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1102714 上传时间:2019-04-17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化生活,必 修 三,单元整合提升,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体系构建,一、文化交流与传播 (1)文化交流与传播是什么,要点整合,(2)加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原因为什么,(3)如何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怎么做,二、全面把握文化发展的措施或要求 (1)文化传播: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和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重视民族节日,保护好文化遗产;要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方式加大文化传播力度,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等手段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等方面的强大功能;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文化继承: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

2、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辩证地认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要积极引导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发挥其对社会与个人发展的积极作用;要在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发挥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思想运动和教育等在推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3)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正确处理好当代文化与传统

3、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克服错误倾向。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的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三、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2)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

4、力。 (4)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四、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五、理解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命题模式

5、 设问模式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答题模板,答题要素 提示: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6、,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反对“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二、有关文化创新的命题模式 设问模式 (1)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3)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振兴文化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实现文化的跨越式发展。,答题要素 提示: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的两条

7、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措施、建议类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题型特点 政治学科非选择题按照设问的指向一般分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措施、建议类非选择题属于“怎么办”一类的题目。措施、建议类非选择题一般是题目给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运用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相关知识说明解决相关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或就解决某一问题提出建议。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题指导,解题方法 (1)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这是答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类非选择题首先应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2)明确解决问题

8、的主体,经济生活中的主体通常为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或劳动者、消费者等;政治生活中的主体通常为党、人大、政府、政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民个人等;文化生活中的主体通常有国家、社会、个人等。 (3)明确答题的范围,是从经济生活中找对策,还是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与哲学中找对策。,(4)根据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方案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课本知识、时政知识、材料提示的信息。 (5)这种试题具有较大程度的开放性。因此,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发散性思维,突破思维定式,尝试从多个角度解题。,(2017课标,40(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9、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雾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

10、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解析 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堂教育、社会活动和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答案 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站、微信公众号。,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网络热词,折射网络时代对语言的冲击。互联网进入中国的这20多年,尤其是社交媒体兴起的这几年,可能是汉语变化最为集中、最为巨大的时段。很多发端于网络的词语,展示出汉语的不同可能性,也赋予了这种古老的语言以现代的活力。

11、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就曾使用“蛮拼的”“点赞”等网络语汇。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对于“野蛮生长”的网络热词,可以一意纵容、乃至培土助长。有不少词汇起源低俗、意义恶俗、表达粗俗,已经可说是“网络脏话”了。对于这类新词、热词,就不能听之任之了。,针对训练,语言是一条有生命力的河流,不排斥不同的溪流汇入,才能保持了它旺盛的活力。但一味标新立异、忽视汉语传统的所谓“时尚热词”,那种传播奇词怪语乃至低俗语汇的“流行风潮”,只是河流里激起的污浊。新词汇的形成,需要对既往的古典进行再认识,让更多的新词古色古香,充满中国独有孕味;需要沉淀和研磨,大浪淘沙,时间洗礼,才能达到“信达雅”的境界。 结合材料,运

12、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如何让新词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答案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文化创新的来源、动力和检验标准。新词汇的形成需要社会实践的推动和检验,经得住实践检验的新词汇才能研磨得“信达雅”。 文化创新需要在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要对中国经典进行新的挖掘利用,赋予旧词新意义,涌现一批有古典韵味的新词。 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借鉴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新词汇不排斥外来优秀文化的成分才能发展壮大,实现“信达雅”。 文化创新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才能扬清激浊,摆脱低俗恶俗,达到“信达雅”的境界。,解析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文化创新的知识,问题指向是谈谈如何让新词

13、汇达到“信达雅”的境界,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等角度来分析说明。,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近年来,M村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走上了一条“播种畲文化”的新型致富道路。48户村民自发报团组建起文化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兴办生态农家乐,以传统文化带动经济发展,唱响新时代山歌,展示畲族风情,传播畲族文化。村民甘愿舍小家为大家,整治村庄环境,拆掉造纸厂建起文化广场、停车场等旅游设施。M村在歌舞声中走上了脱贫致富路,并获“浙江省农家乐旅游特色村”和“浙江美丽乡村”称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有关

14、知识,说明M村怎样通过“播种畲文化”走上新型致富道路的。,答案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M村通过组建文化旅游公司,兴办农家乐等实践活动,创新畲族文化,展现畲族风情,走上致富道路。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M村“播种畲文化”活动适应和服务于社会实践的需要,焕发了畲族传统文化的生机,推动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M村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求,充分发挥村民在“播种畲文化”、兴办生态农家乐等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走上致富道路。,解析 “如何做”型简答题是需要解释为什么、怎么办。所以其答题要求先摆出相关的理论依据,然后结合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或措施。设问是回答M村怎样通过“播种畲文化”走上新型致富道路的,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等知识点来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