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DB Z 33.3-2011 频分多址 调频数字对讲机 第3部分 射频测量规范.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117793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3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ZDB Z 33.3-2011 频分多址 调频数字对讲机 第3部分 射频测量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SZDB Z 33.3-2011 频分多址 调频数字对讲机 第3部分 射频测量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SZDB Z 33.3-2011 频分多址 调频数字对讲机 第3部分 射频测量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SZDB Z 33.3-2011 频分多址 调频数字对讲机 第3部分 射频测量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SZDB Z 33.3-2011 频分多址 调频数字对讲机 第3部分 射频测量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33.060 M 36 备案号: SZDB 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SZDB/Z 33.32011 频分多址(FDMA)调频数字对讲机 第3部分 射频测量规范 RF Specification of measurement for FDMA digital radio interphone 2011 - 03-09发布 2011 -04 -01实施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符号和缩略词.2 5 技术

2、要求.2 6 实验条件.3 7 电性能参数测量方法.5 8 环境试验要求.15 9 环境试验条件.15 10 环境试验方法.1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测试场地的使用指南.1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辐射杂散发射的通用性测量方法.2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II 前 言 本文件是深圳市数字对讲机系列指导性技术文件之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

3、究生院提出。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郑元福、权进国、姜雄彪、林孝康、郁炳炎、王洪斌、陈邦列、张盛、尹瑞华、何映均、孙鹏飞、张岩、赵曦、张霖、陈晓桐。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1 频分多址(FDMA)调频数字对讲机 第3部分 射频测量规范 1 范围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FDMA调频数字对讲机终端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主要技术参数、限值要求和测量方法等内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供地面、内河或沿海

4、作移动通信使用的、发射机射频输出功率不大于5W的FDMA调频数字对讲机的协议一致性测试。其他移动通信设备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ISO 780;1997,MOD) GB/T 12192-1990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发射机测量方法(neq IEC 60489-2:1978) GB/T 12193-1990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接收机测量方法(neq IEC 60

5、489-2:1979) GB/T 14436-19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15844.2-1995 移动通信调频无线电话机环境要求和实验方法 GB 5296.1-1997 消费品使用说明 总则 GB 952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 CISPR 22:1997) GB/T 21646-2008 400MHz频段模拟公众无线对讲机技术规范和测量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3.1 误码 error code 在数据传输中,接收到的数码中有与发射的数码不相同的码元,该码元称为误码。 3.2 误码率 bit error

6、 rate 比特误码率(BER)是衡量数据传输错误程度的指标。 比特误码率=传输中的误比特数/所传输的总比特数*100%。 3.3 手持台 hand-held station 由个人持有的小型调频数字对讲机。该机由机内电池组供电,可配置能拆卸的天线或配置不可拆卸的整装天线。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2 4 符号和缩略词 4.1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Emf 电动势 dBm 相对1mW的绝对能量等级,用dB表达。 RMS 均方根值 4.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导性技术文件 BER 误码率 ACS 邻

7、道选择性 ACPR 邻道功率比 CSP 信道间隔 CBW 信道带宽 CSP 信道间隔 5 技术要求 5.1 总体要求 5.1.1 调制制式 本文件规定信道间隔为12.5kHz,调制制式为4FSK,通话工作方式为单频半双工。 5.1.2 电性能测试频率 本文件规定在进行电性能测试时,分别在工作频率的低端频率、中间频率以及高端频率选择测试频率,以保证设备在全频段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5.1.3 天线端口开路要求和天线端口阻抗 FDMA调频数字对讲机的天线端口分别开、短路3分钟后,其电性能不变。天线端口阻抗为50。 5.1.4 工作电压及供电 FDMA调频数字对讲机允许采用可充电蓄电池或一次性电池组

8、供电。供电工作电压由产品自行规定。工作电压在标称工作电压的0.851.15倍值变化时,其电性能应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5.1.5 辅助设备接口 FDMA数字无线对讲机允许配置外接耳机和传声器接口,允许配置外接充电器和外接电源的接口或端口。 5.2 发射机性能 发射机的电性能指标按表1要求执行。 表1 发射机电性能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3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1 载波输出功率 5W(37dBm) 2 载波频率容限 2.5ppm 3 频率偏移 (+3、+3、-3、-3、+3、+3、-3、-3) 2474Hz3024Hz 4

9、 调制频偏/误差 01&11 +/- 1944Hz +/- 194Hz 10&00 +/-648Hz +/- 65Hz 5 邻道功率比 -60dB 6 相间信道功率比 -70dB 传导杂散发射 9kHz1GHz-36dBm(0.25W) 1GHz4G-30dBm(1W) 7 杂散发射 辐射杂散发射 9 kHz1GHz-36dBm(0.25W) 1GHz4G-30dBm(1W) 5.3 接收机性能 接收机的电性能应按表2要求执行。 表2 接收机电性能 序号 项目 指标要求 1 参考灵敏度 6 dBuV BER=1% 2 邻道选择性 55dB 3 杂散抗扰性 干扰信号幅度大于76.0dBuV 4

10、互调抗扰性 干扰信号幅度71dBuV 5 阻塞 干扰信号幅度90dBuV 6 共信道抑制 数字-18dB 7 接收杂散 -57dBm 6 实验条件 6.1 检验和测量的大气实验条件 6.1.1 标准大气实验条件 本文件所涉及的检验和测量均按如下试验条件进行: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0%75%; 气压:86 kPa106 kPa。 6.1.2 标准大气仲裁试验条件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4 当测量的技术性能因温度、湿度和气压等条件不同而产生分歧时,经制造厂与用户双方协议可采用表3中任一组条件作为检测的大气试验条件。

11、 表3 标准大气仲裁试验条件 组别 温度/ 湿度/% 气压/kPa 1 201 6367 86106 2 231 4852 86106 3 251 4852 86106 4 271 6367 86106 6.2 极限测试条件 6.2.1 极限工作测试温度 a) -2555(所有移动台及手持设备,户外或环境温度不可控的户内工作的基站); b) 040(室内温度可控工作的基站)。 6.2.2 极限工作电压 c) 交流电压10%; d) 0.9标称测试电压铅酸电池1.3倍标称测试电压; e) 锂、镍氢-15%标称测试电压。 6.3 检测工作条件 6.3.1 对被检测样品的要求 6.3.1.1 被检测

12、样品可以是制造商送检或检测部门按规定检测的产品,凡送检或抽检的样品,制造商必须提供检测所需的技术文件和检测辅助装置,方可进行检测。辅助检测装置包括:能够与标准的检测设备一起相连的射频转接头或射频线缆;需要连接外接电源的供电线缆;连接接收机音频输出端口和发射机音频输入端口的音频线缆等。整个检测过程中,原则上不允许打开机壳进行测量。若需打开机壳测量,必须要在检测报告中进行说明。 6.3.1.2 对采用一体化天线设计的样品,制造商应提供一个经认可的、在整个测试频段范围内具有稳定特性的辐射转换装置(即具有把辐射发射信号转换为传导发射信号的功能),该辐射转换装置与检测设备相连,代替辐射发射方式。若不能提

13、供该装置,则应在本标准附录A规定的测试场地采用替代法进行检测。 6.3.1.3 在进行发射机辐射杂散和接收机辐射杂散发射测试时,对采用一体化天线的样品,按正常使用时的天线连接进行;对采用的非一体化天线的样品,需要匹配标称负载替换正常使用的天线进行。 6.4 试验信号 6.4.1 用于降级测量的有用信号电平 降级测量是指接收机由于干扰信号的存在而导致接收机性能的降低。在常规的测试条件下,用于降级测量的有用信号电平的emf值是+6 dBV,比最大有用灵敏度(数据或信息,传导)的极限值高出3 dB。 6.4.2 常规测试信号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14、 33.32011 5 信号M2:携带至少511位的伪随机码序列(根据ITU-T Recommendation O.153 2)调制信号; 信号M3/ M4:被1kHz/0.4kHz的音频信号以12%信道间隔频偏调制的RF信号,信号M4被用作干扰信号; 信号M5:至少511位的伪随机码序列(根据ITU-T Recommendation O.153 2)调制信号; 信号C1:模拟调制信号源,为一正弦波连续信号,包络平坦度在1dB 以内。 6.5 试验电压 检测时样品的供电电压,按产品的技术文件中规定的标称工作电压值提供。 6.6 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所提供的测量结果必须满足表4规定的不确定度要求。

15、 表4 测量不确定的最大允许值 参 数 不 确 定 度 射频频率 50Hz 传导射频功率 1.5dB 辐射射频功率 6dB 传导杂散发射(9kHz5GHz) 3dB 辐射杂散发射(30MHz5GHz) 6dB 领道功率比 2dB 一路或两路信号参与的接收机测试(30MHz5GHz) 4dB 三路信号参与的接收机测试 3dB 注:此处的不确定度为扩展因子k=1.96,置信概率95% 7 电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7.1 概述 本条规定了按照第5.2节和第5.3节要求的电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7.2 发射机电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7.2.1 载波输出功率 7.2.1.1 概述 在未加调制情况下,发射机在一个

16、射频周期内供给传输线的平均功率。 7.2.1.2 测量方法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6 图1 载波输出功率测试 按图1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关闭信号发生器。测量设备可采用射频功率计、综合测试仪或有效值检波的频谱分析仪。测试程序如下: a) 采用合适的射频信号源,校准测试图1中连接/转换装置在指定频段(频率)的插入损耗值 L1(dB)、校准固定衰减器的衰减量L2 (dB); b) 发射机加调制信号M5,并在指定测试频率上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从测量设备上读出被测发射机载波输出功率P(dBm); c) 计算被测发射机实际载波

17、输出功率值PEA(dBm)= P+L1+L2,计算结果不得超过第5.2节规定 的载波功率的指标要求; d)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频率,重复从b)至c)的测试过程。 7.2.2 载波频率容限 7.2.2.1 概述 实际发射所占频带的中心频率偏离指配频率,或发射的特征频率偏离参考频率的最大容许偏差。以百万分之几的相对偏差或若干Hz的绝对偏差表示。这里指实际的未调制载波频率与指配频率之差。 7.2.2.2 测量方法 图2 载波频率容差测试 按图2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采用频率计数器或其它可进行频率参数测量的测量设备。 a) 被测发射机不加调制,在最大功率状态下工作,测量设备测

18、得被测发射机的载波频率; b) 测试所得载波频率与标称频率之差,即为载波频率容限,此差值不得超过第5.2节规定的发射机载波频率容限的指标要求; c)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频率,重复a)至b)的测试过程。 7.2.3 调制精度 7.2.3.1 概述 发射机在每个符号位置的频偏调制精度,将各符号频率偏移误差的实效值(r.m.s) 按百分比规定下来的值。 7.2.3.2 测量方法 图3 调制精度测量 按图3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采用符号频偏测量仪或其它可进行符号频偏测量的测量设备。其中符号频偏测量仪必须支持FDMA 4FSK调制解调模式。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

19、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7 a) 被测发射机加调制信号 M2,在最大功率状态下工作,符号频偏测量设备测得被测发射机的符号频偏。 b) 测试所得信号实际符号频偏与标称符号频偏之差,即为符号频偏误差,符号频偏误差与标称符号频偏之比,即为调制精度,此差值不得超过第5.2节规定的发射机调制精度的指标要求。 c)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频率,重复a)至b)的测试过程。 7.2.4 邻道功率比 7.2.4.1 概述 在采用离散信道间隔的无线移动业务中,发射机在规定的调制条件下总输出功率中落在任何一个相邻信道的规定带宽内的那一部分功率与落在指配信道规定带宽内的功率

20、比值。 7.2.4.2 测量方法 图4 邻道功率比测试 按图4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采用拥有测量邻道功率比功能的频谱分析仪或综合测试仪。测试程序如下: a) 发射机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用测试信号M2调制被测发射机,固定衰减器以及测量设备的内部衰减器选择合适量值,以确保测量设备工作在线性动态范围内; b) 设置测量设备参数,使用“均方根值(RMS)”检波方式,分辨率带宽选择 100Hz,视频带宽选择1kHz,信道间隔为12.5kHz,信道带宽为8.75kHz,中心频率为被测发射机的工作频率; c) 由测量设备分别测试获得 fc12.5kHz 信道,fc212.5k

21、Hz 信道对应的邻信道功率比 ACPR(dB)( f c 为被测设备工作频率),测试结果不得超过第 5.2 节规定的邻道信道功率比的指标要求; d) 根据测试要求,改变被测发射机工作频率,重复a)至c)的测试过程。 7.2.5 杂散 7.2.5.1 概述 杂散发射是指除了载波及其发射带宽附件的调制分量外,在离散频率上或在窄频带内存在的无用电磁发射信号,降低其发射电平而不会影响有用信号的传送。这些杂散发射分量包括谐波、非谐波分量及寄生分量。杂散发射的测量包括: a) 传导杂散发射,是指通过设备天线端口以传导方式进行测试的杂散发射测量; b) 辐射杂散发射,是指通过设备机箱端口以辐射方式进行的杂散

22、发射测量。 7.2.5.2 测量方法 7.2.5.2.1 传导杂散发射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8 按图4所示的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选用频谱分析仪。传导杂散发射的测量频段为9kHz12.75GHz,发射机工作频率点左右2.5倍信道间隔(2.512.5kHz=31.25kHz)的频段范围为传导杂散发射的免测频段。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应按表6所示进行。 表5 传导发射杂散指标要求 频率范围 9 kHz1GHz 1GHz4GHz以上或1GHz12,75GHz 以上 Tx 工作 0,25 W (-36,0

23、 dBm) 1,0 W (-30,0 dBm) Tx 待机 2,0 nW (-57,0 dBm) 20,0 nW (-47,0 dBm) 表6 a用于频率偏移范围外的杂散辐射测量参考带宽 频率范围 RBW 9150 kHz 1kHz 150kHz30MHz 10kHz 30MHz1GHz 100kHz 1GHz12,75GHz 1MHz 表6 b用于接近工作在1GHz以下的设备发射频率参考带宽 载波频率偏移 RBW 信道间隔的250 %100 KHz 1kHz 100 kHz500 kHz 10kHz 表6 c用于频率范围在1GHz以下的设备发射频率参考带宽 载波频率偏移 RBW 信道间隔的2

24、50 %100 KHz 1kHz 100 kHz500 kHz 30kHz 500 kHz1MHz 300kHz a) 被测设备工作频率为中间频率,发射机不调制并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固定衰减器以及频谱分析仪内部衰减器选择合适量值,以确保频谱分析仪工作在线性动态范围内; b) 按照表6所示的各个频段设置频谱分析仪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设置和视频带宽设置要与表6规定的内容相一致; c) 频谱分析仪检波方式设置为正峰值检波,在各个测试频段搜索杂散信号,每一个杂散信号的功率不得超过第5.2节规定的传导杂散发射的指标要求; d) 发射机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

25、以产生发射机电性能测试标准试验输入信号,重复a)至c)的测试过程。 7.2.5.2.2 辐射杂散发射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9 辐射杂散发射的测试频段为30MHz4GHz,发射机工作频率范围左右2.5倍信道间隔(2.512.5kHz=31.25kHz)的频段范围为传导杂散发射的免测频段。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应按表6所示进行。 测试程序如下: a) 被测设备工作频率为中间频率,发射机不调制并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采用附录A所描述的测试场地和测试过程,频谱分析仪检波方式设置为正峰值检波,在各个测试频段搜索杂散信号

26、,每一个杂散信号的功率不得超过第5.2节规定的辐射杂散发射的指标要求; b) 发射机以最大功率状态工作,调节音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以产生发射机电性能测试标准试验输入信号,重复a)的测试过程。 7.3 接收机电性能参数测量方法 7.3.1 最大可用灵敏度 7.3.1.1 概述 在规定的频率和规定的调制下,使接收机输出端产生指定误码率为1%的最小输入信号电平。 7.3.1.2 测量方法 图5 最大可用灵敏度测试 按图5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试程序如下: a) 将调制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设为M2,工作频率为被测接收机的接收频率; b) 接收机解调后的数据与M2进行比较得出误码率,误码率测量仪显示

27、误码率读数; c) 调整接收机的输入信号的电平,使得接收机解调后产生的数字误码率为 1%,记下此时的输入信号电平。 d) 步骤b)所记录的电平即为误码率为1%下的最大可用灵敏度(emf),用dBuV表示。 e) 上述测试过程获得的被测接收机的最大可用灵敏度不得超过第5.3节规定的接收机参考灵敏度的指标要求。 f) 根据测试的需要,改变接收机的接收频率,重复以上步骤。 7.3.2 邻道选择性 7.3.2.1 概述 在无线移动业务并采用离散信道间隔条件下,由于相邻信道的无用信号汇合到接收机输入端,使得高出最大参考灵敏度限制值3dB的有用信号产生的误码率下降到1%时,无用输入信号电平与参考灵敏度极限

28、值之比称为邻道选择性,以dB为单位表示。 7.3.2.2 测量方法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10 图6 邻道选择性测试 按图6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试程序如下: a) 关闭无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确保双信号汇合网络的阻抗匹配。信号源A提供的有用信号处于接收机的额定频率上,以信号M2调制,信号源B提供的干扰信号处于接收机的额定频率上,以信号M4调制; b) 最初,信号源B(无用射频信号)关闭(维持输出阻抗);设置信号源A的有用信号幅度为:比在此码速率下的最大有用灵敏度的限制值高3dB; c) 打开干扰信号源B,使其频率

29、偏离接收机额定频率12.5kHz,并调节干扰信号源B电平值,直到获得10-1或更差的误码率; d) 以1dB为步进值降低干扰信号,直到获得10-2或更好的误码率,记录干扰信号B的电平; e) 将干扰信号频率在原来基础上以12.5kHz的间隔替换,重复b) c); f) 分别计算步骤b)中到达被测接收输入端口的绝对有用射频信号电平和步骤d)中到达被测接收输入端口绝对无用射频信号电平,无用信号电平与有用信号电平之比即为邻道选择性的测试结果,测试结果不得超过第5.3节规定的邻道选择性的指标要求 注1:有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测试信号为M2 注2:无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测试信号为M4 注3:双信号汇合网

30、路的构造可见GB 12193-1990中的4.7。 7.3.3 共信道抑制 7.3.3.1 概述 在无线移动业务并采用离散信道间隔条件下,由使用频率与有用信号标称频率之差小于等于12%信道间隔频率值(即:偏离有用信号标称频率1.5kHz)的无用信号汇合到接收机输入端,使得高出最大参考灵敏度限制值20dB的有用信号产生的误码率下降到1%时,无用输入信号电平与参考灵敏度电平之比称为共信道抑制,以dB为单位。 7.3.3.2 测量方法 a) 关闭无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确保双信号汇合网络的阻抗匹配。信号源A提供的有用信号处于接收机的额定频率上,以信号M2调制,信号源B提供的干扰信号处于接收机的额定频

31、率上,以信号M4调制; b) 最初,信号源B(无用射频信号)关闭(维持输出阻抗);设置信号源A的有用信号幅度为:比在此码速率下的最大有用灵敏度的限制值高20dB,记为X (dBm) ; c) (例如:在常规条件下,当码速率为4800bps时,最大有用灵敏度的限制值为3dBuV,那么,在此处,信号源A的幅度X =3+20=23dBuV。码速率改变时,此处A的幅度也相应地改变) d) 打开信号源B,调整干扰信号电平直到获得10-1或更差的误码率;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11 e) 以1 dB为步进值降低干扰信号,直到获得10-

32、2或更好的误码率,记录干扰信号B的电平,记为Y(dBm); f) 将干扰信号频率在原来基础上以12 %的CSP的间隔替换,重复c),d); g) 在d)和e)中,将会得到3个Y值,取最小的一个,计算结果:Y-X (dB)。 7.3.3.3 指标要求 表7 共信道抑制指标要求 测试信号码速(kb/s) 共信道抑制(dB) 2.4 -12 2.4014.8 -15 4.8019.6 -18 9.6 -24 注:仅需测试以下两种码速率下的共信道抑制: 1、能支持最小码速率 2、制造商宣称的最大码速率 7.3.4 杂散响应抗扰性 7.3.4.1 概述 接收机在任何其它频点上存在干扰调制信号,在未超出给

33、定的降级限定的情况下,接收有用信号的能力。它表示为使得高出最大参考灵敏度限制值3dB的有用信号产生误码率下降到1%时,无用输入信号电平的大小(单位:dBm / dBuV)。 7.3.4.2 测量频点规定 杂散响应可能出现在间隔2个工作信道之外的任何离散频率点上,而且任何频率的杂散响应抗扰性均不允许超过第5.3节规定的杂散响应抗扰性的指标要求。但在实际测量中,接近接收机工作频率的某个指定频段和指定频段外的某些离散频率,其出观杂散响应的概率远高于其他频率。本测量方法指南就是确定指定频段的频率范围和某些离散频率点作为杂散响应抗扰性测量的主要频段和频率。 7.3.4.2.1 指定频段的频率范围确定方法

34、 指定频段的频率范围( 1frf )由接收机第一级混频的本振信号频率( Lof )、中频频率( I1f Inf )、接收机开关点频率(sr)确定,确定其频率范围的公式为: 111(/2)(/2)nnLOIjfrLOIjjjffsr ffsr=+ 7.3.4.2.2 指定频段外离散频点的确定方法 指定频段外离散频点( fff )是指接收机第一级混频器本振信号的谐波频率( LOnf )加减第一中频频率( I1f ),确定其离散频点的公式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12 fff = LOnf I1f 制造(供应)商应提供受测试

35、对讲接收的工作频率、第一级混频器的本振信号频率( LOf )、中频频率( I1f Inf )和接收机开关点频率(sr),便于杂散响应抗扰性参数测量。 7.3.4.3 测量方法 图7 杂散响应抗干扰测试 a) 关闭无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确保双信号汇合网络的阻抗匹配。信号源A提供的有用信号处于接收机的额定频率上,以信号M2调制,信号源B提供的干扰信号处于接收机的额定频率上,以信号M3调制; b) 最初,信号源B(无用射频信号)关闭(维持输出阻抗);设置信号源A的有用信号幅度为:比在此码速率下的最大有用灵敏度的限制值高3dB,将无用射频信号发生器提供的无用测试信号加到双信号汇合网络的B端; c)

36、打开信号源B,依据第7.3.4.2.1节,以5kHz为步进选择指定频段范围内的测试频率点。依据第7.3.4.2.2节,选择指定频段范围外的离散频率点( fff )为测试点。逐个改变无用信号的测试频率点,找出使误码率恶化的测试频率点,并列表记录这些频率点,获得杂散响应频率表; d) 对步骤c)获得的杂散响应频率表,分别在每个杂散响应频率上调节无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信号电平,以1dB为步进值降低干扰信号,直到获得10-2或更好的误码率,记录干扰信号B的电平值,用dBuV为单位表示。 在条件支持的情况下,还需进行扫杂散点测试: 干扰信号源B的信号频率从100kHz到2GHz(额定频率470MHz)或

37、从100kHz到4GHz(额定频率470MHz)频率范围内,以20%CSP为步进值,重复该测量; 在干扰信号源B的信号频率从100kHz到2GHz(额定频率470MHz)或从100kHz到4GHz(额定频率470MHz)频率上重复该测量; 测试下的设备的杂散响应抑制是步骤d)中记录数值中的最小值 e) 步骤d)中所记下B的电平值即为所测试的值,其指标为76.0dBuV。 7.3.5 互调响应抗扰性 7.3.5.1 概述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13 互调响应抗扰性是指接收机抗拒与有用信号频率特定关系的两个无用输入信号在接收机

38、输入端由于互调造成的干扰的能力。它表示为高出最大参考灵敏度限制值3dB的有用信号产生误码率下降到1%时,无用输入信号电平的大小值(单位:dBm/dBuV)。 按照图8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 7.3.5.2 测量方法 图8 互调响应抗干扰测试 a) 关闭无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确保三信号汇合网络的阻抗匹配。将有用射频信号M2发生器提供的有用测试信号加到三信号汇合网络的A端,信号源B提供的第一个干扰信号调至比接收机额定频率高25kHz的频率上,且不加调制。信号源C提供的第二个干扰信号用信号M3来调制,并将之调整到比接收机的额定频率高50kHz的频率上; b) 最初,信号源B和C(干扰信号)关闭

39、(维持输出阻抗),设置信号源A的有用信号幅度为:比在当前码速率下的最大有用灵敏度的限制值高3dB; c) 打开信号源B和C,两个干扰信号的电平要保持一样,并调整它们以获得10-1或更差的误率; d) 以1dB为步进值降低干扰信号,直到获得10-2或更好的误码率,记录该干扰信号电平; e) 在信号源B的干扰信号比有用信号频率分别低25kHz/50kHz/高50 kHz的频率上,而信号源C f) 的干扰信号比有用信号频率分别低50kHz/100kHz/高100kHz的频率上,重复该测量; g) 在上述c)、d)步中,将会记录到4个值,取最小的一个即为互调响应抗扰性的测试结果; h) 测试结果不得超

40、过第5.3节规定的互调响应抗扰性的指标要求。 7.3.6 阻塞 7.3.6.1 概述 接收机在除去杂散响应或邻信道的频率上干扰输入信号存在的情况下,接收有用调制信号的能力。 7.3.6.2 测试方法 a) 关闭无用射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确保双信号汇合网络的阻抗匹配。信号源A提供的有用信号处于接收机的额定频率上,以信号M2调制;信号源B提供的干扰信号处于接收机的额定频率,不加调制信号; b) 信号源B关闭,设置信号源A的有用信号幅度为:比在此码速率下的最大有用灵敏度的限制值高3dB,记录为X(dBm)。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41、 14 c) 将无用射频信号发生器提供的无用测试信号加到双信号汇合网络的B端,打开干扰信号源B,使其频率比接收机额定频率高1MHz,并调节干扰信号源B电平值,直到获得10-1或更差的误码率, d) 以1dB为步进值降低干扰信号,直到获得10-2或更好的误码率,记录干扰信号B的电平,记为Y(dBm); e) 将干扰信号频率分别设置在原来基础上将处于距接收机额定信号1MHz, 2MHz, 5MHz 和10MHz时进行这些测量,重复c),d),e); f) 在c)和d)中,将会得到8个Y值,取最小的一个值即为阻塞。 7.3.7 接收机杂散发射 7.3.7.1 概述 接收机杂散发射是指通过接收机的机箱

42、端口或天线端口,在离散频率上或在窄频带内存在的无用电磁发射信号。杂散发射的测量包括: a) 接收机传导杂散发射,是指通过设备天线端口以传导方式进行测试的杂散发射测量; b) 接收机辐射杂散发射,是指通过设备机箱端口以辐射方式进行测试的杂散发射测量。 7.3.7.2 测量方法 7.3.7.2.1 接收机传导杂散发射 图9 传导发射杂散测量 按图9所示连接方式连接测试系统,测量设备选用频谱分析仪,传导杂散发射的测量频段为9KHz 5GHz,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应按表8所示进行。 表8 传导杂散发射测量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 频率范围 分辨率带宽 视频带宽 9KHz150KHz 1

43、KHz 3KHz 150KHz30MHz 10KHz 30KHz 30MHz1GHz 100KHz 300KHz 1GHz5GHz 1MHz 3MHz 测试程序如下: a) 被测设备工作于接收状态,固定衰减器以及频谱分析仪内部衰减器选择合适量值,以确保频谱分析仪工作在线性动态范围内; b) 按照表8所示的各个频段设置频谱分析仪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设置和视频带宽设置要与表8规定的内容相一致; c) 频谱分析仪检波方式设置为正峰值检波,在各个测试频段搜索杂散信号,每一个杂散信号的功率不得超过第5.3节规定的传导杂散发射的指标要求。 7.3.7.2.2 接收机辐射杂散发射 辐

44、射杂散发射的测量频段为30MHz5GHz,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应按表9所示进行。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SZDB/Z 33.32011 15 表9 辐射杂散发射测量分辨率带宽/视频带宽设置 频率范围 分辨率带宽 视频带宽 30MHz1 GHz 100 KHz 300 KHz 1 GHz5 GHz 1 MHz 3 MHz 测试程序如下: a) 被测设备工作于接收状态,采用附录A所描述的测试场地和测试过程; b) 频谱分析仪检波方式设置为正峰值检波,按照表9所示的各个频段设置频谱分析仪的起始频率和终止频率,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宽设置和视频带宽设置要与表9规定的内容相一致; c) 在各个测试频段搜索杂散信号,每一个杂散信号的功率不得超过第5.3节规定的接收机辐射杂散发射的指标要求。 8 环境试验要求 8.1 常温下各技术要求检验合格的被测样机,在进行各项环境试验时,需进行初始、中间和最后三个阶段的以下各项电性能测量: a) 发射机载波频率容限; b) 发射机载波输出功率; c) 接收机参考灵敏度。 8.2 被测样机在进行高温、恒定湿热和低温试验中间进行测量时,第8.1节规定的性能允许下降的限度如下: a) 发射机载波频率容限应在710-6以内; b) 发射机载波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