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写作指导 学写读后感,技巧指导,一、写作思路读后感的第一步是研读原作,读出感想来;第二步是根据此类文体的要求进行写作。写好读后感也是有章可循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引”“议”“联”“结”。 1. “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地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2. “议”分析材料,提炼感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此为“议”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
2、”的内容做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地做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做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技巧指导,技巧指导,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写读后感最忌讳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的部分,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技巧指导,4. “结”总结全文,升华
3、感点:总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头要引“读”,中间和结尾都要恰当地回扣“读”的内容。,技巧指导,二、技巧点拨,技巧指导,技巧指导,技巧指导,佳作赏析,谆谆人世语悠悠傅雷家书读后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伟大的父亲,无论这个父亲是知识渊博的或只是一个只会下地耕作的农民,他们都是一样的伟大。在读傅雷家书的时候,其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读着读着就让人对这么一份父子情升起钦佩之情。他们虽身隔万里,但父亲却通过儿子的信,深入地了解儿子,写下感人的信。信中有对儿子学业的指导,更多的是对儿子人生的指引
4、。信中的话充满着父爱,蕴涵着真理。,佳作赏析,现在很多人都学会了隐藏自己,与其在阳光下赤裸裸地奔跑还不如在阴暗的隧道里奔跑,你从不曾理解我,我也从不需要去解释,还有多少人可以像傅雷家书里面把自己的情感细细地表达出来?每个人怕别人把自己看穿、都怕别人知道自己的每点每滴,因为我们很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拥有一个谁也闯不进来的地方。,佳作赏析,回想着自己从识字开始,到跌跌撞撞地步入中学,知识更是增长不少,即使自己的文笔好,却吝啬得从不给父亲写一封信。小时候经常见面,大了就只靠电话沟通,几乎都不会写信,就连朋友都只是发发微信,很少抓笔写字。现在的人即使情感是泛滥的,也最多就是在自己的朋友圈中通通宣泄完之
5、后再把那篇刚刚写好的文章删除。在生活里很多人经常隐藏自己的情感,从不敢轻易地让别人把自己的所有都看透。是现代的世态炎凉比以前严重了吗?还是人的意识发展得太快,社会跟不上人的步伐?,佳作赏析,傅雷先生在信上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在儿子写错字的时候,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和纠正。我们又何曾如此跟家里的长辈提及过这些问题?在学校的生活,父母不知道,我们也不想让父母知道,更别说恋爱。不可否认,我们曾经都是乖孩子,也曾认认真真地听着妈妈的话,按照着父亲的指导去做事、去学习,但是越长大越需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有时候总觉得父辈们都是老一代的思想,不能理解我们的想法
6、,说了也白说或会遭到批评,这或许也是我们太任性。,佳作赏析,很多时候我们都是按着自己的意思与心情去做事,尽管每次都会撞得一鼻子灰甚至是遍体鳞伤,但是不论我们是多么地任性,不论我们曾经是怎样地伤害父亲,他总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我们,从不因我们的一时不懂事而抛弃我们,这种感情也叫父爱。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总有那么一根线,牵着我们,一头系在家的门前,另一头系在我们的心上;无论我们在外面生活得多累、多疲倦,总有那么一个港湾,让我们的发动机有着驱动的能量,这是家的力量,也是因为家里的那一根顶梁柱父亲!,佳作赏析,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我们虽然没有家书,也没有像傅雷那样知识渊博的父亲,是著名文艺评论家又是文学翻译家。我们的父亲很普通,但是我们拥有的父爱却是不能用这些社会上的名衔来衡量,每一个父亲都是他们孩子的力量支撑。我们没有家书,但是我们有的是对父亲的惦念,对家的依恋,那是我们精神的最终去处,也是一样的永恒!,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