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广播电视消息两篇一、积累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拮据(j) 侥幸(jio)口头禅(chn) 浑身解数(xi)B.伯仲(zhng) 讣告(p)一溜烟(li) 天遂人愿(su)C.诰命(ho) 处方(ch)应声虫(yng) 溘然长逝(h)D.衍变(yn) 茎叶(jng)闷葫芦(mn) 同仇敌忾(ki)解析: B 项,“讣”应读“f”,“遂”应读“su”;C 项,“诰”应读“go”,“溘”应读“k”;D 项,“闷”应读“mn”。答案: A2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萃 白内瘴 各行其事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B.欠收 爆冷门 要言不繁 为山九仞
2、,功亏一匮C.喝彩 打工仔 盘根错结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D.蜇居 唱双簧 鞭僻入里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解析: A 项,“精萃”应为“精粹”,“白内瘴”应为“白内障”,“各行其事”应为“各行其是”,“失不再来”应为“时不再来”。B 项,“欠收”应为“歉收”,“要言不繁”应为“要言不烦”,“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C 项,“盘根错结”应为“盘根错节”。D 项,“蜇居”应为“蛰居”,“鞭僻入里”应为“鞭辟入里”。答案: D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欧美车市因为政府救市政策而导致 9 月车市再度受挫之际,中国车市却再显“英雄本色”,主流厂家纷纷再创纪录,车市火爆一发而不
3、可收拾。B.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真诚、亲切的微笑,让人难以释怀。C.在奥体中心豪华的内场,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当一方球员抬脚过高踢到对方球员的额头时,没有人气冲牛斗,双方不断握手示好,体现了业余球员良好的素质。D.由于土方车、水泥车撒漏,龙吴路徐汇段整天甚嚣尘上,严重影响沿街居民及每天骑车途经该路段行人的健康和生活。解析: A 项,一发而不可收拾:指事情坏到更加无可挽回的地步。用来形容“车市火爆”不当。B 项,难以释怀:(爱憎、悲喜、思念)很难在心中消除。此处应改为“难以忘怀”。C 项,气冲牛斗: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用在此处恰当。D 项,
4、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不合语境。答案: C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A.国产 Linux 系统,不像美国微软公司的 Windows XP 系统那样,能自由运行 PS、QQ、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B.颐和园“大黄鸭”的风靡和童心未泯有关。“大黄鸭”与致青春同期走红看似巧合,却都验证了创意本身最朴素的真谛:创意是人性艺术。C.今年第一季度,在市场降温、信贷收紧等因素的冲击下,使楼市供需双方的市场预判出现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增多,而房企“让利跑量”心理渐占上风。D.互联网金融不但冲击传统金融,而且可能成为洗黑钱的温床,因此,必须对它实行分类监管
5、,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也亟须完善和建立公司管理制度。解析: A 项,表意不明,“能自由运行 PS、QQ、炒股软件以及不少游戏软件”,既可指“国产 Linux系统”,也可指“美国微软公司的 Windows XP 系统”。C 项,成分残缺,应去掉“在下”或“使”。D 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建立和完善”。答案: 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季老足迹: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12 日下午 5 时半,一场罕见的大雨笼罩整个北京大学,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的 广场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师生,还有很多人从校园外特地赶来,悼念季羡林老先生,久久不愿离去。“我没有亲眼见过季老,没有和他打过交道,
6、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致敬。“深切怀念季羡林老先生”今天上午 10 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黑色的大幅挽联下。在悼念人群中,82 岁的雷鸣老先生从家中赶来,一直待到下午 5 时灵堂关闭都迟迟不愿离去。他说:“1992 年在中国丝绸之路首届学术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得到了季老的点拨指正,此后,我多次和季老交流过相关学术问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许是每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最深刻的感受。”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张颐武说,这么多年来
7、,他们这批学人从未听到过有关季老的负面传闻,“从这个角度来说,季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季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学问。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没有停止。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治学精神和态度上。”季羡林老先生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维钧回忆,季老先生写作糖史时,已经 80 多岁了,但仍不顾严寒酷暑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时,季老发现了新线索就兴高采烈起来。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先生个性极为鲜明,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在季老先生那里体现得十分醒目。如果来访者不学无术而又滔滔不绝,先生就会面色木讷长久不言;如果是清纯学生求
8、访解惑,则他每次必从家中送出来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告诉记者:“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正是夫子之道!”3“季羡林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国际关系学院 2005 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9、。“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深深折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7 级本科生李垚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 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有删改)5 这篇新闻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解析: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借景抒情
10、等。只要了解了景物描写的作 用,再结合文本,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开头的景物描写一是交代自然环境的恶劣,与后面参加活动的人数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二是营造凄凉的氛围,衬托人物内心的悲伤。6 结合全文,分析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解析: 文本的第一、二、三段写的是悼念现场,第四段写了季老先生提携后辈的长者风范,第五、六段写了季老先生的治学精神和态度,第七段写了季老先生的爱心和胆识,最后两段则展示了 他的人格魅力。答案: 一是他提携后辈的长者风范,二是他的治学精神和态度,三是他的爱心与胆识,四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7 为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知
11、识分子的精神高地”?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认识。解析: 回答时必须抓住两个关键词“知识分子”和“精神高地”,分别从“知识分子”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同时注意结合身边的实际,也可以结合自己对现代社会的认识来谈。答案: 北大教授张 颐武之所以把季老先生比作“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因为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人们敬仰他,受着他的影响,并时刻准备在社会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在成为自己所在领域顶尖人物的同时,却把传统的知识 分子精神给丢失了。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国家需要像季羡林老
12、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二)阅读下面的文 字,完成第 810 题。小山沟里的梦导语:提起前一阵子热播的电视剧马大帅,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从赵本山扮演的马校长身上,我们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办学的艰辛。下面,我也要带您去认识一位现实生活中的马校长,他用爱点亮了山沟里孩子的求 学路。【画外】在穆棱市下城子镇,有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叫“荒火茬”,在那里,经常会回荡着一串串银铃般的读书声,这也被乡亲们称作“大山里最动听的音乐”。4【现场】学生读书【画外】荒火茬小学是村里唯一的学校,没有校牌,没有旗杆,只有五位老师,但山沟里的孩子因为它,在悄悄地改变着今年四十八岁的马佰军就是这所小学的校长,二十七年前,农职中学毕业的
13、马佰军回村当起了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这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同期】荒火茬村小学校长马佰军(想的就是能教好书,教书育人,咱干哪一行,爱哪一行,已经选择了这 一行 ,咱就要干到底 ,把它干好,让孩子们多学点知识。)【画外】学校规定早上七点半准时到校,虽然马校长的家离学校最近,仅一道之隔,但他每天都要提前两个多小时起床,因为他得出趟远门。现在,学校总共有三十九个学生,其中十几个孩子都住在十里之外的大顶子山屯,每天上学要翻过一座山,步行需要一个小时,马校长就为孩子们提供了这个特殊的通勤车(牛车),每天都花近四个小时,早晚两次翻山接送学生,不分冬夏,也不分雨雪,二十七年始终如一。【同期】荒火茬村小学校长马
14、佰军(学生上学路上也不安全,净沟沟坎坎的,还要越过一片树林子,爬山,所以说为了他们的安全。)【画外】为了让赶路的孩子少遭点罪,在每天早上出发前,马校长都先到学校把炉子生 好,教室一点点暖和起来,马佰军忙碌的一天也这样开始了。【音乐+画面】牵牛、套车、出发、上山【画外】孩子们早早就等在了村口,往山上张望着,上学对于他们,是那样神圣和幸福。【现场】村口接学生【同期】学生家长(天天都来接,这跟车站似的,天天来,下雨啥的都来。)【同期】学生家长(很感谢老师,觉得他天天这样接送,也实在不容易。)【画外】一路笑语,一路欢歌,每到坡度大的地方,高年级的孩子都会下来推车,漫漫求学路,虽然崎岖,但那些坑洼连同校
15、长的背影都已经深深烙进山沟孩子的记忆。【同期】马佰军教过的大学毕业生黄隆昌(非常感动,毕竟只是老师,却像父母一样,接送我们上下学,也是非常辛苦。)【同期】荒火茬村小学学生(等我长大了,考上大学挣了钱,先把那条道给掳平了,然后修条水泥路,它太难走了。)【画外】现在马校长带的是一年级,虽然班上只有三个学生,但他上起课来,仍旧一丝不苟。三个孩子中有两个是父母离异,少人照顾,她们的中午饭就在校长家吃了。马校长的老伴于培兰在干农活之余,还要拖着重病的身体为三个孩子忙前忙后。【同期】马佰军的老伴于培兰(委屈是定了,不过没办法,他干的是工作。)【画外】其实这些年,马校长有好几次机会可以调到条件好一点的学校,
16、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是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一声声淳朴的乡音把他留了下来。【同期】荒火茬村小学校长马佰军(我不想离开这个地方,因为是在这个地方生、这个地方长的,我喜欢这些孩子,再说和家乡的父老乡亲感情处得都比较好,我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荒火茬村小学的成绩在镇里一直名列前茅,二十几年来,这个小山沟已经走出二十多个大学生。【同期】荒火茬村小学校长马佰军(值得,因为咱们当老 师的就是一根蜡烛,所以我要把它燃尽。)58 本文是通过哪几个事例来歌颂荒火茬村小学校长马佰军的?解析: 从几个画外解说词中可以总结出来。答案: 每天用牛车接送学生,教学一丝不苟,照顾父母离异的学生,谢绝了好几次调走的机会。9
17、这篇电视新闻的画面、同期声和解说词是如何相互配合的?解析: 负载电视新闻的三大元素 画面、同期声、文字解说,相对于电视新闻的整体而言,缺少其中任何一元素都是不完整的,它们是紧密配合的。答案: 同期声和文字稿要紧密配合画面,并结合画面进行组织和写作。如“【音乐+画面】牵牛、套车、出发、上山”,上下文中的同期声和文字解说都围绕这个画面来展开,挖掘画面内在的含意,交代画面无法交代而又必须传达的信息,尤其是孩子们张望的动作和神圣、幸福的表情,使同期声、画外解说词与画面形成一体。10 结合全文,分析马佰军是怎 样的一个人。解析: 阅读全文,从事例中能分析出来。答案: 无私奉献,爱护学生,献身于教育事业。
18、三、表达交流1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写文末两处画线处的内容。(每句不超过 14 字)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高达 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 1 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而在阅读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对此,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两个感叹:一是 ;二是 。 解析: 分析关键词语,可归纳出两条信息:一是读书的人群,如“高达 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
19、低于 1 小时”;二是书籍的类别,如“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因此文末的两个感叹应明确指向“年龄”(或“人群”)与“书籍类型”。答案: 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或“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 最该读的书没人读12 根据下面文段的含意,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自选对象,在后面文句横线处另写两个意思连贯、语意明确、形象生动、句式基本一致的句子。解读生命的密码,去保持一种美丽的姿态,涧底的松,面对风刀霜剑,依然蓬勃着对云天的渴望; , , 。否则,生命的诗行里,只能满是潮湿的唏 嘘、沉重的叹息。 解析: 从采用的修辞手法看,画波浪线的语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采用的句式看,采用了“/面对/依然”的构句方法,表达了昂扬向上之气。答案: 林下的苔 面对阴森寒气 依然氤氲着生命的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