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1192290 上传时间:2019-05-1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全国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板块四选考部分专题1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12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纲要求 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 ,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2、;(2)中东战争;(3)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主要原因: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3)具体原因:同盟国与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2.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讲都是非正义的。3.过程(1)19141916 年: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法、英相继加入;主要战线有西线、东线和南线,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一战中的首次重大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凡尔登战役,持续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

3、役。(2)19171918 年:1917 年 4 月,美国参战使胜利的天平倾向协约国集团;中国、巴西、2利比亚等国参战,壮大了协约国阵营,一战进入全球战争阶段;1917 年十月革命后,苏俄退出战争;德军节节败退,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奥匈帝国投降;1918 年 11 月,基尔港水兵起义,德皇退位,新政府签署停战协定。4.后果(1)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2)欧洲的国际地位相对衰落,美日崛起。(3)引发了独立和革命浪潮,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民族解放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高潮。(4)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成为新技术的催化剂,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

4、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1)凡尔赛体系:一战后列强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1919 年,在巴黎召开和会,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 。(2)华盛顿体系:一战后,美、英、日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相互争夺。19211922 年,美、英、日、中等九国签订了四国条约 五国条约 九国公约等。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中国地区的利益冲突,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3)国际联盟:1920 年,根据凡尔赛和约 ,国际联盟在日内瓦成立。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的政治组织,为联合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5、。它被英法所操纵,是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4)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体系内部矛盾重重,为新的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2.非战公约(1)主要内容:1928 年,美、德、法、日、英等 15 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了非战公约 ,规定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2)历史作用:是第一次提出放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内容为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确立奠定了法律基础。但实际上所谓的非战公约只是一纸空文。三、第二次世界大战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受 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3(3)英法的绥靖政策和美苏的中立自

6、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4)局部反法西斯战争未能联合成一个整体。2.过程(1)战争爆发和初期阶段: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法国沦陷;不列颠之战。(2)扩大: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3)转折: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4)胜利: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3.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2)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进程;落后就要挨打;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3)历史意义:引起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由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

7、格局演变为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超出一国范围,一系列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四、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1.雅尔塔体系(1)形成:二战后期,美、苏、英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确立的战后世界新秩序。(2)内容: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新划定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建立联合国。(3)实质:按美苏的意志划分势力范围。(4)评价: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

8、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结束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该体制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的基础之上,仍然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色彩。2.“冷战”(1)含义:是指美国针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直接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2)形成:1955 年,华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冷战”格局的形成。(3)结束:1991 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格局的结束。3.缓和4(1)原因:多极化趋势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反对霸权主义的呼声日益高涨;美苏军备竞赛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严重阻碍

9、了经济发展;美国陷入越战泥潭,经济困难,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动摇。(2)表现: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苏联;1975 年,举行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1987年,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签署了中导条约 。五、连绵不绝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7 月美军侵入朝鲜。1950 年 10 月,彭德怀率军入朝作战;1953 年 7 月,签订停战协定。2.越南战争:肯尼迪推行“特种战争” ,对越南武装干涉。1965 年,美国采取“南打北炸” ,“特种战争”变成局部战争;“新春攻势”表明越南军民掌握了主动权;尼克松实行“战争越南化” ,1973 年,美越签订关于在越

10、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1975 年春,南越政权瓦解;1976 年,越南实现了统一。3.中东战争:经过了巴勒斯坦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六日战争、十月战争等,交战双方认识到这些矛盾不可能以战争解决。20 世纪 70 年代,埃及率先走上了同以色列和解之路。1978 年,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 ;20 世纪 80 年代,阿以各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但困难重重。4.两伊战争:19801988 年,两伊进行了八年战争,不仅造成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也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5.海湾战争:1990 年 8 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组织了由美、英、法等国共同组成的多国部队,实施

11、“沙漠盾牌”计划,向伊拉克发动进攻,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结束。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标志着高科技局部战争登上了世界军事舞台,也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1.联合国(1)成立:1945 年 10 月, 联合国宪章生效,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2)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3)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4)作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把持操纵,一度成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20 世纪 70 年代后,联合国逐渐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当代,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是不

12、可替代的。2.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1)原因: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 ,使世界笼罩着核战争的乌云;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的战争政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世界人民,反战和平意识空前5提高。(2)过程: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49 年,第一届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1950 年,第二届大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955 年,针对核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而发表;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主要反对侵略战争;国际和平年。1985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 ,宣布 1986 年为国际和平年。(3)特点:在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在范围上具有全球性;

13、在组织上走向统一,走向跨国行动。(4)作用:对制止战争、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起了积极作用,使和平思想逐渐普及。3.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依据:20 世纪后半期,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亚非拉国家独立后,走上了现代化发展道路,争取民族的繁荣富强;“冷战”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要地位。(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只有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宁,才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经济建设上。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更能有效地制止战争。只有发展才能解决难民流动等世界性问题。(3)威胁和

14、平与发展的因素:少数国家在世界各地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狭隘民族主义的泛滥;地区霸权主义横行;宗教与领土矛盾的激化。考向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关于战争的一般性认识知识视野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常见现象,也是近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对战争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国际关系特点的认识。1.战争的原因战争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发动者的一方,战争发动者的社会状况、国家实力、统治政策等都对战争的爆发产生影响。2.战争的性质战争的性质是由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决定的,而且目的又受战争发动者所处的社会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利益等因素的制约,因而,对战争性质的认识涉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方面

15、。同时,目的的多样性又促使我们必须分清其优劣是非,凡是只为自己国家考虑、对他国构成伤害的目的都是需要谴责的,其战争性质必然是非正义的;反之则为正义的。63.战争的胜负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比较多,其中从根本上说是国家的实力,而实力能否充分发挥、能否由弱变强,又受制于社会制度、统治政策、战争性质等各种因素。其次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指挥员的素质、军队的战斗力、战役谋略得当与否、战场各部分的配合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战争的结果。4.战争的影响任何战争都会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巨大破坏,造成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损失。但是,有些战争在客观上会产生积极作用,而且这种积极作用要比其损害大得多。有无这种积极作用、积极作用的

16、大小则取决于战争的性质和规模。针对训练 1 材料 从 1904 年开始,英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德国是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英国大量的过剩资本正好满足了德国公司的扩张需要,在当时 40 个国际制造业卡特尔中有 22 个是英德联合公司。在大战爆发前 4 个月,英国泰晤士报刊登长文说,“所有的君主、政治家和国民都知道,一个集团反对另一个集团的战争将是一场无可估量的大灾难。这种认识带来的是一种责任感就是有责任规范和约束那些最大胆、最不计后果的人” 。在维也纳、彼得堡、柏林、巴黎和伦敦,战争的爆发将欢呼的爱国者人群带到大街上。罢工停止了,抗议取消了,工人阶级聚居区的路障也拆除了。这就是亚瑟朗索姆描

17、绘的“将一个民族聚合成一个整体的时刻” 。德国计划六星期进驻巴黎。英国政治家宣布“战争将在圣诞节结束” 。1916 和 1917 年冬天,在整个欧洲,无论在战壕中还是在后方,处处都是悲观情绪。一场惊天动地的大风暴正在酝酿。但它会在哪里爆发呢?摘编自美尼尔福克纳世界简史等(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盛行“战争不可能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分别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欧洲民众与政府对战争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答案 (1)世界经济连接为一体,作为矛盾主要双方的英德两国之间经济依赖程度很深;两大集团之间的战争将引

18、发大灾难,人们相信这可以防止战争爆发。(2)看法:欧洲民众支持本国政府参与大战;政府认为战争是短期的,本国能获得战争胜利。影响:俄国爆发十月革命,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开始传播;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考向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关于世界性大战的规律性思考知识视野1.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的教训(1)要保持一个相对合理的国际秩序,以强凌弱、对战败国一味勒索,只会带来更大的冲突。7(2)国际经济纠纷容易引发战争,在遇到世界性经济危机时,各国应该团结互助、共渡难关,切忌以邻为壑。(3)面临侵略势力的威胁,应该联合起来、奋起反抗。绥靖政策只能养虎为患,祸水他引只

19、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4)在战争还没有消灭之前,一个国家必须注意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加强抵御外敌的能力。(5)要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目前,要努力提高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2.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抑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战争是交战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想赢得战争,使得世界各国的生产因两次世界大战而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妥协是这种从最惨烈的战争中产生出来的对战争自身的否定力量,随着战后经济的迅速增长而大大发展,并成功地抑

20、制了二战后一系列局部战争与冲突的扩大。今天,以中国政府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准则的思想,已经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3.通过外交手段实行必要的妥协人类在付出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学会了这种处理国际争端的一种古老而又全新的方法。一战前,欧洲列强之间毫不妥协,最终使大战爆发。一战以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教训,使通向二战的道路曲折得多。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历史的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伴随着“冷战”的发展、缓和与结束,妥协方式越来越成为解决国际纠纷的常规手段。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参

21、加谈判的国家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谈判对手的合理利益,意味着谈判双方在各自所希望得到东西之间实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妥协是斗争结束的另一种形式。二战后,这种妥协的实例比比皆是,从而在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以对话代替对抗、以缓和与合作代替战争或“冷战”的新局面。这是人类社会在经过 20 世纪的战争风云之后,进一步走向文明与成熟的标志。针对训练 2 材料 战后至二战前,美国孤立主义既受到美国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受到二三十年代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孤立主义不仅挥之不去,反而发展至顶峰状态。但随着美国国力和国际格局的改变,孤立

22、主义外交已不再适合美国的国情。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在珍珠港,以极小的代价给美国太平洋舰队造成了沉重的损失。日本的炸弹不仅炸沉了港口里的军舰,也彻底炸毁了孤立主义的思想堡垒。珍珠港事件第二天,当罗斯福到国会怒斥日本的袭击,同时请求国会承认美国进入战争状态时,他的要求在一小8时内就获得认可。珍珠港的事实证明了,传统的孤立主义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也无法再维护美国的切身利益,美国不可能再置身事外。珍珠港事件的爆发,几乎摧毁了孤立主义在美国的民众基础,极大动摇了政治基础,国际主义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美国孤立主义阵线被彻底冲破。摘编自论二战期间美国外交政策的转变(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23、说明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奉行孤立主义外交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放弃孤立主义政策的影响。答案 (1)原因:传统上美国孤立主义思想根深蒂固;1929 年至 1933 年经济危机导致了大萧条,美国无暇顾及国际事务;一战破坏巨大,美国民众反战情绪高涨;战前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侵略侧重于非洲和远东等地,没有从根本上危及美国的经济利益。(2)影响:使美国外交思想发生转变,从孤立主义转向国际主义;有利于维护美国的利益,美国最终加入反法西斯战争;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考向三 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知识视野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而建

24、立的。(2)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基本原则,建立了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的国际体系。(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4)都随着主要国家主导力量的消失而走向瓦解。2.不同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2)前者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3)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4)前者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后者则是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

25、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5)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6)维系前者的国际组织是国联;维系后者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针对训练 3 材料 中国在战后的和平会议上获得两个代表席位,而且可以在大会的最高决策会议“十人会”中列席和陈述意见,从而在远东问题上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中国代表9充分利用这一权利,在和会上申诉收回胶州湾和胶济铁路的要求,并多方论证胶州湾和胶济铁路应归还中国的观点。会议没有接受中国的要求,仍决定由日本占有胶州湾和胶济铁路,但中国代表的论述得到了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同。英、美、法等国代表团“中国所请理由极为充分”

26、,都与中国代表握手表示赞同, “并于顾使陈述时,各强国屡有美意表示,现于颜色” 。与会的英国首相曾表示:“吾可明告中国,世界各国对于中国较有感情,现为从前条件(指支持日本占有山东权益的协议)所拘束,无可如何。但使日本所求有逾于德国所得权利之外者,英国即无维持日本之义务。 ”法国总理也表示:“惜前内阁曾与日有约,然我愿量力所能,以助中国。 ”摘编自吴彤中国参加一战与日本的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努力的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的最终结局。由此谈谈你的认识。答案 (1)影响:表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要求,痛斥了日本的侵略行径,赢得

27、了国际舆论的同情,为后来山东问题的成功解决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形象,在国际舞台上敢于对列强说“不” 。(2)结局: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被迫将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认识: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其他权利,是对凡尔赛和约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的重要修正;弱国无外交,只有赢得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富强。针对训练 4 材料 60 多年来,德国政府虽然几经更迭,但在对待战争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上却始终如一:敢于直面历史,勇于承担罪责。1949 年奥多尔豪斯(时任联邦德国总统)说:“这段历史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全体德国人的耻辱” ;1970 年勃兰特总理出访波兰,在犹太人死难者

28、纪念碑前“惊人一跪” ;1985 年,魏茨泽克总统将 5 月 8 日(原为“战败日”)改为“解放日” ,得到 80%德国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德国也不断为赔偿立法,积极对犹太人等战争受害者进行赔偿。(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对战争反思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德国开始“反思”的历史背景及反思产生的影响。答案 (1)反思具有延续性;从政府到民众都在反思;反思与物质赔偿相结合;深刻,敢于直面历史。(2)历史背景:两极格局下,西欧地位的下降;德国与世界人民饱受战争伤害,希望和平;战后德国重建的现实。影响:重塑德国敢于担当的形象,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正确对待历史的榜样;促进了德法和解以及西欧

29、的一体化进程;顺应民意,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考向四 局部战争关于二战后局部战争的规律性思考知识视野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热战”的原因10(1)根本原因:在美苏“冷战”的重点地区欧洲,两国没有直接发生战争,但在亚洲,美国控制能力较低,苏联的势力也不能直接控制,于是为了确保在该地区的利益,在“冷战”中出现了“热战” 。局部“热战”是“冷战”格局在某一具体地区的集中体现,地区上的矛盾被双方所利用,导致局部战争发生。美国对华“扶蒋反共”失败后,对东亚、东南亚特别戒备。(2)直接原因在朝鲜,美国一直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眼中钉,希望能有机会铲除朝鲜半岛的社会主义力量。朝鲜内战一爆发,美国政府

30、出于“冷战”意识,认为这是社会主义阵营有计划的集体行动,于是立即做出反应。在越南,美国担心越南革命会在东南亚引起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力量的普遍增长,故在法国撤出越南后,立即开始向越南渗透。(3)结果中国和苏联在这两场战争中,都给予朝鲜、越南人民以大力支持。美国在这两场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表明:称霸世界的政策不得人心;侵略他国、干预他国内政是行不通的。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局部战争的原因(1)地区资源及其种族、宗教、领土纷争等矛盾交织在一起。(2)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的影响,争夺世界霸权、大国插手、干涉别国内政。(3)殖民主义的遗留问题,新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加深了这些地区的矛

31、盾和冲突。3.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际关系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2)20 世纪 90 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失,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针对训练 5 材料 二战前,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二战中被日本占领。日本败退后,北方建立起以胡志明为首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1954 年在中国的援助下,北越击败法国军队,法国势力退出越南,美国乘虚而入。1955 年美国支持下的南方吴庭艳发动政变建

32、立越南共和国(南越),两者形成了对峙局面。美国出于亚洲战略的需要,在肯尼迪、约翰逊任职期间分别对北越发动了特种战争、局部战争,但是丛林战让美军陷入了多年痛苦的泥淖。另一方面,为了摆脱孤立形象,中国则积极支持南越的反美统一战争。70 年代尼克松政府出于国内压力和人道主义,被迫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1973 年 1 月,美国在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越南战争期间,美国造成越南 160 多万人死亡。美国自己的损失也非常惨重,超过 5.8 万人丧生,30 多万人受伤,耗资 4 000 多亿美元。越南战争是美国外11交史上的一次大失败,美国在武力失效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最终不得不回到谈判

33、桌上,用和平手段来实现停战。梁志明越南战争:历史评述与启示(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背景。(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答案 (1)背景:法国战败退出;美苏冷战;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美国利用越南包围新中国。(2)影响:壮大了亚洲的人民民主阵线(或社会主义力量);削弱了美国国力,使其在美苏争霸中逐步处于劣势,被迫收缩;为中美关系走向缓和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2018全国课标文综卷,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在欧洲方面,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

34、,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 年 9 月)材料二 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 年 12 月)(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2)根据材

35、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答案 (1)帝国主义战争(非正义战争);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正义战争)。(2)帝国主义战争:英法采取绥靖政策,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战争最初在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展开。反法西斯侵略的解放战争: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2.(2018全国课标文综卷)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3 年 10 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 年 810 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

36、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 。10 月 9 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 ,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12年 4 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 14 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 月 25 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 。次日,与会的 50 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37、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答案 (1)签署宣告成立联合国的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提出多项被纳入联合国宪章的“中国建议” ;发表初步描绘联合国蓝图的关于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的建议案 ;参与组织联合国制宪会议,签署联合国宪章 。(2)在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做出卓越贡献,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较早提出创建联合国设想;积极推动联合国创建。3.(2018全国课标文综卷)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欧洲紧张局势不断加剧,英法两国酝酿对德实行经济封锁。英国成立经济作战

38、部,开始从陆地到海洋,从武器、军备到石油、机械甚至牲畜,对德全面经济封锁。1939 年 11 月,英法成立经济协调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共同派代表团到海外进行采购军火和战略原料的谈判,试图以优惠购买政策阻止战略物资流入德国。英法两国海军对中立国港口向德国转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扣留数百艘德国在海外的商船。为了切断对方和保护自己的经济供应线,敌对双方在北海和北大西洋多次展开海战。截止到 1940 年 4 月,英法击沉德国潜艇及其他舰只多艘。经济封锁使德国的进口额下降到战前的 43%。摘编自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答案 (1)成立专门机构领导协调;以经济手段阻止德国获取战略物资;以军事手段切断德国的海上运输线。(2)减少了德国的战略资源供应;消灭了德国部分海军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