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操作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3.了解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西方18世纪中叶的化学实验室(1747年),拉瓦锡纪念馆一角,新课引入,新课讲授,学习化学的途径实验,进行实验的基本途径一般为: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制定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论证 得出结论 反思评价 表达交流,验证化学 原理 作用 获得化学知识,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2、,交流评价,探究范例:,新课讲授,实验探究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新课讲授,线状,圆柱形,由石蜡制作,白,固,轻微地,易,浮,不,小,小,难,新课讲授,可燃性,外焰,黑烟,三,外焰 、,内焰、,焰心,外,外,新课讲授,浑浊,二氧化碳,白烟,火顺白烟将 蜡烛重新点 燃,水珠,水,石蜡蒸气,石蜡蒸气,固,液,新课讲授,实验结论:,石蜡为 色 体,硬度较 , 加热可熔化、汽化。石蜡能在空气中燃 烧、发光、发热。其火焰分为 层, 焰温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 和 。,白,固,小,三,外,水,二氧化碳,新课讲授,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1)变化前:物质的名称、颜色、状态、 气味、硬度等物理性质。 (2)变
3、化中:物质颜色、状态、气味等现 象的改变,以及光、热、沉淀、气体等现象 的产生。 (3)变化后:新物质的名称、颜色、状态、 气味等。,新课讲授,描述现象时要注意,(1)根据观察到的具体现象,抓住实质的、客观的、能体现问题的进行描述。 (2)描述实验现象而不能说成实验结论。如: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现象是有 水珠 出现,而不能描述成有水形成。,描述实验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取样品;,加试剂;,看现象;,得结论。,新课讲授,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一,收集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比较一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准备收集气体,新课讲授,排水集气法,空气、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是没有
4、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结论,新课讲授,二氧化碳(CO2)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浑浊越多,说明二氧化碳(CO2)气体越多(前提条件:澄清的石灰水足够多)。 氧气(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O2)越多。即氧气(O2)可以助燃。 二氧化碳(CO2)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即二氧化碳(CO2)不支持燃烧。,背景知识:,新课讲授,实验二,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气体,新课讲授,现象,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浑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多于空气中的
5、二氧化碳。,新课讲授,实验三,在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分别插入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现象,能得到什么结论?,新课讲授,现象,插入空气中的木条继续燃烧;插入呼出的气体中的木条火焰立即熄灭。,结论,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多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新课讲授,实验四,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一块放置不动,对着另一块呼气。,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新课讲授,现象,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多。,新课讲授,排出,没有,无,大,新课讲授,无变化,浑浊,熄灭,多,少,多,不,新课讲授,水珠,多,实验结论:,吸入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
6、,人体呼出的气 体中含有较多的 和 。,氧气,水,二氧化碳,新课讲授,1. 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 ) 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蜡烛熔化产生“烛泪”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层水雾用燃着的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被点燃,D,针对训练,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 活动中,其中有一操作如右图所示,则该操作说明该 气体是( )极易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水 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B,针对训练,3.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下列两个集气瓶中,出现的现象是( ) A.甲中熄灭,乙中变旺 B.甲中变旺,乙中熄灭 C.甲、乙都变旺 D.甲、乙都熄灭,氧气,二氧化碳,甲,乙,B,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2.描述实验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取样品;,加试剂;,看现象;,得结论,提出问题,做出猜想或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交流评价,3.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鉴别方法,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