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板块 7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对应学生用书第 42 页)阶段 两次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 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社会在屈辱中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政治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经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洋务派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思想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
2、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特征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民众的生活习俗受到巨大冲击,开始发生变化(对应学生用书第 4243 页)一、18401894 年西方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1.列强的侵华战争(1)主要特点:英法是主力,美俄是帮凶;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2)主要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 年,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年,清政府再次战败,签订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2.中国人民的反抗太平天国运动(1)前期1851 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担负起反封建
3、反侵略的双重任务。1853 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且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2)后期1856 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1859 年,颁布资政新篇,是在中国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没有反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资本主义发展的土壤,没有真正实行。1864 年,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二、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涌入,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破产,农产品日趋商品化,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2.洋务运动(1)指导
4、思想:“中体西用” 。(2)内容:兴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三支海军,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3)意义:推动了中国早期近代化(工业近代化、外交近代化、军事近代化、教育近代化)。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出现了私人投资经营的近代企业,民族资2本主义产生。三、 “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1.“新思想”萌发: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撰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2.“中体西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维护固有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的实用科技,才能“自强” “求富” 。3
5、.早期维新思想:以王韬、郑观应等为代表,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主张兴办学校;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四、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1.物质生活的变化: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服饰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2.交通与通讯的进步(1)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2)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3)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3.近代报刊的出现:适应了普通民众阅读的需要,成为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1872 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
6、纸之一。(对应学生用书第 4350 页)晚清民初时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危机角度 1 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东南互保【典例 1】 (2011全国卷,31)1900 年 6 月 21 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 。6 月 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 。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解析:B 东南互保指中国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南方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
7、外国开战的事件。此事件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也使清政府威信扫地,说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选 B。A 项明显不符合史实,由地方总督与列强签订协议可知列强在华势力并未受到有效遏制;C 项地方实力派旨在维护地方利益,进而维护国家利益,并非列强代理人;D 项夸大了当时地方实力派的实力。角度 2 辛亥革命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典例 2】 (2013海南卷,14)武昌起义后全国有 15 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 13 人,革命党 5 人,咨议局议长 3 人,巡抚 3人,布政使 1 人,提督 1 人,督练公所总参议 1 人
8、。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解析: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革命党在全国 15 个省中担任最高军政长官的只有 5 人,旧军阀和立宪派占了很大比重,这体现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妥协性,故 B 项正确。辛亥革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但材料没有体现3革命的性质状况,故 C 项错误。辛亥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自下而上的革命,故 D 项错误。角度 3 民国初年地方割据混战【典例 3】 (2015全国卷,29)申报 “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
9、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解析:D 材料信息反映了当时中国中央政权乏力,地方军阀混战。材料中的“皖直交斗”是指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冲突,据此可知该时局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选 D 项。【思维深化】一、晚清新政与中央集权的衰落1.19 世纪 5060 年代中央集权体制危机和洋务新政的发生19 世纪 5060 年代,清政府陷入统治危机中,导致其统治危机的直接事件是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政府试图采取新政来缓解危机,却造成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弱化。(
10、1)设立总理衙门。政府设此机构,只是权宜应付,未打破原有军机六部督抚体制。(2)地方势力大办地方团练,并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扩大财权、军事权,实力增强,因而获得了影响中央决策的条件。(3)兴办洋务企业时,中央将企业的权力交给经办督抚,提高了经办督抚的地位,增强了省级政府对社会变革的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省级政府的职能。2.甲午新政和地方利益的扩大甲午新政在实行中逐渐偏离了中央原有计划,地方利益有扩大趋势。(1)各地新政实行不一致,常要求中央承认其变通之法。这进一步瓦解了地方执行政令整齐划一的局面,致使中央对新政实际领导能力的下降。(2)新政经费筹措的变革造成政府财政结构进一步分化,形成中
11、央与地方互争财源的局面。(3)新政将军队的筹建和筹饷之权都交给了地方督抚,这样国家军队变成督抚直接掌握的军队,某些省份督抚的军事实力甚至提高了一个等级。3.19011905 年新政时各省独立地位的初步形成及与中央的矛盾世纪之交,清政府又一次面临统治危机。其危机来自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地方势力的挑战,于 1901 年清末新政开始。但各省新政的发展,使省的独立性大大增强。(1)一省财政、军事体系的确立。(2)省级行政机构进一步发生变化,各种工商和其他新政的行政管理机构纷纷设立。(3)在兴办地方路矿实业的过程中,省之利权意识萌发。(4)财政混乱局面开始呈现。4.1905 年之后,中央集权的“回光返照”
12、与清朝灭亡1905 年之后,特别是随着光绪和慈禧先后去世,满洲少壮亲贵大肆采取集权中央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将地方推到了自己的对立一面。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冲突和斗争也就日益加剧和公开化。君臣大义渐渐为君臣之间力与利的较量所取代。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不平衡关系被打破。这在客观上就为辛亥革命造就了十分有利的外部条件。武昌起义后,各地督抚纷纷倒戈转向了革命派的一方,并与袁世凯共逼清室让出政权。清朝中央政府长期以来尤其是宣统朝以来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问题上的处置失措,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概括而言,近代以来,清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际上走过了一条疏离和异化的道路。为了集权,结果却造成了分权;为了加强专制
13、与皇权,结果却种下了民主和共和的种子;为了削弱地方,4结果却造成了地方的强大。这对中国来讲,一方面地方势力的崛起与地方分权的扩大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地方势力的过度膨胀与过分分权又是清王朝灭亡和民国军阀混战、地方割据产生的主要原因。二、东南互保的意义东南互保意味着政治层面上自 1860 年以来的地方化倾向的成型,以及社会层面上士绅势力正式走上历史前台,是之后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近代化历程的先声。1.东南互保代表地方化趋势已经发展成熟,这种地方化趋势的成型,为之后的变革中地方自治推行改革的模式奠定了基础,以一种更具活力的模式推动了近代化。2.社会层面上的绅权扩张。绅权扩张的
14、起点便是东南互保。正是在地方化成熟的情况下,地方上的士绅开始进入城市,转变为商绅、学绅,从商业、资本等多个方面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士绅阶层在政治层面上的推动是以辛亥革命为标志的。3.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的转变角度 1 传统朝贡体制的破坏【典例 1】 (2009全国卷,17)1858 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
15、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B 材料大意为中英天津条约规定,以后公文不能用“夷”来称呼英国的官民。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说清政府当时“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明显不符合史实,故 A项错误。 “夷”是旧时对外国或外国人的一种蔑称,从材料中的“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西方列强以条约的形式,否定了清王朝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规制,故 B 项正确。 天津条约是英国强加给清政府的又一个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当时对英国等西方列强更多的是畏惧心理,而不是崇拜心理,故 C 项错误。当时中西交往处于起步阶段,不可能是西方文化广泛影响的结果,故 D 项错误。角度 2 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典例 2】 (2
16、018全国卷,28)19 世纪 70 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 “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解析:D 材料中“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地方督抚能提出利用国际法来维护本国利益,说明当时中国受到了近代外交观念的影响,D 项正确。材料中只有“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并未涉及其采用何种方式,A 项错误。从日本阻止琉球向中国进贡,中国
17、部分地方官员称琉球为“藩属”来看,传统朝贡体系依然存在,B项错误。材料只是地方官员依据自己对外交的理解向皇帝提出建议,并非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C 项错误。角度 3 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过程【典例 3】 (2013全国卷,29)1877 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5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国外设立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重要特征。清政府顺应了国际外交发展的趋
18、势,C 项符合题意;清政府只是形式上设立领事机构,并没有出现制度性的变化,B 项错误;A、D 两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角度 4 清政府对近代外交的懵懂无知【典例 4】 (2018全国卷,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 。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析:C 题干反映出日本政府懂得运用舆论和公关
19、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而清政府对此却无所作为,说明当时清政府对舆论在外交中的作用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谙熟近代外交事务,C 项正确。舆论可以影响战争,但是无法左右战争进程,A 项错误。日本想利用舆论影响为自己争取道义支持,而非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B 项错误。西方媒体只是预测甲午战争的结果,没有涉及中国民主革命,D 项错误。【思维深化】一、 “夷夏观念”1.概念: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 “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仪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
20、外之民。2.“夷夏之辨”在近代的嬗变(1)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2)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 “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没落的表现。(3)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辛亥革命期间“夷夏之辨”重新被提起,目标直指清朝贵族,这是革命形势的需要。之后,在革命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民族革命、大民族精神被唤醒,即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形成。二、晚清至民国时期外交体制的变化1.1840 年前清朝的外交体制:1840
21、年以前,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浸透着浓厚的“夷夏”观念,并没有专门机构管理涉外事务。理藩院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又管理涉外事务。礼部下设主客司和会同四译馆,负责外事礼仪接待及翻译工作。另外,鸿胪寺和军机处也参与对外事务。2.晚清外交体制的变化(1)专门性外交机构的设立:总理衙门:1861 年,清政府成立总理衙门,成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的特设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使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有了较为明确的分工。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列六部之上,标志近代中国外交体制的正式确立。南、北洋通商大臣: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先后设立五口通商大臣,后演变为南洋通商大臣(办
22、理江浙闽粤内江各口通商事务)。另有北洋通商大臣,其前身为 1861 年设在天津的三口通商大臣(统管直隶、山东、奉天三省通商交涉事务,兼管北洋洋务等)。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官员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开阔了视野,学习了近代科技知识,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6取本国利益的策略。外务部则建立了领事制度,厘定了派外使节职制,制定了外交规章,重用受过西式教育与留学西洋的人才,重视职业外交官的培养,在选拔官吏时较为强调专业知识,使得清末外交人员的素质大为提高,改变了中国外交官员对于世界形势、外交惯例懵懂无知的局面,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2)近代
23、驻外机构的设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逼迫下,清政府允许各国在北京设常驻公使馆。1877 年清政府在英国设立的领事馆是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以后逐渐增多。清政府的外交体制逐步完备起来,走进国际社会,对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保护海外华侨利益,密切华侨与祖国的关系等方面有积极作用。3.民国初期的外交改革(1)拟订外交部组织法,制定外交部官制,创建了较为完善的外交人才培养体系。(2)在外交人才的选拔上,废除前清时期的保举制,制定了外交官领事官任用暂行章程,把兼通一国以上外国语言规定为外交官录用的必要条件,进一步淘汰了清末外交官中的传统型外交人员。(3)在驻外使
24、领馆方面,收回驻外使团的人事任免权,规定领事按年度编制预算交外交部审核,经费按月拨发,理顺了驻外使领馆与外交部之间的关系。三、晚清外交观念的转变1.中西交往中的文书格式的变化。放弃“谕” “批”等居高临下的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照会”样式,这一样式很快被中英同类文书所仿效,成为其后清朝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2.中西方官方之间平等往来。以条约形式规定中西方官员间平等往来,如设立总理衙门作为外事管理机构。3.对外派遣常驻使节。1860 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各国先后派遣使臣常驻京城,以便直接与中国交涉。清政府开始遣使出洋,并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遣使出洋的具体操作模式。1877年,郭嵩焘作为清廷向外国派出的第
25、一位常驻使节抵达英国。传统经济的近代化转型角度 1 近代小农经济的地位及作用【典例 1】 (2015全国卷,28)1852 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解析:D 1852 年时,尽管东南沿海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在广大的中国内地,自然经济对西方工业品仍有顽强的抵制力,这导致西方工业品很难在中国销售。由材料信息可知,英国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在中国被认为是“无用的” 、被在华英
26、国商人当作生丝包装布使用,说明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故选 D 项。B 项在题干材料中无从反映。A、C 两项与题干材料表达的意思不符。角度 2 世界市场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典例 2】 (2016全国卷,28)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解析:C 材料表明 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洋货增多,即使是僻远乡村,也可以购买到火柴、洋布等日用商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27、场,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 项正确。A 项材料体现不出。中国近代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排除B 项。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开放是一种被动开放,排除 D 项。7角度 3 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典例 3】 (2017全国卷,28)1897 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解析:D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 1895 年以来邮政、银行、铁路等事
28、业的发展进步,这是实业发展的结果,这是甲午战争后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的影响,故答案为 D项。A 项是在 1898 年;B 项为洋务企业,从材料中看不出企业性质;C 项与历史阶段特征矛盾,甲午战争后西方国家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排除 A、B、C 三项。【思维深化】近代中国经济转型1.经济形态的转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在瓦解封建经济基础的同时也给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但是,中国近代经济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广大的内地城乡,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2.市场观念和意识的变化:从鸦片战争时期的“师夷
29、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的“自强、求富”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在此意识的影响下,一批近代化的航运、纺织、矿冶等企业逐步出现,初步实现了生产领域的机械化和交通领域的现代化;对外贸易呈转好趋势,“商战”初具成效。3.经济思想的嬗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影响下,商业思想演变由“重农轻商”到“振兴商业” “通商惠工”,变“抑商”为“恤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4.商品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传统市场流通的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如盐、米、木材、棉花、土布、丝绸、茶、药等。近代商品市场是在开埠通商的驱
30、动下发展起来的,市场商品种类大增,布匹、棉纱、煤油、五金制品、糖和火柴等大批洋货和机制品充斥着各级市场,成为进出口商品为主导、土货洋货并存、生产原料和消费品并重的商品结构。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货的市场占有额上升。总之,市场流通商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5.商人主体的多元化:鸦片战争前,市场上商人以官商、私商为主。鸦片战争以后,洋行、买办商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当时的洋行、买办和民族资本家所办的企业,从本质上讲,均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了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方向,对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除了上述方面
31、发展变化以外,与近代市场和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金融市场、商业城市、交通运输、价格结构、商业资本构成、商业经营方式、劳动力市场等方面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都反映了中国近代市场发轫与发展,小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洋务运动与早期近代化角度 1 洋务企业发展因素及其影响【典例 1】 (2017全国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 1 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 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 1 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
32、.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8解析:A 开平煤矿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代表之一,开平煤矿所产之煤所缴纳的出口税大大降低,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洋务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A 项正确。降低关税的仅仅局限于开平煤矿,民间土煤不在其列,开平煤矿的市场竞争压力减轻,加强企业管理的动力减弱,也不利于中国整个煤矿业的发展,B、D 两项错误。开平煤矿投产起到了分洋利的作用,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摆脱了”的表述错误,排除 C 项。角度 2 洋务运动解决困难方式【典例 2】 (2017全国卷,28)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
33、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解析:B 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说明官办企业其经费由政府承担,产品不投放市场,不考虑经济效益,“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说明官府不堪经费重负,转变经营方式,故 B 项正确。 “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并不能反映与市场发生联系,故 C 项错误;这种变化不是企业性质的变化,依然是官办企业,故 A 项错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轮船制造业不可能走出困境,故 D 项错
34、误。角度 3 洋务运动的结果及弊端【典例 3】 (2016全国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解析:C 材料关键信息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的“军备优势”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已开展了洋务运动,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起,洋务派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推动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故 C 项正确。A 项中“已完成”表述错误;B 项日本明治维新后
35、都为集权制度;甲午中日战争中西方列强表面上采取中立态度,实则支持日本,排除 D 项。角度 4 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典例 4】 (2015全国卷,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 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解析:A 从事洋务的官员遭到蔑视和嘲讽,说明洋务派的活动还未得到认可,体现的是洋务运动与传统观念的冲突,故 A 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奉行“中体西用”,并非崇洋媚外,B 项错误;材料信息反
36、映的是一种保守思想,而非主张改变制度的先进思想,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国人对西方列强侵略的态度,D 项错误。【思维深化】一、洋务运动1.作用(1)工业上,洋务派创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了中国从手工制造转向机器生产。9(2)教育上,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组织留学,打开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窗口。他们改变传统教育的方式,采取新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师资方面也有西化的表现。这些变化有力地冲击了传统教育模式,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这使教育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3)思想上,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近代思想启蒙以及中国思想的早期近代化,有力地冲击了“天朝上国” “夷夏之辨”等思想观念;改
37、变了传统的重农抑商、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促使“君权至上” “君为臣纲”观念开始发生改变,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观念,在 19 世纪 70 年代,通过早期维新思想家的介绍,逐渐在中国传开并且为少数先进中国人所接受。2.洋务运动只布新而不除旧的原因(1)自强运动的领导者自己不要彻底,他们都出身于旧社会,受的是旧教育。他们不能完全了解西洋文化,却能毅然决然推行新事业,这已经很了不起。但他们觉得中国的政治制度及立国精神是至善至美,无须学西洋的。(2)时代不容许他们“除旧布新”,旧制度和旧观念是主要的障碍。洋务派的那种不彻底的改革已遭到一般人的反对,若再进一步,阻力会更大。从当时对铁路、对科学的争论,以及郭嵩
38、焘的命运可以清楚地看到,守旧的士大夫阶层极力阻挠洋务运动。严格来说,民众的迷信也是中国近代接受西洋文化的重大阻碍之一。二、洋务运动的弊端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维护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学习西方发展一些近代企业,在封建制度的母体上,嫁接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的枝芽,其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具有依赖性(1)在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进程日益深重的情况下,越是积极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也就越加深了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2)西方列强表面上积极扶植洋务派,实际上是要以此为手段,巩固并扩大其在华特权,达到控制和操纵清廷的目的。
39、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派所办的新式企业在管理方面仍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法,使洋务企业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另外还存在一些弊端,如不计成本的资金浪费;自私自利的经营方式;缺乏视野的固步自封;产权不清晰,权责不明确,政企不分开,管理不科学,理念不先进等。大量聘用洋雇员,导致管理不切实际、管理混乱。4.缺乏统一规划:洋务派官僚各自为战,显得零乱而没有系统。洋务运动不是清中央政府主动发动并有计划组织的运动,没有统一部署。洋务派不是有统一纲领统一组织的政治团体,他们缺乏合作和协调,甚至互相拆台,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全国一盘棋的系统性。5.布新而不除旧,影响了运动的发展:由于洋务派职责所限,顽固
40、派的阻挠,清政府被动应付,不愿或不敢大举改造或破除旧物,就使洋务运动不能顺利、快速、更大规模地发展。海洋利用与海权意识角度 中国古代及近代的海洋利用【典例】 (2013全国文综,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 星槎胜览 西洋番国
41、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 ”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0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8421846 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 年,茶出口又增长 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 1861 年的490 余万两增加到 1902
42、 年的 3 000 余万两。1866 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 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1885 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 。1904 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 世纪 60 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 500 万人。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
43、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解析:第(1)问材料提供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对海洋利用的相关史实。注意“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明清之前的相关史实可以提炼出其“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的特点,利用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等史实提炼出“海洋意识不足”的特点。第(2)问充分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的相关信息,准确分析晚清海洋利用的变化。根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可知,中国政府是被动参与海洋利用的;根据“通商口岸不断增加” “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可知,通
44、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根据“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1872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可知,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根据“海军衙门设立”可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根据“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 万人”可知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影响加深。结合当今时代主题,以史为鉴,立足未来得出启示。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
45、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思维深化】一、中国古代的海洋政策及海洋观念的特点1.中国古代的海洋政策大体上说来,古代中国的海洋政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个阶段从汉代开始到元朝灭亡为止。这个阶段的中国历代王朝基本上采取开放的海洋政策,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政府鼓励中国民间商人进行海外贸易,甚至限制官府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以免他们利用政治权力“与民争利” 。政府努力设法招徕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对于那些在中外贸易中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商人甚至授以官职。正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
46、逐渐兴盛、日益繁荣。(2)第二个阶段是明清时期。其基本特征是政府的海洋政策日趋封闭保守。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建立了严格的朝贡体系,一方面彻底禁止中国民众出海贸易,一再重申“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另一方面竭力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而只允许外国政府与中国发生官方联系,并且对中外交往设置了种种障碍。清朝建立后,没有改变保守的海洋政策。在清朝君臣的心目中,海外贸易造成了海疆的动荡。因此,虽然清朝也曾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海外贸易,但其前提是不能影响专制政权的稳定;一旦海外贸易威胁到封建秩序以及王朝的稳定,就会受到严厉的打击。2.中国古代的海洋观念的特点(1)文化机制上的对外辐射和交流性。中国人通
47、过一次又一次的航海活动,传播了中华文明,影响了周边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11(2)价值取向上的商业性和趋利性。我国古代海洋观念的萌芽首先表现在对海洋具有“行舟楫之便”与“兴渔盐之利”经济属性的基本认识之上,并且这种认识随着生产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深化。(3)历史形态上的拓展性和开放性。这体现在我国古代的对外开放和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上。就基本层面而言,宋元以前中华民族是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与海洋打交道的。到了元末明初之后,随着国家海洋方面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而成为统治政权隐患时,原本日渐开放的海洋观念意识才开始转向,致使海洋的开放趋向始终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4)社会体制上的从属性和依附
48、性。在以农立国的宗旨下,“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的海洋文化传统只能作为沿海地区的特有现象而加以延续和保留,相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只能属于边缘从属的地位。二、宋代官方与民间的海洋观念1.官方内敛型海洋观念:宋朝时地缘政治发生巨大变化,陆上丝绸之路相继被辽、西夏、金等政权控制,海路成为宋朝沟通外界商贸往来的主要渠道,故而实行相对积极的海洋政策。然而,宋朝官方对海洋事业的态度仍有所保留,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海洋政策受内陆政治形势影响较大。其二,对中外海商进出港设置严格限制。其三,对涉海民户另立户册。2.民间开放型海洋观念(1)沿海居民依海而生、赖海而兴,海洋是其生业之源。宋代滨海民众主要以
49、捕鱼和贸易为业,亦存在半耕半渔者。渔民基本特点是不许陆居,不入编户(明代始入编户),“以船为家,海上谋生” 。(2)海商主体是沿海民户、渔户,另有官吏、僧道参与其中。海商向海外贩运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将海外特产如香料、珍珠、象牙等输入本土。国内贸易也常常依靠海路渠道。(3)出现在国外定居,为国内海商提供准确的商贸等信息的人群。赖此,国内商人的货物能够迅速售出,亦可快捷购入当地土产。(4)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提升了民间开发海洋空间的能力。(5)宋朝商人开始取代波斯、阿拉伯等商人在东亚、东南亚的海上地位,由中国海商主导的海洋贸易体系得以建立起来,环中国海、印度洋、阿拉伯海被连缀成一个非常活跃的海上贸易网络。纵观整个宋代的海洋活动,民间力量始终占据主体,官方活动则限定在近海沿岸,偶或涉洋开展外交、政治和商贸活动。民间海上力量依赖海洋生存,要求充分利用海洋空间,积极向海洋讨生活,体现出开放型的海洋观念。不过,因其与官方立场存在分歧,未能获得官方的有力支持,结果便是无法控制贸易通道,开拓行为受到制约。这也是宋代商人只能开展区域性海上贸易,无法将其活动扩展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