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溶液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现有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使它变为饱和溶液,其中不正确的是( )A 加入硝酸钾晶体 B 降低溶液的温度C 蒸发部分溶剂 D 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B 饱和溶液加热时仍然是饱和溶液C 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3.工业上用 Mg(NO3)2作为浓缩 HNO3的吸水剂,向 m1g 溶质质量分数为 65%的硝酸溶液中加入 m2g 溶质质量分数为 72%的 Mg(NO3)2溶液,蒸馏,分别得到 97.5%硝酸溶液和 60%硝酸镁溶液,若蒸馏过程中,硝酸、硝酸镁和水均
2、无损耗,则投料质量比 m1/m2为( )A 0.3B 0.4C 0.5D 0.64.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干燥的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A 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了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了C 溶剂质量减小了 D 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了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t2时,在两个各盛有 100 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50 g 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B t1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C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将甲、乙的
3、饱和溶液降温至 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6.下列固体物质溶于水后,能使液体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 氯化钠 B 硝酸铵 C 生石灰 D 氢氧化钠2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C 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8.实验室配制 50 g 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制过程如图所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9.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现有 5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硫酸溶液与过量的锌粉反应,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
4、又不影响生成 H2的总质量,可向该硫酸中加入适量的( )A 碳酸钾溶液 B 稀盐酸 C 氧化铁 D 水10.下列关于基础实验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第一步操作是称量B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可用倾倒法转移需配溶液至细口瓶C 在“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中,先观察常见金属的外观,再用砂纸打磨某些金属D 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先将导管放在盛满水的倒置集气瓶口,再点燃酒精灯11.要使下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硝酸铵和水;铁和稀硫酸;固体氢氧化钠和水;生石灰和水;石灰石和稀盐酸A B C D 12.下列有关溶液
5、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口可乐汽水和白蒲黄酒都属于溶液B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 某物质在 100 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13.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点来推理,蔗糖溶液应该是( )A 无色透明 B 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3C 混合物 D 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14.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15.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都是无色、透
6、明的液体 B 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 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 D 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16.如图所示,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则滴管甲、乙和烧杯中的物质可能是( )A 甲:水,:食盐;乙:水,:蔗糖B 甲:水,硝酸铵;乙:稀盐酸,:铁C 甲:水,氢氧化钠;乙:稀硫酸,:锌D 甲:水,生石灰;乙:稀盐酸,:氢氧化钠17.将一根铁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A 铁丝 B 硫酸 C 硫酸铁 D 硫酸亚铁18.下图为 M、N 两种固体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C%)
7、随温度( t)变化的曲线。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0 g M 放入 150 g 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B t时,M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25C 80 g N 放入 150 g 水中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低于 tD 200 g N 的溶液,蒸发 60 g 水、冷却至 t后得到 40 g 晶体,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19.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 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 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20.对多数固体物质,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时,一般可采取的办法是( )A 增加压
8、强 B 升高温度C 加溶质或减少溶剂 D 降低温度21.如图所示,甲图表示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乙图表示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 40 时的溶解度为 36.6 gB 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比较甲乙可知,可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D 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二、填空题22.根据下列图像回答:5(1)图一是用盐酸和氢氧化钠进行中和反应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变化曲线。向盐酸中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 mg 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_(填离子符号)。(2)图
9、二是 20 时,取 10 mL 10%的 NaOH 溶液于烧杯中,逐滴加入 10%的盐酸,随着盐酸的加入,烧杯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关系由图可知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你的依据为_。甲同学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也能得到相同结论,乙同学认为不严密,因为_。(3)图三是 a、d、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 与 c 的溶解度相交于 P 点,据图回答: t1时,接近饱和的 c 物质溶液,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条件下,可用_的方法达到饱和状态。将 t2时,150 g a 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可以析出_g a 物质。(4)下图托盘天平两边是等质量的铁和镁分别跟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
10、时间 t 与生成氢气摩尔质量 n 的变化关系如图四。试回答:从开始反应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天平指针偏转情况是_。23.做生物实验需要配制 1 000 g 0.9%的生理盐水,请回答:(1)你的配制步骤为_、_、_。(2)需要 NaCl_g,水_g。三、计算题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一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取 13.25 g碳酸钠样品(杂质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放入烧杯中,加入 95.8 g 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测得反应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6(1)当加入 212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为_g。(2)碳酸
11、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加入 106 g 稀盐酸(即 A 点)时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25.20 g 含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锌样品,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为 80.5 g,同时生成氢气 0.4 g。试计算:(1)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2)完全反应后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保留到 0.01%)。26.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 500 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多少克?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
12、500 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需 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7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A 项,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硝酸钾不足;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可以使其变成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正确;B 项,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要想将其不饱和溶液变成其饱和溶液,可以采用降温的方法来完成,正确;C 项,由于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其不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剂水太多,所以,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可知,可以采用恒温蒸
13、发掉部分水分的方法,使其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正确;D 项,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所以用吸管吸出一部分溶液,是不会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即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错误。2.【答案】C【解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溶液加热时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A、B 错误;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正确;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时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D 错误。故选 C。3.【答案】D【解析】设被转移的水的质量为 X。65%的硝酸含水量为 35%,72%的硝酸酸镁溶液含水量为28%
14、。97.5%的硝酸含水量为 2.5%。60%的硝酸镁溶液含水量为 40%。则硝酸中水:0.35 m1 X (m1 X)0.025,则 m13 X,硝酸镁中水:0.28 m2 X ( m2 X)0.4,解得 m25 X,故二者的比值为 0.6。4.【答案】C【解析】A 项,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错误;B 项,析出溶质后溶液仍为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故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C 项,食盐水露置于空气中,水分会不断蒸发减小,正确;D项,析出溶质的溶液所剩溶液一定饱和,错误。5.【答案】A【解析】A 项,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 t2时,甲的溶解度50 g,而乙的溶解度50 g,故在两个各盛有 100
15、 g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50 g 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 项, 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C 项,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 项,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 A。86.【答案】B【解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
16、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A 项,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错误;B 项,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正确;C 项,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错误;D 项,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D 错误。7.【答案】D【解析】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的溶液;固体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有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有的受温度影响不大;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8.【答案】A【解析】配制 50 g 质
17、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故选 A。9.【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浓度越大,则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影响生成氢气总质量,要求所加入的物质不能改变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可采取减小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A 项,碳酸钾溶液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使硫酸质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错误;B 项,加入稀盐酸,会使溶液中酸性物质的质量增加,生成氢气的量增加,错误;C 项,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使硫酸质量减少,生成氢气的量减少,错误;D 项
18、,加水稀释,使硫酸的质量分数减小,减缓了反应速率,生成氢气的量不变,正确。故选 D。10.【答案】D【解析】A 项,在粗盐的初步提纯的实验的操作中,为了计算产率,应先称量粗盐的质量,正确;B 项,配制好的溶液,可用倾倒法转移需配溶液至细口瓶进行贮存,正确;C 项,由于较活泼的金属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金属的表面生成了金属氧化物。所以,实验前,用砂纸打磨某些金属,再进行试验,正确;D 项,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开始排出来的气体主要是试管中的空气,应等导管口的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才开始收集,错误。故选 D。11.【答案】B【解析】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不合适;反应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12.【
19、答案】D【解析】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 g 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谈溶解度时四9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才有意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符合溶解度的概念,D 选项中温度不确定,所以说法是错误的,故选 D。13.【答案】B【解析】本试题的关键是对于溶液的“均一性”的理解,均一性是指溶液各个部分的组成和性质是相同的,因此选项中上层溶液和下层溶液一样甜是正确的理解,所以选项 B 是正确的。14.【答案】B【解析】A 项,由于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而放入盐酸后先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开始后在反应的过程中无气体产生,氢氧化钠反应完全后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直至反应
20、结束气体质量不会变化;B 项,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该图像应该是一条下降的曲线;C 项,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与稀盐酸反应时镁的反应速度要快一些(图像更陡一些),由于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所以同质量的镁要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多,故最终镁的曲线应该在铁的上面;D 项,由于硫酸稀释时酸性会不断减弱,故其 pH 会不断增大,但不管怎样稀释溶液也不会呈中性,即溶液的 pH 只能永远的接近 7 但不会达到 7。故选 B。15.【答案】D【解析】A 项,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B 项,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只有一种,例如氯化钠溶液中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C 项,
21、蒸馏水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但是不是溶液;D 项,溶液是均一的,所以各部分性质相同。16.【答案】C【解析】将滴管甲中的液体挤出,气球明显鼓起,说明瓶内的压强变大,所以可能是温度升高或者产生气体,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说明是温度又降低,因此甲和接触要放热,因此排除了A、B;再将滴管乙中的液体挤出,气球又明显鼓起且不恢复原状,说明生成了气体,因此选 C。17.【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硫酸没有剩余;铁和稀硫酸反应的产物是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最后剩在溶液中的物质是硫酸亚铁,故本题答案为 D。18.【答案】B【解析】A 项,要判断溶液是否饱和,除了要有一定量的溶质和溶剂外,还要指明一定温度
22、,而这里没有指明温度,错误;B 项,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 t时,M 的溶解度为 40 g,则在 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 M 质量为 40 g,故 t时,M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40 g100 g25,正确;C 项, t时,N 的溶解度为 40 g,那么 150 g 水最多只能溶解 60 g N,而现在 80 g N 放入 150 g 水中全部溶解,说明此时溶液的温度一定高于 t,错误;D 项,200 g 10N 的溶液,蒸发 60 g 水、冷却至 t 后得到 40 g 晶体,最终得到 100 gt时的饱和溶液,根据 t时,N 的溶解度为 40 g,可计算出 100 g
23、t时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 N 的质量28.6 g,则原 200 g N 的溶液含溶质 N 的质量28.6 g40 g68.6 g,故原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错误,故选 B。19.【答案】B【解析】A 项,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考虑,错误;B 项,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符合乳化作用的特点,属于乳化作用,正确;C 项,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错误;D 项,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是利用溶解原理洗去可溶性污物,利用悬浊液形成的原理洗去不溶性污物,错误。故选 B。20.【答案】C【解析】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用方法);大多数物
24、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降温也可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 C。21.【答案】C【解析】A 项,由甲图可知,氯化钠在 40 时的溶解度为 36.6 g,正确;B 项,由乙可知,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C 项,比较甲乙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因此可采用降温结晶来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晶体,错误;D 项,比较甲乙可知,相同温度下影响固体溶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溶质的性质,正确。22.【答案】(1)H 、Na 、Cl (2)反应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最多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也要放出热量(3)升高温度 30(4
25、)先偏向右边,最后回到分度盘中央【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 m 点对应的溶液的 pH 值小于 7,即此时溶液为酸性。说明该点对应的溶液中酸还未反应完。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有:盐酸 (未反应完的)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的)。 所含的离子为 H 、Cl 、Na 。(2)根据图示可知,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加入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温度达到最大值。可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能够放出热量。如改用氢氧化钠固体,则不能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氢氧化钠在溶解于水时也能放出热量。无法确认温度的升高来源于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11(3) t1时,c 物质的溶液接近饱和,即可继续溶解 c 物
26、质,所以可通过再加入 c 物质的方法使其饱和。因为 c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还可以通过升温的方法,使 c 物质在相同的溶剂中溶解的质量变小,从而使其溶液由接近饱和变为饱和。根据图示可知,在 t2时 a 物质的溶解度为 50 g。即在 t2时,a 物质在 100 g 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50 g。所以在 t2时 150 g 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 a 50 g,溶剂水的质量为 100 g。当溶液的温度降低至 t1时,其溶解度为 20 g。即在 t2时,a 物质在 100 g 水里最多溶解 20 g。所以此时析出固体的质量为 50 g20 g 30 g。(4)开
27、始时天平左右两盘分别放有等质量的金属和酸,所以开始时天平平衡。随着反应的进行,镁反应较快,所以天平放镁的一方偏轻;天平偏向放铁的右盘。当反应停止时,二者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即两盘中质量的减少值是相等的。所以最终天平左右两盘剩余物质的质量相等,即天平最平衡。23.【答案】(1)计算 称量 溶解 (2)9 991【解析】(1)用固体药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2)需氯化钠的质量:1 000 g0.9%9 g,水的质量为 1 000 g9 g991 g。24.【答案】(1)4.4 (2)80% (3)5.6%【解析】(1)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当加入 106 g 稀盐酸
28、的时候,反应就结束,产生气体质量为 4.4 g,所以当加入 212 g 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质量仍然为 4.4 g。(2)发生反应:Na 2CO32HCl=2NaClH 2OCO 2,根据方程式中碳酸钠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可算出碳酸钠的质量,进而可以计算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得到的是 NaCl 溶液,所以也可根据方程式中 NaCl 与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求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 x,生成的 NaCl 质量为 y10044 x4.4 g, x10.6 g(2)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1744 y4.4 g, y11.7 g。又由于反应后溶液质量10.6 g9
29、5.8 g106 g4.4 g208 g。(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25.【答案】(1)65% (2)40% (3)28.87%【解析】样品中的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可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求出锌的质量;反应后的溶液是硫酸锌溶液,利用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溶质硫酸锌的质量;设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x;生成的硫酸锌的质量为 y;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z;(1)x13 g, W 100%65%(2)y32.2 g, W 100%40%(3)z19.6 g, W 100%28.87%26.【答案】4.5 g 475 g【解析】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500 g0.9%4.5 g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 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X;X18%500 g0.9%或 X18%4.5 g解之得: X25 g需加水质量:500 g25 g475 g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