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江苏省公道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第卷(共 50 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 25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中国古代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这位大臣
2、实际上主张A. 反对郡县制 B. 反对分封制 C. 改革中央官制 D. 建立中央集杈制2、 “坟对中国人来说,不是一片平常无奇的土堆,而是社会关系、人生价值之所以维系的一个坐标。不像基督教等文明,中国人信仰自己的祖先。 ”这种现象的出现渊源于古代的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3、宋代 134 位宰相,123 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等。这反映了宋代A. 重文轻武导致冗官现象严重 B. 科举制实现了社会阶层平等C. 科举制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D. 人才选拔做到了公平和公正4、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
3、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 “六世名德,海内冠冕” ,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的设置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D.中央集权的加强5、 “(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材料表明元在地方行政制度创新的是A郡县制度 B行省制度 C 分封制 D中书省制6、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还有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 ,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
4、料反映了A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B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C英军发展海外贸易 D英方诋毁中国民众7、它曾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它曾经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但毁于战火,它成了中华民族屈辱的标记。火烧圆明园这一罪行发生在下列哪次侵华事件中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太平天国运动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2015 年黄海“丹东一号”沉船经过进一步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在一个圆形瓷盘的正中间发现繁体的“致远”字样(如右图),据此判断该舰舰长应该是爱国将领- 2 -A邓世昌 B丁汝昌 C.刘步蟾 D.刘永福 9、英国泰晤士报曾报道:“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公使夫人的手,好几分钟没有放开。她浑身颤抖,
5、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 ”这一报道出现于下列哪一战争后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抗战时期,张自忠表示:“如不能与各师取得联络,即向最终之目标(死)迈进。由现在起,或暂别,或永别,不得而知。 ”据此判断,张自忠的上述“表示”出现在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枣宜会战1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育了一系列体现时代要求、彰显政党性质的伟大中国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其中“红船精神”源于A五四运动 B中共成立 C国共合作 D北伐战争12、
6、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B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C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D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13、一位学者曾发表这样的感慨“一场运动,使一个缺乏群众基础的在野党 ,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执政党 ;一个由少数知识精英聚集的幼年的党迅速成长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卷入这场洪流,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他谈到的历史事件是A. 辛亥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国民革命 D. 抗日战争14、下面框内所
7、叙内容是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中某一历史事件的评论,这一事件A 促进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 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C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 开启了十四年抗战的历程15、右图为中国近代某重大战役形势图。该战役- 3 -A.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统治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D.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16、钱穆先生提出了一些对太平天国的看法:“他们对下层民众,想推行均田制度,粗浅一些的社会主义,大抵他们是有此想法的。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有力证据是A.定都天京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金田起义 D.提出资政新篇17、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
8、民主革命。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清帝退位湖北军政府成立A. B. C. D. 18、蔡济民在书愤中说:“风云变幻感沧桑,拒虎谁知又进狼,无量金钱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 ”上述诗句最有可能是对A. 八国联军侵华造成灾难的批判 B. 辛亥革命后全国局势痛切写照C. 巴黎会议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D. 日军侵华制造滔天罪行的揭露19、某协会组织口头回复对方时表述的要点:“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本此精神,对两岸公证书使用(或其他商谈事务)加以妥善解决。 ”据此判断这一
9、事件是A “九二共识” B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连战“和平之旅” 演讲 D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20、 “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是A. 1921 年中共一大 B. 1949 年七届二中全会C. 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为了制定 1954 年宪法,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广泛征求意见。当时全民讨论近三个月,最后由宪法起草委员会整理的意见共 138 万条。这说明 1954 年宪法A. 体现
10、了社会主义原则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 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D. 落实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2、列宁说:“一个民主国家必须承认各地区的自治权,特别是居民的民族成分复杂的地区和专区的自治权,这种自治区同民主集中制一点也不矛盾;相反的,一个民族成分复杂- 4 -的大国只有通过地区的自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集中制。 ”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社会进步A. B. C. D. 23、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这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被
11、称为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C.“一边倒”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4、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A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25、下图是 19492009 年中国外交状况曲线图下列选项中符合史实的是A第一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B第二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中美关系开始走向缓和C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建立上海自由贸易区D中国在
12、外交政策上始终坚持非集团、不结盟基本原则第卷(共 50 分)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 5 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 26、 (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 ) ,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左传“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
13、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请回答:- 5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 (3 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 (2 分)(3)根据材料三,总结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 (4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 (1 分)27、 (10 分) “舞是诗兮诗是史”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
14、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材料二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是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6 分)(2)材料二中“去年”指哪一年 ? “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分)(3)1945 年,台湾重新回归
15、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 分)(4)1949 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 分)28、 (10 分)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分别将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 12 月 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有些历史我们不能忘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7 年 1 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 ,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 ,教育部已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 2017 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
16、实。材料二 1937 年 8 月 28 日下午 2 时 10 分,侵华日军 6 架轰炸机窜至上海火车南站上空,炸死难民 200 余人,炸伤 500 余人。上海立报有如下记载:“死者倒卧于地,伤者转侧呼号,残肢头颅,触目皆是,血流成渠景象之惨,无以复加。 ”下图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材料三 日本帝国主义自称侵华战争是为了“自存自卫”和“东亚之安定” ,发动战争的目的是“排除美英之暴政,使东亚恢复其明朗之本来面貌。 ”视自己为亚细亚受压迫民族的- 6 -解放者。材料四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 74%以上,最高年份达 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 287 万人中,有 15
17、0 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1945 年 10 月,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的起止依据。 (2 分)(2)材料二中图片中景象发生在那一次战役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战役的意义。 (2分)(3)针对材料三中日本人的无耻说法,请你用日军在中国的具体暴行进行反驳。 (1 分)(4)根据材料四,分析中国抗战胜利的意义,并指出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5 分)29、 (10 分)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
18、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 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材料三 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 【美】约翰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两代“政治是专制的”消极影响。 (1 分)(2)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进步意义。 (4 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一党体制”指的是现代中国的什么制度?这一时期还确立
19、哪些主要政治制度?(3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 (2 分)30、 (10 分)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 “外交”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 1972 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 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阶梯时决心一边伸出我
20、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2001 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在中国的推动下,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2001 年,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8 年 5 月 29 日,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2008 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行动 60 周年。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7 -请回答:(1)“跪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1 分)?(2)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 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新时期我国
21、外交的主要活动(3 分)(4)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2 分)- 8 -20182019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测试卷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25 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A B C C B A B A D D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B D C A D B B B A C21 22 23 24 25C A A B B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 5 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 26、 (10 分)(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趋势: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
22、。 (3 分)(2)措施:皇帝亲理朝政;设立军机处。 (2 分)(3)模式:A. 宰相相互牵制、监督。 (1 分) 史实: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1 分,史实任举一例即可得 1 分)B. 在正式体制外另设机构。 (1 分)史实: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度”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 (1 分,史实任举一例即可得 1 分)(4)认识: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加强。 (1 分,任答一点即可得 1 分)27、 (10 分)(1) 南京条约 、 马关条约 、 辛丑条
23、约 。 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 分)(2)1895 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2 分)(3)抗日战争的胜利。 (1 分)(4)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 (1 分)28、 (10 分)(1)依据: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2 分)(2)战役:淞沪会战; 意义: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2 分)(3)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扫荡潘家峪(惨案) (任答一点得 1 分)(4)意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为
24、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 分)根本原因:全民族抗战(2 分)29、 (10 分)(1)消极影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局面。 (1 分)(2)内容: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2 分)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 分)(3)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 分)(4)专制到民主是人类政治发展趋势;政治制度变革必须与其国情相适应;民主具有多样性。 (任答两点得 2 分)- 9 -30、 (10 分)(1)新中国成立后(1 分)。(2)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资本主义霸权地位面临着严峻挑战;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美国陷于侵越战争的泥潭中(4 分)(3)外交活动:推行“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推进新型区域 合作;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 分)(4)弱国无外交;国家主权独立和实力的增强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证。(2 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