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42 ,大小:590.81KB ,
资源ID:965336      下载积分:2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9653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重大理论成果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84.pptx)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4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与重大理论成果第33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新人教版201901184184.pptx

1、考点分层突破命题多维研析,第33讲,考纲要求,1.现代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教育事业的发展,1.“两弹一星” (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核威胁。 (2)目的: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3)成就 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 导弹: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原子弹,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知识回扣,东方红一号,2. 载人航天 (1)成就: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

2、飞船载着宇航员 升上了太空。 (2)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就: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2001年,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意义: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4.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号”。 (2)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 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杨利伟,三,南优2号,结晶牛胰岛素,【图证历史】新中国科技发展的意义“两弹一星”图 以“两弹一星”为代表

3、的新中国高新科技发展的意义:经济上,重大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科技因素;国防上,有利于我国国防事业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环境;政治上,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国际上,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构图解史】现代中国的科技,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毛泽东,核心探究,命题点 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史料二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

4、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它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据新华社电,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阐述了新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 说明新中国研制核武器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 (2)史料二主要是说明“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的国内、国际意义。反映了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发展空间技术的开始。说明卫星发射成功鼓舞了亚非拉和世界革命人民,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及其垄断空间技术的局面。,【答案】时代特征:国内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国际上,处于“冷战”时期。 影响: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5、。, 史料运用 根据史料二,分析“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 史论归纳 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 (1)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前提。 (2)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政策支持,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 (4)主观因素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以及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精神。 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 (5)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1. “双百”方针 (1)提出 背景:新中国成立

6、和三大改造完成,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提出: 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内容:在艺术问题上“ ”,在学术问题上“ ”。 成就:老舍的话剧 ,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的长篇小说 。,1956,考点二 “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教育的发展,知识回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茶馆,青春之歌,(2)曲折 原因:由于政治运动的扩大化,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 ,甚至上升为阶级问题。 表现:王蒙的小说 ,艾青的寓言诗蝉的歌都受到政治批判。 (3)春天 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极“ ”路线;邓小平强调贯彻“双百”方针;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 建设。 表现:出现了“反思文学”“ ”以及以改革

7、实践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出现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戏剧、电影。,政治问题,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左,精神文明,伤痕文学,2. 教育事业的发展 (1)人民教育的奠基 确定教育方向过渡时期 标志:1949年年底,第一次 会议召开。 内容:教育要为 服务,学校向广大工农开门。 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 方向前进的人民教育。 制定教育方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方针:德、智、体 发展;建立起 的学校教育制度。 成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全国教育工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半工半读,(2)动乱中的教育

8、表现:很多师生被卷入“ ”、批“走资派”活动中;高考制度被废止;招收“工农兵学员”。 后果:使整个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整个民族 大大下降。 (3)教育的复兴 “文革”结束之初拨乱反正,全面整顿。1977年,恢复 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扫四旧,文化素质,高考,20世纪80年代 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 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 。 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高等教育:增设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 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20世纪90年代 高等教育:实施“ ”计划。 社会教育:启动“ ”。 西部教育:国

9、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推动了 地区教育的发展。,学位,211工程,希望工程,少数民族,面向未来,义务教育法,【教材补遗】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1964年,刘少奇主席提出了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主张,即半农半读或半工半读的学校制度,工厂、机关的8小时工作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19641965年,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出现了一个积极兴办半工(农)半读学校的热潮。1965年半农半读的小学在校生已达2500多万人,占全体小学生的21.7%。实践证明,这种制度不仅能解决教育资源的不足,且通过全日制和半工(农)半读“两条腿走路”形式,还能发挥农村学校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基础教育与社会发展的

10、结合。,【图解历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概念阐释】“科教兴国”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构图解史】 动乱中的教育,【构图解史】 现代中国的教育,史料一 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邓小平,核心探究,命题点一 “双百”方针的内涵及影响,史料二 这一政策就是

11、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据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论述了文艺发展的途径和方针。强调文艺家要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体现了创作自由对文艺创作的重要性。 (2)史料二阐述了“双百”方针的目的和方向。说明这一政策有利于促进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 (3)史料三论述了文艺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映“双百”方针受到“左”倾思想的干扰,夸大了当时文艺界存在的问题。,史料三 “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

12、会主义的艺术。”1964年毛泽东在文艺界整风报告上的讲话,【答案】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史料运用 结合史料,“双百”方针的曲折与新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史论归纳 全面认识“双百”方针 (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 (2)“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3

13、)“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目的是为人民服务。 (4)“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左”倾错误的干扰。 (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会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文化就能兴旺发达。,史料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浙江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统计表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在人教版小学语

14、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命题点二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史料二 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规定考生必须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恢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生;修改政审标准,贯彻“重在表现”的原则;严格考试制度,抵制和反对营私舞弊、“走后门”等不正之风。 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史料三 19492008年新中国的教育, 史料解读 (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教材选文内容的变化。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册语文课本中选文以马列原著和政论为主。新时期教材内容突出经

15、济类。表明重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文化。 (2)史料二主要阐述了恢复高考制度。表明高考制度规定了对考试、录取中不公正现象的抵制。 (3)史料三主要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发展成就。从1949年、1978年以及2008年三个时间段,说明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答案】变化:由以马列原著和政论为主到突出经济;由偏重本地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到文章涉及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所选编内容涉及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外国文学作品。 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科教兴国”“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经济全球化

16、的影响,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一,概括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答案】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 原因: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2史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史论归纳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领域出现的两次发展高潮、原因及启

17、示 (1)两次发展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到“文化大革命”前、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2)原因 政治上,党和政府积极支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提出“双百”方针,改造和发展教育。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新贯彻“双百”方针,实施“211工程”计划,普及义务教育,加大支持教育事业的力度。,经济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66年,要求科学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如研制“两弹一星”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安定的环境,搞好经济建设。此外,“双百”方针的提出,就是为了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文化大革命”后,由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需要,要求我国的科技文化进一步发展,以适应

18、新形势,因此,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如“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等。 (3)启示: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要提高国民素质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明考情,考题1 2017全国卷 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

19、及,解考题,【解析】C 本题以高等院校在校人数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之材料理解、历史解释能力。依据材料中的三个时间1977年、1988年、2001年,可以判断高校在校生数量的变化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相适应,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由此可以判断C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均未涉及,故排除;恢复高考制度具有时效性,且改革开放初期高等教育普及化尚未开始,故D项错误。,考题2 2017全国卷 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解析

20、】 C 本题以婆媳上冬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有效信息,发现历史本质的能力。婆媳上冬学描绘的是婆媳二人冒着严寒去上补习班的场景,显示出其对知识的渴望。画家以质朴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新中国的新气象,歌颂了新社会的新道德、新风尚。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是真实表现画家所处时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面貌,故C项正确。传统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故A项错误;20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现代主义绘画,现代主义绘画的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使用夸张、变形与抽象的表现手法,故B项错误;婆媳上冬学真实地反映了婆媳上冬学的情境,无法体现作

21、者的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考题3 2015全国卷 到1952年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 )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解析】 D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解题关键一是时间,二是学习俄文成为新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一边倒”,外交政策没有发生转变,排除A项;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于“一五”计划时期,排除B项;C项不是材料重点强调的内容;新中国成

22、立初期,我国以苏联为师,苏联援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出于学习苏联的工业化成就的需要而学习俄文,故答案选D项。,考题4 2013新课标全国卷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解析】 A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文教事业的发展。结合时间信息“新中国成立之初”及所学知识可知,当

23、时中国要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A项。B项说法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本题应选A 项。,【解析】 A 1970年,中国用自己研制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故选A。B、C、D三项均与“始于”不符,故排除。,1“墨子号”量子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跨入太空时代始于 ( ) A.将“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B.“神舟号”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 C.第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升空 D.中国正式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练经典,考向1 现代中国科

24、技的发展,2新中国曾拟定了57项重点任务的科技发展规划,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包括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等新兴科技。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初期 C.“文革”时期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解析】 B 据材料“其中特别强调发展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重点项目,包括原子能、火箭和喷气技术、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等新兴科技”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规划最有可能出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选B。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恢复和发展经济为主,未涉及当时最先进的科技重点项目,A项错误;“文革”时期,国家动荡,科技发展相

25、对缓慢,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后,材料所述科技项目早已出现,D项错误。,3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 ) A.批评了文艺领域中的僵化教条思想 B.纠正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政治干预 C.确保了文艺创作持续和长期繁荣 D.推动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潮流,【解析】 A “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指的是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这一认识有利于破除艺术领域的僵化教条思想,故选A。百花齐放是艺术领域的

26、方针政策,不是学术领域的方针政策,B项错误;1956年以后文艺创作持续、长期繁荣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潮流是在“文革”结束后出现的,D项错误。,考向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此后,我国政府 ( ) A.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B.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解析】 C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表明材料中所涉及的我国政府制定的教育发展措施是在199

27、2年之后,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在1995年,故选C。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是在1956年,A项错误;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1965年,B项错误;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是在20世纪80年代,D项错误。,考向3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5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划;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B.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 C.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起主导作用 D.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是贯彻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解析】 D 20世纪50年代至今,高校的改革,都是为当时国家发展的需求服务,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的,故选D。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改革,适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但不能涵盖题干“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16年”的改革,A项错误;新时期的高校改革也主要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发展的需要,B项错误;高等教育改革中有政治因素的存在,但主要因素还是国家发展的需要,C项错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