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 T 578-2009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oc

上传人:花仙子 文档编号:117663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2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4 T 578-2009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DB44 T 578-2009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DB44 T 578-2009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DB44 T 578-2009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DB44 T 578-2009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 (广东省地标 )DB44-T 578-2009 ICS 43.040.15 T07 备案号 DB44 广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5782009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Satellite Positioning Vehicle Travelling Data Recorder 2009-01-09 发布 2009-04-01 实施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目 录 前言 . III 引言 .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缩略语 .1 3.1 术语 .

2、1 3.2 缩略语 .24 要求 .3 4.1 一般要求 .4 4.2 功能要求 .4 4.3 性能要求 .9 4.4 车速传递系数的设定 . 11 4.5 数据通信协议 . 11 4.6 信息安全性 . 11 4.7 气候环境适应性 . 12 4.8 机械环境适应性 . 12 4.9 外壳防护等级 . 12 4.10 抗汽车电点火干扰 . 13 4.11 电磁兼容 . 13 4.12 表面抗腐蚀 . 135 试验方法 . 13 5.1 一般要求 . 13 5.2 功能测试 . 13 5.3 性能测试 . 13 5.4 车速传递系数设定 . 15 5.5 数据通信协议 . 15 5.6 信息安

3、全性试验 . 15 5.7 气 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 15 5.8 机械环境试验 . 17 5.9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 . 17 5.10 抗汽车点火干扰试验 . 17 5.11 电磁兼容 . 17 5.12 表面抗腐蚀 . 186 检验规则 . 18 6.1 检验分类 . 18 6.2 检验条件 . 18 6.3 型式检验 . 18 6.4 质量一致性检验 . 21 6.5 逐台检验 . 23 6.6 抽样检验 . 23 6.7 周期检验 . 247 安装 . 248 包装、运输、贮存 . 24 8.1 包装 . 24 8.2 运输 . 25 8.3 贮存 . 25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有

4、线数据通信协议 . 26 A.1 概述 . 26 A.2 通信传输约定 . 26 A.2.1 通讯机发送给 MDT 的数据格式 . 26 A.2.2 MDT 回送给通讯机的数据格式 . 27 A.2.3 数据传输约定 . 27 A.3 数据格式 . 28 A.3.1 MDT 向通讯机上载的数据格式 . 28 A.3.2 通讯机向 MDT 下传的数据块格式 . 34 A.4 命令字列表 . 34 A.4.1 上载数据基本命令字列表 . 34 A.4.2 下传数据或参数基本命令 . 34 A.4.3 打印控制指令: . 35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无线数据通信协议 . 36 B.1 概述 . 3

5、6 B.2 通信传输约定 . 36 B.2.1 营运管理中心与 MDT 之通信的数据格式 . 36 B.2.2 基本卫星定位数据包内容 . 36 B.2.3 基本车辆状 态 . 37 B.3 数据传输约定 . 37 B.4 数据协议接口格式 . 38 B.5 数据加密要求 . 43 B.6 数据编码要求 . 43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MDT 安装规范 . 45 C.1 范围 . 45 C.2 要求 . 45 C.2.1 安装人员要求 . 45 C.2.2 安装环境要求 . 45 C.2.3 安装操作要求 . 45 C.2.4 安装保密性 . 45 C.2.5 安装准备要求 . 45 C.

6、2.6 MDT 设备安装 . 46 C.2.7 安装后恢复 . 47 C.3 检验规则 . 47 C.3.1 检验项目 . 47 C.3.2 检验合格 . 47 前言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 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附录 A、 B 为规范性附录, C 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提出单位: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本标准归口单位:广东省技术质量监督局。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广东省卫星导航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贵根、刘化龙、刘志斌、周永才、周兵、陈锐祥、周志文、张浩泉、同选民、张国川、陈立文、谢嘉孟、陈毅然。 引言 为规范卫星定位汽

7、车行驶记录仪相关研发、生产、安装与验收,解决卫星定位汽车监控平台之间资料共享、互联互通,实现标准化管理、方便系统的维护与升 级,使广东省投入运行的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符合 汽车行驶记录仪( GB/T19056-2003) 和 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 GB7258-2004) 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做出了规定。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按照 汽车行驶记录仪( GB/T 19056-2003) 要求,结合广东省目前汽车行驶记录仪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

8、录仪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安装、标志和包装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记录、存储、显示、打印输出营运车辆有关行驶状态信息的带卫星定位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装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试验方

9、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 Cab: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 : 试验方法试验 Fc: 振动 (正弦 ) GB/T 2828-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 2829-2002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 定性的检验) GB/T 5080.7-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

10、案 GB 12663-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2006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9056-2003 汽车行驶记录仪 GB/T 19392-2003 汽车 GPS导航系统通用规范 GB 20816-2006 车辆防盗报警系统乘用车 YD/T 1050-2000 800MHz 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设备总测试规范移动台部分 YD/T 1108-2001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同步双模(卫星定位 /GLONASS )接收机性能要求及基

11、站间接口技术规范 YD/T 1214-2006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设备技术要求:移动台 YD/T 1215-2006 900/18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PRS)设备测试方法:移动台 YD/T 1367-2006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QC/T 413-2002 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3 术语和缩略语 3.1 术语 3.1.1 DB44/T 5782009 卫 星 定 位 汽 车 行 驶 记 录 仪 satellite positioning ve

12、hicle travelling data recorder 带有卫星定位功能,具有记录、存储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实时传输车辆行驶方向、速度、时间、里程、位置等状态信息以及图像的数字式电子装置。 3.1.2 固件 firmware 运行在 MDT微处理器中的嵌入式软件。 3.1.3 定位时间间隔 positioning time interval 两次定位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 3.1.4 车速传递系数 vehicle speed coefficients 车辆行驶每公里里程时驱动速度传感器的转数( r/km)。 3.1.5 连续驾驶时间 continuous driving time 同一驾驶人

13、员在相邻的、时间超过 20min的休息时段之间的驾驶时间总和。 注:不超过 20min 的休息时间归为连续驾驶时间。 3.1.6 日历天 calendar day 以北京时间计算从 00: 00点到 24: 00点的一整天。 3.1.7 上载 uploading MDT把特定信息按约定的格式发送给外部设备。 3.1.8 下传 downloading 外部设备把特定信息按约定格式发送给 MDT 。 3.2 缩略语 3.2.1 CDMA 码分多址(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3.2.2 CEP 圆误差概率( circular error probability)

14、 3.2.3 CSD 电路交换 数据业务( Circuit Switched Data) 3.2.4 EDGE 增强型数据速率 GSM 演进技术( enhanced data rate for gsm evolution) 3.2.5 EMC 电磁兼容(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3.2.6 GDOP 精度几何扩散因子( geometry dilution of precision) 3.2.7 GPS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3.2.8 GSM 全球移动 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

15、le communications) 3.2.9 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3.2.10 I/O 输入 /输出( input/output) 3.2.11 MDT 移动数据终端( mobile data terminal)本规范中特指卫星定位汽车行驶记录仪。 3.2.12 OMC 运营管理中心( operation management center) 3.2.13 RS232 232异步串 行通讯接口( recommended standards 232) 3.2.14 RS485 485 异步串行通讯接口( recommend

16、ed standards 485) 3.2.15 SMS 短消息服务( short message service) 3.2.16 TD-SCDMA 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 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1 2.17 2 一般要求 USB 通用串行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 4 要求 4.1.1 组成 MDT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主机:包括微处理机、数据存储器、卫星定位模块、车辆状态采集模块、无线通信传输模块、实时时钟、显示器、操作键、打印机、数据通信接口等装置。如果主机本体上不包含

17、显示器、打印机、 则应留有相应的信息显示和打印输出接口。 车速传感器。 数据分析软件。定位天线和通信天线。以及下面的部分或全部模块: 车辆控制模块。 语音提示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 显 示模块。 4.1.2 显示 对配备显示器的 MDT,其显示器的技术指标应符合 GB/T 19056-2003 中 4.4.6的要求。 4.1.3 操作与控制 对 MDT 各组成部件的任何操作与控制不应引起车辆设备损坏及造成车辆电路系统故障。 4.1.4 外观 产品的外观应无锈蚀、锈斑、无裂纹、褪色、污迹、变形、镀涂层脱落,亦无明显划痕、毛剌;塑料件应无起泡、开裂、变形;灌注物应无溢出等现象;文字、符号、标志和各

18、种显示应清晰;结构件与控制组件应完整,无机械损伤。各种标志应清晰、完整。 1 标志 2 铭牌 产品应有清晰耐久的铭牌标志。铭牌应安装在主机外表面的醒目位置,铭牌尺寸应与主机结构尺寸 相适宜。铭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型号及规格; b) 产品制造厂名及商标; c) 产品出厂年月及编号; d) 产品执行标准代号。 4.1.5.2 其他标志 产品的面板按键、接口等应有标志。产品使用的文字、图形、标志应符合如下要求: a) 耐久、醒目、规范; b) 操作说明、铭牌、标志中的文字应使用中文,根据需要也可以同时使用其它文字。 4.2 功能要 求 4 MDT应有如下功能: a) 自检功能; b)

19、 实时时间、日期、驾驶时间和位置的采集、记录、存储和传输功能; c) 车辆行驶速度和里程的测量 (计算 )、记录、存储和传输功能; d) 驾驶员身份记录和验证功能; e) 信息显示功能; f) 操作功能; g) 数据通信功能; h) 支持多种上报方式(可按照时间间隔、距离间隔或事件)功能; i) 实时区域,路线的监测、报警功能; j) 信息输出打印功能。制造商可按用户要求自行增加其它未规定的功能,但不应与本标准中相关条款相抵触。 1 定位 监控功能 2 实时监控 MDT能向运营管理中心发送实时的基本卫星定位数据包(表 B.2)所规定的信息,发送时间间隔可在 5s 250s内自由设置。 4.2.

20、1.2 定时监控 MDT能传送多条定位信息集,每个定位信息集由多个定位信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采集组成。 MDT 并能支持运营管理中心远程对参数进行设置、修改。 4.2.1.3 定距监控 MDT能传送多条定位信息集,每个定位信息集由多个定位信息按照一定的距离间隔采集组成。 MDT 并能支持运营管理中心远程对参数进行设置修 改。定距识别最小距离 50m。 4.2.1.4 速度监控(可选) MDT能实现按不同路段和不同时段进行速度监控。当 MDT 检测车速超过设定速度,并持续设定时间后,对司机进行提示,同时向运营管理中心上报报警信息。 MDT支持运营管理中心远程对参数进行设置和修改。 4.2.1.5

21、 区域监控(可选) a) 在 MDT主机上应存储有不少于 24个的多边形区域,并能对每个区域进行不同的超速值设定。具体方式由设备商承诺,但必须说明。 b) 当车辆进、出区域, MDT均应及时向运营管理中心报警,并能对所处的区域进行设定的超速值进行是 否超速判断并向运营管理中心报警。 c) 运营管理中心可以下发指令取消区域监控报警。 4.2.1.6 线路监控(可选) MDT支持对车辆行驶的路线进行实时监控管理,并能自动判断车辆运行是否超速(可以分不同时间段和不同行驶路段进行判断不同的超速值)、进出站点、偏移设定路线、驶入危险路段等。 a) 在 MDT主机上应存储有不少于 24条的线路路线,每条线

22、路应是 16个或以上点构成的折线。 b) 当车辆偏移设定路线的设定距离持续超过设定时间后, MDT应及时向运营管理中心报警。 c) 运营管理中心可以下发指令取消线路监控报警。 4.2.2 设备自检功能 MDT在通电开始工作时,应首先进行自检,自检结果上报运营管理中心并在本地显示。 4.2.3 实时时钟、日期及驾驶时间的采集、记录、存储 MDT应能提供北京时间日期和时钟,该日期和时钟被用于为 MDT实现所有功能(记录、输出、显示、 数据通信等)标注日期和时间。 MDT应能以年、月、日或 yyyy/mm/dd/ 的方式记录实时日期;应能以时、 分、秒或 hh:mm:ss 的方式记录实时时钟。 1

23、车辆行驶速度的测量、记录、存储 2 事故疑点信息 a) MDT应能以不大于 0.2s的时间间隔持续记录并存储停车前 20s 实时时间对应的车辆行驶速度值及车辆制动状态信号、记录次数至少为 10次; b) 速度记录单位为km/h,测量范围为 0km/h 255km/h,测量分辨率等于或优于 1km/h。 4.2.4.2 行驶状态信息 a) 无论车辆在行驶状态还是停驶状态, MDT均应能提供实时时间对应的车辆行驶速度信息; b) 当车速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超过 1脉冲 /秒并且持续 5秒以上时 或 当车速超过 3 km/h 并且持续 5s以上时,可认为 车辆是在行驶状态,否则认为车辆是在停驶状态;

24、 c) MDT应能以不大于 1min的时间间隔持续记录并存储车辆在最近 360h内的行驶状态信息,该行驶状态信息为: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与实时时间相对应的每分钟间隔内的平均行驶速度值; d) 速度记录单位为 km/h,测量范围为 0km/h 255km/h,分辨率等于或优于 1km/h 。 4.2.4.3 记录误差 a) 分别输出相当于 20km/h 、 65km/h 、 100km/h 、 145km/h 的模拟速度信号对 MDT进行测试时,其速度记录允许误差为 1km/h; b) MDT安 装在测试用车上进行实车路试,在行驶速度恒定在 40 1km/h和行驶速度在 40km/h60km/h变化

25、情况下分别进行测试时,其速度记录允许误差为 2km/h; 4.2.5 车辆行驶里程的测量、记录、存储 a) MDT可以对连续驾驶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最近 15天的连续驾驶记录 ,容量不少于 10万条; b) MDT应能持续记录从指定统计时间开始的累计行驶里程。车辆行驶里程记录单位为 km,行驶里程的测量范围为 0 km 999 999.9 km,分辨率应等于或优于 0.1 km; c) 型式检验时, MDT 安装在测试用车上 进行实车行驶里程误差测试,当测试距离为 5km时,行驶里程允许误差为 0.1km以内。 4.2.6 驾驶员身份记录功能 MDT应能实现驾驶人员身份记录功能,应能记录驾驶员

26、代码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证号。 6 驾驶员代码为阿拉伯数字,其最大长度不超过 7位,代码设置方法由使用者根据需要自定,在同一 MDT的信息记录中,某一驾驶员的代码应与其机动车驾驶证证号唯一相对应。在每次驾车前,驾驶人员首先应确认自己的代码,确认方式由制造商自定。 1 打印信息输出功能 2 打印方式 a) 信息打印只能在停车状态下进行; b) 从打印开始到每分钟平均车速记录内容打印结束,时间不应超过 30s; c) 打印字符字迹应清晰、规范; d) 打印字符的高度应不小于 2.4mm,宽度应不小于 1.5mm; e) 打印纸上应留有足够的空白位置供驾驶员或其它人员签名及简单备注之

27、用。 4.2.7.2 打印内容 MDT至少应能打印输出车牌号码、车牌分类、驾驶员代码、驾驶证号码、打印实时时间、停车时刻前 15min内每分钟的平均车速、疲劳驾驶记录(一次连续驾驶时间超过设 定时间的所有记录)。 打印内容及格式见示例 1。 示例 1: 车牌号码:车牌分类:大型汽车驾驶员代码: 0000001 驾驶证号码:打印时间: 2002 年 7 月 8 日 15 时 46 分 30 秒自停车时刻起前推 15min 内车辆每分钟内平均速度: 15: 45 20km/h 15: 44 60km/h 15: 43 96km/h 15: 32 118km/h 15: 31 110km/h 疲劳驾

28、驶记录: 记录 1: 开始时间: 2002/07/07 21:00; 结束时间: 2002/07/08 2:30 记录 2: 开始时间: 2002/07/08 8:30; 结束时间: 2002/07/08 12:21 4.2.8 显示及操作功能 4.2.8.1 显示器 显示器应符合如下要求: a)显示字符应笔划完整、清晰规范,在使用中不依靠环境光源也能正确读数; b)显示数据参数时字符高度不小于 4mm; c)在显示信息参数的同时,应以显示或 面板标识的方式清楚表示信息参数的名称及单位,字符高度不小于 3mm; d) 显示器在车辆点火开关通电后应处于工作状态; e) 在恒定的速度下,车速显示值

29、不应频繁变化。 4.2.8.2 显示内容 当无按键操作时,主操作接口应有以下信息显示: a) 通信传输模块(如GPRS/CDMA)的信号强度; b) 卫星定位状态,指示是否精确定位状态; c) 实时时钟、车辆的实时行驶速度、行驶方向; d) 运营商名称或驾驶员代码。通过操作按键应能实现如下显示: a) 最近 15min内每分钟的平均车速记录;b) 最近 2个日历天内同一驾驶员 连续驾驶时间超过设定时间的所有信息记录; c) 车速传递系数; d) 运营管理中心与 MDT之间的收发信息(最近 20条,如营运管理信息); e) 设置参数类信息; f) 呼入、呼出通话记录(最近 10条)。其它显示参数由制造商根据客户需要自定义。 4.2.8.3 操作按键 a) 操作按键设置应能满足使用要求,并应在对应的位置标出各按键名称; b) 仅使用面板按键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