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刿论战,左传,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陆军以弱胜强的原因。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二、教学重点了解文本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三、教学难点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探究性学习(一),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齐师伐我,公将战。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反映曹刿
2、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探究性学习(二),1.曹刿说的“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探究性学习(三),1、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即文中的哪一句?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又是哪一句?,彼竭我盈。辙乱旗靡。,探究性学习(四),1.“彼竭我盈”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齐人第三次击鼓进军后。,鲁庄公第一次击鼓之时。,2.“辙乱” “旗靡”是怎么发现的?,辙乱,是曹刿下车后仔细观察发
3、现的。旗靡,是曹刿登轼瞭望发现的。,探究性学习(五),归纳鲁军取胜的原因?,1、战前有很好的准备,在政治上取信于民,赢得人民支持。 2、采取后发制人的策略,在齐军士气消失殆尽之时才发动进攻。 3、在齐军辙乱旗靡之时才下令追击。,探究性学习(六),乡人劝阻,对表现曹刿的思想品质有什么作用?,乡人劝阻,通过对比反衬出曹刿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他对当时形势深刻的洞察力,尤其对鲁庄公的政治能力和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感到忧虑,这表现了曹刿的爱国热情。,探究性学习(七),从曹刿和鲁庄公的对话,可以看出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军的条件是什么?曹刿对此是怎样认识的?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军事见解?,齐军来犯,鲁庄公认为可以迎战的
4、条件是衣食分人不独专,对神诚实不虚夸,大小案件尽诚心。曹刿否定了前两个条件,认为“衣食分人”得到好处的不过是些近臣,这是小恩小惠,未能遍及众人,人民是不会跟你去作战的;对神诚实,也不过是小信用,还不能取得神的信任,神是不会保佑你的;而对第三个条件,曹刿加以肯定,认为这是做君主的对人民尽了本职的事,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可以凭这个条件抵御齐国的侵略。曹刿对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说明了他充分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对当权者来说,战争能不能打,能不能胜,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否取信于民。曹刿的这种认识是难能可贵的,表明了他正确的战略思想。,探究性学习(八),在三、四自然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曹刿杰出 的军事指挥才能?,
5、a.选择了有利于鲁军转入反击的阵地长勺,让敌军深入鲁境,好让鲁军以逸待劳。b.选择了有利于追击的时机,“彼竭我盈”的时候,采用了“敌疲我打”的作战方针。c.选择了开始追击敌军的正确时机,在齐军“辙乱旗靡”时,抓住战机追逐敌人,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探究性学习(九),指挥鲁军作战的有曹刿和鲁庄公两人,他们俩在战场上的形象有什么不同?,鲁庄公鲁莽无知,再一次表现了“肉食者鄙”。战斗一开始他就要击鼓进军,忘记了自己是弱军之师;齐军一退他就要下令追击,全不知有诱敌、埋伏之事。而曹刿却知己知彼,重视调查研究,在“击鼓”和“逐师”上表现得果断、谨慎、仔细,能够正确地捕捉战机,战胜强敌,表现了他卓越的指挥才能。,一、写鲁国战前的政治准备。(详写)1、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曹刿请见的 根本的原因。2、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二、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略写) 三、曹刿论述鲁国取胜的原因。(详写)1、论述反攻敌人的有利时机。2、论述追击敌人的有利时机。,结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