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3 课 抗战胜利前中国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一、选择题1(2014郑州月考)1938 年,国民党声明:“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存亡所系,人人皆应献出生命,以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然抗战之胜利唯望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 ”以上材料表明国民党( )A愿意加强国共合作力度,团结抗日B决定发动全民族的抗战C总结以前战事,以利再战D仍坚持其独裁统治解析:选 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的突破口在材料的后半部分, “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表明国民党仍坚持其独裁专制统治的立场。21936 年,国民政府用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包括(
2、 )一党专政 特务统治 实行宪政 保甲制度A BC D解析:选 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主要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和保甲制度,所以正确。3(2014济宁一中统考)豆选是中国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木版画,它反映了( )豆选A五四时期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行动B国民革命时期各阶层要求推翻军阀统治的热情C根据地人民平均分配土地的场景D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人民对创建民主政府的拥护解析:选 D。 豆选反映了由人民参加选举,建立民主政府。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的重要举措。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 。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
3、选举制度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C实现了国共两党党内合作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解析:选 A。题干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地主、富农、国民党员等都可以参加选举,故 A 项正确。5(2014锦州高二测试)有一位在抗战时期生活在陕甘宁边区的老人,讲述了当时他的一些所见所闻,其中真实可靠的情况包括( )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村长 在 1939 年曾积极参与宪政运动 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1941 年亲眼看到新四军遭到国民党的血腥屠杀A BC D2解析:选 B。早在 1937 年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的规定中就有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制” ,故正确;1939 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发动
4、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宪政运动,故也是可能的;1940 年毛泽东正式提出著名的“三三制”原则,故也正确;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的抗日红军改编成的,1941 年的皖南事变发生在安徽省,远在陕甘宁边区的老人不可能亲眼目睹,故错误。6周恩来曾说:“三三制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共产党不一定要在数量上占多数,而争取其他民主人士与我们合作第二个特点就是要各方协商,一致协议。 ”“三三制”政权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是( )A开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雏形B体现中国共产党抗日政权的民主性C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D体现政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解析:选 A。本题考查抗日民主政权, “三三制”政权为中
5、国共产党主导,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议政,具有新中国成立后多党合作制度的雏形,B 为特点,D 为性质,C 说法错误。因此,本题选 A。7.(2014烟台高二测试)观察右图,以蒋介石的名义发表的这本小册子提出要改变中国的命运必须( )A反对法西斯主义B剔除封建思想糟粕C增强国际合作D铲除共产党及其军队解析:选 D。 中国之命运是一本反动的小册子,是蒋介石进行反共活动的舆论工具。8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七大” ,国民党召开了“六大” ,两次会议所谈论的问题不包括( )A民主与专制 B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C和平与内战 D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解析:选 D。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是在抗战胜利前夕
6、召开的。国民党“六大”主要讨论的是一党独裁专制问题,而中共“七大”考虑的是和平民主问题。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使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材料二 (一)承认农民(包括雇农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且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请回答:3(1)材料一阐述的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原则?(2)材料二提到的土地政策是什么?这一政策的实行收到了怎样的效果?解析:首先阅读理解材料,获取利于解题的有效信息;其次联系相关的课本知识组织答案。答案:(1)原则:“三三制”原则。原因:为了团结抗日的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效果: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