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dealItalian200 文档编号:1153914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析,考情,备考导航,建,网络,理清脉络,探,核心,深度剖析,01,02,03,04,岩石圈物质循环,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探,核心,深度剖析,探究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 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地壳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该过程即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基础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相互转化。,探,核心,深度剖析,【知识拓展】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的判读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即只有一个箭头“进”的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

2、即有三个箭头“进”的是岩浆。 (3)三类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三类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为岩浆。 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地理意义 (1)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2)改变了地表的形态,塑造出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 (3)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探,核心,深度剖析,(2017大庆实验中学模拟)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完成12题。 1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

3、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 A B C D 2形成波浪岩的岩石在 变质作用下会形成( ) A大理岩 B石英岩 C板岩 D片麻岩,C,D,探,核心,深度剖析,解析:第1题,读图乙,碎屑物质形成沉积岩,是沉积岩。沉积岩可以转变成岩浆或变质岩,对应、,所以是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形成,根据箭头方向,所以是岩浆,是变质岩。波浪岩是花岗岩,属于岩浆岩,对应数字是,选C。 第2题,花岗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片麻岩。,探,核心,深度剖析,(2017黄冈中学第二次联考)天山大峡谷(图1)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这里山体高大,山坡陡峭,峡谷细长,山体由红色岩石和粗砂砾石组成,谷内山体陡峭险峻,奇峰异石,

4、千姿百态,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的洞穴分布。图2为岩石转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崖壁下部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海水侵蚀 4据图文资料,判定该峡谷 主要岩石为( ) A甲 B乙 C丙 D丁,C,A,探,核心,深度剖析,解析:第3题,冰川侵蚀形成U形谷,而不是细长峡谷;风力侵蚀会使崖壁上部有洞穴存在;天山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最近几百上千年是绝对不会有海水侵蚀作用的,选C。 第4题,据文字“粗砂砾石组成”和图中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可判断天山大峡谷的主要岩石为沉积岩,对应图中的甲。,探,核心,深度剖析,探究二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探,核心,深度剖析,(201

5、7浙江五校联考)读某大洋洋底岩层年龄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板块不可能位于( )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欧亚板块 D印度洋板块 2关于乙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图示边界类型会出现深海沟 C图示海底不可能形成海岭 D东非大裂谷的成因与此一致,B,D,探,核心,深度剖析,解析:第1题,图中乙处大洋洋底岩层年龄是07百万年,往东西两侧岩层年龄变老,乙是洋底岩层年龄最新的地方,应是板块张裂处,板块边界是生长边界,所以甲板块西部边界是生长边界。根据板块分布图可知,非洲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西部边界都是生长边界,美洲板块西部边界是消亡边界,所以甲板块不可能是美洲板块,选

6、B。 第2题,根据上题判断,乙处是板块张裂处,应是生长边界,A错;海沟出现在板块挤压的地方即消亡边界上,B错;岩浆可能会在大洋底部板块张裂处喷发形成海岭,C错;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的,D正确。,探,核心,深度剖析,(2017泉州月考)读世界某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该处海底地形为( ) A海岭 B海沟 C大陆架 D大陆坡 4该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C岩浆活动 D火山喷发,B,A,探,核心,深度剖析,解析:第3题,据图可知,等深线数值超过10 000m,且从南北两侧向中间增加呈狭长形,属海沟地形。海岭是洋底中部海拔较高大的地形;大陆架水深不超过200m;

7、大陆坡是一个坡面,深度朝一个方向加深,故海岭、大陆架、大陆坡均不与图示等深线吻合。 第4题,海沟是大洋板块俯冲至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探,核心,深度剖析,探究三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1褶皱,探,核心,深度剖析,2断层,探,核心,深度剖析,1(2017天津模拟)图中地貌景观显示的岩石类型和主要的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岩浆岩、褶皱 B沉积岩、褶皱 C岩浆岩、断层 D沉积岩、断层解析:读图可知,该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应属于沉积岩。图示岩层向某一个方向倾斜,应该为岩层挤压所致,而且岩层没有明显的断裂,呈现出明显的弯曲变形,由此判断此处地质构造为褶皱,选B。,B,探,核心,深度剖析,(2017温州

8、质检)页岩气是蕴藏在页岩层可供开采的天然气资源。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图中黑点表示在该地区钻探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测到的同一页岩层顶部的高程。读图,完成23题。 2该地区最可能是(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 3该地区( ) A一定含有页岩气 B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 C未发生过沉积作用 D岩层中可能含有化石,B,D,探,核心,深度剖析,解析:第2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可知,图示地形为山地;根据图中页岩层顶部高程分析可知,该岩层的海拔大体是东、西对称分布,中间低,两侧高,说明该页岩层受到东、西方向水平相互挤压的力,岩层在中部向下凹,为向斜构造,故图示地区最可

9、能是向斜山。 第3题,从成因上看,页岩为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同时说明该地区发生过沉积作用;油气资源一般分布在背斜中;向斜山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先下沉,接受沉积,后地壳抬升。,探,核心,深度剖析,探究四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1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探,核心,深度剖析,2.河流的侵蚀地貌 (1)同一河段不同时期的河流侵蚀地貌,探,核心,深度剖析,(2)同一时期不同河段的河流侵蚀地貌,探,核心,深度剖析,3分析河岸受力差异的两种情况 (1)当河道比较平直时,一般借助地转偏向力来分析河岸受力,即北半球右岸侵蚀、左岸堆积;南半球相反。 (2)当河道弯曲时,南、北半球均是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探,核心,深度

10、剖析,1(2017盐城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河、湖众多,地势低平(海拔在2040m之间),因此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流水、沉积作用。,A,探,核心,深度剖析,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所示(图例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24题。2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 A B C D 3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 D冰川侵蚀 4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2类似的是( ) A华山陡崖 B海蚀崖 C雅丹地貌 D峡湾地貌,C,A,B,探,核心,深度剖析,解析:第2题,读图2可知,最先遭受侵蚀,说明岩性最松软。 第3题,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第4题,华山陡崖为断层所致,为地垒;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