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选择题快速练(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docx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1094567 上传时间:2019-04-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选择题快速练(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选择题快速练(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选择题快速练(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选择题快速练(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高考物理三轮冲刺选择题快速练(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一)十大技法破解选择题技法 1 直接判断法通过观察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根据所学知识和规律推出结果,直接判断,确定正确的选项。直接判断法适用于推理过程较简单的题目,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如考查物理学史和物理常识的试题等。例 1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的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A.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实验的方法测出了引力常量 GB.第谷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C.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

2、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D.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答案 D解析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引力常量的概念,但没能测出 G的数值,G 的数值是由卡文迪许通过实验得出的,故 A错误。开普勒接受了哥白尼日心说的观点,并根据第谷对行星运动观察记录的数据,应用严密的数学运算和椭圆轨道假说,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故 B错误。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故 C错误。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D正确。点评 物理学史是考试内容之一,熟记牛顿、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的

3、成就,直接作出判断。技法 2 比较排除法通过分析、推理和计算,将不符合题意的选项一一排除,最终留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果选项是完全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如果选项中有相互矛盾或者是相互排斥的选项,则两个选项中只可能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当然,也可能两者都错。例 2 如图甲,圆形导线框固定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规定垂直平面向里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 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若规定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正确的是( )2答案 B解析 01 s 内磁感应强度 B垂直纸面向里且均匀增大,则由楞次定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线圈中产生恒定的

4、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排除 A、C 项;24 s 内,磁感应强度 B垂直纸面向外且均匀减小,由楞次定律及安培定则可得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大小是 01 s内的一半,排除 D项,所以 B项正确。点评 运用排除法解题时,对于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判断,可通过举反例的方式排除;对于相互矛盾或者相互排斥的选项,则最多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要学会从不同方面判断或从不同角度思考与推敲。技法 3 特殊值代入法有些选择题选项的代数表达式比较复杂,需经过比较烦琐的公式推导过程,此时可在不违背题意的前提下选择一些能直接反映已知量和未知量数量关系的特殊值,代

5、入有关算式进行推算,依据结果对选项进行判断。例 3 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一质量为 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体顶端,细线与斜面平行。在斜面体以加速度 a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小球始终静止在斜面上,小球受到细线的拉力 T和斜面的支持力 FN分别为(重力加速度为 g)( )A.T=m(g sin +a cos ) F N=m(g cos -a sin )B.T=m(g cos +a sin ) F N=m(g sin -a cos )C.T=m(a cos -g sin ) F N=m(g cos +a sin )D.T=m(a sin -g cos ) F N=m(g

6、 sin +a cos )答案 A解析 取特例 a=0,则 T=mg sin ,F N=mg cos ,将 a=0代入四个选项,只有 A选项可得到上述结果,故只有 A正确。3点评 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抽象、复杂的一般性问题的推导、计算转化成具体的、简单的特殊值问题来处理,以达到迅速、准确解题的目的。技法 4 极限思维法极限思维法是将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值(如:设动摩擦因数趋近零或无穷大、电源内阻趋近零或无穷大、物体的质量趋近零或无穷大等),并根据一些显而易见的结果、结论或熟悉的物理现象进行分析和推理的一种方法。例 4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 m1和 m2的木块 1和 2,

7、用原长为 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 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间的距离为( )A.l+ B.l+ m1gk (m1+m2)gkC.l+ D.l+ m2gk m1m2gk(m1+m2)答案 A解析 弹簧对木块 1的拉力与木块 1所受的摩擦力平衡,当木块 1的质量 m1越小时摩擦力越小,弹簧的拉力也越小。当 m1的值等于零时(极限),则不论 m2多大,弹簧的伸长量都为零,说明弹簧的伸长量与 m2无关,故选 A项。点评 有的问题可能不容易直接求解,但是当你将题中的某些物理量的数值推向极限时,就可能会对这些问题的选项是否合理进行分

8、析和判断。技法 5 逆向思维法正向思维法在解题中运用较多,而有时利用正向思维法解题比较烦琐,这时我们可以考虑利用逆向思维法解题。应用逆向思维法解题的基本思路:分析确定研究问题的类型是否能用逆向思维法解决;确定逆向思维问题的类型(由果索因、转换研究对象、过程倒推等);通过转换运动过程、研究对象等确定求解思路。例 5 (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 A点以速度 v1与地面成 角射出一弹丸,恰好以速度 v2垂直穿入竖直壁上的小孔 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4A.在 B点以与 v2大小相等的速度,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的 A点B.在 B点以与 v1大小相等的速度,

9、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的 A点C.在 B点以与 v1大小相等的速度,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 A点的左侧D.在 B点以与 v1大小相等的速度,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它必定落在地面上 A点的右侧答案 AC解析 以速度 v1与地面成 角射出一弹丸,恰好以速度 v2垂直穿入竖直壁上的小孔 B,说明弹丸在 B点的竖直速度为零,v 2=v1 cos ,根据“逆向”思维:在 B点以与 v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射出弹丸,它必落在地面上的 A点,A 正确;在 B点以与 v1大小相等的速度,与 v2方向相反射出弹丸,由于v1v2,弹丸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不变,所以它必定落

10、在地面上 A点的左侧,C 正确,B、D 错误。点评 在高中阶段存在很多正向和逆向思维的连接,例如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和匀减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互逆;圆周运动中最低点和最高点速度的互推;力学中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推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以由物体的运动情况反推物体的受力情况等。技法 6 对称思维法对称情况存在于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中,应用这种对称性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复杂的数学演算和推导,快速解题。例 6 如图所示,带电荷量为-q 的均匀带电半球壳的半径为 R,CD为通过半球顶点 C与球心 O的轴线,P、Q 为 CD轴上在 O点两侧离 O点距离相等的两点,如果是均匀带电球壳,其内部电场

11、强度处处为零,电势都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Q 两点的电势、电场强度均相同B.P、Q 两点的电势不同,电场强度相同C.P、Q 两点的电势相同,电场强度等大反向D.在 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的微粒(重力不计),微粒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答案 B解析 半球壳带负电,因此在 CD上电场线沿 DC方向向上,所以 P点电势一定低于 Q点电势,A、C错误;若在 O点的下方再放置一同样的半球壳组成一完整的球壳,则 P、Q 两点的电场强度均为零,即上、下半球壳在 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对称性可知上半球壳在 P点与在 Q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正确;在 Q点由静止释放一带负

12、电微粒(重力不计),微粒一定做变加速运动,D 错误。点评 非点电荷电场的电场强度一般可用微元法求解(很烦琐),在高中阶段,非点电荷的电场往往具有对称的特点,所以常常用对称法结合电场的叠加原理进行求解。技法 7 等效转换法等效转换法是指在用常规思维方法无法求解那些有新颖情境的物理问题时,灵活地转换研究对象或将陌生的情境转换成我们熟悉的情境,进而快速求解的方法。等效转换法在高中物理中是很常用的解题方法,常常有物理模型等效转换、参考系等效转换、研究对象等效转换、物理过程等效转换、受力情况等效转换等。例 7 如图所示,一只杯子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薄纸板盖在杯口上并在纸板上放一枚鸡蛋,现用水平向右的

13、拉力将纸板快速抽出,鸡蛋(水平移动距离很小,几乎看不到)落入杯中,这就是惯性演示实验。已知鸡蛋(可视为质点)中心离纸板左端的距离为 d,鸡蛋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 m和 2m,所有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为 g,若鸡蛋移动的距离不超过 就能保证实验成功,则所需拉力的最小d10值为( )A.3mg B.6mg C.12mg D.26mg答案 D解析 本题物理情境较新,但仔细分析发现鸡蛋和纸板的运动可转换为经典的滑块滑板模型,所以对鸡蛋有 = a1t2,mg=ma 1,对纸板有 d+ = a2t2、F min-3mg-mg=2ma 2,联立解得 Fmin=26mg,D 对。d1012 d

14、1012点评 对于物理过程与我们熟悉的物理模型相似的题目,可尝试使用转换分析法,如本题中将鸡蛋和纸板转换为滑块滑板模型即可快速求解。技法 8 二级结论法6“二级结论”是由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导出的推论。熟记并巧用一些“二级结论”可以使思维过程简化,节约解题时间。非常实用的二级结论有:(1)等时圆规律;(2)平抛运动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过水平位移的中点;(3)不同质量和电荷量的同性带电粒子由静止相继经过同一加速电场和偏转电场,轨迹重合;(4)直流电路中动态分析的“串反并同”结论;(5)平行通电导线同向相吸,异向相斥;(6)带电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断开,改变极板间距离不影响极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等。例 8

15、(多选)如图,一端接有定值电阻的平行金属轨道固定在水平面内,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绝缘导线垂直并紧靠轨道固定,导体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在向右匀速通过 M、N 两区域的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 FM、F N表示。不计轨道电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FM向右 B.FN向左C.FM逐渐增大 D.FN逐渐减小答案 BCD解析 导体棒靠近长直导线和远离长直导线时导体棒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一定阻碍这种相对运动,故 FM向左,F N也向左,A 错误,B 正确;导体棒匀速运动时,磁感应强度越强,感应电流的阻碍作用也越强,考虑到长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可知,F M逐渐增大,F N逐渐减小,C、D 均正确。点

16、评 本题也可根据楞次定律及安培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再利用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用安培力公式分析安培力大小变化,也可得出结果,但相比应用楞次定律的二级结论慢多了。技法 9 类比分析法所谓类比分析法,就是将两个(或两类)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相互的联系或所遵循的规律,然后根据它们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进一步推断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处理一些很新颖的题目时,可以尝试着使用这种方法。例 9 两质量均为 M的球形均匀星体,其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为 MN,O为两星体连线的中点,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的小物体从 O点沿着 OM方向运动,则它

17、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一直增大 B.一直减小7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答案 C解析 由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的相似性,故可以将该题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类比,即将两个星体类比于等量同种电荷,而小物体类比于异种电荷。由此易得 C选项正确。点评 我们对两个等质量的均匀星体中垂线上的引力场分布情况不熟悉,但等量同种电荷中垂线上电场强度大小分布规律我们却很熟悉,通过类比思维,使新颖的题目突然变得似曾相识了。技法 10 图像思维法图像思维法是根据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线,然后利用图线的交点、图线的斜率、图线的截距、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几何

18、图形的“面积”等表示的物理意义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或计算,其本质是利用图像本身的数学特征所反映的物理意义解决物理问题,或者根据物理图像判断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求解某些物理量。例 10 (多选)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 A到水面 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 A处自由滑向 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D.甲比乙先到达 B处答案 BD解析 由受力分析及牛顿第二定律知,甲的切向加速度先比乙的大,后比乙的小,A 项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 mv2,在同一高度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B 项正确;甲开始的切向加速度比乙的大,且这个12加速度在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也大,因此开始时甲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比乙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快,C 项错误;从如图所示的速率-时间图像可以判断,甲先到达 B点,D 项正确。8点评 图像、情境、规律是解图像问题不可分割的三个要素。要把物理规律和物理图像相结合,才能真正理解图像中斜率、交点、截距以及图线和坐标轴所围面积的实际物理意义。若图像中的图线是直线,尽可能写出横、纵坐标代表的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通过与图像中的斜率、截距以及图线和坐标轴所围面积比较就可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专题整合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技文艺专题整合课件.pptx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2320世纪以来的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2320世纪以来的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pptx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2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2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课件.pptx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专题整合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九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专题整合课件.pptx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5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及手工业的发展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5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及手工业的发展课件.pptx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6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6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课件.pptx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点专题整合课件.pptx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6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6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pptx
  •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x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五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7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件.pptx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