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课 俄国的改革,九年级下册,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你知道圣彼得堡的由来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 俄国的改革。,预习目标,1.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重大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2.知道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概况; 3.认识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对俄国发展的作用。,彼得一世(彼得大帝) 1672.5.301725.2.8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俄国沙皇(16821725),1682年即位,1689年掌握实权。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是俄罗斯
2、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给俄罗斯帝国打下坚实基础。可以说,近代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一、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在庄园作坊中劳动的农奴。,农奴是欧洲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定阶级,依附于封建主。农奴使用农奴主的土地(称为份地)。农奴只有使用权,可以世代相传,封建主可以没收农奴的份地。农奴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可以自由结婚。农奴要向封建主缴纳人头税、结婚税、财产继承税。农奴还要向封建主服劳役和交纳一定数额的实物作为地租。封
3、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简单地说,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背景:俄国盛行农奴制,社会经济发展 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农奴、农民、奴隶区别,农奴:封建社会中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的农业生产者。在经济上受剥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利,处于社会最底层。农奴是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的人。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也有属于自己的私有土地,人身比较自由。奴隶:为奴隶主劳动,没有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广学校教育。,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消极:保留了农
4、奴制,走上了扩张道路。,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改革。,目的:,内容:,影响:,性质:,改变俄国的落后状态,巩固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讨论:如何评价彼得一世? (是“暴君”还是“大帝”?请用史实说明),(俄总统普京:“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为什么?),主要成就: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顺应历史潮流,仿照西欧实行军事和经济改革,增强了国家实力,使俄国跟上了西欧近代化的步伐,奠定了近代俄国强大的基础,因此彼得一世可以称为俄国历史上杰出的封建政治家。 其主要局限性: (1)未能废除农奴制度。 (2)侵略扩张也给欧亚人民带来了灾难。 (3)野蛮、粗暴的手段推进。(4)改革加重农奴的负担。,“与其等农民
5、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 一地做到了。”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二、废除农奴制,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皇帝。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改革计划。然而他的遇刺却打断了俄罗斯的政治改革进程
6、,此后俄罗斯帝国基本上丧失了进行政治改革的历史机遇。,人物扫描,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军事上:,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唯有变革才能自救。,主观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克里木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处的价格高出当时的地价。,劳动中的农奴,沙皇政府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性质:,“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彼得一世,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和推广学校教育。,1689年,自上而下的封建农奴制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俄国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赎买份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本课小节,改革是强国之路。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适时的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我们要坚持改革不动摇,支持、拥护改革。,学习思考,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