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字词盘点 1.读生字,2.识多音,3.辨字形,4.解词语 揩:擦,抹。 阖:闭合。 舀:用瓢、勺子等取东西(多指流质)。 校对:对照原稿校准。 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 抹杀:完全勾销,一概不承认。 安顿:安详,安稳。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草率:轻率,不慎重。 疙瘩:文中指细绳打了结。 深恶痛绝: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恶:厌恶。痛:痛恨。绝:极。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作家作品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ni)莹,黑龙江呼兰(今属哈尔滨)人,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著有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生死
2、场和中篇小说马伯乐,散文集牛车上等。,写作背景 萧红的成功离不开鲁迅的培育。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主题思想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
3、饮食喜好、写作译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可亲可敬、超人智慧和广阔胸襟,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课文结构,问题探究1.作者选择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现鲁迅的性格?这些生活场景有什么特点? 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喜好、待人接物、不懈工作,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材料与材料之间互不关联,形成某种断裂,有些片段即使倒置似乎也无碍于文章的连贯。这就表明,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凡属作者感到有诗
4、意潜质和倾诉冲动的内容她就断断续续写出,用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的珍珠逐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问题探究2.作者不厌其烦地把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一一写了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强调的陪客时间之长,表现鲁迅待人有耐心、和蔼、热情;对工作孜孜不倦,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思路点拨“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陪到五点钟,陪到六点钟,客人若在家吃饭,吃过饭又必要在一起喝茶”“于是又陪下去,陪到八点钟,十点钟,常常陪到十二点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陪到夜里十二点”,客人一走,就继续工作。作者连用五个“陪”,把时间点紧密地连接,意在表现鲁迅先生待人之细、之诚、之周,同时表现他工作之狂。,问题探究3.本文有什
5、么写作特色? (1)疏密有致,朴实有味。 回忆鲁迅先生以片段式的回忆,为我们连缀起一个私人生活场景中的鲁迅。文章叙事疏密相间,文字朴实无华,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具体表现在: 文随心动,笔随情至。本文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文章内容驳杂,涉及鲁迅生活中的饮食喜好、待人接物、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也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但形成了“以情胜”的鲜明艺术特色,充分展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精神风貌。,朴实凝练,情文并茂。文章之所以能将诚挚的抒情与日常琐事的叙述紧密融合在一起,深切地表达出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与景仰之情,一个不能忽略的艺术特点就是他成功的语言运用。比如写鲁迅走路,
6、“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抓”“扣”“伸”三个动词,把鲁迅先生的习惯动作描绘出来,形象传神。,(2)生活细节描写生动,人物风貌鲜明。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 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 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