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1148822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二)无题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无 题,李商隐,导入仰望唐诗,一切都会过去,而唐诗却历经时间风雨的侵蚀,保持着永不 消褪的绿色,一千多年来一直震撼着中华儿女的心灵。唐诗,是中国诗坛上的珠穆朗玛峰。那挺立在唐代诗坛的一队队令后人肃然起敬的巨人,使得宋朝以后的诗人,都极力想跳进他们的磁场却又无从着手,或是极力想跳出他们的磁场却又无能为力。 即使在晚唐衰飒的风尘中,仍有一位踏步而来歌者,带着他那低沉而感伤的嗓音,不经意的一挥手,便撒下一路的唐诗的花朵。他就是“小李杜”中的小李李商隐。,作者简介,李商隐,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

2、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是爱情朦胧诗的代表。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李商隐爱情诗约近一百首,差不多占其现存诗的六分之一。这些爱情诗标以无题的有23首,用诗里首句句首二字或句中二字作题的,其实也等于无题的有40首,总计63首,占现存李商隐诗的十分之一。,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先后与洛阳商人少女柳枝、女道士宋真人相爱,均以悲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李商隐的爱情,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

3、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无 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无 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

4、台类转蓬。,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无 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yn),(wi),听读朗读,无 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读懂诗意,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无 题李商隐(唐),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读懂诗意,想象女子早起对镜梳妆,担心鬓发

5、变白、容颜憔悴,忧虑青春年华易逝。你(男子)也许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踟蹰苦吟吧!,你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难以知道你的音讯。希望有青鸟殷勤的替我探望你,为我们传递消息。,诗句鉴赏,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1、首句中的两个“难”字意义上有何区别?抒发了男女主人公怎样的感情?,相见时难别亦难,机会难得,难舍难分,情深意厚,抒发了与爱人分别的难舍难分的伤感之情。,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1-2、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东风、百花,点明分离的季节(暮春)及环境(百花凋谢) 渲染了离别的悲凉的气氛, 以暮春衰残之景映衬别离

6、伤感之情,倍增哀怨,情景交融。 “残”字给人以凄楚的感觉。,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1、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比喻人们对理想、事业等,执着追求、无私奉献。,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2、名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人们赋予了它什么意思?,“丝方尽”隐指“思方尽” “烛 泪” 隐指相思之泪,巧用谐音双关、比喻、对偶,明确:表达生死不渝的忠贞爱情,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3、此联是从谁的角度出发的?是实写还是虚写?从哪个词可以看出?,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 虚写。推己及人,设想爱

7、人对自己的思念之苦,表现恋人双方的苦苦思念。 从“应”字可见,“应”是忖度、料想的意思,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选取了两个典型的生活场景(设想):,晓镜(但愁)久别相思,只担心容颜衰减,夜吟(应觉)更显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4、这一句中用了哪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代指怀念者。青鸟:神话传说中为 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 。后遂以“青鸟”为信使的代称。,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体现了作者苦苦相思,期待互通音讯的愿望。,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

8、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山海经海内北经中有“蓬莱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汤问亦有“渤海之东有五山焉,一曰岱舆 ,二曰员峤(qio ),三曰方壶,四日瀛洲,五曰蓬莱”的记载。其上物色皆白,黄金白银为宫阙,珠钎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吃了能长生不老。,典故,青鸟:神话传说中为 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 。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 郭璞 注:“三青鸟主为 西 王母 取食者,别自栖息于此山也。”艺文类聚卷九一引旧题 汉 班固 汉武故事:“七月七日,上( 汉武帝 )于承华殿 斋,正中,忽有一青鸟从西方来,集殿前。上问 东方朔 , 朔 曰:此 西 王母 欲来也。有顷, 王

9、母 至,有两青鸟如乌,侠侍 王母 旁。”后遂以“青鸟”为信使的代称。,你我的相见是多么的难得,犹如百花盛开须得期遇着春风一度; 你我的离别却又那么难舍,好似东风无力想要挽留住百花凋残。 我对你的思念啊,就像那春蚕吐丝,不死则绵延无尽、哪有绝期? 我想你的泪流啊,就像那蜡炬燃烧,不灭则长流不止、怎会停息? 你早起对镜梳妆时的慵容,是否有着容颜转变的愁虑; 你夜晚对月低吟时的孤影,怎经得起清辉遍洒的冷寒。 虽说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 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改写诗歌,合作探究,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

10、?请写下你拟的诗题。 2、概括归纳本诗主旨?,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下你拟的诗题。,相思、思念、愁思、离情、别思、伤别等 (拟题扣住诗歌内容、情感即可。),2、概括归纳本诗主旨?,明确:本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了两个爱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又彼此思念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赞颂。,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赋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名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

11、别之恨(写暮春时与自己所爱的女子别离的伤感情景)的名句是:,理解性默写,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的诗句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中通过传说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前四句(首联和颔联)抒难舍难分之情,表爱 情的坚贞不渝、至死不变,后四句(颈联和尾联)对别后的设想和希望,3、小结:,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的爱情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

12、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s)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五光十色的异性对象,令李商隐有五光十色的情诗。他晚年那首锦瑟诗,是他一生的爱情总结,拓展延伸,欣赏歌曲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 题,李商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