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安全导则 HAD103/06 核动力厂营运单位 的组织和安全运行管理 国家核安全局 核动力厂营运单位 的组织和安全运行管理 (2006 年6 月 5 日 国家核安全局批准发布) 本导则自 2006 年 7 月 1 日 起实施 本导则由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解释 本导则是指导性文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不同于本导则的方法和方案,但必须证 明所采用的方法和方案至少具有与本导则相同的安全水平。I 目 录 1引言 1 1.1 概述 1 1.2 范围 1 2组织机构 1 2.1 营运单位. 1 2.2 组织计划. 2 2.3 营运单位的机构. 2 3职能和责任 4 3.1 营运单位的职责4 3.2 核动力
2、厂运行管理者的职责 6 3.3 目的和目标 7 4与外部单位的接口 8 4.1 与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接口 . 8 4.2 与外部支持单位的接口. 9 4.3 与公众的接口 . 10 5安全管理 10 5.1 安全管理制度 . 10 5.2 安全政策. 11 5.3 安全有关活动的进行 11 5.4 安全业绩的监测和审查. 12 6核动力厂运行管理大纲 13 6.1 概述 13 6.2 人员配备. 15 6.3 人员资格和培训. 16 6.4 调试 17 6.5 核动力厂运行 . 17 6.6 维修 19 6.7 在役检查. 20 6.8 监督 20 6.9 燃料管理. 20 6.10 化学
3、. 21 6.11 安全分析和审查 21 6.12 实物保护 22 6.13 辐射防护 23 6.14 工业安全 23 6.15 废物管理和环境监测. 23 6.16 应急准备 23 6.17 防火安全 23 6.18 质量保证 24 6.19 人因 . 24 6.20 运行经验反馈. 24 6.21 核动力厂修改. 25 6.22 文件管理和记录 26 6.23 老化管理 26 6.24 退役 . 26 7支持职能 27 7.1 概述 27 7.2 培训服务. 28 I II 7.3 质量保证服务 . 28 7.4 辐射防护服务 . 29 7.5 维修、监督和在役检查服务 30 8交流和联络
4、 31 8.1 交流 31 8.2 联络 32 名词解释 34 1引言 1.1 概述 1.1.1 本导则是对核动力厂运行安全规定有关条款的说明和补充。 1.1.2 核动力技术不同于传统的用矿物燃料和水力产生动力的技术。核 动力厂管理和常规动力厂管理之间的一个主要的区别是强调核安全、质量保 证、放射性废物和辐射防护的管理以及相应的国家监管要求。本导则强调与 上述安全有关的有效管理的重要问题。 1.1.3 对安全的重视要求管理者认识到:涉及核动力厂计划的人员应了 解和有效地响应上述核动力的特殊安全要求,并不断探索增强安全的途径。 这将有助于保证实施安全政策以实现核动力厂的安全运行,并始终维持安全
5、裕度。营运单位的组织机构、管理标准和管理控制应高度保证安全政策和决 策得以实施,安全不断地得到加强,安全文化得到支持和促进。 1.2 范围 1.2.1 本导则明确规定了核动力厂安全运行的主要安全目标和管理责 任,以及营运单位的职责。 1.2.2 本导则讨论了在下述方面要考虑的一些因素:(a)建立满足这些主 要安全目标的营运单位;(b)制定保证执行安全任务的管理大纲;(c)建立旨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服务和设施;(d)在营运单位内部维持健全的安全文化。 1.2.3 本导则主要论述与核动力厂运行直接有关的安全事项。其前提是 假设选址、设计、制造和建造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已获得解决。考虑到以后的 运行, 本
6、导则还论及运行与设计、建造、调试和其他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及营运单位介入对安全问题的审查。最后,本导则也讨论了营运单位、国 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和公众之间的关系。 2组织机构 2.1 营运单位 2.1.1 作为许可证持有者,营运单位必须对核动力厂的安全运行负全面 责任。营运单位可以把核动力厂的安全运行授权给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但 仍必须保持对安全负有首要的责任。在此情况下,营运单位必须给核动力厂1 2.1.2 一旦营运单位直接管理一座核动力厂,就对该核动力厂的管理负 完全责任,并对在安全生产方面所批准的活动有充分的责任和权力。由于这 些活动影响安全,所以营运单位应根据其许可证义务制定安全政策,
7、以遵守 包括维修和监督在内的所有工况下的安全管理要求和规程,并应配备有能力 的、称职的与经过充分培训的人员。 2.2 组织计划 2.2.1 营运单位应建立组织机构以满足安全运行核动力厂总的要求,建 立组织机构时要考虑所涉及的特殊情况或条件。 2.2.2 营运单位应核查安全运行核动力厂所需的各种职能,并应决定在 厂区内、在厂区外(但在营运单位内)或在营运单位外分别执行的职能。 2.2.3 应考虑计划的核动力厂的复杂性和工程特点,以及已经运行的、 在建的或计划建造的核动力厂和其他工厂的数量及营运单位本身的机构设 置。 2.2.4 在这些考虑和所有适用的监管要求与国家工业实践的基础上,营 运单位应对
8、其管理下的核动力厂制定组织计划,该组织计划阐明总政策、职 责和管理权限、联络渠道、运行核动力厂所需的人员数量及对人员的资格要 求。营运单位应考虑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组织计划应定期重新评定,并在 必要时更新,以反映安全运行的改善。 2.2.5 应及早制定组织计划,以便所需的机构(包括人员的招聘和培 训)在调试阶段按要求运作。这应作为首次人员招聘和培训大纲以及随后所 有这类大纲的基础。 2.3 营运单位的机构 2.3.1 在核动力厂建成以前,尽管营运单位可能已有常规动力厂的组织 机构,但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达到安全所承担的义务要求该组织机构不是只在 原组织机构上作简单的扩充。为适应核动力计划,在确定营
9、运单位组织机构 和人员配备要求时,考虑的因素应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面的需要: ( 1) 保证安全重要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与设计要求保持一致; ( 2) 辐射防护和有关医疗措施; ( 3) 保证在所有运行状态、设计基准事故和假想严重事故期间为冷却 燃料和包容放射性物质的系统和部件是可用的; 2 ( 4) 保证反应性控制和防止意外临界; ( 5) 为保证安全,对设计、建造、运行和修改进行透彻分析和审查; ( 6) 应急准备以及与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和可能要求采取 行动的其他单位协调应急计划; ( 7) 控制放射性释放,将其降至最少,并提供环境监督; ( 8) 控制出入核动力厂和厂区的某些
10、区域,以保证辐射安全并保护核 动力厂及人员,防止可能危及安全的行动; ( 9) 根据质量保证要求处理影响安全重要物项活动,包括验证这些活 动是否按规定完成; (10) 强调人员培训和再培训以达到和保持其胜任工作的合适水准, 并反复培育其安全意识; (11) 考虑会影响人员能力的所有组织机构因素,以便能够安全和满 意地进行工作而不对核动力厂人员施加不必要的体力上和心理上的压力; (12) 保证把对待安全的态度作为招聘人员、评价人员业绩和提升管 理职务的选择标准之一; (13) 知晓和理解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制定满足这些要求的 方案,并及时地予以实施; (14) 建立与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互相
11、联络的正式渠道; (15) 燃料管理、化学控制、在役检查和核动力厂性能监测与改善以 及专用物项的改进和采购等活动所涉及的附加服务和设施; (16) 系统地审查和反馈世界范围内的运行经验,以便能采取相应的 措施; (17) 保证在机构内部上下级之间公开交流信息。 2.3.2 组织机构应保证: 提供包括应急所需的技术服务和专业支持。这些技术服务和专业支持 由组织机构内或外提供,其程度取决于管理政策; 参加审查安全相关活动的人员不受成本和进度的约束。 2.3.3 应有书面文件规定直接从事运行人员和支持性人员的配备。应明 确规定各级职责权限以处理对核动力厂安全有影响的事项。应以职能机构 图,包括人力安
12、排及关键岗位职责的描述,来说明由核动力厂本身或依靠核 动力厂外部机构完成支持性职能。 3 2.3.4 组织机构的描述和营运单位内各部门及各部门内人员执行的职能 (在厂区内或厂区外)、职责、授权和联络的描述不应含糊,并在运行状态 或事故工况下都不应留有随意发挥的余地。在描述中还应指明由外部单位所 执行的职能,以及相关的联络渠道和授权范围。 2.3.5 在确定组织机构时应考虑从厂外获得服务的响应时间(见第 7 章),这一点对处于边远地区的核动力厂尤为重要。在此情况下,厂内组织 应具有提供一切必要的即时服务的能力。 2.3.6 应采用岗位描述或相关的程序指南来补充职能机构图。岗位描述 应清楚地规定在
13、营运单位内部以及厂内、部门内和职能组内每个岗位或岗位 类别的权限、责任和能力。 2.3.7 对每个岗位的责任和必须具备的能力的描述应作为确定对单个人 员的资格要求及招聘、培训和再培训的先决条件的基础。 2.3.8 对人员水平、工作方式或组织机构提出变更都要经过分析和独立 审查。在实施过程中和实施以后都应监督这些变更,以保证其不损害安全。 2.3.9 对重大的组织机构变更,应拟定实施计划和详细研究其对安全的 影响,以保证在实施之前已从安全方面对组织机构的任何变更作了适当考 虑。对这类变更,也可能要求进行独立的内部审查。对安全可能有重大影响 的变更应通知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以便其能够独立地评价所提
14、出的变更, 进行检查,并且必要时(当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得出危及安全的结论时)进 行干预。对组织机构变更的更进一步的指导可参见核安全导则核动力厂修 改。 2.3.10 各营运单位应对相互间有效地交流经验、服务和设施作出专门 的安排。 3职能和责任 3.1 营运单位的职责 3.1.1 在建立营运单位的组织机构时,应考虑如下的管理职能: ( 1) 决策职能 包括确定管理目标,确定核安全和质量政策,分配财力、物力和人力资 源,批准管理大纲内容,制定使员工状态胜任其工作的制度以及根据实现管 理目标过程中的业绩对上述各项制定必要的修改计划。 4 ( 2) 运行职能 包括在运行状态和事故工况下为核动力厂运行
15、作出管理决定和采取行 动。 ( 3) 支持职能 包括从厂内外组织获得为执行运行职能所需要的技术和管理服务及设 施。 ( 4) 审查职能 包括对履行运行职能和支持职能的情况进行严格监察,并进行设计审 查。监察的目的在于验证是否符合核动力厂安全运行的规定目标,发现偏 离、缺陷和设备故障,并为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及进行改进提供信息。审查职 能还包括对营运单位的总的安全业绩进行审查,以便评价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和确定改进的可能性。 3.1.2 营运单位管理者应负有如下主要的责任: ( 1) 通过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在组织机构内部分配责任和授予权 力,以便正确管理和尽量减少接口问题,从而保证所属核动力厂的 安
16、全运行。 ( 2) 制定安全政策和实施安全运行管理大纲(见第 6 章),并验证其 有效性; ( 3) 根据国家的法规,制定和实施使员工胜任其工作的制度,强调有 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精神状况,不酗酒、不吸毒。 ( 4) 为了考虑、了解和保证遵循监管要求,建立与公众机构和国家核 安全监管部门的联络渠道。 ( 5) 建立与核动力厂有关的设计单位、建造单位、调试单位和制造单 位及与其他核动力厂之间的联络渠道,以保证核动力厂设计要求、 资料和经验的正常传递。 ( 6) 给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提供资源、服务和设施; ( 7) 为联络及公共关系提供足够信息; ( 8) 保证收集、评价、实施和传递运行经验; (
17、9) 保证决策过程对优先顺序的选择和活动的组成编排给予恰当的考 虑; 所有这些责任都应用文件加以明确。 5 3.1.3 营运单位对核动力厂的安全负全面责任,并负责确定安全准则和 保证核动力厂的设计、建造和运行满足适用的安全准则。此外,营运单位要 负责制定程序并作出安排,以保证在所有的工况下安全管理核动力厂,负责 建立和保持称职进取的员工队伍,以及负责管理所用的或产生的易裂变材料 和放射性物质。应根据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制定或批准的适用安全目标和要 求履行这些责任。 3.1.4 营运单位的管理应保证具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明确规定职责、权 限和联络渠道,并制定让所有有关人员都理解和遵守的安全政策。营运
18、单位 可以把核动力厂的安全运行授权给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但是,在各组织机 构之间分配任务不应减少或分割由营运单位负有的首要安全责任。为此,营 运单位对分配的任务保留监督责任。 3.1.5 为了保证明确了解营运单位内部组织机构之间和人员之间的职责 和关系,应规定详细的工作细则。特别是对安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活 动应明确规定这些关系。 3.1.6 营运单位应对核动力厂有关安全运行的所有活动制定高要求的标 准,并且应把这些标准有效地传达到整个营运单位。所有的管理层应促进和 要求始终遵守这些高的标准。营运单位的管理应培育一种能促进在核动力厂 安全运行中达到高标准的工作氛围。 3.1.7 营运单位应
19、负责提供安全运行必需的所有设备、人员、培训、规 程和管理实践,包括培育把安全作为至关重要的因素和所有人员的个人责任 感的氛围。长期的可靠性不应损害短期的安全。 3.1.8 营运单位常把运行的权力委派给日常管理核动力厂的厂区管理 者。因此,营运单位应有责任监督核动力厂安全管理的有效性,并采取必要 的措施来保证使安全得到不断的改进或至少保持在设计所规定的水平上。 3.1.9 在营运单位内部,应在恰当的管理层次上规定授予的权限。 3.2 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的职责 3.2.1 核动力厂经理的职责包括:实施营运单位的安全政策,建立和维 持健全的安全文化,管理和验证安全相关的活动。 3.2.2 营运单位在
20、厂区的首席行政人员是核动力厂经理(有时称为核动 力厂厂长)。核动力厂经理是许可证持有者在厂区的代表,对核动力厂的安 全运行负有全面的责任。承担该责任时,核动力厂经理也可负责全面协调由 厂区人员或厂外部门或外部单位人员执行的技术支持职能(取决于营运单位6 3.2.3 核动力厂经理负责保证遵守营运单位和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相 关要求,此外,也可参与公众信息活动和保持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3.2.4 如果核动力厂经理不直接管理外部提供的服务,则应规定职能关 系,以分清双方的责任。通常的实践是,核动力厂经理作为营运单位在厂区 的领导人员是营运单位委派的代表,负责保证提供服务的一方满足营运单位 的目标和法
21、规要求,包括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的要求。 3.2.5 在职能完全或部分地不直接管理的情况下,核动力厂经理仍然要 以文件的方式负责促进与这些职能相关的核动力厂活动的完成。 3.2.6 为了提高人员能力,每个单位的高层经理应了解和支持提高参与 核动力厂活动的所有人员的管理和技术技能的要求,以使其达到完成所指派 任务的必要程度。 3.2.7 经理应在核动力厂安全管理所有方面对所有人员制定标准和要 求。此外,经理自身显然应符合这些标准并帮助工作人员理解为什么这些标 准是合适的。 3.2.8 在分派安全职责时,经理应保证该人员有能力及适当资源以有效 地履行这些安全职责。还应保证工作人员了解和接受了其安
22、全职责,工作人 员还应了解其职责与其他人员的职责之间的相关关系。 3.2.9 基层经理应负责在其管理下的所有操作的安全。因此组织机构需 要反映基层经理对安全管理的责任。而正确的管理结构还需要反映组织机构 的特殊要求。应明确规定单位内经理和管理部门的任务、职责和权限、并且 应互相协调一致。 3.3 目的和目标 3.3.1 营运单位对核动力厂的安全负有全面责任,其管理目标应保证: 批准的设计能使核动力厂安全运行; 核动力厂是根据设计建造的; 核动力厂按规定的技术规范进行试验,以验证已经满足设计和建造要 求,并且核动力厂能按照运行限值和条件、设计要求运行; 核动力厂由足够数量经过处理异常情况(包括应
23、急情况)培训的合格 人员按照运行限值和条件、批准的规程及设计要求来运行和维护; 7 在正常运行和响应各种预计运行事件、设计基准事故和假想严重事故 时,及时获得适当的设施和服务; 针对各层次的要求,对参加单位的安排是恰当和有效的; 对各种预计运行事件和事故工况的响应已做了恰当的安排,并已采取 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厂区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和保护环境。 3.3.2 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应确定目的和目标,以支持和补充已确定的 整体目的。核动力厂的目的和目标应与营运单位管理的期望相一致,并应包 括核动力厂关键业绩领域和认为需要改进的领域。应确定部门一级适用的目 的和目标,以支持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的目的。各部
24、门的目的和目标应相互 协调,以保证其一致和相互支持,并反映管理的优先顺序。 3.3.3 可行时,所有管理级别的目的和目标应是可量化的,并表述为能 够度量进度和明确成果。它们应是需努力争取的、实际可行的和集中在业绩 的具体改进上的,并应限制数量,以免减弱关键领域中的努力。在负责实施 的组织机构内,应传达、了解和支持这些事项。 3.3.4 各层次的管理者应定期审查完成目的和目标的进度。应对进度进 行正规审查,审查结果应定期通知营运单位的有关人员。 3.3.5 每个部门的人员都应明了和懂得本部门的业绩目标和具体指标, 并应明了其当前完成状况。 3.3.6 工作人员应负责实现分派给他们的目的和目标。
25、4与外部单位的接口 4.1 与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接口 4.1.1 独立于营运单位的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是监督核动力厂的 运行安全。为实现安全运行的共同目标,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和营运单位应 相互理解和尊重,保持一种坦诚、透明的工作关系。 4.1.2 营运单位应根据法规和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提交或准备好 文件或其他资料。 4.1.3 营运单位应给予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所有必要的协助(包括进入 其核动力厂),包括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认为需要进行的专门分析、试验和 检查。如果营运单位认为某些要求对安全有不利的影响,那么根据其对安全8 4.1.4 营运单位应根据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制定的准则编制和实
26、施向国 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报告安全重要事件和异常事件的程序。在分析运行经验 上,营运单位应制定大纲,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应制定管理措施,两者互 补,以保证吸取经验教训和采取改进措施。应与相关的国内和国际机构分享 这样的经验。 4.2 与外部支持单位的接口 4.2.1 某些不适合由核动力厂人员完成的专门的或临时性的任务,可以 由承包商人员执行。当用承包商人员时,应明确规定其职责和权限。承包商 人员应经过培训,使其具有执行该项任务的资格,并具有与核动力厂人员执 行类似任务的相同能力。 4.2.2 对进行与安全相关的构筑物、系统和部件有关活动的承包商和临 时人员,营运单位应保证他们具有完成所分配任务的资
27、格,在承包商人员独 立参与这些活动前,应得到承包商人员具有所需资格的文件保证。 4.2.3 应明确规定和了解外部支持单位(如外部维修单位,核动力厂供 应商、研究单位和技术支持单位)的任务和职责。当这些支持单位在核动力 厂运行中起重要作用时,营运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需要包括他们的活动,同 时作为许可证持有者的营运单位要保证对安全的全面管理及全面责任。 4.2.4 营运单位应具有适当数量的有必要知识、经过培训和有技能的人 员以监督和评价承包商人员的工作。应明确规定对承包商或其他临时支持人 员进行监督的营运单位的工作人员。 4.2.5 虽然提供服务或咨询的营运单位外部的人员对其服务或咨询的质 量在个人
28、或专业上负责,但是,除非经过专门批准,他们对核动力厂人员不 应有直接的权力。在考虑了所有方面和仔细研究专家提供的意见后,核动力 厂的经理人员最终应负责作出决定。 4.2.6 营运单位和供应商之间可有各种各样的合同安排,从单项采购到 总承包。对采购来说,营运单位面临着大量的任务并需要相应的资源。在运 行阶段以前,应指派有知识和有技能的人员来履行这些职责。对总承包合同 来说,在核动力厂建造和试验中,供应商起着更大的作用。但是,由于营运 单位负有安全运行核动力厂的职责,它仍应在运行阶段前指派足够数量的有 知识和有技能的人员。需要与供应商紧密合作的领域举例如下: 9 运行人员培训; 核动力厂调试; 维
29、修和在役检查; 运行期间的技术支持; 正常和应急运行规程的编制。 4.3 与公众的接口 4.3.1 营运单位在政策声明中应向社会公开宣布其整体目标之一就是承 诺核安全的目标胜过生产的需要。 4.3.2 公众有权了解核动力厂状态信息和产生风险的信息。营运单位应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相关信息。 5安全管理 5.1 安全管理制度 5.1.1 “安全管理”这一术语是指为保证在核动力厂整个寿期内(包括 退役)维持在可接受安全水平而要求采取的措施。安全管理制度应由营运单 位所做的需要促进健全的安全文化并实现和维持良好的安全业绩的那些安排 组成。认识到营运单位活动的安全重要性是管理者的责任。 5.1.2 应
30、清楚地了解,安全管理既不是与营运单位的其他工作活动分割 开,也不是营运单位的其他工作活动的补充。安全管理应是整个单位管理的 主要部分;事实上,应了解和认识到营运单位活动的安全重要性,并且把核 动力厂的安全放在首位,必要时可不考虑生产和计划进度的要求。 5.1.3 安全管理制度应由下述组织要素组成,如: 安全政策的确定;确 定保证安全需要的主要职责、权限和活动;保证安全实施所需要的活动的安 排;在该核动力厂和其他核动力厂得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检查安全管理计划 和改进安全业绩。此外,安全管理制度应建立一种机制,它将能使参与核动 力厂活动的人员安全地和成功地执行其任务。 5.1.4 安全管理的原则应广
31、泛地应用于所有组织机构中。因此,所述的 营运单位整体的实践应适用于受权代表营运单位执行职能的其他组织机构。 5.1.5 为了保持核动力厂安全管理的高度有效性,营运单位应保证高级 别的安全承诺。安全管理的起点是所有组织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的参与。对 安全事务的领导应来自最高管理层。其安全政策和态度应是最高标准的,并10 5.2 安全政策 5.2.1 营运单位应制定明确的安全政策,并由厂区所有人员和营运单位 的相关人员贯彻执行。安全政策应清楚表明营运单位对高水平安全的承诺, 并应由参照安全标准、制定目标和提供为实现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资源来予以 支持。 5.2.2 安全政策应把核动力厂安全放在首位,必要
32、时可不考虑生产和计 划进度的要求。在核动力厂所有安全重要的活动中应要求承诺达到优良绩 效,并应对所有安全相关的活动鼓励采取质疑的态度以及严谨的方法。安全 政策的正式声明应形成文件,并提交给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及公众或准备好 随时可用。 5.2.3 为使安全政策有效,要求高层经理签署,并给予积极支持。高层 经理还应参与对整个单位安全政策的宣传。单位内的所有人员应了解安全政 策,并知道自己在保证安全中的职能。 5.2.4 营运单位应采用或制定安全标准,这些标准规定在不同工作领域 中(如运行、维修、技术支持、培训和资格认证等)对实施安全政策的重要 活动的期望。应明确地宣传贯彻安全标准和管理期望,以保证
33、参与执行的所 有人员都了解它们。 5.2.5 营运单位应保证有足够的资源来实施安全政策。这应包括:安全 运行核动力厂的措施、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以及足够的合格人员(必要时由顾 问或承包商,包括核动力厂供应商,作为补充)。特别应保证足够的资源使 活动在安全的方式下进行,以避免对人员施加不适当的体力或精神压力。 5.2.6 营运单位应证明实现改进安全的承诺。为实现更高的安全业绩和 满足现行标准的更有效的方法,营运单位的改进策略应基于有明确目标和目 的的大纲,以监测其进展。 5.3 安全有关活动的进行 5.3.1 应恰当地计划安全有关的活动,以保证其能安全和有效地完成。 应对具体活动所产生的对健康和安全
34、的风险进行适当和充分的评价。要求的 风险评价的性质将取决于所涉及风险的程度,并可能是定量的或定性的。风 险评价的目的是确定所建议的活动的可接受性以及为保证风险合理可行尽量11 5.3.2 应有适当的安排,以保证有效地管理安全有关的活动,从而把对 健康和安全的风险降到最小。管理级别将取决于任务的安全重要性。具有高 级别的安全重要活动可能要求特定受权的人员来执行该任务,如反应堆操纵 员。此外,某些如试验和实验这样关键的活动将需要事先授权,并将使用工 作许可证。其他的管理措施可以包括在复杂任务中控制点和验证步骤的使用 以及贮存物项和试验设备的管理。 5.3.3 应根据书面规程来进行所有安全有关的活动
35、。这些规程规定活动 如何能安全地进行,并规定在异常事件时采取的措施。应根据营运单位的质 量保证大纲来发布和管理规程。 5.3.4 应全面计划所有建议的核动力厂修改,包括机构的变更。营运单 位应制定一项程序,以保证任何变更已根据其安全重要性预先进行了相应水 平的安全评定。该程序应保证遵守核动力厂的运行限值和条件,并满足适用 的法规和标准。关于核动力厂修改管理的更多指导可参见核安全导则核动 力厂修改。 5.3.5 处置超出正常运行规程或故障规程的情况(如检查和专门试验中 的异常发现)的安排应落实。这些安排应保证保持恰当的管理,并对该情况 的安全方面给予应有的考虑。处理紧急情况的安排也需要准备好,它
36、涵盖厂 内和厂外应急响应,包括及时通告有关的政府部门、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和 后援单位等。 5.4 安全业绩的监测和审查 5.4.1 为了保证安全标准得到维持和改进,营运单位应定期监测安全业 绩。应建立恰当的监查和审查制度,以保证有效地执行营运单位的安全政 策,并且为了改善安全业绩而不断吸取从核动力厂本身及其他核动力厂得到 的经验教训。当监测和评价营运单位或一座核动力厂的安全业绩时,应考虑 组织机构和管理方面的特点。 5.4.2 营运单位应有手段进行独立安全审查。该过程的关键是制定一个 客观的内部自我评价大纲,并由有经验的同行使用成熟的程序进行定期外部 审查来支持。主要的目的是在安全重要事项中保
37、证由不受核动力厂运行压力 的安排来支持安全审查。安全审查应独立于核动力厂运行。由审查活动产生12 5.4.3 营运单位应维持安全审查程序,以便对核动力厂运行安全提供连 续的监督和监查,并支持核动力厂运行管理者履行安全职责。 5.4.4 为了有效地客观地监测安全业绩,应利用相关的可度量的安全性 能指标。这些指标应能使高层经理鉴别和改正在安全管理中的缺点和早期劣 化。 5.4.5 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度量核动力厂安全。为了了解核动力厂所有性 能及其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应考虑多个指标。 5.4.6 作为监测和审查安全业绩的结果,应确定和实施恰当的纠正行 动。安排应落实,以保证已确定和采取了恰当的纠正行动来
38、响应监查和审查 结果。应监测纠正行动的进展,以保证其在恰当的时间内完成。应审查已完 成的纠正行动,以评价其是否恰当地解决了在监查和审查中确定的问题。 6核动力厂运行管理大纲 6.1 概述 6.1.1 为分别达到和履行第 3 章中所列的目标和责任,并对有关活动行 使有效的管理,营运单位应制定合适的书面管理大纲。就本导则而言,管理 大纲包括系统地应用计划进度、程序、审查和监查,在适当的资源支持下达 到实施规定的管理政策的目的。 6.1.2 核动力厂安全运行的各类管理大纲应包括下述方面(但不限于此 范围): 人员配备; 人员资格和培训; 调试; 运行; 维修; 在役检查; 监督; 燃料管理; 化学;
39、 13 安全分析和审查; 实物保护; 辐射防护; 工业安全; 废物管理和环境监测; 应急准备; 防火安全; 质量保证; 人因; 运行经验反馈; 核动力厂修改; 文件管理和记录; 老化管理; 退役。 6.1.3 这些管理大纲应阐明核动力厂运行的技术方面和行政管理方面的 问题,并包括所有有关的活动。对质量保证要求也应给予应有考虑。 6.1.4 应提前制定这些大纲的有关部分,并形成文件,以容许核动力厂 人员在实施相应的活动以前能审查和评价这些活动。 6.1.5 为保证在执行管理大纲时能遵循恰当和适用的实践,营运单位应 作出安排,从设计人员、制造厂和其他机构获取必需的资料。为了借鉴其他 营运单位的经验
40、,也应当与他们建立联系。 6.1.6 这些大纲应考虑老化管理和退役,因此应包括有利于制定退役活 动计划的各种要求。 6.1.7 在制定这些大纲时,应对下列各项给予应有的考虑: 要达到的目标; 适用的管理要求; 要实施的方针; 分配责任和授权; 参加人员的资格; 进行活动的进度; 需要的服务和设施; 需要的文件和基础资料; 14 经验反馈; 大纲和有关程序的审查; 安全问题的及时解决; 要产生的报告和要保存的记录; 需要的信息流。 6.1.8 实施大纲的先决条件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指令和程序的体系,它涵 盖所有技术活动和行政管理活动。这些文件应由有经验的人员编制,并在开 始实施每个大纲前就应准备妥当
41、。这些文件编制有很大工作量,在起草招聘 和培训计划时应考虑这点。在需要厂外专家时,可以与制造、设计、建造和 其他单位的有关专家合作编写大纲。 6.1.9 当所建议的活动没有包括在正常规程中时,就应按已制定的程序 编写专门规程,它包括所建议活动的内容及操作细则。这些活动和规程应由 适宜的技术人员认真进行安全审查,并由管理者批准。但是,核动力厂运行 管理者对进行所建议的活动负有最终责任。有要求时,所建议的规程应提交 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批准。 6.1.10 营运单位应制定文件管理制度,以保证影响安全重要活动的所 有文件在发布、更新、存档和周转中防止使用已废除的文件。 6.2 人员配备 6.2.1 为
42、了预先考虑未来的人员需求,营运单位应制定与远期目标相关 的长期人员配备大纲。该大纲应定期审查和更新,以保证其与营运单位的远 期目标和核动力厂的需要相一致并提供支持。长期人员配备大纲应考虑使员 工有足够时间交接工作,保证工作的连续性。 6.2.2 在营运单位的目标、职能和责任的基础上,应确切地规定和详细 地分析要执行的任务和工作;应确定组织机构中各级人员的适当配备和资格 要求;并且应规定挑选、培训和再培训的要求。 6.2.3 在制定以上要求时,核动力厂营运单位的管理者应认识到核计划 需要复杂和不断发展的技术,因此这类计划要求具有高水平的人员来保证能 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有效而安全地运行,并在应急工况
43、时作出正确响应。特别 是,在现场任何时候都应具备在瞬态工况期间控制核动力厂的专门技术。因 此,营运单位所有人员的资格、培训和经验都应与他们的职责和工作相适 应。 6.2.4 人员的配备应考虑: 15 营运单位参加审查活动的需要,包括设计、建造和调试等阶段的审查 活动; 与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政府机构和其他单位及时建立联络渠道的需 要; 完成核动力厂所有运行职能和应急职能所需要的最少人员编制,并考 虑避免把过重的负担加在个别人员身上; 对核动力厂,尤其对边远地区的核动力厂,为应付紧急状态而自备足 够的技术服务、专门设备和备品备件等的需要(直至能从厂外得到及 时补充时为止); 工作条件的法定要求;
44、 营运单位的人员调动; 未来项目对长期人力的需要; 营运单位关于维修和其他工作的政策(如值班维修的范围、雇用承包 商的范围、部件更换还是检修、中心车间等); 核动力厂人员培训和再培训的需要。 6.2.5 应尽早地开始招聘人员,以便制定和正确实施录用条例,并及时 得到需要培训的人员。这样做可使受聘人员能有效地完成计划中的任务,并 参加调试工作,如可行也可参加建造工作。关于核动力厂人员招聘和选择的 更多指导可参见核安全导则核动力厂人员配备及运行人员招聘、培训和授 权。 6.3 人员资格和培训 6.3.1 营运单位应制定人员资格和培训大纲,以保证评价营运单位的需 要和制定营运单位内对岗位的资格要求。
45、对核动力厂安全监督、运行和维修 等重要的岗位应任用合格的人员。对各类人员,应要求通过教学、经验和正 式培训来提高和保持适当的能力。 6.3.2 应根据部门和个人的具体需要制定培训大纲,以提高和保持所有 人员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应使用系统的培训方法,以保证核动力厂人员的培 训大纲是在分析工作的职责和任务的基础上进行准备、分析、设计、编制和 实施的。 6.3.3 大纲应包括各类人员的培训计划和进度表,并要考虑需要培训人 员的背景和现有设施情况。 16 6.3.4 培训大纲应保证核动力厂各级运行人员具有胜任工作的能力。它 应指明涉及安全的活动,保证能获得从事这些活动所需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以及增强对所
46、有安全事项的责任感。 6.3.5 应考虑对承包商人员进行培训的需要,以保证他们有资格执行指 派给他们的任务。在承包商人员独立参加这些工作以前,应得到他们具有所 需资格的保证。 6.3.6 关于制定和实施核动力厂人员资格和培训大纲的进一步的指导可 参见核安全导则核动力厂人员配备及运行人员招聘、培训和授权。 6.4 调试 6.4.1 尽管有合同安排提供新核动力厂,营运单位仍应保证制定和实施 全面的调试大纲,以证明核动力厂已按规定建造,并能以安全方式运行。制 定和实施调试大纲的细则可参见核安全导则核动力厂调试。 6.4.2 鉴于营运单位在以后的核动力厂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它应验证调 试大纲已尽可能彻底
47、地核查了核动力厂的特性,特别是调试大纲应: 证实所建核动力厂与安全分析报告中的规定相一致; 保证核动力厂满足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要求; 证实运行指令和规程的正确有效,并给运行人员提供了提高工作能力 的机会; 为验证实施管理大纲的措施的适用性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数据。 6.4.3 当调试活动由供货方或其他部门负责承担时,营运单位应对各阶 段调试活动的审查和批准作出必要的安排。营运单位在完成一个阶段的工作 并转移到下阶段工作前,应得到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的批准。 6.5 核动力厂运行 运行限值和条件及运行规程 6.5.1 为了核动力厂的安全运行,应制定包括运行限值和条件以及运行 指令和规程等的行政管理规
48、定。应规定运行指令和规程的审查和批准要求, 特别是营运单位主管这一级的审查和批准要求。这些行政管理规定构成运行 大纲,应在运行开始前制定好。制定运行规程时,在合适处应考虑退役工 作。 6.5.2 营运单位应制定运行指令和规程。这些指令和规程应: 保证所有影响安全运行的活动都有合适的指令或规程; 保证符合运行限值和条件以及核安全管理要求; 17 由合适的、具备资格的人员按照有关的质量保证要求编写和检验; 以明确、易懂的文字编写,并避免任何混淆和含糊; 与设计要求相一致; 提供足够详细的细则,以使指派去担任工作的人员无需直接指导就可 进行工作。 6.5.3 关于运行限值和条件以及运行规程的进一步指
49、导可参见核安全导 则核动力厂运行限值和条件以及运行规程。 运行值班组 6.5.4 无论核动力厂的自动化程度多高,核动力厂运行人员具有运行的 最终决定权和负有运行的最终责任。因此,为了核动力厂运行任务中责任的 连续性,营运单位应组建运行值班组。由运行值班组执行的任务或活动的例 子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面: ( 1)对正常运行: 改变运行模式; 保持现有运行模式; 监测在控制室显示的所选择的核动力厂参数是否在正常读数范围内; 由核动力厂巡检来监测是否有偏离正常运行的指示; 发放工作许可证和由隔离构筑物、系统或部件或修改其配置来准备工 作条件; 撤消工作许可证,通过将构筑物、系统或部件复役或恢复正常配置来 恢复核动力厂正常状态; 保存运行记录和写出报告。 ( 2)对预计运行事件: 当探测到偏离正常运行时,监测核动力厂状态,并核实核动力厂正在 按设计要求进行响应; 如果确定核动力厂没有正确地响应,就按规程采取纠正措施; 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