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3.020 Z 59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12462010 主要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2010 - 07 - 20 发布 2010 - 08 - 10 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3/T 1246201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玉灵、许中旗、徐学华、李继泉、王俊刚、杨玉良、李爱斌、郭江、刘艳民、李红彬。 DB13/T 12462010 1 主要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防治地质灾害为主体的地形、地貌等整
2、治工程完成后,已经具备复绿条件的煤矿、铁矿、石灰矿的塌陷地、挖损地和占压地的植被恢复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453.2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 GB/T 16453.4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 GB 50330200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DZ 02192004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塌陷地 Sub
3、sided land 由于地下采矿所形成的块状、带状的塌陷地面。 3.2 挖损地 Digging land 在露天采矿过程中由于剥离上覆岩土层所形成的破损、下凹地面。 3.3 占压地 Occupied land 堆放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剥岩废料和选矿剩余物的场地,包括排土场、尾矿库和矸石山。 3.4 滑坡 Landslide 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现象。 3.5 崩塌 Landfall DB13/T 12462010 2 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脱离山体,崩落、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3.6 边坡加固 Slope reinforcement 为保证边坡的稳定,对
4、边坡采取的支档、加固等防护措施。 4 基本原则 4.1 主要矿山废弃地的植被恢复除人工造林外,还包括人工种草、封育及蓄排水工程等技术措施。应根据不同立地条件和当地生产、环境保护的需要进行总体规划,分别采取适宜的治理措施。 4.2 对矿山废弃地进行植被恢复时,应以减轻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主,同时兼顾多种效益。 5 塌陷地的植被恢复 5.1 土地利用方向 5.1.1 浅塌陷地 指地表坡度在4 6 之间,最低处深度小于5.0 m的塌陷地。其主要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向如下: a) 稳定无积水浅塌陷地:营造水土保持林。 b) 不稳定无积水浅塌陷地:结合种草营造水土保持林。 c) 稳定常年积水浅塌陷
5、地:结合排水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或发展水产业。 d) 不稳定季节性积水塌陷地:经疏浚措施和部分填充后,实施水土保持种草。 5.1.2 深塌陷地 指地表坡度在6 以上, 最低处深度大于5.0 m的塌陷地。其主要类型及土地利用方向如下: a) 无积水深塌陷地: 结合利用采矿剥离物、煤矸石和粉煤灰填充塌陷区的整地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 b) 积水深塌陷地: 采用削高垫低的整地工程和排蓄工程,营造水土保持林或进行水产养殖。 5.2 整地 5.2.1 整地时间 春季造林在造林前一年整地,雨季造林可在当年春季整地。 5.2.2 整地方法 在坡度较缓且深度较浅的塌陷地边坡地段,进行土地平整和穴状整地;在坡道
6、度较陡且坡面较长的地段进行坡面整理和鱼鳞坑整地。整地的规格依树种而定。 5.3 造林 5.3.1 造林时间 可采用春季、雨季和秋季造林。 DB13/T 12462010 3 5.3.2 树种选择 优先选择具有固氮作用、生长迅速、耐干旱瘠薄、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见附录 A。 5.3.3 混交方式 采用乔木与灌木混交、深根性与浅根性树种混交的方式。 5.3.4 造林密度 a) 水保型用材林:造林密度为 3000 株/ hm24000 株/ hm2,根据树种特点和当地条件,最小密度可降至 500 株/ hm2,最大密度可以达到 5000 株/ hm2。 b) 水保型经济林:造林密度为 1000 株/
7、 hm22000 株/ hm2,根据树种和管理水平,最小密度可降至 1000 株/ hm2,最大密度可以达到 6000 株/ hm2。 c) 以灌木为主的水保型饲料林或薪炭林:造林密度为 10000 株/ hm220000 丛/ hm2,根据树种生长和繁殖习性可降至 6000 丛/ hm2。 5.3.5 造林方法 采用人工植苗造林方法。尽量采用容器苗,裸根苗造林需采用蘸泥浆的方法。 5.4 种草 5.4.1 草种选择 优先选择抗逆性强、生长迅速、保水保土能力强和经济价值高的草种。见附录 A。 5.4.2 种草方式 采用条播、穴播和撒播的方式。 5.4.3 播种量 采用国家或省级牧草种籽标准规定
8、的一、二、三级种籽,在 GB/T 16453.21996规定的播种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播种量。 5.5 排蓄工程 在进行植被恢复的同时,对于易积水的、坡度在 10以上的塌陷地需辅以排蓄工程,排蓄工程的建设见 GB/T 16453.41996。 6 挖损地的植被恢复 6.1 土地利用方向 6.1.1 无积水挖损地:坡面适合于以改善景观和水土保持为目的的植被恢复;底部进行岩土回填后发展林果业 。 6.1.2 有积水挖损地 6.1.2.1 常年积水挖损地:适合于发展水产业。 6.1.2.2 季节性积水挖损地:将岩土适当回填后发展林果业,或继续深挖、筑塘坝后发展水产业 。 DB13/T 1246201
9、0 4 6.2 植物选择 优先选用本地植物,以及适应本地气候的优良外来植物。合理确定主要植物种类的比例, 提高复绿的效果和质量。 6.3 坡面植被恢复方法 6.3.1 阶梯法 适用于坡度小于20的开采面。将开采面设计为阶梯状,在每一级阶梯平台上修筑种植槽,在种植槽内种植乔、灌木。 a) 必须根据开采面的稳定特征设计阶梯间的坡面角,确保边坡的稳定与安全。 b) 综合考虑植物生长、水土流失和排水沟布设等因素设计阶梯宽度,小平台宽度为 2.4 m5.0 m,大平台宽度大于 5.0 m。 c) 阶梯高度应小于或等于所选树种成熟高度,以 10.0 m15.0 m 为宜。 d) 种植槽内覆土厚度需达到 0
10、.5 m 以上。 e) 每一梯级的排水系统要结合上面梯级需要通过本级的排水量。 f) 采用喷淋或滴灌等形式进行灌溉。 6.3.2 框格法 适用于坡面较平整的挖损地。 采用浆砌片石或钢筋混凝土在开采面上固定形成框格, 在框格内回填客土, 创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 a) 根据安全、实用与美观的原则, 设置成正方形、菱形、拱形等多种形式。 b) 框架按矩形或正方形布置, 其间距视边坡坡率大小而定。边坡坡率越大, 间距越小。 c) 必要时采取加网强筋及植被混凝土等方法固定框格内的土壤。 6.3.3 喷草法 适合于坡度大于20的陡峭石壁和土质坡面。 a) 坡度小于 45的土质坡面可采用直接播种法; b
11、) 在坡度大于 45的开采面上构筑稳定结构层, 如铁网、三维网等,然后将草种、肥料、粘合剂、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均匀喷射到稳定结构层上。对铺设的铁网与锚杆等设施, 需采取符合规范的防锈措施进行防蚀处理。 c) 选用根系发达, 扩张性强、生长迅速以及抗逆性强、多年生、绿期长和耐粗放管理的草种。 d) 需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几种不同的草籽进行混播, 以达到覆盖度、根系、生长期、抗逆性等方面优势互补的效果。 6.3.4 覆土法 在坡高和坡率不大的缓坡上进行覆土, 创造植物生存条件, 利用人工造林和播种的方法, 达到复绿效果。 a) 覆土厚度应达到 0.5 m 以上。 b) 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防止土
12、壤被雨水冲刷。 7 占压地植被恢复 7.1 土地利用方向 DB13/T 12462010 5 7.1.1 排土场 a) 坚硬岩石排土场:坡面呈砾石质, 土体硬而贫瘠,需要进行客土,营造水土保持林; b) 松软岩土排土场:土质疏松,土壤颗粒较细,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营造水保型经济林。 7.1.2 矸石山 采用封育和人工造林种草相结合的方式恢复植被。 7.1.3 尾矿库 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林或经济林。 7.2 整地 7.2.1 整地时间 尾矿库随造随整,其他类型见5.2.1。 7.2.2 整地方法 7.2.2.1 排土场整地 排土场整理范围包括其顶部和边坡。 a) 将含不良成分的岩土堆
13、放于底层,品质适宜的土层包括易风化性岩层置于上层,富含养分的土层宜覆于排土场顶部或表层。 b) 排土场最终坡度应与土地利用方式相适应,一般为 20以下。 c) 边坡宜采用水平阶及鱼鳞坑整地方式,顶部采用穴装整地方式。 d) 排土场边坡及顶部需设置排水及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7.2.2.2 矸石山整地 a) 将大块的矸石堆放于底层,较小的矸石置于上层,压实一层,充填一层。 b) 矸石山最终坡度应与土地利用方式相适应,一般为 20以下。 c) 当矸石山的土层较薄时,需进行客土,客土厚度应达到 0.5 m 以上。高大深根性树种或果树需达到 1.0 m 以上。 d) 边坡宜采用水平阶及鱼鳞坑整地方
14、式,顶部采用穴装整地。 e) 排土场边坡及顶部需设置排水及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7.2.2.3 尾矿库整地 a) 需对尾矿库边坡进行削坡,坡度降至 20以下; b) 在边坡上沿等高线方向进行水平阶整地,每个台阶宽 6.0 m8.0 m,高 3.0 m4.0 m,台阶之间坡面的坡度也需降至 20以下。 c) 边坡宜采用水平阶及鱼鳞坑整地方式,顶部采用穴装整地方式。 d) 在碱性尾矿库的栽植穴中添加适量硫磺粉;有客土条件的可在穴内进行客土。 e) 边坡及顶部需设置排水及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 7.3 造林 造林时间、树种选择、造林密度及造林方法见5.3。 DB13/T 12462010 6
15、7.4 种草 见5.4。 7.5 边坡治理工程 矸石山和排土场的边坡坡度达到自然安息角时,需构建边坡治理工程。见 DZ 02402004和 GB503302002。 8 养护管理 8.1 灌溉 在造林或种草后,应及时进行灌溉,并覆盖地膜或植物秸秆以保持水分。 8.2 施肥 在种植前,应结合整地预先施入有机肥。在齐苗后,需适量追肥。 8.3 除草与病虫害防治 8.3.1 除草 每年进行23 次松土除草,松土除草范围仅限于苗木周围0.3 m范围内。尾矿库不进行除草。 8.3.2 病虫害防治 f) 对造林苗木进行严格检疫,避免从外地引进有病虫害的苗木。 g) 如发现有病虫害发生,应及时进行防治,防止
16、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8.4 培土 对坡度大、土壤易受冲刷的坡面,暴雨后要认真检查,尽快恢复原有平整坡面,培土后要压实以保证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 8.5 补植 有植物死亡时,应及时补植。补植苗木要求在高度、粗度或株(丛)数等方面与周围植株一致,以保证苗木生长的整齐性。 8.6 边坡工程养护管理 见 DZ 02192004和 GB503302002。 8.7 排蓄工程养护管理 见 GB/T 16453.41996。 DB13/T 12462010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矿山所属地区及主要造林树种 地区 植被种类 乔灌木 草种 坝上高原区(承德市的围场、丰宁和张家口市的沽源、尚义、
17、康保、张北) 樟子松、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云杉、油松、侧柏、杜松、蒙古栎、白榆、小黑杨、大青杨、旱柳、国槐、榆树、胡枝子、沙棘、山杏、山楂、沙棘、玫瑰、紫穗槐、丁香、沙柳 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沙打旺、草木犀状黄芪、黄香草木犀、白香草木犀、狗牙根、白羊草、早熟禾、黑麦草、三叶草、籽粒苋、冰草、老芒麦、披碱草、雀麦、马唐、棘豆、野大豆、高羊茅、剪股颖、白三叶、红三叶、百喜草、画眉草、结缕草等 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张家口市和怀来、涿鹿、宣化、万全、阳原、怀安、蔚县、涞源) 油松、速生杨、侧柏、樟子松、蒙古栎、白榆、小黑杨、大青杨、旱柳、沙柳、沙棘、刺槐、山杏、柠条、枸杞、紫穗槐、丁香、落叶松 燕山
18、北部(承德市的承德县、平泉、兴隆、宽城、滦平、隆化) 油松、侧柏、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刺槐、侧柏、桧柏、毛白杨、群众杨、沙兰杨、-214 杨、-72 杨、-69杨、刺槐、旱柳、白榆、臭椿、国愧、楸树、紫穗槐、柽柳 燕山南部(唐山市的迁安、迁西、丰润、遵化、玉田和秦皇岛市的昌黎、抚宁、青龙、卢龙县) 栓皮栎、槲栎、臭椿、香椿、元宝枫、苦楝、毛白杨、群众杨、旱柳、核桃、板栗、柿、枣、山桃、山杏、山楂、花椒、苹果、杜梨、沙棘、胡枝子、紫穗槐、黄栌 太行山北段(主要包括保定的满城、涞源、涞水、阜平、唐县、易县、曲阳、徐水、顺平等) 油松、华山松、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侧柏、刺槐、旱柳、白榆、臭椿、毛白杨、河北杨、青杨、泡桐、楸树、桑、核桃、枣、花椒、山杏、山桃、桃树、杏、苹果、梨、杜梨 太行山南段(包括石家庄市的井陉、鹿泉、平山、赞皇、元氏、行唐、灵寿等、邢台市的沙河、临城、内邱、隆尧、邢台县等和邯郸市的峰峰矿区、武安、涉县、磁县) 侧柏、桧柏、毛白杨、群众杨、沙兰杨、-214 杨、-72 杨、-69 杨、刺槐、旱柳、白榆、臭椿、国愧、楸树、泡桐、水杉、桑、梨、苹果、桃、杏、枣、花椒、葡萄、白蜡、杞柳、紫穗槐、柽柳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