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专题 1.3 收入与分配易混易错1正确认识我国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原则,在我国分配制度中居于主体地位。其主体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整个社会收入分配结构来看,虽然在全社会范围内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所以按劳分配方式必然是主体。第二,从公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结构看,尽管目前公有制企业个人收入来源逐渐多样化,但在各种报酬中,按劳分配部分的收入依然占较大的比重。第三,从按劳分配对其他收入方式的影响看,公有制企业劳动按劳分配的收入
2、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如我国规定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就是以公有制企业中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而制定的。2.理解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不适用于按劳分配。(2)按劳分配的对象是个人消费品,是指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如国家税收、企业成本)之后的个人消费品部分,不是分配全部社会财富。(3)按劳分配并不承诺等量劳动会取得等量报酬,因为劳动者的个人收入是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济效益相联系的。3.几种不同的分配方式类别 对应形式按劳分配 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3、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按技术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24如何分清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1)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包括按劳分配收入和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如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等。(2)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分为三类,即要素收入、政府转移
4、支付和捐赠。要素收入是指通过资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包括分红、利息、租金、出售专利等获得的收入。(3)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个体劳动者、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如:私企、外企中劳动者的工资收入。(4)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5如何正确认识科技人员的收入分配方式?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应作具体分析,一般来说,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公有制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分配方式主要是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及社会保障收入。(2)股份
5、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3)私营企业或外资企业中,科技人员的工资所得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入股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4)科技人员自办实业或转让技术成果、专利所得属于劳动收入。6正确认识“先富”和“共富”的关系(1) “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 ,也不是“平均富裕” ,更不是“同等程度富裕” 。想让所有的人同时同等程度的富裕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否则只能导致“共同贫穷” 。(2)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动摇。解决东部和西部地区差距扩大问题,首先必须用邓小平同志“关于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6、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来统一全党的认识。其次,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长期的历史现象;二是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问题有一个过程,应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3)正确解决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时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级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3区分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
7、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7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 公平是什么含义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收入分配公平,要求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两者关系角度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公平分配,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为什么 必要性角度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发展成果惠及全
8、体人民总体思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怎么做 具体策略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8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1)初次分配含义:指国民收入在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即一个物质生产过程结束后,生产部门即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在企业、国家和劳动者三方之间进行的分配。结果:国家取得生产环节的税收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取得税后利润形成企业收入,劳动者获得工资等形成劳动者收入。主体:物质生产部门,通常指企业。机制:初次分配主要由市
9、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税收、法律法规进行调节和规范。(2)再分配含义: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在全社会进行再次分配。结果:一方面,非物质生产部门,如行政机关劳动者获得工资等收入;另一方面,不同地区、不同4人群的收入发生增减,如国家通过各种税对企业和个人收入进行调节,再通过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途径在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间进行调整分配等。主体:政府。机制:由政府调控机制发挥作用。(3)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阶段。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重视效率又促进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9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的比较国家预算 国家决算含义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
10、度基本收支计划指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区别 功能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的起始阶段,预算分为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一定时期财政分配过程的终结阶段,它可以检验预算的科学性,检查预算的完成情况,总结一年工作的成败联系 预算和决算共同构成了国家财政分配的全过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预算是决算的前提,决算是对预算的检验和评价,二者相辅相成10正确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在影响财政收入的两大主要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指的是“蛋糕”的大小问题,即财政收入的基础问题;分配政策指的是“蛋糕”的分配问题。只有把“蛋糕”做大了,政府才能支配更多的社会财富。所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根源
11、于经济的发展。11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稳健性财政政策的比较 比较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性财政政策实施条件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经济平稳运行,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措施 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抵制社会的总需求控制赤字,调整结构,增收节支实施目的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保持经济平稳运行5联系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1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含义国
12、家通过财政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具体措施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措施内容税率调整、发行国债、对三农、公共工程等方面的支出借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类型扩张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缩的(从紧的)财政政策、中性的(稳健的)财政政策扩张的(积极的)货币政策、紧缩的(从紧的)货币政策、中性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节范围 既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非经济领域 基本限于经济领域区别政策制定者由国家制定,经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联系二者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配合,都
13、要求经济稳定增长,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都有扩张性和紧缩性之分13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区别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联 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6系 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者缺一不可,统一于税法14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
14、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共二十种。种类 含义 具体内容流转税 又称商品税,是以商品交换中的交易额和劳务收入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增值税,按营业额征收的营业税,根据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征收的消费税以及关税等所得税 又称收益税,是以各种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对企业所得征收的企业所得税,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资源税 是以开发和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对开采矿藏征收的财产税,对在城镇、矿区使用的土地征收的城镇土地使用税等财产税 是以纳税人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买卖房屋的契约征收的契税等行为税 是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行为为征税对象的税种根据
15、使用的车辆、船舶的吨位征收的车船使用税,以及印花税、屠宰税等15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征税对象 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 个人所得额区别税率 采用比例税率,基本税率为 17 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7作用避免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促进生产的产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16、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公平的有效手段联系 都是我国的重要税种,对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都起到积极作用16财政作用与税收作用的关系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财政的作用既要通过财政支出体现,也要通过财政收入体现。不能认为财政的作用就是通过财政支出体现的。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通过税收组织财政收入,为财政支出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同时可以通过税种的设置,税目、税率等的变动对财政收入的规模和方向进行调节和控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调控。因而,税收的作用属于财政收入的作用,财政收入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税收在发挥作用。财政的作用与税收的作用的关系可
17、通过下图来反映:17违反税法的行为含义 手段 处理 联系偷税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欺骗、隐瞒等方式欠税 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骗税 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骗取税收减免抗税 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 暴力、威胁等手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四种违法行为从程度上越来越高,其违法性也一个比一个强,违反税法规定,都要受法律制裁8税款的行为 段18如何区分偷税和骗税?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偷税的手段很多,主要是伪造、变造、擅自销毁账簿和记账凭证,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等。骗税是指纳税人用骗税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例如,个别企业和个人通过虚列出口货物数量、虚报出口货物价格等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