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生物生物与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专题练习(含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1132974 上传时间:2019-05-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中考生物生物与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专题练习(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中考生物生物与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专题练习(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中考生物生物与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专题练习(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中考生物生物与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专题练习(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中考生物生物与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专题练习(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生物与生态环境组成的系统一、单选题1.下列能够形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食物关系的是( ) A. 莲与青蛙 B. 棉花与蚜虫 C. 蝗虫与麻雀 D. 水稻与杂草2.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成功的关键在于( ) A. 控制适当温度 B. 控制充分的水分 C. 控制较弱的光照 D.提供肥沃的土壤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草虫鸟 B. 草虫鸟 C. 阳光草虫鸟D. 阳光草虫鸟4.田鼠吃农作物,猫捕食田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民养猫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 猫的数量增加了,田鼠的数量就会减少C. 猫的数量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D. “农作物田鼠猫”组成了一条食物链5.实验室里有

2、一个封闭状态生态球,已经维持了一年多,各类生物一直生活良好,后来仅仅移动了一下位置,生物就全死了,它原来是放在( ) A. 恒温培养箱里 B. 窗台上 C. 药品橱柜 D. 冰箱冷藏室里6.狼图腾讲述了草原民族对狼情感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敬畏狼,另一方面也会适时杀狼、掏狼崽下列关于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狼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B. 作为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C. 毛色与周围环境相似,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狼适应草原生活,生存能力强,因此狼的数量远远大于鼠的数量27.在生态系统中,人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C. 分解者 D. 前三者都是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丽

3、丽家的小鸡 B. 凤凰山公园 C. 热带雨林中的所有树木D. 内蒙古草原上的羊群9.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方向的流动 B. 可循环的 C. 逐级增加 D. 与光合作用无关10.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数量数值相等,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 草鼠猫头鹰 B. 草蝗虫青蛙蛇猫头鹰C. 草鼠蛇猫头鹰 D. 草蝗虫鸟猫头鹰11.下面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嘉陵江里所有的鱼 B. 北湖公园 C. 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D. 森林里的树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农田 B. 一块草地 C

4、. 生物圈 D. 一条河中的所有鱼13.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植被被破坏 B. 环境污染 C. 缺水干旱 D. 食物链被破坏14.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共有 4 条食物链 B. 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C. 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 5 种动物中有 2 种肉食动物和 3 种植食动物二、多选题15.(多选)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吃鲫3鱼、草鱼苗,根据

5、上述资料,以下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水草草鱼乌鱼 B. 水草螺蛳乌鱼 C. 螺蛳鲫鱼乌鱼D. 水草鲫鱼乌鱼16.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构成的食物链:丙丁甲乙 B. 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少的是乙C. 丙的结构层次比丁少了系统 D. 若乙的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也增多1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条河流中的所有鱼 B. 一片农田 C. 一片草地D. 文化广场的所有生物18.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 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一片森林 C. 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 地球及生物三、双选题19.如图是一食物网的

6、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X 和 Y 一定是植食性动物 B. X、Y 和 Z 一定都是消费者C. X+Y+Z 的数量可能比蝗虫的数量少 D. 图示的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构成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逐级减少 B. 与光合作用无关C. 可循环的 D. 单方向的2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莲花山 B. 东湖公园的菊花 C. 红树林湿地D. 深圳野生动物园内所有的动物22.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 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4C.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

7、成食物链D. 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作物比野生植物对旱涝灾害或病虫害的抵抗力强四、填空题23.为了探究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河泥、小鱼及水藻,然后再把 A 放在光下,将 B 放在黑暗的环境中 a 实验结果见下表:生态瓶编号 A B瓶中小鱼生存时间(d) 实验完成时(30 d)仍存在 2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生态瓶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原因是:其具有稳定的_ 来源,使植物得以进行光合作用,为鱼提供_ ;而动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供植物进行_ ,合成有机物;同时,在河泥中还存在着许多_ ,它们能将动物粪便、动植

8、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 ,为植物生活提供_ 总之,该生态瓶能通过_ 流动和_ 循环,使生态系统得以维持和发展(2)比较 A、B 两生态瓶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存在不仅需要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还需要来自系统外的_ 的供给24.细菌细胞内不含_ ,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_ 生活,是生态系统的_ 25.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和所占_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26.旱季草原生态系统的植物会枯萎,草食动物数量会减少,但雨季来临时,植物繁茂,草食动物数量会随着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_的 27.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生物

9、的种类、各种生物的_ 和_ 总是维持在_ 的状态 28.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 ,各种生物的_ 和所占的_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_ 五、实验探究题29.蚯蚓(如图所示)是土壤中的一种生物,它的食性很特别,以畜禽粪便和有机废物垃圾为食。下面是某生物对于蚯蚓的研究,请你分析回答相关问题:5(1)认识蚯蚓:蚯蚓属于_动物,这是依据_归类的;而按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归类,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 (2)蚯蚓实验:实验一:蚯蚓是否喜欢湿润的土壤呢?王晓同学将 20 条蚯蚓放在干土与湿土之间每隔 2分钟记录干土和湿土中蚯蚓数量,其统计结果如表统计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10湿土中蚯蚓(条) 4 5 7 8 10 12 16 18 19 20干土中蚯蚓(条) 4 4 3 3 2 2 1 1 0 0该实验可以证明蚯蚓适宜生活在_的土壤环境中该实验的变量是_还有五位同学和王晓做了同样的实验,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可信,应该对这六组实验结果如何处理?_ (3)实验二,为了探究生物对环境是否有影响,生物小组按照课本 P22 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甲乙两只烧杯中都先铺一层湿土再铺一层细沙,细沙上面再铺一层湿土,每铺一层厚都要整平、压实,并在烧杯外用笔画出杀和土的分界线,分别投入菜叶,甲中放蚯蚓,乙中不放蚯蚓,烧杯杯口盖上玻璃板并留有一定空隙,在黑暗处放置几天后观察

11、现象设置乙装置的作用是_铺土时,铺放土壤要一层湿土一层干土间隔放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_(3)你在做这个实验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_ 六、解答题30.阅读下面资料,分析回答:牙买加盛产甘蔗,但鼠害严重为了控制老鼠,人们引进了鼠类的天敌獴(是一种肉食哺乳动物) 之后,獴大肆繁殖,控制了老鼠,同时也大量地捕食鸟类,导致甘蔗甲虫惊人地增多起来,对甘蔗造成同样严重的危害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甘蔗属于_者,其通过_作用合成有机物;獴属于_者 (2)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能量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具有单向性和逐6级_的特点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至少含三个

12、环节):_ (3)这个事例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否则,将导致_遭受破坏 31.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有_ 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是_ (2)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 (3)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次级消费者是_,鹰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_营养级 (4)要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需要添加的成分是_和_ (5)如果工厂排放的有害物质进入此生态系统,含有害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 (6)在该生态系统中蛇与鹰的关系是_ (7)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是_ (8)生态系统有_能力,在

13、该生态系统中,大量地捕杀狐和蛇,则一段时间内_的数量会增加,造成植被减少,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王琳在做校园调查时,作了如下记录:在一个阴湿的树干一侧轻微腐烂的大树下,观察到:腐烂的树干上及露出的树根旁长了一些蘑菇;树冠向阳的一侧,树叶比较茂盛,嫩叶上见到了毛毛虫,树叉上麻雀在“啾啾”叫着;从树根旁取少量泥土,浸入水中,取一滴浸出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大量的细菌。根据以上记录,填写生态系统的组成表,并完成其他填空。(1)填写下面生态系统组成表:(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人”扮演什么角色? 。(3)请从以上的记录中,写出一条食物链: 。 7七、综合题33.如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各

14、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1)该生态系统中,草和_属于生产者,图中没有画出的腐生细菌和_属于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对自然界的_起重要作用。 (2)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共有_条,请写出最长的一条:_。 (3)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_。根据这一特点,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是_。 (4)若人们为保护草籽而大量捕杀麻雀,草反而会减少。其原因是: _。 34.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简图,请回答:(1)光、二氧化碳、水等属于生态系统的_ 部分,图中生产者是_ (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_ (3)一般情

15、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_ 和食物网流动的 8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下列能够形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食物关系的是( ) A. 莲与青蛙 B. 棉花与蚜虫 C. 蝗虫与麻雀 D. 水稻与杂草【答案】B 【解析】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选项 A 中荷叶和青蛙不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选项 B 棉花和蚜虫,棉花是生产者,蚜虫是消费者,符合题意,选项 C 中蝗虫和麻雀虽有吃与被吃的关系,但是两个都是消费者,无生产者,选项 D 中水稻和杂草都是生产者,不存在食物关系

16、。【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需明确生产者和消费者,生产者指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而消费者代表着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通过获取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的生物。2.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成功的关键在于( ) A. 控制适当温度 B. 控制充分的水分 C. 控制较弱的光照 D. 提供肥沃的土壤【答案】C 【解析】 【解答】在陆生植物中,有些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松、杉、柳、槐、玉米等;而有些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如药用植物人参、三七等。可见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在弱光下生长的较好,可见 C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7、,比较简单,熟知:人工栽种人参、三七等中药属于喜阴植物,在生长中注意控制光照。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草虫鸟 B. 草虫鸟 C. 阳光草虫鸟D. 阳光草虫鸟【答案】B 【解析】 【解答】食物链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关系表示出来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书写一定要从生产者开始写,如羊狼就不是一条食物链,因为没有从生产者开始写,正确的应是草羊狼。注意箭头指向吃的一方,如狼吃羊,那狼是吃的一方,羊是被吃的一方,所以箭头指向狼。食物链中没有分解者。食物链中越后的生物,数量越少。故选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食物链的概念和正确写法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4

18、.田鼠吃农作物,猫捕食田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农民养猫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B. 猫的数量增加了,田9鼠的数量就会减少C. 猫的数量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D. “农作物田鼠猫”组成了一条食物链【答案】C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解答】解: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猫能捕食田鼠,所以 A、B、D 是正确的猫的数量减少,捕食的田鼠数量增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故 C 错误故选:C【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19、方面来切入5.实验室里有一个封闭状态生态球,已经维持了一年多,各类生物一直生活良好,后来仅仅移动了一下位置,生物就全死了,它原来是放在( ) A. 恒温培养箱里 B. 窗台上 C. 药品橱柜 D. 冰箱冷藏室里【答案】B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解答】解: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他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

20、在有机物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所以只有把这个生态球放在有光的地方,绿色植物才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动物提供食物,此题目中只有窗台上可以见到光。故选:B6.狼图腾讲述了草原民族对狼情感的矛盾,一方面他们敬畏狼,另一方面也会适时杀狼、掏狼崽下列关于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控制狼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B. 作为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C. 毛色与周围环境相似,是

21、自然选择的结果D. 狼适应草原生活,生存能力强,因此狼的数量远远大于鼠的数量【答案】D 【解析】 【解答】解:A、控制狼的数量,维持生态平衡,A 正确;B、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参与物质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B 正确;10C、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所表现的一个方面,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正确;D、狼鼠为食物,狼的数量远远小于鼠的数量,D 错误故选:D【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其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7

22、.在生态系统中,人属于(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C. 分解者 D. 前三者都是【答案】B 【解析】 【解答】A、植物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 不符合题意;B、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B 符合题意;C、动物植物死后的遗体遗物被分解者细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等,细菌、真菌是分解者,C 不符合题意D、前三者只有一个正确,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因此植物叫生产者;动物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动物叫消费者;细菌和真

23、菌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维持生存,因此细菌和真菌称为分解者.8.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丽丽家的小鸡 B. 凤凰山公园 C. 热带雨林中的所有树木D. 内蒙古草原上的羊群【答案】B 【解析】 【解答】AD、丽丽家的小鸡、内蒙古草原上的羊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B、凤凰山公园包括了生物部分和环境,属于生态系统,符合题意;C、热带雨林中的所有树木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不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

24、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9.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单方向的流动 B. 可循环的 C. 逐级增加 D. 与光合作用无关【答案】A 11【解析】 【解答】解: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皮毛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 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故选:A【分析】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0.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数量

25、数值相等,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 ) A. 草鼠猫头鹰 B. 草蝗虫青蛙蛇猫头鹰C. 草鼠蛇猫头鹰 D. 草蝗虫鸟猫头鹰【答案】A 【解析】 【解答】 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特点是逐级递减的,因此食物链越短,能量消耗越少所以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的食物链应该是最短的食物链,即:草鼠猫头鹰。故答案为:A【分析】物质和能量流动规律:(1)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2)能量传递的效率为 10%20%,能量逐级减少;(3)越靠近食物链起始端的生物数量越多,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4)越靠近食物链终端的生物数量越少,生物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11.下面可以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26、) A. 嘉陵江里所有的鱼 B. 北湖公园 C. 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 D. 森林里的树【答案】B 【解析】 【解答】A、嘉陵江里所有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都不属于生态系统;B、北湖公园,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C、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因此都不属于生态系统;D、森林里的树,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都不属于生态系统故选:B【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

27、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农田 B. 一块草地 C. 生物圈 D. 一条河中的所有鱼12【答案】D 【解析】 【解答】A、一块农田不仅包含了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部分,还具备了水、空气、温度等非生物因素;因此属于生态系统,A 不符合题意;B、一块草地,既包括了草地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B 不符合题意;C、生物圈是由全部的生物部分以及生物生活的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功能的统一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C 不符合题意;D、河里鱼,只是生物部分,没有非生物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是一

28、个生态系统,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其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不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等.13.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植被被破坏 B. 环境污染 C. 缺水干旱 D. 食物链被破坏【答案】D 【解析】 【解答】解: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农作物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

29、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导致农业害虫大量繁殖,使粮食减产。故答案为:D【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例如,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食物链上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环扣一环。如果某一环节发生“故障” 。生态系统就会发生紊乱。14.某同学在学校旁边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发现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共有 4 条食物链 B. 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

30、,也有竞争关系C. 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 D. 5 种动物中有 2 种肉食动物和 3 种植食动物13【答案】B 【解析】 【解答】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所以据此判断图中食物链有:甲乙丙丁戊;甲己丁戊 ;甲己戊 共 3 条 ,故 A 不符合题意;戊捕食丁为食物,同时戊和丁又有共同的食物己,所以两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故 B 符合题意;该生态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戊,如果这个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了,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后

31、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戊;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所以到最高营养级戊能量获得最少的,故 C不符合题意;根据食物链分析甲是生产者,是植物,所以乙和己是植食动物,丙、丁、戊是肉食动物,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会正确解读食物网是答对本题的关键,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二、多选题15.(多选)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鱼吃鲫鱼、草鱼苗,根据上述资料,以下食物链正确的是( ) A. 水草草鱼乌鱼 B. 水草螺蛳乌鱼 C. 螺蛳鲫鱼乌鱼D. 水草鲫鱼乌鱼【

32、答案】A,D 【解析】 【解答】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B、乌鱼吃鲫鱼、草鱼苗,不吃螺蛳;C、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水草草鱼乌鱼” 、 “水草鲫鱼乌鱼” 故选:A、D【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16.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 )A. 构成的食物链:丙丁甲乙 B. 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少的是乙

33、C. 丙的结构层次比丁少了系统 D. 若乙的数量增加,14则甲的数量也增多【答案】A,C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丙丁甲乙B、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 ,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丙丁甲乙”中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C、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动物体体的结

34、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丁动物体有系统,而丙植物体没有系统D、如果乙的数量增加,则甲因天敌数量增多而数目减少故选:A、C【分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1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条河流中的所有鱼 B. 一片农田 C. 一片草地D. 文化广场的所有生物【答案

35、】B,C 【解析】 【解答】解:A、 “一条河流中的所有鱼” ,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C、 “一片农田” 、 “一片草地” ,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D、 “文化广场的所有生物” ,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是“一片农田” 、 “一片草地” 故选:B、C【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18.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36、( ) A. 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一片森林 C. 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 地球及生物【答案】B,D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解答】A、森林中的所有树木,只有部分植物,没有消费者、分解者等其它生15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森林中的所有树木不属于生态系统;B、一片森林,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只有部分动物,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地球上的所有人类不属于生态系统;D、地球及生物,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地球及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所以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B、一片森林、D、

37、地球及生物故选:BD【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三、双选题19.如图是一食物网的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X 和 Y 一定是植食性动物 B. X、Y 和 Z 一定都是消费者C. X+Y+Z 的数量可能比蝗虫的数量少 D. 图示的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构成【答案】A,C 【解析】 【解答】A、X 直接吃草是植食性动物、Y 既可以以草为食,又可以以蝗虫为食,是杂食性动物,A 符合题意;B、X、Y 和 Z 都是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所

38、以一定都是消费者,B 不符合题意;C、绿色植物处在第一营养级,数量应最多,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数量就越少。Y 和 Z 都以蝗虫为食,所以 Y+Z 的数量可能比蝗虫的数量少,但 X 和蝗虫是竞争关系,所以 X+Y+Z 的数量不一定比蝗虫少,C 符合题意;D、图中食物链有草X、草Y、草蝗虫Y、草蝗虫Z,因此图示的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组成,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分析】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肉食动物(属于第三环节) ,终点是营养级最高的肉食动物;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

39、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16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逐级减少 B. 与光合作用无关C. 可循环的 D. 单方向的【答案】A,D 【解析】 【解答】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下来的太阳能转化成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些能量被释放出来后,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另一部分供生命活动利用,所以总起来说,由于生物自身的呼吸消耗,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尸体、粪便等难以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造成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

40、级递减的,一般地说,再输入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 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所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故 A、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D【分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基础题,比较容易,熟记即可。2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莲花山 B. 东湖公园的菊花 C. 红树林湿地D. 深圳野生动物园内所有的动物【答案】A,C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解答】解:AC、 “莲花山” 、 “红树林湿地” ,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B、 “东湖公园的菊花” ,只有部分生产者,没有消费

41、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D、 “深圳野生动物园内所有的动物” ,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是“莲花山” 、 “红树林湿地” 故选:A、C【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22.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 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C.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食物链D. 农田生

42、态系统的农作物比野生植物对旱涝灾害或病虫害的抵抗力强【答案】C,D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 【解答】解:A、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在食物链的传递中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的效率是 10%20%,A 正确B、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破坏作用超17过了其调节能力,生态平衡也会被打破,B 正确C、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C 错误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

43、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D 错误故选:CD【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植物) 、消费者(主要是动物) 、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由图可知,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草(或禾谷类) ,消费者有昆虫、吃草籽鸟、食虫鸟、兔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分解和排出,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四、填空题23.为了探究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生态瓶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河泥、小鱼及水藻,然后再把 A 放在光下,将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OVE ONORM E 3500-1999 Winding wires - Structure of abbreviations《绕组线 结构缩写》.pdf OVE ONORM E 3500-1999 Winding wires - Structure of abbreviations《绕组线 结构缩写》.pdf
  • OVE ONORM E 3510-1-1999 Concepts for cables flexible cords and insulated wires - Survey and index《电缆,软电线和绝缘电线的概念 调查和索引》.pdf OVE ONORM E 3510-1-1999 Concepts for cables flexible cords and insulated wires - Survey and index《电缆,软电线和绝缘电线的概念 调查和索引》.pdf
  • OVE ONORM E 3510-20-1999 《电缆、绝缘导线和绝缘钢丝概念 结构和生产(lEV-概念) 名称和定义》.pdf OVE ONORM E 3510-20-1999 《电缆、绝缘导线和绝缘钢丝概念 结构和生产(lEV-概念) 名称和定义》.pdf
  • OVE ONORM E 3510-40-1999 Concepts for cables flexible cords and insulated wires - Classification accessories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lEV-concepts) - Terms and definitions《电缆,软电.pdf OVE ONORM E 3510-40-1999 Concepts for cables flexible cords and insulated wires - Classification accessories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lEV-concepts) - Terms and definitions《电缆,软电.pdf
  • OVE ONORM E 8001-1-2000 Ere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1000 V and === 1500 V Part 1 Definitions and measures against electric shock《额定电压为1000V和150.pdf OVE ONORM E 8001-1-2000 Ere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1000 V and === 1500 V Part 1 Definitions and measures against electric shock《额定电压为1000V和150.pdf
  • OVE ONORM E 8001-2-28-2000 Erection of power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 1000 V and = 1500 V - Part 2 Electrical equipment - Section 28 Hoisting machines (Amendment t.pdf OVE ONORM E 8001-2-28-2000 Erection of power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 1000 V and = 1500 V - Part 2 Electrical equipment - Section 28 Hoisting machines (Amendment t.pdf
  • OVE ONORM E 8001-4-44-2001 Erection of power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1000 V and =1500 V - Part 4-44 Locked electrical locations《额定电压高达1000 V 和1500 V的电气装置的架设 第4-44部.pdf OVE ONORM E 8001-4-44-2001 Erection of power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1000 V and =1500 V - Part 4-44 Locked electrical locations《额定电压高达1000 V 和1500 V的电气装置的架设 第4-44部.pdf
  • OVE ONORM E 8001-4-50-2001 Ere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1000 V and = 1500 V - Part 4-50 Locations with resk of fire《额定电压高达1000 V 和1500 V的电气装置的架设 第.pdf OVE ONORM E 8001-4-50-2001 Ere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1000 V and = 1500 V - Part 4-50 Locations with resk of fire《额定电压高达1000 V 和1500 V的电气装置的架设 第.pdf
  • OVE ONORM E 8001-4-58-2001 Ere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 1000 V and = 1500 V Part 4-58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ith or containing combustible buil.pdf OVE ONORM E 8001-4-58-2001 Ere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with rated voltages up to ~ 1000 V and = 1500 V Part 4-58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ith or containing combustible buil.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