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课件湘教版.ppt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1159370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课件湘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课件湘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课件湘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课件湘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发展科技振兴教育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课件湘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教兴国的重托,一. 培养创新精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开放式创新对于中国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国内外不少人对中国的创新能力有所质疑,但中国近20年来的专利数量却呈爆炸性增长。中国继“世界工厂”之后,在经济发展的“十字路口”,创新,这一时代命题在中国将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在商业化创新方面,相比其他国家差距有多大?如何实现弯道超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2、、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那么同学们结合教材想一想,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创新的地位和作用(或者是原因),创新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对于青少年来说,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成人成才的关键,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世界创新格局基本稳定,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超越比利时,提升至第17位,处于第二集团领先位置,是唯一排名进入前20位的发展中国家。根据国家创新指数评价结果比较分析发现,参评的40个国家可分为三个集团。综合指数排

3、名前15位主要为欧美发达经济体,均为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其中美洲1席、亚洲4席、欧洲10席。第16至30位属第二集团,相互竞争最为激烈。第31至40位属第三集团。,报告显示,美国凭借雄厚的创新资源和显著的创新绩效,在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中继续“独占鳌头”。亚洲国家中,日本和韩国依托突出的企业创新表现和知识创造能力,分列第二位和第四位。新加坡排名第九位。中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从2000年的第38位,上升至目前第17位。“研究发现,中国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大幅超越了其经济发展阶段,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突出表现在知识产出效率和质量快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稳步增强等方面。”中国科学

4、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武夷山说。,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玄兆辉介绍,在构成国家创新指数的5项一级指标中,中国的“知识创造”“企业创新”排名分别比上年上升4位和1位,“创新资源”“创新绩效”“创新环境”三个分指数排名较去年下降1位。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球的15.6,仍居美国之后排第二位,但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总量已连续9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国SCI论文数量达28.1万篇,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96.8万件,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6.3万件,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到2020年我国国家综合创新能力世界排名进入前15位”已被列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

5、新规划总体发展目标。武夷山表示,随着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以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创新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将稳步提升。那么同学们想想,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呢?接下来,请同学们小组讨论,谈一谈创新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培养创新精神的做法,勤于观察 善于思考 努力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勇于在实践中进行大胆探索,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传统推动了正在减弱,如果中国想要在未来10年达到5.5%至6.5%的年增长预期,创新就必须占中国经济增长的多达一半。美国华尔街日报称,随着劳动力和资本这些传统生产要素带来的增长不断放缓,创新将决定中国是否能在今后10年维持经济增长。,曾几

6、何时,一谈到创新,人们总会对中国形成“追赶者”的刻板印象。但这些年来,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却出现了“车轮倒转”的逆袭现象。虽然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差距,但在一些技术更新、软件应用和管理方式上,中国已经迎头赶上。以至于仅仅一两年时间内,外媒一提到这个话题,最多的声音从“C2C:Copy to China (拷贝到中国)”变成了“KFC:Kaobei from China(从中国拷贝)”。,创新时代的每一分进步,源头都是我们的思想解放。时代的弄潮儿,就要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激发每一个人脑海里那些聪明的设想,不断开辟新行业、提高新职业、开拓新的经济社会活动面,使之成为国家和民族进

7、步的活力之源。惟有做到这一步,我们才能在未来基于创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二、 珍惜受教育权利,说一说,我为什么要学习?,古稀老人上大学,2001年教育部做出规定,进一步放宽参加高考的条件,取消年龄和婚否的限制。结果当年全国就出现25岁以上的考生16265人,最大的73岁,实际录取25岁以上学生1924人,其中50岁以上的2人。据南京晨报报道,2002年全国年龄最大的考生,73岁的王侠老人9月9日开始上学了,王侠高考成绩为213分,被南京医科大学录取为旁听生,与该校临床医学5年制的新生一起上课。,接下来,请大家各抒己见:王侠老人为什么要看见高考,重回课堂?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无论公民的性

8、别、民族、种族、社会身份等是否相同,都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我们只有不断的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使自己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生自学,思考下面问题: 1、什么是受教育权? 2、为了保障我国公民切实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3、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有哪些? 4、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受教育 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怎样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什么是受教育权?,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法律保障,义务教育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物质保障,2001年实施 “两免一补”政策。,从2006年

9、起,用两年的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有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王小丽的烦恼:,王小丽,八年级学生,学习一向刻苦,成较较好。今年一开学,父母竟叫她不要上学了,原因是家里经济困难,读高一的哥哥上学需要很多钱,家里无力承担两个小孩同时上学的压力。可是小丽非常

10、向往学校生活,而且她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面对父母的决定,小丽陷入深深的苦恼和悲伤之中。,(1)你怎样看待王小丽父母的决定?,(2)假若你是王小丽,你会如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议一议,(3)生活中还有哪些侵害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小丽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学校的老师,在学校有关领导及班主任老师的劝说下,小丽的父亲终于同意了小丽的要求,她又重新回到了学校。可由于一段时间的辍学,小丽的很多功课都跟不上班里其他的同学了,好多次考试都不及格,小丽对学习越来越失去了信心。于是,她想:受教育是我的权利,我可以享有这个权利,也可以放弃。还不如现在退学外出打工。,王小丽的烦恼:,分组讨

11、论,小组一:小丽中途辍学,是否合法?,小组三:小丽如果继续接受教育,对自己、家庭、社会有什么好处?,小组二: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哪些不履行受教育权的现象?,小组四:小丽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老师找小丽的父母做工作,1.寻求学校老师的帮助,受教育是我们的权利,当这一权利被侵犯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2.寻求当地政府的帮助,3.寻求法律,帮助,家庭社会学校,寻求帮助,非诉讼方式,司法,诉讼方式,维护受教育权的方式,说说你的收获,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刘军是某校初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他的父母认为读书没有用,便强迫刘军辍学到外地打工,刘军被迫离开了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2、假如你是刘军的同学,应从哪几方面说服他的父母,帮助他重返校园?,违反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受教育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公民提高思想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公民享受、行使其他权利的重要条件;受教育关系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刘军父母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要履行哪些受教育的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课件 > 中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