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11讲 明清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 (1)王阳明的心学; (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3)传统科技的发展; (4)李时珍(选修4); (5)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小说、文人画、京剧),考纲要求,考点一 明清时期的思想,考纲呈现,考点二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一、阳明心学,考点一 明清时期的思想,自主学习,1.背景: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不安,封建专制统治陷 入危机;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 2.主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 致良知 ”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3.影响:明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对中
2、国社会政治、文化教 育以及伦理道德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明清之际的思想活跃局面,1.主要思想家及主张,2.影响 (1)闪现启蒙的光芒。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初步要求“人”的权利和男 女平等,宣传学校议政等主张,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政治和经济要 求。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 提出新的社会方案,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 理论基础。,误区警示 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区别 明清之际早期民主思想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但由于当 时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 求,
3、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因而绝不能等同于资产阶级民主思 想,本质上仍属于封建儒家思想的范畴。,归纳总结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 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 教材补遗 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主张,图解历史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教材补遗 明末清初的“经世致用”主张,(1)“经世致用”的主旨是反对学术研
4、究脱离现实,强调要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实事。 (2)“经世致用”把学术研究和当前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往往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用于改革社会现实,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主题一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及其特点 史料呈现 史料1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 日非矣,今日非而后日又是矣。虽使孔子复生于今,又不知作如何是 非也。 李贽藏书史料2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 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合作探究,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3 若其所欲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则有不尽 于是刻者。
5、须绝笔之后,藏之名山,以待抚世宰物者之求。 顾炎武日知录自序史料4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读史指导 (1)史料1选自李贽的著作,反映了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他反对以孔子 的是非为是非。 (2)史料2选自黄宗羲的著作,根据史料中多次出现的“君”“天下”等 字词可知黄宗羲论述的是君主专制制度,体现了他的进步思想。 (3)史料3选自顾炎武的著作,说明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关心民生。 (4)史料4选自王夫之的著作,“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说明王夫之认为 气是第一位的,理是第二位的,反映了其唯物主义思想。,问题思考 (1)史料1说明了李贽的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提示 反传统
6、,反教条。,(2)根据史料2、3、4说明黄、顾、王三位思想家是如何继承与批判传 统儒学的。 提示 黄宗羲批判“君为臣纲”的思想,继承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提出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顾炎武继承先秦儒家关注现实民生的思 想,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学以致用;王夫之批判理学的“天命 论”和“先知论”,蕴含唯物主义的思想。,(3)综合以上史料分析这种进步思想出现的根源。 提示 商品经济的发展。,史论归纳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 “万世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道学家的“存天理,灭人 欲”的虚假说教。 2.反对封建专制。
7、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害的结论。,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 限制君权;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 想,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主题二 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认识 史料呈现 史料1 宣圣谕。 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 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 理,件件当遵守。 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 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 为盛
8、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史料2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其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史料3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 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 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 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读史指导 (1)史料1中反映了统治者和广大民众对待传统儒家伦理的态度和 做法是推崇和遵守
9、。 (2)史料2中的反映了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君臣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的思想。 (3)史料3中的反映了明清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经济上和思想上出 现了反传统的新因素。,问题思考 (1)据史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 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提示 态度:尊崇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2)据史料2,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 又体现了“新见”。 提示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 制。新见: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臣分治);君臣平等。,(3)据史料3和所学知识,判断史料3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10、 指的是什么,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 提示 因素: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认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史论归纳 对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认识 1.积极影响 (1)反对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 (2)重视工商业,反映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 (3)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具有反 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2.消极影响 (1)由于早期资本主义
11、萌芽发展缓慢,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不 占统治地位。 (2)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 主义性质的思想。,1.(2019河北秦皇岛模拟)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 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凡为子者必 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毋徇 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 ”这表明郑氏家规 ( ) A.强调尊卑等级关系 B.弱化族人社会责任 C.巩固宗法血缘制度 D.立足伦理注重规范,考点集训,D,解析 材料中“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毋纵奢以 干天刑”强调的是遵循儒家
12、的纲常伦理、安分守己、遵规守纪,故D项 符合题意。,2.(2019山东烟台模拟)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 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 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C,解析 材料中李贽的做法“离经叛道”,说明其力图冲破封建传统 的束缚,故选C项。李贽的做法与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无关,排除A 项;“收女弟子”无法说明李贽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排除B项;李 贽的行为无法体现其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排除D项。,3.顾炎武在日知
13、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 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C,解析 顾炎武认为,要让百姓服从教化,改善风俗,必须先使百姓 “甘其食,美其服”,即让百姓生活富足,故C项正确。,一、明清时期的科技,考点二 明清时期的科技文化,自主学习,1.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中医药学。 2.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了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徐 光启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教材补遗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
14、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 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 (4)在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学及医学等领域。,二、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 1.明清小说:从宋代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形式多样,题材众多,名著有 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 红楼梦 聊斋 志异等。,归纳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图解历史 中国古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2.书法绘画 (1)书法:明代以文征明和董其昌声誉最高。 (2)绘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
15、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 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如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 和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三、京剧的形成 1.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又有汉剧戏班进京演出,形成“徽汉合 流”的局面。 2. 道光 年间,京剧正式形成。此后不断发展,同治、光绪年间成熟。 3.京剧的地位:京剧的艺术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成为中国文 化的“国粹”之一。,误区警示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形成,而不是京剧 的形成。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 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 熟。京剧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最高成就。,四、李时珍
16、(选修4) 1.编写本草纲目 (1)原因:在医疗实践和采集药物过程中,发现古代医书存在错误、重复 和遗漏。 (2)经历:阅读800多种参考书;实地考察,遍访百姓。 (3)出版:1596年,本草纲目正式出版。 (4)内容:全书收载药物1892种,附药方11 096个。 2.外传:1606年传入 日本 ,又被译成多种文字。,3.历史地位 (1)李时珍被称为“ 医中之圣 ”,本草纲目被誉为 “ 东方医药巨典 ”,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2)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 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
17、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 统一书早了一个半世纪。,主题一 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及其兴盛原因 史料呈现 史料1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新景象,社会生活亦趋丰富, 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自由解放的观念增强,传统严谨的文学形 式已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史料2 宋代说话人的话本创作,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 为后来小说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小说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合作探究,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为当时文学中成就最为突出的领域。明清小 说代表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红楼 梦等,其中红楼梦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 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18、史料3 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 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 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读史指导 (1)史料1说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促进了小说的繁荣。 (2)史料2反映宋代话本把小说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史料列举了明清 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表明明清小说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思想内容丰富。 (3)史料3说明明清小说受到很多人的欢迎,影响力比儒、释、道三教更大。,问题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语言由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句式严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泼、通俗易懂的白话
19、小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趋势:通俗化、平民化。 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2)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 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提示 特点:被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读者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影响超过了 儒、道、佛三教。 因素:君主专制的加强(或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 现;市民阶层的需要。,(3)综合上述史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 提示 趋势:从社会上层逐渐流传到下层民间。(或逐渐世俗化、通俗化) 认识:文学体裁要更加适应人民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
20、是一 定时期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史论归纳 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1.明清时期封建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新景象,社会生活亦趋丰富,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 2.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的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传统的严谨的文学形式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达及故事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可以满足市民阶层的这些愿望。,3.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对文学作品的需求进一步通俗化,为明清小 说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和社会基础。 4.小说体例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这一过程后,到明清时期已非常 成熟,印刷术完善,各书坊争相刻印。,主题二
21、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制约因素 史料呈现 史料1 中国古代各时期不同类型科技成果所占比重表(部分)(%),李思孟科学技术史,史料2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 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 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 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 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 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 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读史指导 (1)史料1主要呈现了两宋与明清时期不
22、同科技成果所占的比重,注意从 表中数据变化找出演变的趋势。 (2)史料2反映出,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科技缺少了西方那种求证、推理 的思想,注重实用理性。,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1,概括指出两宋与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征。 提示 两宋与明清时期的技术类成果都占主导地位;明清时期的实验类 成果所占比重小;明清时期理论类成果所占的比重上升。,(2)根据史料2,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 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提示 特质:注重实用理性;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 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儒家思想中重政治、轻技艺观念的束缚;古 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史论归纳 中国古代科技未能
23、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 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科 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也阻碍了中西科学技术的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 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3.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 治,禁锢了思想,窒息了学术空气,使知识分子噤若寒蝉,不务实际,科技人 才缺乏,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 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 技的重要因素。,1.(2018课标)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 唐
24、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 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 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考点集训,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宋、明时期,政府制定、颁行了许多药物 学著作,这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故选B项。 宋代并未实现大一统,故A项错误;材料中药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关 联不大,故C项错误;材料中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唐本草的制定 与宋明理学无关,排除D项。,2.郑板桥,泰州兴化人,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
25、画画家。下图为其代表 作墨兰图(局部),该作品不能体现的是 ( )A.表现个性 B.以形写神 C.色彩绚丽 D.借物抒情,C,解析 郑板桥的墨兰图属于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以形写神 和借物抒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3.(2018课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 “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 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 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D,解析 题干中“官腔”
26、“雅乐”“郡邑大夫”“以示府城中庙会 之高雅”等说明昆曲的流行是因为其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故D项正 确。陆王心学注重内心自省,与材料中所体现的士大夫展示其高雅品味 不符,故A项错误。明代京剧尚未产生,故B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昆曲 流行是社会等级观念强化的反映,故C项错误。,记知识结构,本讲小结,背史论术语 (1)明清之际新儒学产生的背景包括:政治上,专制统治腐败;经济上,商品 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 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 (2)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反传统、反教条;反君主专制;带有一 定的民主色彩;反映资本主义萌芽
27、时期的要求。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 家反对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和唯物思想等,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 一定影响。,(3)明清时一批总结性的科技著作问世,说明我国传统科技仍居先进地 位,但始终没有突破传统科技的范围。 明清时期,特别是清朝我国科技发展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反映了封建制 度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 明清时西方科技已少量传入,西学东渐。,专题总结提升,知识框架,一、明清时期中英政治制度的差异,中西链接,跟踪训练1 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 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 ( ),A.决策形式不同 B.人员选拔方式不同 C.机构性质不同 D.行政方式不同,C,解析
28、英国议会反映的是英国的民主制度,清朝军机处反映的是 清朝的专制制度,两者的性质截然不同。,二、1417世纪的中国经济与西方经济,续表,跟踪训练2 (2019安徽合肥模拟)17、18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 建国家推行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重商主义。对 其理解正确的是 ( ) A.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C.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都增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A,解析 17、18世纪的中国处于封建政府的统治之下,因此政府推 行重农抑商政策,而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西方封建国家为推动经济发展, 积极推行重商主义,两者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三
29、、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运动的比较,跟踪训练3 蔡元培曾说:“黄梨洲氏(黄宗羲)且得东方卢骚(卢梭)之目 焉,是为学问界之势力。”黄宗羲被称为“东方卢梭”主要是因为他 ( ) A.批判君主专制 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C.提出“君臣平等”的思想 D.认为“工商皆本” 解析 卢梭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把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与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相似,故A项正确。,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及强化方式,核心突破,1.演变过程 (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
30、立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 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5)加强:北宋时期,在中央,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 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在 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 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 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
31、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 方,实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 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 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 制制度。,2.强化方式 (1)加强君主权力。如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汉武帝利用新 儒学神化皇权;明清强化君主专制;等。 (2)加强思想控制。如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明清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 (3)变革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如秦朝实行
32、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汉 代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等。 (4)注重官吏的选拔和任免。自秦废分封制后,官吏任免权由皇帝一人,掌握;隋唐及之后实行的科举考试,是培养和选拔官吏的重要途径。 (5)加强监察机制。如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设刺史;宋代在地方设通判; 明清设都察院、按察使司;等。,跟踪训练4 (2018辽宁沈阳一模)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 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这样 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官府分离制”最终被“官府合 一制”所替代,这一变化主要说明( ) 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 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 C.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 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C,解析 根据材料中“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官 府分离制最终被官府合一制所替代”可得出丞相制度被废除后, 皇权得以强化,缺乏对皇帝个人独裁的制度制约,可能会造成宦官专权 等一系列政治问题,政治的开明程度降低,C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