烈。2.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
16、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宦官在关键时刻帮助皇帝夺取或巩固皇位立了大功时,宦官便以功获宠,以宠掌权;二是在王朝的中后期,当皇帝感到权臣或地方势力日渐膨胀,皇权受到威胁时,便利用内朝宦官来分割外朝相权,或控制地方势力,宦官逐步操纵军政大权,形成了专权局面。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3.权臣专政:权臣,指有权势之臣,他们的权力往往超过其他的大臣,达到臣子的最高峰,甚至凌驾于帝王之上。权臣身份有:当朝宗室、将帅、宰辅、外戚乃至宦官,如西汉霍光、东汉曹操、明代张居正等。4.思考: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以及权臣,其权力均依托于专制皇权,是专
17、制皇权的延伸和变异,均不同程度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都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宦官专权是皇权旁落、皇权与相权、皇帝与朝臣、中央与地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实质乃是封建皇权的变形和延伸。宦官又多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最反动的代表,其专权则极易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最终致使王朝覆亡。唐宋变革角度 1 唐代科举制的确立【典例 1】 (2014海南卷,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解析:C 本题通
18、过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变化,揭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本题考查的是教5材科举制度部分。唐代科举制否定了九品中正制下以家世门第选拔官员的标准,变化的是官员选拔途径,而非官员特权,故可排除 A 项;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君主集权有一定联系,但题干内容提供的是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的变化,重视的是才学水平,故可排除 B 项;唐代选官重视的是才学而非品德,故可排除 D 项;选官制度等额录取到差额录取的变化注重的是知识水平,所以 C 项为正确项。角度 2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典例 2】 (2014全国卷,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
19、” 。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A 本题以宋代交子出现为切入点,设置问题情境,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的理解。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铁钱因携带不便等原因,阻碍了商品的交换、流通,“富民”自发发行交子,作为商品交换的凭证。A 项正确揭示了交子的民间性特点,交子的本质交易凭证功能。B 项片面解读材料,将交子带来的结果作为原因,本末倒置,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推行“抑商”政策,C 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所提供的材料也不能说明 C 项表述的内容,故 C 项错误。交子的出现可以说是
20、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而不是南移的原因,故 D 项错误。角度 3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典例 3】 (2012全国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解析:D 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经完成,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市民人数增加,城市原有的坊市制度已为厢坊制度所取代,城市社会文化生活高度繁荣。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大量的满足新兴市民阶层文化情趣、价值观念的文学形式及故事。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其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21、,素为人所称道。所谓杭州流传之故事应为当时民间故事的代表,其中的故事情节、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应该是当时市民生活及其思想感情的反映,也是市民价值取向的反映。A 项宋代佛教中国化进程已经完成,民众对僧人的态度并没有特别的“爱”或“恨”的心态,故 A 项为错误选项;题干并没有提及戏剧这一载体,故 B 项为错误选项;材料没有涉及故事的地域特点,如方言等,故 C 项与题干所述内容无关,也可以被排除。【思维深化】唐宋变革中枢机构由三省制向中书门下体制转变,宰相职权进一步朝着掌管具体政务的方向发展宰相政务官化,逐渐形成二府三司体制;文官政治形成政治方面选官制度自隋朝开始确立的科举制至宋代在选官中完全确立主
22、导地位,促进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的过渡。社会阶层流动加强,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经济方面经济形态唐宋之交实物经济之终结,货币经济之开始。纸币交子出现6经济中心由内陆地区中心向运河地带中心转变,到晚清时期开始则是海岸中心商业及商业监管取消坊市制度,时空界限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直接监管,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海上贸易兴盛阶层变化市民阶层兴起,影响社会价值取向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租佃关系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关系禁榷制度由政府直接专卖到“官商共利”间接专卖文化方面由贵族文化转向平民文化,进一步世俗化、大众化民族关系以互市为手段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出现了签约议和等新现象
23、中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宋代在东南沿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海上贸易的重心地位日益巩固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及人口迁移角度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区域发展的特点【典例 1】 (2018全国卷,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7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解析:D 题干中是“铁器实物”种类很多,不能判定一定是“铁制农具”,A 项不正确。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应该在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仅有“陨铁制作” “发现地分布”
24、的信息,不能推断出“联系紧密”的结论,B 项不正确。题干“发现地分布”主要集中在新疆部分地区、黄河流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广大地区(如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流域等)基本空白,所以得不出“相当普及”的结论,C 项不正确。从“发现地分布”及其密集的程度来看,D 项正确。而新疆铁器发现较早的原因,主要是具有地域上的优势和偶然性,因为沙漠地区比较干燥,利于保存陨石,且有较大的风沙,容易把坠落的陨石剥离出来。故新疆铁器出土较多。角度 2 区域位置对商业发展的影响【典例 2】 (2017全国卷,24)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25、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解析: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区域发展特点,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陶大致在今天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曹在今山东曹县,鲁在今山东曲阜,范蠡和子贡的经商区域大致在今天的鲁西南地区,从图示看这一区域水陆交通便利,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为商贸发展提供了基础,A 项正确。争霸战争对经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战争威胁商人和货物的安全,从整体上来看,不利于商贸的发展,B 项错误。交通条件优越对商品流通是一个有利的因素,但是,C 项将其夸大成“决定”地方经济的作用,显然是不准确的。材料反映的
26、是两者在鲁西南这一区域的商贸活动,不能体现城市的发展状况,D 项错误。角度 3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典例 3】 (2015全国卷,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8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解析:B 本题考查明朝迁都北京所造成的影响。从材料“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以看出朱棣迁都北京主要考虑的是政治和军事原因,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但是,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北方不足以支撑北京作为首都庞大的消费,必须
27、从南方调运大量的物资,这就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B 项正确。朱棣迁都北京时,国家早已统一,A 项错误。跨区域长途贩运风险较大,同一区域的商人往往抱团取暖,容易形成商帮,C 项错误。朱棣迁都北京后,国家的政治中心发生了变化,但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仍然在南方,D 项错误。角度 4 中国古代经济区域手工业分工【典例 4】 (2014全国大纲卷,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解析:A 本题考查学
28、生对明代中后期手工业生产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芜湖和松江都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明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地区,手工业生产发达。根据材料,当时芜湖浆染业发达,松江织造业发达,两地存在着分工合作的关系,A 项正确。浆染业和织造业都属于棉纺织业的环节之一,两者的技术优势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发挥作用,面对的都是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从市场的角度看并不存在不同,B 项错误。材料强调技术分工,而非技术水平日趋平衡,C 项错误。 “抑商”是国家的政策,材料没有相关的信息,D 项错误。【思维深化】一、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形成的原因1.地理因素:中国古代领土辽阔,气候气象、地形地貌、土壤结构等复杂多样,资源分布不一,这使各个
29、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域等往往把整个中国划分成不同的自然区。从地理角度看,我国的经济区域主要有:(1)内地农耕经济区:这一区域经济首先出现于黄河流域,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经济区又延伸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另一方面,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在农业种植作物上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北方以种植麦粟为主,南方则以种植稻米为主。(2)北方游牧经济区:长城以北降水较少,不适宜农耕,生产方式主要以游牧为主。(3)西部农耕游牧区:玉门关以西的地区,既有游牧生产,又有农耕生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2.生产力因素: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原经济领先,
30、南方则相对落后,开发程度较低,随着江南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3.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商品生产、运输、销售等都塑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这些区域经济主要包括:(1)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专业化市镇,比如,关中地区经销粮食的市镇、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市镇、江西地区的制瓷业市镇、汉口地区的木材市镇等等。(2)丝绸之路发展造就的区域经济:从长安到西域漫长的丝绸之路沿线兴起了一批专门服务于商旅的城市;在东南沿海则兴起了一批港口性城市,这些城市服务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区域经济。4.城市发展的因素:古代城市往往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其影响力辐射到周边乡村,形成
31、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周边乡村的生产往往受城市需求的影响,城市需求则与城市的功能密切9相关。5.交通运输条件的因素:中国古代交通运输主要由两条线组成,南北方向主要依靠大运河,东西方向主要依靠长江河道,在运河和长江沿岸形成了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经济,古代扬州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处于两条黄金水道的交叉点上。二、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1.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轨迹(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3)内地人口
32、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 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4)华人外流。我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2.人口迁移的原因(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33、(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4)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5)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古代中国对外交往角度 1 中外手工业技术的交流【典例 1】 (2014海南卷,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 “胡锦” “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这表明( )A.外来文
34、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解析: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中外经济交流,属于教材的主干知识。题干信息“胡锦”生产方式的传入可能影响中国丝织业的发展技艺,但是,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A 项夸大其词,错误。 “内地也生产胡式锦 ”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因中外技术交流而得到发展,而不是衰落,B 项错误。取长补短是经济交流的产物,外来丝织技术有可取之处并不等于外来技术超越唐朝,从整体上看,唐朝的丝织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C 项错误。 “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 D 项正确。角度 2
35、中国古代东南沿海地区社会影响力的上升【典例 2】 (2015全国卷,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10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解析:C 宋代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最活跃的时期,而东南沿海地区又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最活跃的地区,民间对外贸易繁荣,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的发展,在宋代的地位提升,其文化得到了社会和朝廷的认可,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最典型的例子,C 项正确。海洋开发是近代形成的
36、概念,是工业革命的产物,A 项偷换概念,错误。宋代的统治思想是理学,女性必须遵循三从四德,社会地位很低,B 项错误。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 项错误。角度 3 明代的朝贡贸易【典例 3】 (2018全国卷,27)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析:B 观图可知,图中绘画仍属
37、于中国传统宫廷写实绘画,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并未出现新类型,A 项错误。 “麒麟”是中国自上古以来民间传说的吉祥动物,是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郑和大船带回的“长颈鹿”,其长相与传说中的麒麟相似,加之当时君臣对长颈鹿知之甚少,因此用传统文化对其进行解读,认定长颈鹿就是麒麟,B 项正确。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加剧,海禁政策愈加严格,故海禁政策解除说法错误,排除 C 项。 “厚赐外国使臣”,是因为把“长颈鹿”视为“麒麟”,而“麒麟”是“瑞兽”,仍然是传统观念,没有变化,D 项不正确。角度 4 清朝初期中国对
38、外贸易的状况【典例 4】 (2014全国卷,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A “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说明当时中外贸易频繁,规模很大,但是,大量外国货币在中国的流通,说明中国出口远大于进口,中国处于出超地位,A 项正确。资本是指创造利润的财富,民间贸易属于消费性支出,不属于生产性支出,不属于资本,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资本市场情况,B 项错误。自然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材
39、料无法体现男耕女织是否受到冲击,C 项错误。民间贸易为清朝带来了大量税收,有利于巩固清朝的统治,清朝实行海禁政策并非是因为民间贸易,而是为了切断反清力量与大陆的联系,是出于军事目的,D 项错误。【思维深化】一、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目 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中国声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11的 治特点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以官方贸易为主;官方贸易不以营利为主,而以加强友好往来为主;我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以友好为主流;从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渠道一是贸易,包括官方贸易和民间贸易两种形式;二是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等;三是通过宗教人士实现中外交流;四是通过战争启示对外开放,
40、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和民族的落后;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往的主流二、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三次高潮1.汉朝时期: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2.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科技著作本草纲目 天
41、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从封闭式政权到开放式政权角度 1 察举制影响【典例 1】 (2017海南卷,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解析:B 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大多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 B
42、 项正确;A 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 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察举制有利于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 D 项错误。角度 2 九品中正制影响【典例 2】 (2014海南卷,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 。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 。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
43、朝廷重臣家中,“遍观子弟” “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 B 项正确;A 材料中没有反映;C 项并未反映本质问题;D 项材料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角度 3 科举制的影响【典例 3】 (2016全国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D 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44、,选拔的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故 A 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12主要是儒家经典,并不能真正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故 B 项错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世家子弟也可以通过科举入仕,故 C 项错误;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 D 项正确。角度 4 开放式的宋代政权【典例 4】 (2018全国卷,25)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宰相人数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北宋(71) 南宋(62)高级官员 20 8中级官员 15 1
45、0低级官员 12 8无官职记录 24 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B 据题干材料“高级官员” “中级官员” “低级官员”比例越来越低,“无官职记录”的比例越来越高,南宋达半数以上,可知“世家大族影响巨大”说法错误,A 项不正确。宋代社会流动性加强,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瓦解,官民之间身份可以转化,这与科举制关系较大,B 项正确,D 项错误。C 项材料没有提及宰相职责、权限变化,排除。【思维深化】一、察举制的特征及评价1.特征: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其主要
46、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这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促进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2)举孝廉后要考试试经,并且有年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荐不试的滥举弊端。(3)中央朝廷官员依照职位高低举孝廉。2.评价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选官制度前承秦与汉初的军功爵制度,后启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人才以“孝” “廉”为选拔标准,有利于培养孝顺、廉明有德行的人才以“声名”取士忽视个人才能,难以培养德才兼备之人才续表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政治(1)为中央和地方行政选拔了干练的官吏,使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清明了吏治(2)有利于文官制度的建立,因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
47、(1)察举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举荐方式,会造成用人权的下移。地方官员控制察举大权,士人没有靠山便很难被举,同时容易形成小集团(2)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客观上13(3)有利于汉代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教育有利于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教育的发展 绑架教育,官员的选拔标准是什么就教什么社会风气有利于形成尊重人才、知识和倡行德行的民风 弄虚作假,伪诈公行二、科举制度的评价及影响1.评价:科举制的开创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2.影响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选
48、官制度科举考试定期举行,不必再等候专门下诏才能举行。这有利于考试制度规范化、专业化、程序化人才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也使中国建立起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文官体系,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1)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2)导致中国人知识结构的畸形,尤其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3)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续表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政治(1)开放考
49、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2)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促成社会阶层的良性流动,保证了统治阶层的新鲜、活力与动力,也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徇私舞弊科举制所造成的官僚阶层主要依附于皇权政治,其政治上的功能实际上是帮助皇权巩固政权,而无法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阶级,这决定了科举官僚在政治上都比较软弱,只是皇权政治的帮凶和皇帝的家奴,导致科举制成为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教育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对知识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进和示范作用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育成为科举制的附庸社会风气有利于养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民间读书的社会风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官本位的社会心态,也使无数青年长时期将精力消耗在科举考试的准备上,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三、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规律141.被选人的身份、等级层面、选择范围、选择方式的变化。(1)由贵族世爵的身份性选任到非身份性的演变。(2)选官层面由高级阶层向社会阶层发展变化。(3)选官范围也更加精细化,唐宋科举制使普通的布衣都可以参与科举,而到了明清时期,必须通过童试,入过官学才能进行科举考试,这提高了科举考试的门槛,为科举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