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11 ,大小:1.63MB ,
资源ID:960477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604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__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20190225234.ppt)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2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__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20190225234.ppt

1、板块2 中华文明的繁荣发展与成熟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阶段特征,主干排查,运作程序: 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下设六部)。,2.手工业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北朝烧制出成熟的白瓷。,三、儒学的成熟和科技文化的繁荣 1.理学形成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地位受到冲击。,(3)元曲:元朝主要的文学形式。如关汉卿的窦娥冤。,(2)唐代:书法风格多样,楷书、草书流行;绘画艺术进入繁盛时期。,微专题整合,专题一,中国古代中枢行政体制的嬗变,角度1 内阁下的权臣 【典例1】 (2014全国卷,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

2、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B 内阁作为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题干谈到的若干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不是来自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与前代的宰相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明代废丞相、设内阁以及后期内阁地位的上升,内阁首辅可以操纵朝政等都是皇帝意志的反映,是皇帝权力的延伸,是君主集权加强的表现。B项反映了当时中国政治制度演进的基本趋势。其他选项都不符合当时史实。,角度2 明朝宦官制度的变化 【典例2

3、】 (2017全国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求明确明初与中后期中央权力变化和转移的脉络。前期,宦官不得干政,禁其读书是最直接的方法。明中后期,出于对外廷官员的不信任,皇帝便利用宦官对其实行制衡,而这也对宦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间接促进了宫廷中宦官教育的发展。宦官识字的情况逐渐制度化,他们干政的可能性增大。

4、这种情况的存在,只能说明这一时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了异变,即由原来的皇帝与外廷直接发生关系,转变到宦官可以票拟,进而再转入外廷,因此A项是正确的。虽然宦官有票拟权,但是并不能代替皇帝进行决策,B项不正确。同时内阁依然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议政机构,宦官并未真正掌握决策权力,C、D两项均不正确。,角度3 中枢权力机构调整 【典例3】 (2014海南卷,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解析:D 清代虽然承袭明制,设立内阁,但是

5、前期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后期有军机处等机构,所以,内阁的实权被大大削弱了,故D项“新的权力机构出现”为正确选项。A项“清朝前期以武立国”,材料中并未反映出来,也与所学知识不符,故可排除。清代六部各有职掌,但是军政大事、主要行政权力还是掌握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等机构手中,所以,清代的六部相比明代,权力是被削弱了,且由“六部分掌行政权力”也推不出内阁权力削弱,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故B项可排除。C项“贵族特权不断削弱”与内阁权力削弱不构成因果关系,且与所学知识不符,故C项亦可排除。,【思维深化】,一、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 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

6、量,独具特色的文官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1.原因 (1)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 (2)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 (3)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4)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表现: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行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

7、,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 3.评价 (1)积极: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2)局限: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 二、古代中国中枢权力体制的异化 1.外戚干政:外戚指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

8、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中国尤以汉朝 为烈。 2.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宦官在关键时刻帮助皇帝夺取或巩固皇位立了大功时,宦官便以功获宠,以宠掌权;二是在王朝的中后期,当皇帝感到权臣或地方势力日渐膨胀,皇权受到威胁时,便利用内朝宦官来分割外朝相权,或控制地方势力,宦官逐步操纵军政大权,形成了专权局面。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3.权臣专政:权臣,指有权势之臣,他们的权力往往超过其他的大臣,达到臣子的最高峰,甚至凌驾于帝王之上。权臣身份有:当朝宗室、将帅、宰辅、外戚乃至宦官,

9、如西汉霍光、东汉曹操、明代张居正等。 4.思考: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以及权臣,其权力均依托于专制皇权,是专制皇权的延伸和变异,均不同程度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伴生物,都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宦官专权是皇权旁落、皇权与相权、皇帝与朝臣、中央与地方矛盾斗争的结果,其实质乃是封建皇权的变形和延伸。宦官又多是统治阶级中最腐朽、最反动的代表,其专权则极易导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政治更加黑暗,最终致使王朝覆亡。,专题二,唐宋变革,角度1 唐代科举制的确立 【典例1】 (2014海南卷,5)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

10、这反映出唐代(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解析:C 本题通过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变化,揭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本题考查的是教材科举制度部分。唐代科举制否定了九品中正制下以家世门第选拔官员的标准,变化的是官员选拔途径,而非官员特权,故可排除A项;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君主集权有一定联系,但题干内容提供的是等额选举到差额选举的变化,重视的是才学水平,故可排除B项;唐代选官重视的是才学而非品德,故可排除D项;选官制度等额录取到差额录取的变化注重的是知识水平,所以C项为正确项。,角度2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典例2】 (2014全国卷,26)北

11、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A 本题以宋代交子出现为切入点,设置问题情境,旨在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的理解。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铁钱因携带不便等原因,阻碍了商品的交换、流通,“富民”自发发行交子,作为商品交换的凭证。A项正确揭示了交子的民间性特点,交子的本 质交易凭证功能。B项片面解读材料,将交子带来的结果作为原因,本末倒置,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推行“抑

12、商”政策,C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所提供的材料也不能说明C项表述的内容,故C项错误。交子的出现可以说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而不是南移的原因,故D项错误。,角度3 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典例3】 (2012全国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解析:D 宋代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已经完成,江南商品经济发达,市民人数增加,城市原有的坊市制度已为厢坊制度所取代,城市社会文化生活高度繁荣。在此背景下

13、,出现了大量的满足新兴市民阶层文化情趣、价值观念的文学形式及故事。杭州作为南宋都城,其商业发展、城市繁荣,素为人所称道。所谓杭州流传之故事应为当时民间故事的代表,其中的故事情节、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应该是当时市民生活及其思想感情的反映,也是市民价值取向的反映。A项宋代佛教中国化进程已经完成,民众对僧人的态度并没有特别的“爱”或“恨”的心态,故A项为错误选项;题干并没有提及戏剧这一载体,故B项为错误选项;材料没有涉及故事的地域特点,如方言等,故C项与题干所述内容无关,也可以被排除。,【思维深化】,唐宋变革,专题三,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及人口迁移,角度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农业区域发展的特点 【典例1】

14、 (2018全国卷,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解析:D 题干中是“铁器实物”种类很多,不能判定一定是“铁制农具”,A项不正确。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应该在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仅有“陨铁制作”“发现地分布”的信息,不能推断出“联系紧密”的结论,B项不正确。题干“发现地分布”主要集中在新疆部分地区、黄河流域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广大地区(如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流域等

15、)基本空白,所以得不出“相当普及”的结论,C项不正确。从“发现地分布”及其密集的程度来看,D项正确。而新疆铁器发现较早的原因,主要是具有地域上的优势和偶然性,因为沙漠地区比较干燥,利于保存陨石,且有较大的风沙,容易把坠落的陨石剥离出来。故新疆铁器出土较多。,角度2 区域位置对商业发展的影响 【典例2】 (2017全国卷,24)如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解析: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的区域发展特点,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

16、陶大致在今天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曹在今山东曹县,鲁在今山东曲阜,范蠡和子贡的经商区域大致在今天的鲁西南地区,从图示看这一区域水陆交通便利,是当时全国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为商贸发展提供了基础,A项正确。争霸战争对经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战争威胁商人和货物的安全,从整体上来看,不利于商贸的发展,B项错误。交通条件优越对商品流通是一个有利的因素,但是,C项将其夸大成“决定”地方经济的作用,显然是不准确的。材料反映的是两者在鲁西南这一区域的商贸活动,不能体现城市的发展状况,D项错误。,角度3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典例3】 (2015全国卷,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

17、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解析:B 本题考查明朝迁都北京所造成的影响。从材料“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以看出朱棣迁都北京主要考虑的是政治和军事原因,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但是,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北方不足以支撑北京作为首都庞大的消费,必须从南方调运大量的物资,这就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发展,B项正确。朱棣迁都北京时,国家早已统一,A项错误。跨区域长途贩运风险较大,同一区域的商人往往抱团取暖,容易形成商帮,

18、C项错误。朱棣迁都北京后,国家的政治中心发生了变化,但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仍然在南方,D项错误。,角度4 中国古代经济区域手工业分工 【典例4】 (2014全国大纲卷,15)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对明代中后期手工业生产状况的分析理解能力。芜湖和松江都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处于明代中国的经济重心地区,手工业生产发达。根据材料,当时芜湖浆染业发达,松江织造业发达

19、,两地存在着分工合作的关系,A项正确。浆染业和织造业都属于棉纺织业的环节之一,两者的技术优势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发挥作用,面对的都是市场对棉纺织品的需求,从市场的角度看并不存在不同,B项错误。材料强调技术分工,而非技术水平日趋平衡,C项错误。“抑商”是国家的政策,材料没有相关的信息,D项错误。,【思维深化】,一、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形成的原因 1.地理因素:中国古代领土辽阔,气候气象、地形地貌、土壤结构等复杂多样,资源分布不一,这使各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域等往往把整个中国划分成不同的自然区。从地理角度看,我国的经济区域主要有: (1)内地农耕经济区:这一区域经济首先出现于黄河

20、流域,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农耕经济区又延伸到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另一方面,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在农业种植作物上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北方以种植麦粟为主,南方则以种植稻米为主。 (2)北方游牧经济区:长城以北降水较少,不适宜农耕,生产方式主要以游牧 为主。,(3)西部农耕游牧区:玉门关以西的地区,既有游牧生产,又有农耕生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2.生产力因素: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并不平衡,长期以来中原经济领先,南方则相对落后,开发程度较低,随着江南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 3.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商品生产、运输、销售等都塑造了一些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这

21、些区域经济主要包括: (1)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市镇: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专业化市镇,比如,关中地区经销粮食的市镇、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市镇、江西地区的制瓷业市镇、汉口地区的木材市镇等等。 (2)丝绸之路发展造就的区域经济:从长安到西域漫长的丝绸之路沿线兴起了一批专门服务于商旅的城市;在东南沿海则兴起了一批港口性城市,这些城市服务于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区域经济。,4.城市发展的因素:古代城市往往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其影响力辐射到周边乡村,形成以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周边乡村的生产往往受城市需求的影响,城市需求则与城市的功能密切相关。 5.交通运输条件的因素:中国古代交通运输主要由两条线组成

22、,南北方向主要依靠大运河,东西方向主要依靠长江河道,在运河和长江沿岸形成了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经济,古代扬州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处于两条黄金水道的交叉点上。 二、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 1.中国古代人口的迁移轨迹 (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迁移。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时女真、蒙古人的南下。,(2)北方人民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3)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 (4)华人外流。我

23、国古代有很多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到海外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如唐朝时有人到南洋;郑和下西洋后去南洋的人更多。 (5)外族内流。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如唐朝时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到我国一些地区居住;元朝时形成回族。 2.人口迁移的原因 (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 (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 (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 3.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意义 (1)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

24、合,有利于国家统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有利于国内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各民族经济的进步发展。 (3)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人口分布日渐合理,人口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5)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专题四,古代中国对外交往,角度1 中外手工业技术的交流 【典例1】 (2014海南卷,6)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

25、入,解析: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中外经济交流,属于教材的主干知识。题干信息“胡锦”生产方式的传入可能影响中国丝织业的发展技艺,但是,不可能改变唐代的社会生活,A项夸大其词,错误。“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说明唐朝手工业技术因中外技术交流而得到发展,而不是衰落,B项错误。取长补短是经济交流的产物,外来丝织技术有可取之处并不等于外来技术超越唐朝,从整体上看,唐朝的丝织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C项错误。“波斯锦”等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说明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故D项正确。,角度2 中国古代东南沿海地区社会影响力的上升 【典例2】 (2015全国卷,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

26、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解析:C 宋代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最活跃的时期,而东南沿海地区又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最活跃的地区,民间对外贸易繁荣,促进了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的发展,在宋代的地位提升,其文化得到了社会和朝廷的认可,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最典型的例子,C项正确。海洋开发是近代形成的概念,是工业革命的产物,A项偷换概念,错误。宋代的统治思想是理学,女性必须遵循三从四德,社会地位很低,B项错误。朝廷

27、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D项错误。,角度3 明代的朝贡贸易 【典例3】 (2018全国卷,27)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解析:B 观图可知,图中绘画仍属于中国传统宫廷写实绘画,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绘画并未出现新类型,A项错误。“麒麟”是中国自上古以来民间传说的吉祥动物

28、,是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郑和大船带回的“长颈鹿”,其长相与传说中的麒麟相似,加之当时君臣对长颈鹿知之甚少,因此用传统文化对其进行解读,认定长颈鹿就是麒麟,B项正确。明永乐年间,虽然有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但是放开的只是朝贡贸易,民间私人仍然不准出海。而后随着倭寇之患加剧,海禁政策愈加严格,故海禁政策解除说法错误,排除C项。“厚赐外国使臣”,是因为把“长颈鹿”视为“麒麟”,而“麒麟”是“瑞兽”,仍然是传统观念,没有变化,D项不正确。,角度4 清朝初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典例4】 (2014全国卷,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

29、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解析:A “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说明当时中外贸易频繁,规模很大,但是,大量外国货币在中国的流通,说明中国出口远大于进口,中国处于出超地位,A项正确。资本是指创造利润的财富,民间贸易属于消费性支出,不属于生产性支出,不属于资本,材料无法体现中国的资本市场情况,B项错误。自然经济的特点是男耕女织,材料无法体现男耕女织是否受到冲击,C项错误。民间贸易为清朝带来了大量税收,有利于巩固清朝的统治,清朝实行海禁政策并非是因为民间

30、贸易,而是为了切断反清力量与大陆的联系,是出于军事目的,D项错误。,【思维深化】,一、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一些基本规律,二、中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三次高潮 1.汉朝时期: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 2.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 3.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科

31、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专题五,从封闭式政权到开放式政权,角度1 察举制影响 【典例1】 (2017海南卷,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解析:B 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大多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

32、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项正确;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察举制有利于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角度2 九品中正制影响 【典例2】 (2014海南卷,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琊王氏,

33、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家中,“遍观子弟” “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B项正确;A材料中没有反映;C项并未反映本质问题;D项材料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角度3 科举制的影响 【典例3】 (2016全国卷,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D 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

34、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选拔的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并不能真正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世家子弟也可以通过科举入仕,故C项错误;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角度4 开放式的宋代政权 【典例4】 (2018全国卷,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35、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解析:B 据题干材料“高级官员”“中级官员”“低级官员”比例越来越低,“无官职记录”的比例越来越高,南宋达半数以上,可知“世家大族影响巨大”说法错误,A项不正确。宋代社会流动性加强,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瓦解,官民之间身份可以转化,这与科举制关系较大,B项正确,D项错误。C项材料没有提及宰相职责、权限变化,排除。,【思维深化】,一、察举制的特征及评价 1.特征: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其主要体现在: (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这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促进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 (2)举孝廉后要考试试经,

36、并且有年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荐不试的滥举弊端。 (3)中央朝廷官员依照职位高低举孝廉。,2.评价,二、科举制度的评价及影响 1.评价:科举制的开创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2.影响,三、古代选官制度变化规律 1.被选人的身份、等级层面、选择范围、选择方式的变化。 (1)由贵族世爵的身份性选任到非身份性的演变。 (2)选官层面由高级阶层向社会阶层发展变化。 (3)选官范围也更加精细化,唐宋科举制使普通的布衣都可以参与科举,而到了明清时期,必须通过童试,入过官学才能进行科举考试,这提高了科举考试的门槛,为科举考试筛滤人才。 (4)选择方式更加多样化,存在很多方式共存

37、的现象。 2.官员自选属官权力的削弱、取消。在古代社会初期官员有私自聘属管理的权力,以后削弱,最后取消,完全经由吏部。,3.选官权力由选官者向皇权转移。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察举制到科举制演变的过程,察举制时选官拥有选择官吏的权力,而到了科举制度时这一权力被剥夺,皇权进一步渗入到官吏的选择。 4.多方面综合评选的理性选拔向单一性知识选拔的变化。在察举制时不单单要考虑其素质,而且要多方面的考虑,尤其注重品德、社会口碑,而到了科举制只凭借答卷成绩说话。此外选官的分工化也更趋明显,春秋以前的官员一般能文能武,而至战国以后出现了文武分离的趋向,科举制度的建立加速这一趋势的变化,并给予这一趋向加以制度化。通

38、过武举和文举的方式为国家选拔不同功能性的官员。,专题六,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嬗变,角度1 藩镇割据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典例1】 (2018全国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解析: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河朔型与中原型在割据与防割据上构成均势,中原型与边疆型构成内外均势,边疆、中原、东南型在武力与财力上形成相互依赖关系,构成了一个制衡结构,从而维系唐王朝稳定统治了一百多年,也正好呼应标题中“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这一时间,故D项正确。东南型藩镇是朝廷的赋税之地,其余藩镇赋税多为自负盈亏,不能反映出其控制了朝廷财

39、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有河朔型和中原型藩镇互防,但也并未反映出其相互攻伐,故B项错误。藩镇割据本身是对中央集权的一种挑战,故C项错误。,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角度2 明清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作用提高行政效率 【典例2】 (2016全国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40、,解析:B 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的目的是改变元朝行省制下地方权力过大的局面。三司的实行分割了地方的权力,但其机构过多,互不统属、运转不灵,导致了行政效率低下。明中叶以后,巡抚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权力相对集中,这有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项正确。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变化,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思维深化】,一、唐代藩镇割据问题 1.藩镇的出现,与盛唐时期国土的急剧扩张有关。经过南征北讨,唐王朝一

41、方面让自己的领土达到了汉族王朝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规模。而另一方面,沉重的统治成本也令中央财政难以为继。在此种情况下,下放军权、行政、财政大权,能够更高效的决策管理领土内的各项事宜。 2.藩镇的四种类型 (1)割据型(河朔型):主要是安史旧部所在的河朔三镇。它们在形式上归中央政府的管辖,却拥有极大的自治权力,往往与中央相抗衡。,(2)防遏型(中原型):主要集中于中原一带,由安史之乱战争期间临时设置的军镇分合而来。特点:常宿数十万重兵;赋税基本不上交中央。这种情况使中原诸镇既是唐后期收功弥乱的重要力量,又是乱兵丛生的是非之地。但它们并非割据,藩帅间或不听调遣,却仍不失为朝廷制遏骄藩的屏障。

42、(3)御边型(边疆型):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边疆,尤以西北地区为典型。重兵驻扎以守边疆。 (4)财源型(东南型):主要在东南地区。特点是兵力寡弱、财富丰稔,是唐廷的“赋税之地”。 河朔镇与中原镇在割据与防割据上的均势,中原镇与边疆镇的内外均势,边疆、中原、东南镇在武力与财力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构成了一个制衡结构,从而维系唐王朝稳定统治了一百多年。,3.藩镇割据的影响 (1)消极:导致唐朝的衰落和灭亡,给中国历史造成极大的灾难。 (2)积极:藩镇的军事职能,有利于中央平定地方叛乱包括藩镇叛乱,有利于抵御外族的进攻。藩镇在相当时间里阻挡了正在兴起的北方势力,保护了中原千万百姓和整个汉文明。藩镇化导致

43、经济制度的变革,为保障政府财政收入,政府实行两税法,推动赋税制度改革。藩镇化时期,唐朝的商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 二、明清时期地方中央集权继续加强和因地制宜设置地方体制 1.三司分权,设立督抚 (1)明代地方最高层级的省(布政司),设三司使以分其权:布政司的布政使管民政、财务;按察司的按察使掌刑法;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利的方面是,分散了地方最高层级长官的权力,避免了其坐大割据及其对中央的威胁;弊的方面是,事权散置,协调不利,尤其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在遇到地方叛乱的时候,调动部署军队、征用军粮物资就不顺畅便捷,步调无法一致。 所以明中

44、叶后又设文官总督、巡抚,职权在三司之上,代表中央到该地区直接节制三司,统一征调军队、军粮物资,集中指挥。明代的督抚,还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 (2)清代发展了督抚制,使督抚成为按省设置的省级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统辖布政使、按察使这两司(清代省级的都司取消),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两省或三省的省级最高武官提督、总兵及管辖区的绿营兵,是清代重要的地方官制。,2.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 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 (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 行政。

45、(2)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用掣签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3)“改土归流”。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上做法因地制宜,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3.强化了对社会基层控制:明清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同时,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明代户籍制度严密,军民人等出行超过百里,即要在官府办理通行证,关津要隘

46、,时刻盘查。里甲制度在明清两代都十分严格,城市中以坊、街、胡同编排,县以下乡村设乡、都、保、庄。各地名称不同,但组织系统直达居民百姓。乡村的家族也与政权遥相呼应。 三、中国传统王朝下地方治理呈现的特点 1.历代王朝对地方民众的控制均不遗余力,为此建立了一整套相当缜密的制度,如乡里制度、保甲制度等。 2.从趋势来看,不论在相关制度设计、权力结构安排上,还是在实际的效果上,历代王朝对于地方百姓的控制越来越严密,体现了政府权力不断加强的倾向,如地方管理者从“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角色转变;如确立保甲制、里甲制等控制体系。,3.在乡村社会的公共领域,例如祭祖拜神、组织生产、教育办学、调解纠纷、基础设施

47、、赈灾救济等方面,多由地方自行管理,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治理具有高度的自治性质。 4.地方治理存在着政府“自上而下”和地方“自下而上”两条轨道,士大夫阶层(地方官员和地方士绅)是协调两者的关键。,专题七,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与租佃关系,角度1 汉代的田庄经济 【典例1】 (2016全国卷,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解析: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推理与综合判断的能力。由图片内容可知,这一块地上有6人在劳作,其中4人翻地,后面跟着两人播种,这反映

48、了集体劳作的情形,可以排除A。精耕细作在汉代以牛耕、铁制农具为主要特征,画面也不能反映,故可排除B。土地公有制在汉代早已不存在,可排除C。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符合题意,答案只能是D。,角度2 唐代的自耕农经济与土地制度 【典例2】 (2017全国卷,26),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解析:A 本题通过给定唐代某一地区的土地规模占有比例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并进行完整、正确、合理解读的能力。从该表的内容来看,户均占有土地

49、20130亩的比例达到了74.1%,这说明此时期该地的土地占有状况较为均匀,未出现大规模的土地集中现象。联系教材所讲内容,唐代实行均田制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占有。基于上述分析,A项正确地反映了题干内容,故正确。B、C两项与题干内容相违背,故错误。题干内容仅提到土地的占有情况,未提及生产力、生产效率的问题,故D项表述与题干内容不符。,角度3 宋代的土地政策 【典例3】 (2016全国卷,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解析:B

50、本题旨在考查学生有效解读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宋代“田制不立”、在土地政策上“不抑兼并”,这一政策导致的后果是土地交易频繁,土地越来越集中,大量民户失去土地而成为租种土地的“客户”,因此B项符合题意。北宋商品经济繁荣,A项不符合史实;题干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严重,与坊市制度崩溃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D项不符合宋代史实。,角度4 明代租佃关系的发展 【典例4】 (2016全国卷,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