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课件.pptx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1116612 上传时间:2019-04-30 格式:PPTX 页数:54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大一轮复习讲义,NEIRONGSUOYIN,内容索引,过好双基关,研透命题点,随堂测试,回扣基础知识 训练基础题目,细研考纲和真题 分析突破命题点,随堂检测 检测课堂学习效果,课时作业,限时训练 练规范 练速度,过好双基关,一、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 定律; 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 的原因.,匀速直线运动

2、,惯性,加速度,维持,惯性,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 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 ,质量小的物体惯性 .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 .,匀速直线运动,大,无关,小,自测1 (多选)下面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分析正确的是 A.飞机投弹时,如果当目标在飞机的正下方时投下炸弹,能击中目标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你向上跳起来后,还会落到原地 C.安全带的作用是防止汽车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发生危险 D.有的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1.作用力和反

3、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 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力. 2.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 、作用在 . 3.表达式:FF.,二、牛顿第三定律,相互,相反,同一条直线上,自测2 (多选)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1所示),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合力为零,图1

4、,自测3 (2018红桥中学一调)马拉车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先加速运动,中间匀速运动一段时间,然后减速至停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B.加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的力小于车向后拉马的力 C.只有匀速运动时,马向前拉车与车向后拉马的力才会大小相等 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马向前拉车的力始终大于车向后拉马的力,解析 马向前拉车的力和车向后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不管是否是匀速运动,马向前拉车的力总等于车向后拉马的力,故A正确,B、C错误;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马向前拉车与车向后拉马的力大小始终相等,故D错误.,研透命题

5、点,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揭示了力的本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理想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在实际情况中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命题点一 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理解,4.与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牛顿第一定律是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总

6、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例1 (2018南通市等七市三模)春秋末年齐国人的著作考工记中有“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意思是马对车不施加拉力了,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关于惯性的最早记述.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车只在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B.撤去拉力后车的惯性大小不变 C.拉力可以改变车的惯性 D.车运动越快惯性越大,变式1 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箭头表示列车进站的方向),他发现水面的形状如下面四个图中的,解析 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C中一致.,例2

7、 (2018兴化市第一中学期初)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时候,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2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A.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 B.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维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命题点二 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理解,图2,解析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运动不需力来维持,故C正确.,变式2 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3: 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两个对

8、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 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图3,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对理想实验各步骤顺序的排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以及实验的目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顺序,是事实,说明物体的运动离不开力的作用 B.顺序,是事实,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C.顺序,是事实,说明在不考虑摩擦力时小球机械能守恒 D.顺序,是事实,说明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1.相互作用力的特点,命题点三 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9、2.一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比较,例3 (2018苏州市期初调研)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曲,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人能跳起离开地面的原因是 A.人除了受到地面的弹力外,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D.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解析 人站在地面上,先将两腿弯屈,再用力蹬地,就能跳离地面,在这段时间内人从静止到运动,分析人的受力情况,人受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人有向上的加速度,合力方向向上,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故A错误,B正确; 地面对人的作用力与人对地面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10、,故C、D错误.,变式3 (2018射阳二中模拟)某学校教室里的磁性黑板上通常粘挂一些小磁铁,小磁铁被吸在黑板上可以用于“贴”挂图或试题答案.关于如图4所示的小磁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磁铁受到的黑板吸引力大于受到的弹力才能被吸在黑板上 B.小磁铁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两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小磁铁受到五个力的作用 D.小磁铁受到的支持力与黑板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图4,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中的应用,拓展点,例4 (2018盐城中学模拟)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

11、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5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MgFf B.MgFf C.Mgmg D.Mgmg,图5,解析 环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及箱子的杆给它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f,受力情况如图甲所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环应给杆一个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f, 故箱子竖直方向上受重力Mg、地面对它的支持力FN 及环给它的摩擦力Ff, 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 由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 可得FNFfMgFfMg,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 即FNMgFf,故选项

12、A正确.,变式4 建筑工人用如图6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0 kg的建筑材料以0.5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绳子与定滑轮间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图6,随堂测试,1.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只有不受外力的物体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

13、度越大时其惯性也越大,1,2,3,4,5,解析 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也可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故A错误;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正确;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故C错误; 物体的惯性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故D错误.,1,2,3,4,5,2.(2018如东县质量检测)“严禁超载,严禁超速,严禁疲劳驾驶”是预防车祸的有效办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超速会增大汽车的惯性 B.汽车超载会减小汽车的刹车距离 C.疲劳驾驶会缩短司机的反应时间 D.汽车超载会增大汽车的惯性,1,

14、2,3,4,5,3.(多选)(2018徐州三中月考)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下面关于卫星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 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2,3,4,5,解析 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

15、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与有无空气无关,故A正确,B、C错误; 卫星进入运行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即地球对卫星的引力和卫星对地球的引力,故D正确.,1,2,3,4,5,4.(多选)(2018兴化市第一中学期初)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运动,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虽然汽车拉着拖车加速前进,但此时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大小 B.汽车先对拖车施加拉力,然后才产生拖车对汽车的拉力 C.拖车受到汽车的拉力是由于拖车弹性形变产生 D.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1,2,3,4,5,解析 汽车对拖车的拉

16、力与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故A正确;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故B错误; 拖车受到汽车的拉力是由于汽车弹性形变产生,故C错误; 拖车加速前进是因为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拖车受到的合力大于零,故D正确.,1,2,3,4,5,1,2,3,4,5,5.如图7所示,甲、乙两人在冰面上“拔河”.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赢.若绳子始终水平,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乙

17、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图7,解析 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选项A错误; 绳静止时,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错误; 若甲的质量比乙的质量大,则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可知乙先到分界线,故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选项C正确; 收绳速度的快慢并不能决定“拔河”比赛的输赢,选项D错误.,1,2,3,4,5,课时作业,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

18、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双基巩固练,1,2,3,4,5,6,7,8,9,10,11,12,图1,解析 根据题意,铺垫材料的粗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升的最高位置升高,当斜面光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可以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而B、C、D三个选项,从实验中不能直接得出,所以选项A正确.,1,2,3,4,5

19、,6,7,8,9,10,11,12,2.(2019清江中学期初)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证明了 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B.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要使物体运动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停止运动 D.要使物体保持静止就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会运动,1,2,3,4,5,6,7,8,9,10,11,12,3.(2017南通市第三次调研)东汉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记述了球的运动:“圆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

20、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2,3,4,5,6,7,8,9,10,11,12,解析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的维持,故A错误;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是否受力无关,故B错误; 运动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与力无关,故C错误; 由题意,“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正确.,1,2,3,4,5,6,7,8,9,10,11,12,4.某同学为了取出如图2所示羽毛球筒中的羽毛球,一只手拿着球筒的中部,另一只手用力击打羽毛球筒的上端,则 A.此同学无法取出羽毛球 B.羽毛球会从筒的下端出来 C.羽毛球筒向下运动过程中,羽

21、毛球受到向上的摩擦力才会从上端出来 D.该同学是在利用羽毛球的惯性,1,2,3,4,5,6,7,8,9,10,11,12,解析 羽毛球筒被手击打后迅速向下运动,而羽毛球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从筒的上端出来,D正确.,图2,5.(多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B.是否系好安全带对人和车的惯性没有影响 C.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少因车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 D.系好安全带可以减少因人的惯性而造成的伤害,1,2,3,4,5,6,7,8,9,10,11,12,6.(2018如皋市开学考试)在某次交通

22、事故中一辆载有30吨“工”字形钢材的载重汽车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电动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 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D.由于汽车制动前的速度太大,汽车的惯性比钢材的惯性大,在汽车制动后,钢材继续向前运动,1,2,3,4,5,6,7,8,9,10,11,12,7.(多选)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如图3所示,把鸡蛋A快速向另一个完全一样的静止的鸡蛋B撞去(用

23、同一部分撞击),结果每次都是被撞击的鸡蛋B被撞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B.A对B的作用力的大小大于B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 C.A蛋碰撞瞬间,其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对A蛋壳产生向前的作用力 D.A蛋碰撞部位除受到B对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A蛋中蛋黄和蛋白对它的作用力,所以所受合力较小,图3,1,2,3,4,5,6,7,8,9,10,11,12,解析 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A正确,B错误; 在撞击瞬间,A蛋内蛋黄和蛋白由于惯性,会产生对A蛋壳向前的作用力,使A蛋壳接触处所受的合力比B蛋壳的小,因此B蛋壳易被撞破

24、,故C、D正确.,1,2,3,4,5,6,7,8,9,10,11,12,8.(多选)如图4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图4,1,2,3,4,5,6,7,8,9,10,11,12,解析 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弹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选项A错误;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竖直向下的重力以及墙壁对

25、物体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的作用,因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选项B正确; 水平力F作用在物体上,而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作用在墙壁上,这两个力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选项C错误; 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弹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D正确.,1,2,3,4,5,6,7,8,9,10,11,12,9.如图5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粗糙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物体B,使A随B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与物体B发生作用与反作用的力有 A.三对 B.四对 C.五对 D.六对,综合提升练,1,2,3,4,5,6,7,8,9,10,11,12,图5,10.

26、(2017金陵中学质检)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研究结果后,提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从而与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形成了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 B.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 C.人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大于车对人的作用力 D.物体在地面上滑行,不论物体的速度多大,物体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始终大小相等,1,2,3,4,5,6,7,8,9,10,11,12,11.(2018泰兴中学模拟)如图6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

27、有拉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B.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相互作用力,图6,1,2,3,4,5,6,7,8,9,10,11,12,12.(多选)(2017盐城市质检)木箱所受重力为G1,人所受重力为G2,人站在木箱里用力F向上推木箱.如图7所示,则有 A.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F B.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2G1F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2,1,2,3,4,5,6,7,8,9,10,11,12,图7,解析 人的受力情况:竖直向下的重力G2、木箱对人向下的大小为F的作用力、向上的支持力FN,可得FNG2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木箱底的压力大小为G2F,选项A正确,B错误; 将人与木箱看成一个整体,可得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1G2,选项C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ETSI TS 100 903-2000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Transmission Planning Aspects of Speech Service in the GSM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System《数字蜂窝通_1.pdf ETSI TS 100 903-2000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Transmission Planning Aspects of Speech Service in the GSM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System《数字蜂窝通_1.pdf
  • ETSI TS 100 905-1999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Teleservices Supported by a GSM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GSM 02 03 Version 7 0 0 Release 1998)《.pdf ETSI TS 100 905-1999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Teleservices Supported by a GSM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GSM 02 03 Version 7 0 0 Release 1998)《.pdf
  • ETSI TS 100 905-1999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Teleservices Supported by a GSM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GSM 02 03 Version 7 0 0 Release 1998)《_1.pdf ETSI TS 100 905-1999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Teleservices Supported by a GSM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 (GSM 02 03 Version 7 0 0 Release 1998)《_1.pdf
  • ETSI TS 100 906-2000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obile Stations (MS) Features (GSM 02 07 Version 7 1 0 Release 1998)《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阶段) 移动台(MS)的特征GSM 02 07(.pdf ETSI TS 100 906-2000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obile Stations (MS) Features (GSM 02 07 Version 7 1 0 Release 1998)《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阶段) 移动台(MS)的特征GSM 02 07(.pdf
  • ETSI TS 100 906-2000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obile Stations (MS) Features (GSM 02 07 Version 7 1 0 Release 1998)《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阶段) 移动台(MS)的特征GSM 02 07(_1.pdf ETSI TS 100 906-2000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obile Stations (MS) Features (GSM 02 07 Version 7 1 0 Release 1998)《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2+阶段) 移动台(MS)的特征GSM 02 07(_1.pdf
  • ETSI TS 100 907-2002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an-Machine Interface (MMI) of the Mobile Station (MS) (3GPP TS 02 30 Version 7 1 1 Release 1998)《数字蜂窝通信系.pdf ETSI TS 100 907-2002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an-Machine Interface (MMI) of the Mobile Station (MS) (3GPP TS 02 30 Version 7 1 1 Release 1998)《数字蜂窝通信系.pdf
  • ETSI TS 100 907-2002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an-Machine Interface (MMI) of the Mobile Station (MS) (3GPP TS 02 30 Version 7 1 1 Release 1998)《数字蜂窝通信系_1.pdf ETSI TS 100 907-2002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an-Machine Interface (MMI) of the Mobile Station (MS) (3GPP TS 02 30 Version 7 1 1 Release 1998)《数字蜂窝通信系_1.pdf
  • ETSI TS 100 908-2003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on the Radio Path (3GPP TS 05 02 Version 8 11 0 Release 1999)《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pdf ETSI TS 100 908-2003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on the Radio Path (3GPP TS 05 02 Version 8 11 0 Release 1999)《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pdf
  • ETSI TS 100 908-2003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on the Radio Path (3GPP TS 05 02 Version 8 11 0 Release 1999)《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_1.pdf ETSI TS 100 908-2003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ultiplexing and Multiple Access on the Radio Path (3GPP TS 05 02 Version 8 11 0 Release 1999)《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第_1.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