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 T 1820-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116454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1 T 1820-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B21 T 1820-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DB21 T 1820-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DB21 T 1820-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DB21 T 1820-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B21 辽宁省地方标 准 DB21/T 1820 2010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方法 Observation techniques for water quality of forest ecosystems (NEQ) N 2010-07-21 发布 2010-08-21 实施 辽宁 省质量技术监督 局 发 布 ICS 65.020.01 B 60 DB21/T 1820 2010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野外取样范围 . 3 5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指标 . 3 6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野

2、外取样方法 . 3 7 水样保存 技术 . 4 8 水样登记与管理 . 4 9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指标的测定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指标 .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样保存技术 . 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样标签 . 8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样登记表 . 9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森 林生态系统水质指标 分析方法 . 10 DB21/T 1820 2010 II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制规则依据 GB/T 1.1 2009。 本标准由辽宁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3、:尤文忠,邢兆凯,张慧东, 赵刚,郭锦山, 颜廷武,魏文俊 。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21/T 1820 2010 1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观测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观测中 森林水质观测野外取样范围 、 观测指标 、 野外取样方法 、水样的保存 技术 、 样品登记与管理 以及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指标的测定 。 本标 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 研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 493-2009

4、水质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 494-2009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GB/T 7477-1987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T 11904-1989 水质 钾和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1905-1989 水 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8538-200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11896-19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GB/T 13580.9-1992 大气降水中氯化物的测定 硫氰酸汞高铁光度法 GB/T 11899-1989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3196-1991 水质 硫

5、酸盐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 度法 GB/T 7478-1987 水质 铵的测定 蒸馏和滴定法 GB/T 7481-1987 水质 铵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7480-198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GB/T 11893-1989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 11894-1989 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1901-1989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7489-1987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 GB/T 11913-1989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GB/T 11914-1989

6、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GB/T 7488-1987 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 HJ/T 86-2002 生化需氧量( BOD)的测定 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GB/T 11903-1989 水质 色度的测定 GB/T 13200-1991 水质 浊度的测定 GB/T 6920-1986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3 术语和定义 DB21/T 1820 2010 2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森林生态系统 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生物群落 (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具有随时间和空间不断进行能量交换、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有生命及再生能力

7、的功能单位。 3.2 水质 水中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诸因素所决定的水的特性。 3.3 大气降水 从天空的云中降落到 下垫面 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如雨、雪、雹等。 3.4 树干径流 降落到森林中的雨滴,其中一部分从叶转移到枝,从枝转移到树干而流到林地地面的水。 3.5 穿透水 森林中的降水,穿 过森林冠层直接降落到林地地面的水。 3.6 地表径流 降落于地面的雨水或融雪水,经填洼、下渗、蒸发等损失后,在坡面上和河槽中流动的水。 3.7 地下径流 由地下水的补给区向排泄区流动的地下水流。 3.8 地下水 狭义指埋藏于地面以下岩土孔隙、裂隙、溶隙饱和层中的重力水,广义指地面以下各种形式的水。 3.9

8、土壤渗透水 在重力作用下,沿土壤透水层向下渗透的水。 DB21/T 1820 2010 3 3.10 测流堰 通过一定的水工建筑形式来测定水流流量的量水建筑。 3.11 水样 为检验各种水质指标,连续地或不连续地从特定的水体中取出 有代表性的一部分水。 3.12 采样 为检验各种规定的水质特性,从水体中采集具有代表性水样的过程。 3.13 混合水样 将 同一类型、 不同 采样点上的,以时间或流量为基础按照已知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的水样。 4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观测野外取样范围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样品应从大气降水、穿透水、树干径流、土壤渗透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中获取。在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 观

9、测区域内,如果有比较明显的静止地表水,如水库、湖泊等,应该对该处的水质进行长期监测,作为水质监测的补充和对照。 5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观测指标 森林生态 系统水质观测指标 见 附录 A。 6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观测野外取样方法 6.1 野外取样地点的设置 a) 林外降水(大气降水)水样,由安装在集水区的高于林冠层的观测铁塔上采集 ; 或者在面积较小 的标准地,把水样采集装置设于林外空旷地上,水样采集装置距地面 70cm,距林缘 1.5倍 2.0倍树 高; b) 穿透水水样,兼顾林分郁闭度、坡位、林相等因素,在林分分布均匀,林冠枝叶结构能代表林冠平均水平的 位置设置 穿透水承接 容器,对 林

10、冠的疏密、间隙分布变化较大的区域,可采用块状或槽式水样收集器以增大穿透水收集面积,提高取样精度; c) 树干径流水样, 在 林分内 按 不同径级 选择 2棵 3棵树形和树冠中等标准树作为采样点; d) 土壤渗透水 取样点设置于 水量平衡场出水口; e) 地表径流水 取样点设于集水区测流堰 ; f) 地下径流水 取样点为集水区最低处设置的地下水测流堰; 人工井采集地下水样时,采样点为人工井 ; DB21/T 1820 2010 4 g) 对观测区域内的河流、湖泊、水库的水样采集及采样地点标准执行 HJ 493-2009和 HJ 494-2009。 6.2 采样容器 与样品瓶的要求 6.2.1 采

11、样容 器 的要求 森林生态 系统 水质采样容器一般选用带盖的、化学性质稳定、不吸附欲测组分、易清洗并可反复使用的 、 大小和形状适宜的塑料容器(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玻璃容器(石英、 硼硅)。 采样容器一般用洗涤剂除去污垢灰尘,然后用水洗净,再用硝酸溶液浸泡 24h以上,用去离子水冲洗数次,晾干盖严备用。但要注意,测磷的容器不能用含磷的洗涤剂,测氮的容器不能用硝酸溶液浸泡,改用盐酸溶液浸泡。 对部分保存条件要求严格的待测 项目 ,可在水质样品采集过程中采取 水样分组装瓶的 特殊方法进行 采样 。 6.2.2 样品瓶的 要求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观测应根据研究内容与测定 指标 选择适合的样品瓶保存待

12、测水样,常用样品瓶有无色具塞硬质玻璃瓶( G)和具塞聚乙烯瓶( P)。不同水质测定 指标 选择的样品瓶见附录 B。 6.3 野外取样方法 6.3.1 现场测定与 描述 在采样时,对需要进行现场测定或描述的水质指标进行现场测定和描述。 现场测定的项目主要 包括 pH值、 色度、浊度等。 6.3.2 采样方法 在森林水质采样点设置样品收集容器。 森林水质样品的采样应在单次降水后 用洗涤干净的样品瓶立即进行 采样。 将采样容器中的水样摇匀,使水样充分混合,用摇匀的水样清洗采样瓶和塞子 ; 然后再正式采集水样,采集水样时将水缓缓注入瓶中;采集的水样应为混合水样;采样瓶中水近溢出时,盖上采样瓶内盖和外盖

13、,并使采样瓶中不留气泡。 在 采用人工井观测地下水 时 ,水质样品采集用 采水器 于液面下0.3m 0.5m处采样,放入和提出采水器时要尽量做到轻、慢,以免混入井底和井壁的杂质,污染水样。 在采样瓶的外壁对水样进行编号、记录, 现场测定 或 带回实验室。将水样收集容器清理干净后归位。 6.3.3 采样时间和频率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样品采样时间为每 年 4月 11月,采样频率为每 月 1次 2次。微量元素、重金属原属有本底值以后,取样时间调整为五年一次,特殊情况增加观测频度。 7 水样 保存 技术 具备现场测定条件的,可对 水质 进行现场测定,不能现场测定的需要对水样采取保存 技术 措施。水样

14、保存 技术 一般包括 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溶液 pH值控制、加入保 护剂及采用冷藏和冷冻等。 森林 生态系统 水文水质样品的保存技术见附录 B。 8 水样 登记与管理 DB21/T 1820 2010 5 8.1 水样的标签设计 水样采集后,应根据测定 指标 要求分装成份 , 每份样品都对应一张水样标签。水样标签格式见附录 C。 防止在取样过程中及运输管理中出现样品丢失、混淆等状况,在采样过程中要 对 每个样点的调查与采样情况进行记录,填写水样采集 记录表, 并 对现场测定 指标的 测定结果进行记录。水样采集记录表见附录 D。 8.2 水样的运送 装有水样的容器必须加以妥善保护和密封,并装在包

15、装箱内固定, 对保存 材料和运输水样的条件都应严格要求。要防止污染物进入容器 。 水样在转运过程中,每个水样都要附管理程序登记卡,见附录 D。在转交水样时,转交人和接收人都必须清点和检查水样并在登记卡上签字。 9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指标的测定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的具体分析项目 指标 的测定,可根据森林生态 系统定位研究 实验室条件自行选择,对部分不能测定的项目可送交有关 专业 部门进行专门测定。测定方法见附录 E。 随着检测技术的 发展 , 对于一些 能实现现场监测或连续自动监测的 水质指标 项目,可使用 现场测定或 连续自动监测 法,但 使用前 须进行适用性检验。 DB21/T 1820 201

16、0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观测指标 表 A.1 森林 生态系统 水 质观测指标 观测指标 单位 Ca2 , Mg2 mg/dm3 或 g/dm3 K+, Na+, CO32-, HCO3-, Cl-, SO42-, NH4+, NO3-,总 P,总 N mg/dm3 或 g/dm3 悬浮固体浓度 mg/dm3 碱度 mg/dm3 溶解氧 mg/dm3 化学需氧量 mg/dm3 生化需氧量 mg/dm3 色度 度 浊度 度 pH 值 微量元素( B, Mn, Mo, Zn, Fe, Cu) mg/dm3 或 g/dm3 重金属元素( Cd, Pb, Ni,

17、Cr, Se, As, Ti) mg/dm3 或 g/dm3 DB21/T 1820 2010 7 B B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 水样保存技术 表 B.1 森林 生态系统 水样 保存技术 观测指标 采样容器 保存剂及用量 保存期 采样量 * ml 容器洗涤 方法 Ca2+, Mg2+ G, P 加 HNO3, pH 2 30d 250 I K+ , Na+ P 加 HNO3, 1L 水样中加浓 HNO310ml 14d 250 II CO32-* G, P 最好现场测定 8h 200 I HCO3-* G, P 24h 500 I Cl-, SO42-* G, P 30d

18、250 I NH4+* G, P 加 H2SO4, pH 2 24h 250 I NO3-* G, P 加 H2SO4, pH 2 24h 250 I 总 P* G, P 加 H2SO4, pH 2 14d 250 I 总 N G, P 加 H2SO4, pH 2 24h 250 I 悬浮固体浓度 G, P 12h 200 I 碱度 * G, P 暗处冷藏 24h 200 I 溶解氧 * 溶解氧瓶 加入 MnSO4、碱性 KI溶液,现场固定 8h 250 I 化学需氧量 * G 加 H2SO4, pH 2 7d 500 I 生化需 氧量 * G 暗处冷藏或 -20冷冻 30d 500 I 色

19、度 G, P 最好现场测定 12h 250 I 浊度 G, P 最好现场测定 12h 250 I pH值 * G, P 低于水体温度,最好现场测定 12h 200 I 微量元素 B G, P 30d 250 III Mn ,Fe P 加 HNO3, 1L 水样中加浓 HNO310ml 14d 250 III Zn ,Gu P 加 HNO3, 1L水样中加浓 HNO310ml 或 1L 水样中加 19ml 浓 HClO4 14d 250 III Mo P 加 HNO3, pH 2 14d 250 III 重金属元素 Cd G, P 加 HNO3, 1L 水样中加浓 HNO3 10ml 或 1L水

20、样中加 19ml 浓 HClO4 14d 250 III Pb G, P 加 HNO3, 1L 水样中加浓 HNO3 10ml 或 1L水样中加 19ml 浓 HClO4 14d 250 III Ni, Ti G, P 加 HNO3, 1L 水样中加浓 HNO3 10ml 14d 250 III Cr G, P 加 NaOH, pH=8-9 24h 250 III Se G, P 加 HCl, 1L水样中加浓 HCl 10ml 14d 250 III As G, P 加 H2SO4, pH 2 14d 250 I 注 1: “*”表示低温 (0 4 )避光保存 。 注 2: “*”采样量为单项

21、样品的最少 。 注 3:洗涤剂洗 1次,自来水洗 3次,蒸馏水洗 1次; :洗涤剂洗 1次,自来水洗 2次, 1+3HNO3荡洗 1次,自来水洗 3次,蒸馏水洗 1次; :洗涤剂洗 1次,自来水洗 2次, 1+3HNO3荡洗 1次,自来水洗 3次,去离子水洗 1次。 C DB21/T 1820 2010 8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样标签 表 C.1 森林生态系统水 样标签 水 样 采样地点 采样 时 间 样品编号 水样类 型 观测指 标 样品预处理 采样 人 备 注 DB21/T 1820 2010 9 C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样登记表 表 D.1

22、 森林生态系统水样 登记表 样品名称 样品 编号 采样点 采样时间 添加保护剂种类和数量 现场测定 指标 备注 pH 色度 浊度 DB21/T 1820 2010 10 D E 附 录 E (规范性附录) 森林生态系统水质指 标 分析方法 表 E.1 森林 生态系统 水质 指标 分析方法 序号 观测 指标 分析方法 参考标准 仪器 可选设备 1 Ca2+、 Mg2+ EDTA 滴定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7 1987 GB/T 11905-1989 化学滴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2 K+、 Na+ 火焰原子吸收法 GB/T 11904 1989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3

23、CO32- 、 HCO3- 酸碱滴定法 GB/T 8538-2008 盐酸化学滴定 4 Cl- 硝酸银滴定法 硫氰酸汞 高铁光度法 GB/T 11896 1989 GB/T 13580.9 1992 化学滴定 离子色谱 5 SO42- 重量法 火 焰 原子吸收法 GB/T 11899 1989 GB/T 13196 1991 离子色谱仪 6 NH4+ 蒸馏和滴定法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7478 1987 GB/T 7481 1987 721 分光光度计 自动分析仪 7 NO3- 酚 二 磺酸分光光度法 离子色谱法 GB/T 7480 1987 721 分光光度计 离子色谱仪 8 总 P

24、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 11893 1989 721 分光光度计 9 总 N 紫外分光光度法 GB/T 11894 1989 紫外分光光度计 10 悬浮固体浓度 重量法 GB/T 11901 1989 悬浮固体浓度传感器 11 碱度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 化学滴定 电位滴定 12 溶解氧 碘量法 电化学探头法 GB/T 7489 1987 GB/T 11913 1989 化学滴定 溶解氧测定仪 溶解氧分析仪 13 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盐法 高锰酸钾法 GB/T 11914 1989 GB/T 8538-2008 化学滴定 化学滴定 化学需氧量速测仪 14 生化需氧量 稀释与接种法

25、微生物传 感器快速测定法 GB/T 7488 1987 HJ/T 86 2002 微生物传感器 15 色度 铂钴比色法 GB/T 11903 1989 自动色度仪 16 浊度 分光光度法 目视比浊法 GB/T 13200 1991 GB/T 13200 1991 浊度计 17 pH 值 玻璃电极法 GB/T 6920 1986 便携式 pH 测定仪 18 微量 元 素 (B, Mn, Mo, Zn, Fe, Cu) ) 重金 属 元 素 (Cd, Pb, Ni, Cr, Se, As, Ti) 送有关 专业 部门进行测 定 DB21/T 1820 2010 11 参考文献 1 GB/T 50095-98 水文基本术语和符号标准 2 GB 1380.2-92 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3 LY/T 1626-2005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建设技术要求 4 LY/T 1606-2003 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 DB21/T18202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