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 16682.2-2010 信息技术 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 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14101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88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Z 16682.2-2010 信息技术 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 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GBZ 16682.2-2010 信息技术 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 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GBZ 16682.2-2010 信息技术 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 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GBZ 16682.2-2010 信息技术 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 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GBZ 16682.2-2010 信息技术 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 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510005L 79 a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GBZ 1668222010ISOIEC TR 10000-2:1998代替GBT 166822 1996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Information technology-Framework and taxonomy 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profilesPart 2:Principles and taxonomy for OSI profiles201 1-01-14发布(ISOIEC TR 100002:1998,IDT)2

2、011-0501实施丰瞀鳃鬻瓣警矬瞥篓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仪19GBZ 1668222010ISOIEC TR 10000-2:1998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41通用缩略语42轮廓标识符中使用的缩略语5 OSl分类方法:原则-51总则52 OSI轮廓的类别概念53各OSI轮廓之间的关系54 OSI低层轮廓组概念55轮廓类别6轮廓的分类方法61运输轮廓62中继轮廓63应用轮廓64交换格式和表示轮廓-7 OSI轮廓的一致性参考文献目 次I13334555677璩”n牡孙船6Bz 1668222010Isomc TR 10000-2:1998刖 胃GBZ 1668

3、2在信息技术 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总标题下,目前包括以下2个部分:第1部分(即GBZ 166821):一般原则和文档编制框架;第2部分(即GBZ 166822):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本部分为GBZ 16682的第2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IEC TR 100002:1998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本部分代替GBT 166822 1996。本部分与GBT 166822一1996相比,主要差异如下:a)增加了部分缩略语(见第4章);b)增加了消息处理(见55342);c)增加了文档存档和检索(见553410);d)增加了O

4、DA文档的交互操作(见553411);e)增加了计算机图形元文卷交换格式(见642);f)增加了部分轮廓的分类方法(见第6章)。本部分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聪、郑洪仁、吴东亚、张翠。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1668221996。GBZ 1668222010ISOIEC TR 100002:1998引 言功能标准化的范围是信息技术(IT)标准化活动整个领域的一部分,它包括,基础标准,它定义了基本原则和通用程序。它们提供了一个能由各种应用使用的基础设施,每一种应用都能从基础标准提供的选项中作出它

5、自己的选择。轮廓,它定义了用于提供特定功能的一致的基础标准的子集或组合。轮廓标识了在各项基础标准中可用的特殊选项的用法,并为开展统一的、国际公认的一致性测试提供了基础。登记机制,它提供了在基础标准或轮廓的框架中详细的参数化手段。在ISOIEC JTCl中,功能标准化的过程与定义轮廓的方法学有关,并且按照JTCl导则包括的程序,其文件出版物称为“国际标准化轮廓(ISP)”。正在使用该过程的信息技术标准化的范围是与通常理解的、并宽松定义的“开放系统”的概念一致的。其目标是便利于通过IT系统部件的高度互操作性和可移植性来表征IT系统的规范。除了GBZ 16682之外,功能标准化特别工作组(SGFS)

6、的秘书处还保存有一个称之为“ISP及其所含轮廓的目录”的常备文档(SD一4)。这是正式的或正在制定的ISP,以及每个轮廓的执行概要的真实记录。它须经IsOIEC JTClSGFS秘书处的定期更新。GBZ 1668222010isomc TR 10000-2 1 1998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第2部分:OSI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1范围GBZ 16682的本部分的目的是为可以提交或已被提交作为国际标准化轮廓(ISP)的各种轮廓(分类方法)提供原则和分类方法。”GBZ 166821规定了ISP中已形成为文件的各种轮廓的概念,并指导各组织根据文件的性质和内容起草国际标准化轮廓草案的提

7、案。在本部分中存在的轮廓分类不反映SGFS对轮廓需具有某种能力的意见。它仅仅提供了唯一标识的那种功能,以及能够对PDISP进行评估的能力。由于各种轮廓是根据SGFS确定的需要,并根据基础标准化的进展提出的,因此,该分类方法要定期进行修订或增加新的部分以便反映所达到的进展。也已认识到将会有一些对该分类方法进行扩充的建议,以便包含GBZ 16682这一版在制定过程中尚未确定的功能。这些扩充可以由各个起草者确定,它包括对现有的分类方法进行简单扩充或附加一些GBZ 16682目前尚未包含的新功能领域。这些扩充的内容按照SGFS制定的规程进行管理。在一个轮廓和含有一个或多个轮廓文件的ISP之间已作了区分

8、。这个分类方法只与轮廓有关,但在“ISP及其包含的轮廓的目录”中已给出了进一步的信息,至于这个目录,ISP就包含了该轮廓文件。这个目录已作为SGFS的常备文档SD一4(参见附录A)予以维护,对于提交给SGFS的每一个轮廓草案,同时也要提供附加的信息,包括已确定的轮廓的状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Z 16682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311信息处理字符代码结构

9、和扩充技术(GBT 23112000,idt ISO 2022:1994)GBT 12500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提供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GBT 12500-2008,ISOlIEC 8073:1997,IDT)GB 13000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GB 13000-2010,ISOIEC 10646:2003,IDT)GBT 16264(所有部分)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目录(ISOIEC 9594(所有部分),IDT)GBT 1628441996信息技术文本通信面向信报的文本交换系统第4部分:抽象服务定义和规程(idt ISOIEC 10021-4:1990)GBT

10、162845一1996信息技术文本通信面向信报的文本交换系统(MOTIS) 第5部分:信报存储器抽象服务定义(idt ISOIEC 10021-5:1990)GBT 1628471996信息技术文本通信面向信报的文本交换系统(MOTIS) 第7部分:1)本部分仅定义了基于通信轮廓的OSl分类方法:其他通信轮廓的出版事宜没有提及。6Bz 1668222010ISOIEC TR 100002:1998人际信报系统(idt Is0IEc 10021-7:1990)GBT 16505(所有部分) 信息处理系统 开放系统互连 文卷传送、访问和管理(idt ISOIEC8571(所有部分)GBZ 1668

11、212010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第1部分:一般原则和文件编制框架(ISOIEC TR 100001:1998,MOD)GBT 16723信息技术提供OSI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协议(GBT 16723 1996,idt ISOIEC 8602:1995)GBT 16973(所有部分)信息技术文本与办公系统文件归档和检索(DFR)第1部分:抽象服务定义和规程Eidt ISOIEC 10166(所有部分)GBT171791 信息技术 提供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的协议 第1部分:协议规范(GBT 1717912008,ISOIEC 84731:1998,IDT)GBT 17579信息技术

12、 开放系统互连 虚拟终端基本类服务(GBT 17579 1998,idt,Is0IEC 9040:1990)GBT 175801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虚拟终端基本类协议 第1部分:规范(GBT 1758011998,idt,ISOIEC 90411:1990)GBT 179691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 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第1部分:一般规程(GBT 1796912000,eqv,ISOIEC 98341:1993)GBT 179695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第5部分:VT控制客体定义的登记表(GBT 1796952000,eqv,ISOIEC 98345:1991)I

13、SOIEC 9506工业自动化系统制造消息规范ISOIEC 96466:199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第6部分:协议轮廓测试规范ISOIEC 96467:1995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一致性测试方法和框架第7部分:实现一致性声明ISOIEC 9834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OSI登记机构的操作规程第4部分:VTE轮廓的登记ISOIEC TR 100003:1998信息技术国际标准化轮廓的框架和分类方法第3部分:开放系统环境轮廓用的原则和分类方法ISOIEC 100214:1996信息技术 消息处理系统(MHS):消息传送系统抽象服务定义和规程ISCIEC 100215:1994信

14、息技术 消息处理系统(MHS):消息存储抽象服务定义ISCIEC 100217:1995信息技术消息处理系统(MHS):人际信报系统ISCIEC 100217:1996信息技术 消息处理系统(MHs):人际信报系统ISCIEC 100219:1995信息技术 消息处理系统(MHS) 第9部分:电子数据交换消息系统IsOIEc 10028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网络层中间系统中继功能的定义ISCIEC TR 10029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x25互工作单元的操作ISCIEC 10161:1993信息和文献开放系统互连图书馆间的借用协议规范ISCIEC 10163:1993信

15、息和文献开放系统互连检索和归还应用协议规范ISCIEC 10164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系统管理ISCIEC TR 10172信息技术 系统问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网络运输协议互工作规范2GBZ 16682,2-2010ISOIEC TR 10000-2:1998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Z 16682的本部分。组group实现某组的一个轮廓的某一IT系统,与实现同组不同轮廓的另一IT系统,当按照这些轮廓规定的协议操作时能够互工作,在这个意义上讲,是相兼容的OSI轮廓的集合。4缩略语41通用缩略语CGMCLCLNSCLTSC0CONSCOTSCSDNCSICSMACDCULRDFRDSA

16、DTAMDMDTEDUAEDIEDIMGFDDIFR PVCFR SVCFRBSFRDNFRDTSIIFIPIIPMISDNISPLANMACMMSMOTIS计算机图形元文卷(Computer Graphics Metafile)无连接方式(Connectionless-mode)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Connectionless-mode Network Service)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Connectionless-mode Transport Service)连接方式(Connectionmode)连接方式网络服务(Connection-mode Network Service)连接方式

17、运输服务(Connection-mode Transport Service)电路交换数据网(Circuit Switched Data Network)通信服务接口(Communication Services Interface)载波侦听多址访问碰撞检测(Carrier Sense,Multiple Accessc01lisi。n Detection)公共高层要求(Common Upper Layer Requirementsl00)文档存档和检索(Document Filing and Retrieval)目录服务代理(Directory Service Agent)文档传送和操纵一文档

18、操作(Document Transfer and Manipulation-Document Manipulation)数据终端设备(Data Terminal Equipment)目录用户代理(Directory User A,gent)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消息处理(EDI Messaging)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re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帧中继永久虚电路(Frame Relay Permanent V Jirtual Circuit)帧中继交换虚呼叫(Frame Relay Switched V

19、irtual Call)帧中继承载业务(Frame Relay Bearer Service)帧中继数据网(Frame Relay Data Network)帧中继数据传输业务(Frame Relay Data Transmission Service)影像互换设施(Image Interchange Facility)影像处理和互换(Image Processing and Interchange)人际消息(Interpersonal Message)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国际标准化轮廓(International Stand

20、ardized Profile)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D制造业消息规范(Manufacturing Message Specification)面向信报(消息)的文本交换系统(Message Oriented Text Interchange System)3GBZ 1668222010llSOlmC TR 100002:1998MSMTAMTSODAP1P2P3P7PSDNPSTNPVCQoSSGFSSGMLTPTPSUUAVCVT信报(消息)存储器(Message Store)信报(消息)传送代理(Message

21、Transfer Agent)信报(消息)传送系统(Message Transfer System)开放文档体系结构(Open Document Architecture)信报(消息)传送协议(Message Transfer Protoc01)人际信报(消息)交换协议(Interpersonal Messaging Protoc01)MTS访问协议(MTS Access Protoc01)MS访问协议(MS Access Protoc01)包交换数据网(Packet Switched Data 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22、)x25永久虚电路(x25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IsOIEC JTcl功能标准化特别工作组(ISOIEC JTCISpecial Group FunctionalStandardization)标准通用置标语言(Standardized General Markup Language)事务处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TP服务用户(TP Service User)用户代理(User Agent)x25虚呼叫(x25 Virtual Call)虚终端(Virtual Terminal)42轮廓标

23、识符中使用的缩略语缩略语 轮廓子类(应用)ADFADIADYAFTALDAMHAMMAODARDATPAVT缩略语FCGFCSFDIFDYFODFSGFVT文档存档和检索(Document Filing and Retrieval)目录(1988)2(Directory(1988)”)目录(1993)2(Directory(1993)2)文卷传送、访问和管理(File Transfer,Access and Management)图书馆,文献(Library,Documentation)信报(消息)处理(Message Handling)制造业消息交换(Manufacturing Messag

24、ing)ODA文档的交互操纵(Interacive Manipulation of ODA Documents)远程数据库访问(Remote Database Access)事务处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虚终端(Virtual Terminal)轮廓子类(格式)计算机图形元文卷交换格式(Computer Graphics Metafile Interchange Format)字符集(Character Sets)目录数据定义(Directory Data Definitions(1988)2)目录数据定义(Directory Data Definitions(199

25、3)”)开放文档格式(Open Document Format)SGML交换格式SGML(Interchange Format)虚终端注册客体(Virtual Terminal Registered Objects)42)1988版的目录规范的分类子结构不同于1993版。缩略语TATBTCTDTEUAUBRARBRCRDRERZGBZ 1668222010ISOIEC TR 10000-2:1998轮廓子类(低层)CLNS上的COTS(COTS over CLNS)CONS上的COTS(COTS over CONS)CONS上的COTS(COTS over CONS)CONS上的c0TS(CO

26、TS over CONS)CONS上的COTS(COTS over CONS)CLNS上的CLTS(CLTS over CLNS)CONS上的CLTS(CLTS over CONS)中继CLNS(Relaying the CLNS)中继CONS(Relaying the CONS)x25协议中继(x25 Protocol Relaying)用透明桥接的中继MAC服务(Relaying the MAC Service using transparent bridging)用源路由的中继MAc服务(Relaying the MAC Service using source routing)CLNS

27、与CONS问的中继(Relaying between CLNS and CONS)5 OSl分类方法;原则51总则首先将各种OSI轮廓划分成若干类,每一类代表某一适当功能的种类,它独立于另一类。轮廓的不同类别与本分类的主要划分一致。在每一类中,对某一特定的类可以再进行细分。OSI轮廓标识符的构成与ISOIEC TR 100003:1998中定义的通用OSE分类一致。因此,一个OSI轮廓标识符包含:后缀”C”(对CSI轮廓);一个根助记符,它是一个以字母开始的字符串,开始字母用来指明轮廓的基本类别;一个根据需要确定长度的反应轮廓在等级结构中位置的数字串。除第1个字母以外,全部字符的语法取决于各个

28、定义(见下面条款)。注:在ISOIECTRl00008:1998中定义的普通OSE分类的上下文中,通信服务接口轮廓的OSI轮廓是以后缀“一C”标识的,在GBZ 16682的本部分中,在描述OSl分类时,后缀被省略。52 OSI轮廓的类别概念为了从通信协议支持中分离出信息或客体的表示,以及从子网类型中分离出与应用有关的协议,现在将OSI轮廓和与OSI有关的轮廓分成如下几类:T:提供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运输轮廓u:提供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运输轮廓R:中继轮廓A:要求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应用轮廓B:要求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的运输轮廓F:交换格式和表示轮廓可能需要其他类。T类和u类轮廓规定了在两种方式的OS

29、I网络服务上,以及在各种类型的特定的子网上,诸如LAN、PSDN等单个类型如何提供两种方式的OSI运输服务。如此,就将A类B类轮廓和F类轮廓与网络技术分开。将T类和u类轮廓进一步细分成若干个组。详见54 OSI低层轮廓的组概念。A类和B类应用轮廓为两种方式OSI运输服务之上的特定应用类型分别规定了通信协议支持。5GBZ 1668222010Isomc TR 10000-2:1998F类轮廓规定了由A类和B类轮廓交换的各类信息的性能和表示。R类轮廓规定了使得用了不同的T类或u类轮廓的系统能进行互工作所需的中继功能。在OSI的工作范围内没有考虑T类与U类轮廓之间的互工作。在上述每一类中,可有轮廓的

30、子类,可以要求子类再进一步细分,其分类的细度应符合GBZ 1668212010中的要求。这就导出了整个第6章中给出的轮廓(子)类的层次结构。为了识别一个给定类中的子类和进一步的细分,要采用与类有关的分类方法。这将在后面各类的条款中予以解释。53各OSI轮廓之间的关系图1是汇集了存在于OSI轮廓间关系示例的示意图,尤其是分类方法的三种主要子类之间相互关系的例子,以及从属于不同类别的各轮廓之间产生组合的例子。531 AT和BU边界实际使用A类或B类轮廓时,需要系统与T类或u类轮廓联合操作,以便提供特定子网类型方面的特定应用协议。A类和B类轮廓与T类和u类轮廓用AT或BU边界隔开。这种关系在图1的纵

31、向上示出。由共同的AT边界隔开的、在T类轮廓集上面的A类轮廓集的位置表示组合任一对A类和T类轮廓的可能性,这对轮廓从两类中各取一个。B类和u类轮廓也存在类似情况。AT边界适用于OSI连接方式运输服务,BU边界适用于OSI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形成组合的可能性是由于具有这样的事实,即T类或u类轮廓是用来提供0sI运输服务,A类或B类轮廓用来使用OSI运输服务。532 Ar和nr边界具有一个或多个F类轮廓的A类或B类轮廓的组合由用户来选择,以便满足每种情况的功能需求。各种各样的一般可能性在图1中用纵向关系示出。在一个或多个A类B类轮廓上面的一个或多个F类轮廓的位置表示由每一类来组合轮廓的可能性。与A

32、T和BU边界不一样,AF和BF边界不是用单个服务定义来定性的。应用层基础标准隐式地或显式地要求,对通信的每个实例应规定由这些标准具有的或引用的信息的结构。具有一个或多个F类轮廓的A类B类轮廓的组合由用户来选择,以便满足每种情况的功能需求。但是,选择可能受到约束,它能在A类B类轮廓、F类轮廓内,或者在两者内表现出来。在其他A类B类轮廓中,应用层基础标准本身会约束表示上下文的选择。约束也可以在F类轮廓内存在,或者来自它的基础标准,或者作为轮廓形成的结果。这些约束会限制能用于传送信息的A类B类轮廓。因此,总起来说,影响A类B类和F类轮廓的三种约束形式为:a)被传送信息的选择可以受应用层基础标准的约束

33、,并且可能受A类B类轮廓进一步约束;b)某些交换和表示的基础标准可以限制特定应用基础标准的传送,这种选择可以受F类轮廓进一步约束;c)为了完成某些通用功能,组合不受基础标准约束,但可以受A类B类轮廓或F类轮廓约束。在作出它的组合选择时始终要注意到,用户在实践中不仅必须考虑由轮廓提供的各种约束,而且必须考虑在每个通信实例所包含的端系统中实现的可能性,以便支持各种各样的轮廓。GBZ 1668222010ISOIEC TR 100002:1998图1 在(161分类方法中各轮廓之间相互关系的铡子54 OSI低层轮廓组概念在该分类方法中使用的组概念如下:一个组是多个T轮廓或u轮廓的集合,它们在这种意义

34、上是一致的,即实现该组一个轮廓的某一系统,与实现同一组某一轮廓的另一系统,对于由该组中轮廓的必备特征确定的某些最小级别,按照OsI,它们是能够互工作的。按照OSI互工作的含义是,穿越单一子网,或穿越用网络层(或更低层)中继链接的多个子网能够进行端到端操作。作为一个组的例子是T类轮廓集,它提供了由GBT 171791规定的使用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之上的类4运输协议的连接方式运输服务。这个组对应于不同的子网技术,而且,通过LAN网桥和或网络层中继,使得遵循它们的各系统之间有可能进行互工作。组由YXnnn标志标识,其中Y是类的标识符,x是标识该组的一个字母。55轮廓类别551运输轮廓5511原则运输轮

35、廓定义了OSI第1层到第4层协议标准的用法,以便提供OSI运输服务。7GBZ 1668222010SOIEC TR 100002:1998各运输轮廓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提供运输服务的方式,即:连接方式运输服务:T类轮廓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u类轮廓对于每类中的运输轮廓采用下列方法分类:a)作为第一级,使用下面的方法来区分组的概念(对于OSI低层的轮廓,其组的概念见54):一个低层的组是多个轮廓的结合,它们是:支持运输和网络服务的相同方式的组合;支持相同的运输协议类;组的概念与分类方法结合起来。b)第二级,一个组内各轮廓之间的区别应根据支持的子网类型作出(子网类型的例子见611)。c)进一步细分,它

36、是根据特定子网,例如交换线路对租用线路的特性作出的(这种特性的例子见611)。5512运输轮摩标识符在低层中,轮廓标识符的形式为:YXabode其中:Y=类指示符,它指示了运输服务的方式:T为连接方式u为无连接方式x;是一个字母,它指示如5513和5514中定义的类中低层的组,Abode;用数字构成的标识符,它指示了该轮廓中所支持的子网类型。可能需要进一步级别的标识符。通常,当引用一个轮廓时,只能使用那个级别的标识符,该标识符必须是唯一的。标识符的结构并不是意味着去收集OSI第1层的各种细节和选项(如连接速度和连接器)。但应考虑到,这个问题必须包含在适当的轮廓规范内。5513连接方式运输服务:

37、T类轮廓有关功能标准化方面的基础工作已由SGFS在进行,并且已经在制定标准,同时用实际存在的符号标出下面的低层组。它们被表征如下:a)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方式运输服务:TA组由使用GBT 12500中定义的4类运输协议,在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CLNS)之上提供连接方式运输服务(COTS)。注:实现TA组轮廓并声明与GBT12500一致的系统,为了能在GBT12500要求的CONS上操作,也必须实现必备的运输协议类。b) 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上的连接方式运输服务在连接方式网络服务(CONS)之上提供连接方式运输服务(COTS)。根据所要支持的运输协议类别,将这种特性的轮廓进一步分为下列几组:必

38、备的(见注1)运输协议类别TB组:0,2和4类(见注2)TC组:0和2类(见注2)TD组:0类8GBZ 1668222010ISOIEC TR 10000-2 1 1998TE组:2类(见注3)注1:“必备”意味着这些运输协议类是由基础标准GBT 12500,加上对该组成员要求的任一类是必备的。注2:所采用的类别商定规则在ITU-T RecX224中规定。注3:实现TE组的轮廓并声明与ITUT RecX224一致的系统,也必须实现运输协议的0类。5514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u类轮廓a) 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上的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UA组用GBT 16723无连接方式运输协议提供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

39、(CLTS)。这个组支持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之上的GBT 16723的强制操作。b) 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上的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UB组用GBT 16723无连接方式运输协议提供无连接方式运输服务(CLTS)。这个组支持连接方式网络服务之上操作的GBT 16723的选项。注:实现UB组轮廓并声明与GBT 16723一致的系统,也必须实现由GBT 16723要求的CLNS上的强制操作。5515各运输轮廓组之间的互工作下面的表1和表2示出了各轮廓之问的互工作能力。表1示出了T类轮廓中各轮廓之间的互工作,表2示出了u类轮廓中各轮廓之间的互工作,成功地建立起运输连接取决于协商成功的参数,其中有些参数未在表1

40、、表2中考虑。表1 T类中各组间的互工作组内的发起者组内的响应者 网络服务方式TA TB TC TD TETA CL 完全 特殊1 特殊1 特殊1 特殊1TB CO 特殊1 完全 完全 完全 完全TC CO 特殊1 限制 完全 完全 完全TD CO 特殊1 限制 限制 完全 特殊2TE CO 特殊1 限制 限制 特殊2 完全表2 u类中各组间的互工作组内的发起者组内的响应者UA UBUA 完全 特殊2UB 特殊2 完全在T类和u类的组之间不可能有互工作,因为提供的运输服务方式是不同的。表中项目的意义如下:完全:完全的OSI互工作可要求一个OSI中继(见62)。限制:在运输协议类的选择可受到响应

41、者的静态能力限制,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互工作能力是受限制的。成功的互工作取决于类别商定的满意结果。特殊:对互工作要求的非OSI中继(也见5521)。特殊1;对现存互工作有特殊的限制(见624)。特殊2:在OSI的工作范围内没有考虑这些轮廓类型之间的互工作。注:成功的互工作不仅取决于运输协议类商定的满意结果,而且取决于运输发起期间的动态响应。这类动态响应包括响应者对提供的服务质量(qOs)或对发起者要求的特定选项的反应。9cBz 1668222010ISOIEC TR 10000-2:19985516子网轮廓分类方法介绍子网类型用数字组成的标识符表征。当用连续的数字表示细分的子网类型时,该数字标识

42、符的第1位数字表示用于系统互连的主要子网类型,它指示出使用的子网类型是如何构成的,或者描述如何选取子网。由子网标识符的第一位数字标识的主要子网类型如下:1包交换数据网(PSDN)2数字数据电路3模拟电话电路4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5局域网(LAN)6帧中继数据网(FRDN)可以实现和使用的子网数量可能非常大。也有这么一些情况,即一个子网类型被用来访问另一个具有更高网络功能性的子网类型。例如,ISDN或FRDN可以用来访问提供更高功能性的PSDN。这种子网分类方法需要反映出由ITu建议规定的、并由公用网络供应方提供的那些综合信息。实际上,其他子网的变化相对于端系统的互操作性来说被认为是不太重

43、要,例如,某些电气和物理接口对于子网连接的建立是必要的,但是对数据交换的透明性就不太重要。因此,诸如线路速度、连接器类型或调制解词器类型之类的各方面在这种子网分类方法中一般都未予反应。若认为这些要求很重要,则可将它们包含在实际的分类中,或者将这个内容作为局部问题留给系统的设置。55161包交换数据网该子网分类方法标识符的第二位数字用来区分对PSDN的访问是永久的还是交换的。对于访问PSDN这两种主要类型的每一种,该子网标识符的第三位数字指示出用来获得访问PSDN的网络类型。当前已对获得访问PSDN定义过的网络有PSTN线路、CSDN线路、ISDN的B信道和FRDN。除更复杂的FRDN访问外,该

44、PSDN子网分类方法标识符的第四位数字用来指示是对虚呼叫操作的x25逻辑信道还是永久虚电路。对PSDN的交换访问只有虚呼叫操作一种情况。对PSDN的FRDN访问的这一情况,该子网标识符的第四位数字用来指示是帧中继永久虚电路(FR PVC),同时,第五位数字用来指示该PSDN被用于提供X25DTE操作。在PSDN子网分类方法中留下了几个保持位置,它将用来通过其他方法,例如通过ISDN的D信道或H信道,或者通过操作ISDN之上的帧中继服务的各种组合,来对PSDN的访问作进一步的规范。55162数字数据电路数字数据电路是一种典形的提供以x21为基础的服务,尽管其他接口,例如提供以ITU-TRecG7

45、03为基础的服务也是可能的。目前没有对这种分类方法作出区分,这留给实际轮廓去定义。该子网标识符的第二位数字确定了该电路是永久(租用的服务)建立的,还是由交换电路(拨号)建立的。没有对数字数据电路的子网分类方法标识进一步细分。55163模拟电话电路模拟电话电路的子网标识符的构成与数字数据电路的子网标识符完全相同,即该子网标识符的第二位数字指出了该模拟电路是永久(租用的服务)建立的,还是由交换电路(拨号)建立的。55164综合业务数字网该ISDN子网分类方法标识符的第二位数字指出了ISDN的业务类型。这里标出了四种业务类型,即永久业务(包括半永久业务)、电路方式业务、包方式业务和帧中继承载业务。永

46、久业务和电路方式业务都在ISDN的B信道上操作(由该子网标识符的第三位数字指出),通过该信道,通信的DTE被透明连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该分类方法的第四位数字就用来指示B信道是用来操作各DTE之间的x25包层协议,还是该连接用来操作各DTE之间的GBT 171791无连接方10GBZ 1668222010lSOmC TR 10000-2 1 1998式网络协议。这后一种情况,即没有下层X25协议的GBT 171791无连接方式网络协议只适用于轮廓的RA组和TA组,而ISDN子网之上的x25操作可用来提供连接方式网络服务或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在ISDN使用包方式业务或帧中继承载业务的情况下,IS

47、DN子网分类方法标识符的第三位数字用来确定该访问业务的ISDN信息的类型。这些信道可以是(半)永久B信道、请求访问B信道、D信道或永久H信道。对于ISDN的包方式业务或帧中继承载业务,该ISDN分类方法标识符的第四位数字用来指示所用的虚通路的类型(虚呼叫、永久虚电路或交换虚电路),同时,第五位数字(若存在的话)提供了呼叫控制(是否使用ITuT RecQ931)或DTE操作类型(帧中继承载业务是TEl操作)的进一步细节。在ISDN子网分类方法中留下了几个保持位置,它将用来进一步扩充帧中继承载业务操作的详细级别,并增加ISDN的帧交换承载业务。55165局域网该子网标识符只有两位数字,其中第二位数字用来指示LAN的类型,而操作LAN的协议则无关紧要。目前在该分类方法中给出的LAN类型有CSMACD、令牌总线、令牌环和FDDI。55166帧中继数据网FRDN子网分类方法只有在FRDN直接用于互连系统的情况下才可用。帧中继子网技术也可以用来访问PsDN(包括下属的PSD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