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4讲氮及其化合物课件.pptx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1088589 上传时间:2019-04-08 格式:PPTX 页数:86 大小:4.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专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4讲氮及其化合物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山西专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4讲氮及其化合物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山西专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4讲氮及其化合物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山西专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4讲氮及其化合物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山西专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四第4讲氮及其化合物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4讲 氮及其化合物,考点一 氮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考点二 硝酸的重要性质及应用,总纲目录,考点三 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应用,高考真题演练,考点一 氮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及氮的固定,2.氮气 (1)分子式:N2; 电子式: NN ; 结构式: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 3Mg+N2 Mg3N2 ,N2表现 氧化 性。,(2)性质:,. N2+3H2 2NH3 ,N2表现 氧化 性。 . N2+O2 2NO ,N2表现 还原 性。,3.氮的氧化物 (1)氮有多种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等,其中属于 酸性氧化物的是N2O3、N

2、2O5。,(2)完成NO和NO2的比较表,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食品袋中充氮气可用来防腐 ( ) (2)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既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又是形成酸雨的主 要物质 ( ) (3)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或NaOH溶液可以鉴别溴蒸气和NO2 ( ) (4)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 ),(5)NO2通入FeSO4溶液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 ) (6)用排水法收集NO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 ( ),2.【深度思考】 (1)反应3NO2+H2O 2HNO3+NO中,氧化剂为 ,还原剂为 ,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

3、的量之比为 ,1 mol NO2参与反应转 移电子的个数为 。 (2)写出俗语“雷雨发庄稼”中所涉及的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 (1)NO2 NO2 12 NA (2)N2+O2 2NO 2NO+O2 2NO2 3NO2+H2O 2HNO3+NO,题组一 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解析 由反应过程+得O2 2O,O+O2 O3,由此可知NO2 起催化剂作用,反应过程中N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正确,B、C错 误;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错误。,2.NO2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条件下用氨气与其反应使之 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2NO2+

4、2NaOH M+NaNO3+H2O,8NH3+6NO2 7X+12H2O。则M、X代表的物质的化 学式分别是 ( A ) A.NaNO2、N2 B.HNO2、N2 C.NO、HNO3 D.N2、N2,解析 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化学方程式,利用原子守恒定律可得M为 NaNO2,X为N2。,3.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 (2)汽车尾气处理系统中的催化转化器可有效减少NOx的排放,当尾气中 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 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3NO2+H2O 2HNO3+NO

5、 (2)2NO+2CO N2+2CO2,解析 (2)根据题目信息可知NO被CO还原为N2,分析可知CO被氧化成 CO2,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N2+2CO2。,题后悟道 常见的NOx尾气处理方法 (1)碱液吸收法 2NO2+2NaOH NaNO3+NaNO2+H2O NO2+NO+2NaOH 2NaNO2+H2O NO2、NO的混合气体能被足量烧碱溶液完全吸收的条件是n(NO2) n(NO)。该法一般适合工业尾气中NOx的处理。,(2)催化转化法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氨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气体(N2)或NOx与 CO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N2和CO2)。该法一般适用于汽 车

6、尾气的处理。,题组二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定量计算,4.(2018山西太原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 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 气的体积为 ( D ) 1.2 mL 2.4 mL 3 mL 4 mL A. B. C. D.,解析 如果剩余2 mL O2,则V(NO2)= (12-2) mL=8 mL,混合气体中 V(O2)=12 mL-8 mL=4 mL。若剩余的2 mL气体是NO,则混合气体中 V(O2)=(12 mL-2 mL3) =1.2 mL,D项正确。,5.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

7、种气体, 它们是NO和NO2,NO2和O2,NH3和N2。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盛水 的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 列关系正确的是 ( B ) A.V1V2V3 B.V1V3V2 C.V2V3V1 D.V3V1V2,解析 设各种气体的体积都为1体积。根据3NO2+H2O 2HNO3+ NO,即剩余NO的体积V1=(1+ )体积。根据4NO2+O2+2H2O 4HNO3,即剩余O2的体积V2=(1- )体积。剩余N2的体积V3=1体积。即 B项符合题意。,题后悟道 氮氧化物溶于水的问题分析 无论是单一气体(NO2),还是NO、NO2、O2中的两者或三者的混合

8、气体, 反应的实质是3NO2+H2O 2HNO3+NO,2NO+O2 2NO2,故若有气 体剩余只能是NO或O2,不可能是NO2。 (1)若NO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3O2+2H2O 4HNO3(43)。 (2)若NO2和O2通入水中,总关系式为4NO2+O2+2H2O 4HNO3(41)。,考点二 硝酸的重要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2.化学性质,(1)不稳定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HNO3 2H2O+4NO2+O2 。,(2)强氧化性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有强氧化性,而且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a.与金属反应 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9、Cu+8HNO3(稀) 3Cu(NO3)2+2 NO+4H2O 。 浓硝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 Cu(NO3)2+2NO2 +2H2O 。,浓硝酸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4HNO3(浓) CO2+4NO2+ 2H2O 。 c.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 硝酸可氧化H2S、SO2、Na2SO3、HI、Fe2+等还原性物质。如稀硝酸与 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Fe2+4H+N 3Fe3+NO+2H2O 。,b.与非金属反应,a.硝化反应(与苯反应) +HNO3 +H2O b.颜色反应:含苯基的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变 黄 色。,(3)与有机物反应,1.易错易混辨析(正

10、确的画“”,错误的画“”)。 (1)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而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并且 硝酸的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 ) (2)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只表现强氧化性 ( ) (3)硝酸可与Na2S反应制得H2S气体 ( ) (4)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盛放浓HNO3,说明Fe、Al与浓HNO3不 反应 ( ),(5)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 (6)3Cu+8HNO3 3Cu(NO3)2+2NO+4H2O反应中,起酸性作用和起氧 化剂作用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为31 ( ) (7)在1.0 mol/L的KNO3溶液中,H+、Fe2+

11、、Cl-、S 可以大量共存( ) (8)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 3Fe3+ NO+2H2O ( ),2.【深度思考】 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开始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现象为 。 (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 。,答案 (1)Cu+4H+2N Cu2+2NO2+2H3O 铜片逐渐溶解,溶液 逐渐变蓝,有红棕色气体逸出 (2)3Cu+8H+2N 3Cu2+2NO+4H2O (3)加入稀H2SO4后,H+与反应后溶液中的N 同时存在,相当于形

12、成了 HNO3溶液,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题组一 硝酸的性质及应用,1.(2018湖南长沙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D ),A. B. C. D.,解析 过量的铁粉中加入稀HNO3,生成Fe2+,加入KSCN溶液时,无明 显现象,故错;浓HNO3久置变黄是因为HNO3分解产生的NO2溶于其 中,故正确;Al箔遇浓HNO3钝化,稀HNO3会使Al箔溶解,故错;浓硝酸 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故正确。 选D。,2.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 的是 ( D ),A.由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

13、不能表明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解析 本题考查硝酸的氧化性、不稳定性、挥发性等性质。中 的CO2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与木炭反应的产物。,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放两个烧杯,小烧杯里 放有适量铜片和过量浓硝酸,小烧杯外面倒扣一大烧杯,请回答下列问 题:(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 ; ; 。 (2)用该装置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最突出的优点是 。 (3)若要验证最终得到的气体生成物,最简便的操作及现象是 。,答案 (1)铜片表面产生气泡

14、,铜片慢慢溶解,最后消失 小烧杯中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成蓝色 大烧杯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后来慢慢变成无色 大烧杯内液面上升,水槽中液面下降 (2)反应体系封闭,无氮氧化合物逸出,不污染环境 (3)轻轻掀起倒扣的大烧杯,通入适量的空气,若有红棕色气体生成,则证 明最终气体生成物为NO,答题模板 现象描述答题模板 (1)全面描述现象的程序“海、陆、空” “海”溶液有什么变化; “陆”固体有什么变化; “空”气体有什么变化。 (2)规范描述现象的答题模板 如颜色:由(具体颜色)变为(具体颜色);,气体:溶液中产生(颜色)气泡或在固体表面产生(颜色)气泡; 沉淀:在(颜色)溶液中产生(颜色)沉淀(或浑浊)

15、。,题组二 硝酸与金属反应的计算与判断 4.38.4 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反应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L(标 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是(不考虑2NO2 N2O4的存在)( C ) A.1.0 mol B.1.6 mol C.2.2 mol D.2.4 mol,解析 由关系式Cu+2HNO3(酸)Cu(NO3)2,HNO3(氧化剂)NO2(或 NO),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 2+=1.2 mol+1 mol=2.2 mol。,5.取x g铜和镁的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8 96 0 mL NO2气体和672 mL N2O4

16、气体(都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7.02 g,则x等于 ( C ) A.8.64 g B.9.00 g C.9.20 g D.9.44 g,解析 8 960 mL的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4 mol,672 mL的N2O4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03 mol,则金属提供的电子的 物质的量为0.4 mol(5-4)+0.03 mol2(5-4)=0.46 mol,铜和镁失去的电 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硝酸被还原为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获得的电子的 物质的量,等于沉淀中含有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即沉淀中氢氧根离 子的质量为0.46 mol17

17、 g/mol=7.82 g,所以金属的质量为17.02 g-7.82 g =9.20 g。,方法技巧 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的方法 (1)计算中守恒思想的应用 原子守恒法 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性作用,氮原子以N 的形式存在 于溶液中;另一部分HNO3作氧化剂,氮原子转入还原产物中,这两部分中 氮原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HNO3中氮原子的物质的量。 得失电子守恒法,HNO3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 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2)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金属与H2SO4、HNO3的混合酸反应时,由于硝酸盐中的N 在H2SO4提 供H+的条件

18、下能继续与金属反应,故应用离子方程式来计算,先作过量 判断,然后根据完全反应的金属或H+或N 的量进行相关计算,且溶液中 要符合电荷守恒。,考点三 氨和铵盐的性质及应用,1.氨的结构与性质 (1)结构与物理性质,(2)氨的化学性质 NH3,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3.铵盐及N 的检验 (1)构成:由 N 和酸根离子构成。 (2)物理性质: 白 色或无色晶体,都能溶于水。 (3)化学性质 a.不稳定性 NH4Cl受热分解: NH4Cl NH3+HCl ;,NH4HCO3受热分解: NH4HCO3 NH3+CO2+H2O 。 b.与碱反应 在稀溶液中不加热: N +OH- NH3H2O 。 加热或浓

19、溶液: N +OH- NH3+H2O 。 (4)N 的检验,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液氨用作制冷剂是因为NH3具有还原性 ( ) (2)NH3是非电解质,氨水是弱电解质 ( ) (3)实验室用稀氨水与NaOH固体制取氨气 ( ) (4)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故氨气与挥发性酸相遇时能形成白烟 ( ) (5)液氨制冷、碘的升华、NH4Cl分解都不涉及化学变化 ( ),(6)能用加热法除去NaCl中的NH4Cl的原因是NH4Cl为强酸弱碱盐( ) (7)氨水中微粒种类与NH4Cl溶液中的微粒种类相同 ( ) (8)实验室制备NH3的方法:NH4Cl NH3+HCl (

20、) (9)某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盐, 则该元素一定是氮元素 ( ) (10)草木灰(含K2CO3)与铵盐混用易降低肥效 ( ),2.【深度思考】 氨水中存在的三个平衡是: 、 、 。根据上述平衡分析氨水 中存在的粒子有 。,答案 NH3+H2O NH3H2O NH3H2O N +OH- H2O H+ OH- NH3、NH3H2O、H2O、N 、OH-、H+,题组一 氨气的性质及应用,1.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 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 是 ( ),答案 B 解析 浓盐酸挥发出来的HCl与

21、NH3反应生成NH4Cl固体,产生白烟, A正确;NH3与浓H2SO4反应生成(NH4)2SO4,B错误;NH3溶于水生成的NH3 H2O与FeCl3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C正确;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可说明NH3溶于水生成的NH3H2O 是碱,NH3不是碱,D正确。,2.如图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说法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A.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 B.NH3(H2O,含石蕊),蓝色喷泉 C.HCl(H2O,含石蕊),红色喷泉,D.SO2(NaOH溶液),无色喷泉,解析

22、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形成喷泉。,题后悟道 喷泉实验的原理及应用 (1)喷泉实验的原理 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 或锥形瓶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2)形成喷泉的类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能形成喷泉的气体和液体,(3)引发喷泉的几种方法 使烧瓶内的气体迅速溶于水或某种液体中。 使烧瓶内气体温度降低,从而使气压减小。 使锥形瓶中待喷液体液面上的气压增大。,题组二 铵盐的性质及检验,3.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入试管中,然后 ( D ) A.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3、C.加入碱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试液 D.加入苛性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检验,解析 检验铵盐利用的是铵盐与碱反应生成氨气及氨气可使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性质。,4.只用一种试剂,将NH4Cl、(NH4)2SO4、NaCl、Na2SO4四种物质的溶液 区分开,这种试剂可以是 ( D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解析 NH4Cl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并加热有气体生成,(NH4)2SO4 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并加热有白色沉淀和气体生成,NaCl溶液中滴 加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Na2SO4溶液中

24、滴加Ba(OH)2溶液并加热只产 生白色沉淀,故选D。,5.下列装置用于进行指定实验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D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蒸气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解析 装置甲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错误;氨气能与浓硫酸反应, B错误;装置丙中只有气体的入口,没有气体的出口,C错误;氨气在水中 的溶解度非常大,被水吸收时容易产生倒吸现象,装置丁可以防止倒吸, D正确。,思维建模 实验室制取NH3的简易方法,题组三 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6.氮及其化合物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路线是工业生产硝酸

25、的主要途径 B.路线、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上述所有标号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O2,解析 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或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NO,NO与O2反应 生成NO2,氮气与氧气不能直接生成NO2。,7.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下图所示。(1)实验室里用NH4Cl和熟石灰共热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NO,其化学方程式是 。,(3)NO能否用排空气法收集? (填“能”或“不能”),检验该气 体的方法是 。 (4)写出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

26、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5)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其稀溶液与Cu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NO有毒,可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何清除工业尾气中的NO气体? 。,(7)如何通过实验检验试样中的N ? 。 (8)氨气具有还原性,当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黑色的氧化铜转化成 红色的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Ca(OH)2+2NH4Cl CaCl2+2NH3+2H2O (2)4NH3+5O2 4NO+6H2O (3)不能 往该气体中通入O2,气体由无色变成红棕色,说明该气体为NO (4)3NO2+H2O 2HNO3+NO 12 (5)3Cu+8H+2N 3Cu2+2NO+4H2O

27、(6)与O2混合后通入NaOH溶液中 (7)取少量试样于试管中,加入浓NaOH溶液混合共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成蓝色,则证明试样中含有N (8)3CuO+2NH3 3Cu+N2+3H2O,题后悟道 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注意:箭头指出可体现物质的性质,指向可寻找该物质的制备方法。,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2018江苏单科)3 mol H2与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转移电子的数目 小于66.021023 ( ) (2)(2018江苏单科)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 ) (3)(2017天津理综)用烧碱处理含

28、高浓度N 的废水并回收利用氨( ) (4)(2017北京理综)氨气使Al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氨气被还原 ( ),高考真题演练,(5)(2016课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 ) (6)(2016课标)1 mol 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目为2NA ( ),2.(2016课标,27,15分)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x,形成酸雨、 污染大气,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 硝。回答下列问题: (1)NaClO2的化学名称为 。 (2)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323 K,NaClO2溶 液浓度为510-3 mo

29、lL-1。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 如下表。,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 (填 “提高”“不变”或“降低”)。 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吸收剂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 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 脱硝反应速率(填“大 于”或“小于”)。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 可能是 。,(3)在不同温度下,NaClO2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SO2和NO的平衡分 压pc如图所示。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反应Cl +2S 2S +C

30、l-的平衡常数K表达式为 。 (4)如果采用NaClO、Ca(ClO)2替代NaClO2,也能得到较好的烟气脱硫效 果。 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2相比NaClO具有的优点是 。 已知下列反应:,SO2(g)+2OH-(aq) S (aq)+H2O(l) H1 ClO-(aq)+S (aq) S (aq)+Cl-(aq) H2 CaSO4(s) Ca2+(aq)+S (aq) H3 则反应SO2(g)+Ca2+(aq)+ClO-(aq)+2OH-(aq) CaSO4(s)+H2O(l)+Cl-(aq) 的H= 。,答案 (1)亚氯酸钠 (2)4NO+3Cl +4OH- 4N +2H2

31、O+3Cl- 提高 减小 大于 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 (3)减小(1分) (4)形成CaSO4沉淀,反应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SO2转化率提高 H1+H2-H3,解析 (1)NaClO2的化学名称为亚氯酸钠。(2)脱硝过程就是烟气中 的NO被NaClO2溶液吸收的过程,由表中数据可知NO与Cl 在溶液中反 应后主要生成N 和Cl-,离子方程式为4NO+3Cl +4OH- 4N +2H 2O+3Cl-;增加压强,NO的转化率提高。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c(OH-)减 小,pH逐渐减小。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S 的浓 度大于N 的浓度,说明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3)由图像 可知,升高温度,气体的平衡分压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 小。(4)采用Ca(ClO)2替代NaClO脱硫,反应生成CaSO4沉淀,平衡向产,物方向移动,SO2转化率提高。SO2(g)+2OH-(aq) S (aq)+H2O(l)H1(),ClO-(aq)+S (aq) S (aq)+Cl-(aq) H2(),CaSO4(s)Ca2+(aq)+S (aq) H3(),运用盖斯定律,由()+()-()可得反 应:SO2(g)+Ca2+(aq)+ClO-(aq)+2OH-(aq) CaSO4(s)+H2O(l)+Cl-(aq),故 H=H1+H2-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